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496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三氯氢硅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5月

一、精细化工行业概况

1、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规及政策

(1)精细化工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组织

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的宏观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通过不定期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精细化工行业的引导和服务职能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承担,该协会是精细化工行业的全国性、综合性组织,主要负责产业与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意见和建议等。

中国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是由精细化工行业里包括化工生产、科研、贸易、应用、信息诸单位及大专院校等单位自愿参加组成的协作组织,主要开展精细化工行业内的协作与咨询服务。

(2)精细化工行业法律法规

精细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如下:

(3)精细化工行业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多次在纲领性文件中体现对精细化工行业的支持,具体如下:

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拓展新兴产业增长空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实现新一代光伏、大功率高效风能、生物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装置等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技术综合应用体,促进相关技术装备规模化发展。

②《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制订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指出,“十三五”期间,行业将力争实现六大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在7%左右,到2020年达到18.4万亿元;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产品精细化率有较大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万元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均显著下降,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显著增强创新能力,品牌质量稳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③《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发改环资[2015]769号)提出总体要求:

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着力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和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以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为抓手,提升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大力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强政策和制度供给,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发挥循环经济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循环经济各项目标,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④《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将电镀、皮革、酿造、化工、冶金、造纸、钢铁、电子等行业工艺过程中废气、废水、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归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⑤《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要求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目录:

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品不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标准;严重浪费资源、能源;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发布的有关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目的在于鼓励精细化工中间体企业的做大做强,使得资质较高、信誉较好、实力较强的精细化工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分显现,有利于创造良好规范的市场环境和建立良性竞争的精细化工市场秩序。

2、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概况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材料和资金供应状况的改善,全球化专业分工以及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饱和等原因而采取战略转移和重组等策略,使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传统的精细化工产业保持了国际大国的地位,而且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的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产品主导着国际市场,从而使我国成为全球精细化工最具发展活力的市场和生产国。

二、三氯氢硅行业概况

1、三氯氢硅产品特性及主要应用

三氯氢硅又称三氯硅烷、硅氯仿,是卤硅烷系列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产品,沸点为31.8℃、极易水解、冒白烟、有盐酸气味、有毒,三氯氢硅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极易燃烧,遇湿易燃物品,遇明火强烈燃烧,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

极易挥发,在空气中发烟,遇水或水蒸气能产生热和有毒的腐蚀性烟雾。

三氯氢硅的主要用途为制造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其中多晶硅的应用领域为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金属陶瓷材料、光导纤维;硅烷偶联剂主要应用于表面处理剂、无机填充塑料、增粘剂、密封剂、特种橡胶粘合促进剂等领域。

三氯氢硅行业全产业链简要流程图

2、三氯氢硅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三氯氢硅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产品价格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及下游需求影响。

近年来,受欧债危机和欧美“反倾销、反补贴”(即“双反”)的影响,多晶硅行业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导致不具备规模、成本优势的企业逐步退出了三氯氢硅行业,行业集中度逐步加强。

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我国三氯氢硅行业的竞争特性进行分析的结果如下:

3、我国主要的三氯氢硅生产企业

我国生产三氯氢硅的企业主要有三孚股份、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宏柏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福泰硅业有限公司、新泰恒利赢硅业有限公司等。

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统计,2016年国内三氯氢硅总产能为62万吨,总产量为44万吨。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原材料供应壁垒

三氯氢硅的重要原材料氯化氢是由氯气和氢气合成,2015年全国烧碱产量3,028万吨,从供应总量上看,烧碱企业联产的氢气和氯气可提供足量的氯化氢。

但由于液氯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标识的危险化学品,国家对其存储量有明确的限制,通常来说,液氯使用单位液氯储存量一般不大于单位正常7天使用量的总和。

因此,由于原材料氯化氢运输和储存不便,三氯氢硅生产企业大多靠近氯碱企业,或配置能够生产氯化氢的其他生产线以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原材料供应壁垒。

(2)行业经验和技术壁垒

三氯氢硅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由于客户对产品价格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于三氯氢硅企业来说,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降低成本主要依靠提高三氯氢硅的回收率、通过循环利用降低原材料消耗等技术方法实现,提高品质主要是依靠先进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实现。

由于各厂家执行的具体质量标准不一,工艺流程的选取与研发程度造成各厂家生产成本的差异较大。

(3)资金壁垒

对于三氯氢硅行业,规模化生产是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三氯氢硅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规模化意味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建立生产线以提升产能。

因此,要在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需要跨越较大的资金壁垒。

同时,为保持竞争优势,各企业都在投入资金用于产品的技术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5、三氯氢硅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三氯氢硅主要用于生产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具体消费情况如下:

2012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受欧债危机及欧美对华“双反”的影响,产量降幅较大;此外多晶硅生产企业采用冷氢化技术来降低成本,导致对三氯氢硅的需求量大幅减少,中国多晶硅行业对三氯氢硅年消耗量降低至10.4万吨;2013年,随着多晶硅行业的回暖,多晶硅消耗的三氯氢硅提升至15.6万吨;2014年至2016年,多晶硅产量稳步提高,多晶硅消耗的三氯氢硅分别达到21.2万吨、26.5万吨和28.3万吨。

硅烷偶联剂方面,近年来随着表面处理剂、无机填充塑料、增粘剂、密封剂、特种橡胶粘合促进剂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及绿色环保要求的提高,硅烷偶联剂行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硅烷偶联剂行业消耗的三氯氢硅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14年至2016年分别为12.1万吨、13.3万吨和14.6万吨。

6、三氯氢硅产品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012年至2016年我国三氯氢硅产品的平均售价如下:

2012年,受欧美“双反”政策的影响,中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出口大幅下滑,三氯氢硅需求萎缩,价格随之大幅下滑,造成了大量企业停产,整个行业的毛利率降幅较大。

2013年上半年,行业形势没有明显好转,开工企业仍然较少,开工负荷较低,行业毛利率仍然保持较低水平,只有少数具备成本、规模、市场优势的企业仍保持较高的产量及毛利率。

下半年,由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欧美国家多晶硅“双反”的应对,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多晶硅行业有了明显的复苏,三氯氢硅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全年整体行业毛利率较低。

2014年,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行业开工明显增多,价格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015年、2016年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行业毛利率变化较小。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引导、支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自2012年以来,各政府部门相继实施了多项措施、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引导光伏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也间接为三氯氢硅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具体如下:

(2)原材料供应较为充足

三氯氢硅的主要原材料为硅粉和氯化氢。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硅粉生产国,全国约有200家左右的硅粉生产厂家,市场上硅粉供应充足。

氯化氢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烧碱产量3,028万吨,联产的氢气和氯气可提供足量的氯化氢。

氯化氢由于运输瓶颈限制,区域价格差异较大;同时受氯碱行业景气度影响,价格波动也较为明显。

(3)我国对欧美多晶硅实施“双反”调查

2012年下半年,为应对部分国家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我国启动了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欧洲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调查。

2014年1月20日,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终裁落定,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自2014年1月20日起5年。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整个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内多晶硅企业是一大利好,同样将带动国内三氯氢硅的需求。

(4)下游行业需求稳定增长

下游光伏行业国家鼓励政策明确,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出现增速放缓的态势,但是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解决人类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仍然十分光明。

随着近几年光伏企业的优胜劣汰,光伏行业逐步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阶段,多晶硅行业仍将保持平稳的增长率。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要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

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新型复合材料大量使用,硅烷偶联剂需求也在稳步增长,上述因素都将带动三氯氢硅的需求增长。

2、不利因素

(1)部分国家对华“双反”影响我国光伏产品出口

2012年11月起至2015年期间,部分国家以“反倾销、反补贴”的名义,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厂商征收惩罚性关税,欧盟于2013年8月正式确定中国进口太阳能板产品有倾销问题,2013年12月5日开始执行“反倾销、反规避”之双反政策,为期两年,并于2015年12月7日延长一年。

2017年2月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一份提案,拟将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措施延长18个月;2017年2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补贴第四次行政复审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