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15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的解读

1、对教材的理解(“解决问题”)

低段要求:

学会从图、文中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借助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常用综合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中段要求:

能选择相关的信息数据,用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从中渗透分析法。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将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例题的定位

从例2表面呈现的形式来看:

左边呈现的是分步计算;右边呈现的是综合计算。

在教学时,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由分步到综合,也不能定位为“单纯”地教学“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这节课的教学应该定位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

①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②知道乘、除法的意义

③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本课任务:

找准问题,收集并选择相关的信息,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会用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说清算理。

四、研究过程的打磨

1、(复习学生已有知识对新课的学习有一定作用)课前是否复习?

最初设计:

用补充信息或补充问题的方式,复习用乘法或除法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问题:

学生感觉枯燥;与例1的联系不够紧密。

解决办法:

1、继续创设运动会的场景,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突出了例1与例2的'连续性,让学生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2、把旧知的复习揉合到新课中,既省时又让学生清晰感受到新旧知识间的区别。

如:

①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②每个大圈有多少人?

这2题的解决是旧知,同时也是新知学习的思维步骤,是为解决“③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作铺垫。

2、例题如何呈现?

最初研讨:

方案1:

整体呈现——学生找信息较难。

方案2:

分步呈现——有利于学生观察;体现出知识的层次性。

问题:

学生找信息时,总想数出一小圈的人数。

解决办法:

让学生找出一眼能看出并能确定的信息。

如:

把主题图分步呈现:

先出示2大圈的人,每大圈有5小圈;再出示“有60人表演”的信息。

让学生观察、找信息。

3、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会用连除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试教时:

宋老师与我们组的老师同时感觉全过程“扶”得多,“放”得少;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虽关注了说思路,但对“找中间问题”的思维训练给学生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够。

解决办法:

(分4步完成)

1、利用2个信息,解决一步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2、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用到哪2个信息?

再列式计算。

(渗透“分析法”解决一步的问题)

3、“要知道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又该怎么解决呢?

请你们试着做一做并同桌交流。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4、(反馈)学生上台写出结果,并说出每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如何有效体现解题策略多样化?

试教时:

老师对每个问题、每种方法平均使用力量,甚至把不好说出道理的方法:

60÷5÷2=6(人)多次有意地呈现出来,学生只有挖空心思地去说理,这样人为地增加了难度。

解决办法:

1、以基础方法为主(连除),其他方法为辅。

2、以面向大多学生实际水平为主,兼顾部分优生为辅。

3、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学生没有提到的其他方法,则不用展示。

5、练习形式与手段的选择:

这节课中的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

如:

求“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而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

试教时:

老师为降低难度,就把3种方法的算式直接都呈现出来,再让学生说每种方法每一步的思路,形式单一,而且学生对第一步到底该解决什么问题是模糊的。

解决办法:

1、明确问题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每辆车每次”的含义(图中“2辆车”属隐含信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2、变形式、手段进行同类题型的练习,抓好切入点

如:

(我会连)

①平均每天售出多少张票?

2×3

②一共演出了多少场?

954÷2÷3

③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

954÷2

教师抓好切入点:

1、“954÷2÷3中的2表示什么?

3呢?

2、“平均每场售出多少张票?

为什么用两步计算?

五、听后反思

体会:

1、课件的精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精神饱满;

2、教师亲和的语气、潇洒的神态、独特地教学风格,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气氛活跃;

3、教师能做到换位思考:

精彩的设计,导致学生说理的清晰;

4、教师“扶”“放”到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表达时间与空间,因而学生学得轻松;

5、教师能灵活驾驭课堂,不拘泥教学设计。

个人建议:

1、教师评价语如果更丰富、及时,学生参与率一定会更高;

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做到及时反扣,也许效果更好。

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个人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的个人教学反思

镜头一:

1.师:

把42棵树苗,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

教师让学生先列式,再试着笔算。

学生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不会做,愣神儿或到处看;第二种情况,仿照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竖式的写法,直接在竖式上一次性写上14(口算的);第三种情况,正确的竖式写法。

(学生板书出两种写法)

2.学生根据两种板书质疑:

第二个算式怎么那么长?

算式中的3式怎么来的?

怎么会有两个12?

师:

42÷3到底该怎么写呢?

请同学们借助小棒分一分,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

教师提出要求:

(1)分小棒是你分了几次,在竖式中怎样反映出你每次分的过程?

(2)先分什么?

在竖式上该怎样写,再分什么,在竖式上又该怎样写?

(3)先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再把操作的过程说给同位听一听。

3.学生独立操作。

4.操作汇报。

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操作过程。

在操作时突出操作的每一步与竖式结合起来,完成竖式的书写过程。

5.集体评价前面错误的情况。

今天学习的竖式计算与前面学的哪儿不一样?

6.课堂练习:

56÷2要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说笔算的每一步是怎么来的。

反思:

教学用书上无论对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中的.“摆一摆”都有一个具体的说明:

当提出用竖式计算后教师可提问学生思考‘怎样列式’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棒图和竖式,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显然用“小棒图”是来解释竖式计算的算理的过程的。

整体感觉教师虽然安排了让学生展示摆小棒的过程,也用课件动态的演示了分小棒的过程,但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

心理学认为,用简明的词语来表述复杂的事物、有助于简缩思维过程和不断地抽象、概括,学生语言内化的过程既是知识的内化过程,也是思维的提升过程。

在教学中虽然有摆小棒操作的意图,也注重了数形结合,学生仍未能通过操作所建立的直观经验来指导自己学习笔算除法。

镜头二:

1.师:

把42棵树苗,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

师:

怎样列式?

生:

42÷3

2.小组合作交流,用小棒分一分,验证结果。

3.汇报是怎样分的。

明确:

分了两次,先分成捆的,再分单根的。

4.试写竖式。

用除法竖式体现出你两次分的过程。

小组同学商量着有的摆、有的写

5.板演:

生1:

直接在竖式上一次性写上14(口算的)再在42的下面直接写上42,最后在下面写上0;生2:

正确的竖式写法;你是怎么想的,结合分小棒的过程,给大家解释一下。

6.小结回顾。

再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分的,“先分成捆的,再分单根的,所以我们笔算除法时,也从高位算起,分一次,除一次。

反思:

这样的操作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把摆小棒放在引入竖式的前面,并用小棒来解释口算的结果。

让学生充分感知摆小棒操作的每一步,再引入竖式,使学生关注竖式的书写格式与小棒操作的内在联系。

突出了学生说、想、自我反思、自我抽象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除法竖式就象分小棒一样是帮助自己解决42÷3这个问题的,这样学生便将素朴的直观经验转变为了精致的抽象认知。

但有的学生还是不清楚分小棒与理解算理之间的关系,分小棒对笔算除法有什么样的作用不明确,导致学生木然于竖式。

小学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小学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来育英已一个学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本学期我任教的班级是一

(1)班和三(3)班,从刚开始和学生互不相识到现在的感情深厚,这中间有付出也有收获,但回头看走过的日子,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现总结如下:

一年级;

对于一年级的教学,觉得自己经验尚浅,特别是课堂常规,应该多向老教师学习,刚接触一年级的学生,没有一套好的方法去吸引所有的学生和你一起快乐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小,注意力不会集中太久,我多以儿歌,游戏等来吸引他们,但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深深的知道,课前的充分准备最为重要,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会思考这堂课学生听的是否积极,哪里上的好,哪里失误了,在课堂中应多用小红花,小红旗,多表扬,多鼓励.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在表扬声中学的更好,但有时候自己的确做的不够,有些学生没有照顾到,有时候也会犯急噪的毛病,赶课程,学生跟不上,最后三个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我却没把握好,花的时间不够,较多学生没有掌握,在复习过程中要多花心思.

三年级:

三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跳动的阶段,他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学会了反抗,刚开始,我并不熟悉,只是一味的严厉去对待,却发现他们在强压下完全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对数学也没兴趣,课堂纪律也很糟糕.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多表扬,学生会听话很多,后来我采用了表扬记录,把每堂课表现好的`学生都记录下来,星期五班会课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奖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起来了,每次课堂上只要表扬谁,全班的学生都会很认真的坐好,认真听课,因此后面几个单元学生学的较好,多表扬,学生也变得爱思考了,和我的感情也好很多,见到我总会高兴的打招呼,在教学中不断的改变课堂常规的调控,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才会有进步.

学校的工作:

1.常规方面:

每星期都认真的备课,熟悉教材,抓住重点,难点,提前准备好教具,为锌棵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天的作业及时批阅,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下午准时在网上和教室黑板上布置家庭作业,再三强调作业签名。

2.认真完成每一次学情分析,准确填写学生成绩,关心爱护学生。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健美操,合唱。

付出才会有收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学习,特别是教学这方面,一定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对自己负责,更对学生负责。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材分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通过男孩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教材中的算一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安排,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

学生明确了“增产百分之几”的`意思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增产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