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985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

青岛综合中专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鲁迅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表明了人格的()。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答案】C

【解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复杂,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

征。

故选C。

2、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观点认为,()是课程的核心。

A、社会改造

B、知识

C、教师

D、学生

【答案】D

【解析】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罗杰斯,认为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

生活为基础,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是以

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其主要形式分为核心课程和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是学科

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

故选D。

3、素质教育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习成绩的提高

C、升学

D、终身学习的能力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调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

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因此,素质教育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学生的个性发

展。

故选A。

4、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A、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操行评定、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定、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答案】C

【解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1)班级财物管理;

(2)班级信息管理;(3)操行评定;(4)班主任工作

计划与总结;(5)个别教育;(6)建立学生档案。

故选C。

5、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

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答案】D

【解析】班主任孙老师仅仅以学生的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应

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仅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主体性

【答案】C

【解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往往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育长期性

特点最生动的说明。

故选C。

7、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答案】A

【解析】言语信息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

间、定义、对实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

两岁的儿童,不可能习得唐诗

表达的意境等,仅是将唐诗记忆,并可以陈述处理,所以不属于智慧技能学习,属于言语信息学习。

故选

A。

8、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答案】B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故选B。

9、《爱弥尔》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苏格拉底发明“助产术”、卢梭代表

作《爱弥尔》。

故选D。

10、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主义

【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观认

为,学生学习是主动的,他们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

解决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

故选C。

1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阻碍作用

D、主导作用

【答案】D

【解析】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故选D。

12、一个测验能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称为()。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

定性。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

力。

故选B。

13、“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应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艰苦性

【答案】B

【解析】创造性指教师必须根据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

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有法而无定法”。

故选B。

14、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者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B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

生。

故选B。

15、承担“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的人是()。

A、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A

【解析】《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

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故选A。

16、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

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

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

觉。

故选C。

17、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答案】B

【解析】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感觉活动的第二步是转换,感觉活动的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

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

强度的感觉。

故选B。

18、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

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

【答案】B

【解析】由“全面”“广博”等字眼可以看出该学校校训的意思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的是全面

发展的教育理念。

故选B。

19、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

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

D、因材施教

【答案】B

【解析】由“全面”“广博”等字眼可以看出该学校校训的意思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的是全面

发展的教育理念。

故选B。

20、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答案】D

【解析】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故选D。

21、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A、政治与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答案】A

【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

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故选A。

22、古人云: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

B、学生的能力培养

C、学生的人格养成

D、学生的情感体验

【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

较自身以外之物。

故选C。

23、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

A、校本教研的意识

B、课程开发的意识

C、长善救失的意识

D、示范引领的意识

【答案】B

【解析】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题干中黄老师积极向民间

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中,体现的就是课程开发的意识。

故选B。

24、下列不属于教师团结协作基本原则的是()。

A、同行相尊

B、取长补短

C、主动交往

D、相互指导

【答案】D

【解析】相互指导不属于基本原则。

故选D。

25、建构主义者认为,“对话性沟通超越了传统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

当来自

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为他人的视点所唤醒,这样才会产生新的思想,才会出现与自己

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这体现了课堂对话的()。

A、民主性

B、生成性

C、多边性

D、开放性

【答案】B

【解析】这体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过程,而是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生成过程,是课堂对话的

生成性。

故选B。

26、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和繁重性

B、长期性和长效性

C、创造性和灵活性

D、示范性

【答案】C

【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中创造性体现在:

①因材施教;②教学上不断更新;③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一种

对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由于突发性教育情境具有偶发性,教育机智总是

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中自然迸发出来,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随机事件,采取恰当的手

段创造性地解决具体问题,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另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求教师迅速

地、随机应变地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灵活性。

故选C。

27、宋老师要上一节高二数学课,他备课的最重要依据应该是()。

A、历年高考题

B、习题集

C、课程标准

D、教学参考书

【答案】C

【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

准是教师备课最重要的依据。

故选C。

28、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