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8523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范校主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区域层面:

高中新课程改革;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3.学校层面:

50年校庆;

申报区级高中示范校。

对有利资源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的策略:

立足课程建设,促进特色办学:

在原有办学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丰富其内涵,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衔接,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并树立学校品牌建设的意识。

通过追加资源,积极转化内部劣势,抓住外部机遇进行发展的策略: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生发展

1.学生发展+课程建设

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公平发展,提高育人质量;

德育课程化;

校本课程建设;

特色课程建设。

2.教师发展+课题引领

中英项目;

学与教策略研究;

人生规划;

专家型教师培养与教育影响力研究。

T(挑战)

ST(优势+挑战)脆弱性

WT(劣势+挑战)问题性

1.时代要求:

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择校能力的提高。

2.学生来源:

生源总体数量减少;

优质高中扩大办学规模。

3.学生出口:

教育教学质量落后于海淀教育整体定位;

周边学校的快速发展。

利用内部优势因素,对外部挑战因素进行监控,采取趋利避害的策略:

升华校园文化,践行“人人成才”

1.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从制度管理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2.树立“人人成才”的新型育人观:

每位学生都能成长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有用人才,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正确认识学校内部劣势和外部挑战,对不利因素加强防御的策略:

建学习型学校,促跨越式发展

1.建设学习型学校:

专业化管理团队;

专家型教师;

人尽其才的师资团队。

2.适度控制办学规模:

客观分析现状;

科学论证发展方向;

适度超前规划。

四个建设

一、立足课程建设,促进特色办学

《人民教育》中刊载过这样一句话:

“一所学校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

只有课程有特色了,学校才会有特色。

”因此,学校立足课程建设,努力促进特色办学。

1.开发课程资源,推进课程实施

研究课程永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

只有通过课程建设,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

为了达成“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人人成才”的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构建学科课程和德育课程。

在这里我先谈谈课程资源建设,这是课程与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利用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资源: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

教师通过集体教研,有效整合,真正实现“用好教材”。

案例1:

学科内容整合。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教材一开始将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呈现。

而“环境承载力”这部分内容放在之后。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做如下整合:

先让学生分析环境的有限性,归纳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

再分析环境的承载力:

能够供养的最高人口数,让学生分析教室的空间和资源的承载力。

最后认识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并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所能容纳的人口数,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内能够容纳的人口数。

通过整合教材中概念的呈现顺序,凸显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创新的意识。

案例2:

学科与生活整合

高一数学必修1中函数应用一节,确立以青藏铁路为背景的函数应用教学设计,不论是为保护野生动物而建设的拱桥涵洞,还是铁路硬卧软卧的票价,都与函数自然地衔接,避免了“编造”数学应用题的陋习,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专家评议和学生感言)

●师生,是课程建设的动态资源

在实施“互动教学”、“对话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动态课程资源”不断涌现。

案例3:

赴美国学习考察的教师,将自己的见闻融入美国文化单元教学中。

案例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

比如高07届某学生因崇拜语文教师而选择了师范大学中文系,目前正在学校做教育实习,她立志要做一名像张老师一样的语文教师。

案例5:

《教学设计手册》中的“教学后记”成为老师课后反思并记录课堂生成资源的最好“留白”。

金旭五反思①成功之笔;

②学生创新之处;

③教学机智;

④不足之处;

⑤改进设计。

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学生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鲜活的资源。

●环境,是课程建设的丰富宝库

科技教室、实验室是学生发展特长、自主探究的场所;

“琴棋书画”的艺术教室为学生张扬个性、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遍及校园每一角落的浓郁文化气息熏陶着每一个人。

案例6:

生物的校园起始课。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植物,了解生物学研究什么;

然后回到实验室,了解生物学如何研究;

最后学习目录,了解现阶段要学什么。

案例7:

ESD社团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学校的“冷热源”中央空调的“节能环保”原理。

案例8:

自然地理实践课——在学校气象站观测天气变化。

案例9: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美术课写生的天然场所。

涂鸦墙更是学生挥毫泼墨、大展身手的自由画布。

课程建设在这样“丰饶”的资源土壤中逐渐开花结果。

●信息化,是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

学校积极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概念互动教室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

直播教室为教师扩大交流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录课教室为老师听课、评课和建设教学资源库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为师生查询、检索和处理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社会,是课程建设的不竭资源

学校充分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同时凭借敏锐的资源意识,积极开发各类社会资源。

例如:

高一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

邀请科技大学的教授定期做学科前沿讲座;

学生参观中科院实验室;

参与清华大学的社会大课堂活动等。

学校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进课程实施。

2.构建德育课程,增强育人功能

课程改革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呈现出生活化、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

我校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形成便于实施的德育课程。

●主题班会生活化

班会的主题从生活中来,班会的成果回到生活中去,把班会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按照“计划和筹备→组织和实施→检查和反馈→评价和改进→提炼和固化”五个环节,细化班会组织流程,开发出了《阳光成长》主题班会校本教材。

案例10:

樊萍老师结合班里少数学生不讲文明的生活现象,确定了以“文明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并设计了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过火焰山为原型,自编自导小品“礼仪山”,教育学生只要讲文明,一定会翻过那座“礼仪山”,走向成功。

由于立意新颖,人物形象可爱,语言诙谐,深受学生喜爱,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该小品还在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获奖。

学校班会主题列表

时间

活动内容

三月

尊敬师长恩感激父母情

四月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五月

从心灵的美中得到成长

六月

人生规划

九月

自尊自爱

十月

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

十一月

放飞心灵成就梦想

十二月

全面发展才艺绽放

●实践活动多元化

学校以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品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为内容,经过“制定计划→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环节,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

案例11:

以庆祝建国60年为契机,在全校开展了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高二年级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海淀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我发展,我参与”主题活动,上级领导给予高度好评。

案例12:

鹫峰野外拓展训练。

训练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通过爬山进行以“团结”为主题的体能训练活动;

第二项训练内容是以“认识”为主题的生物课和地理课的野外考察活动;

第三项训练是以“生存”为主题的拓展训练,拿出炊具,自己动手做饭;

第四项训练是在野炊后,同学们进行了多项团体协作和体能拓展训练活动。

案例13:

以庆祝新年为契机,举办了“艺术月”活动,包括书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艺术作品展以及朗诵、舞蹈、小品、相声、合唱、乐器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深受学生欢迎。

以“节日”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目标的多元化。

●人生规划社会化

学校开设“人生规划”课程,建立《人生规划与职业理想动态发展评价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主题鲜明的人生规划教育活动。

高一阶段的主题是“理性认识自我”,分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第二模块是让学生对职业有概括性了解,第三模块是调查一位成功人士,了解其奋斗经历,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高二阶段的主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分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职业信息介绍,让学生对未来职业倾向有初步定位;

第二模块是调查一家企业,重点对企业员工情况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模块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高三阶段的主题是“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分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是社会调查,安排学生调查一个人的职业理想,以及所从事的职业;

第二模块是对一位大学毕业生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第三模块是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学校开设“人生规划”课程和定期召开人生规划班会,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明确“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干什么”,正确把握未来。

3.落实学科课程,满足学生需求

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需求,开发潜能,培养特长,使每位学生都能走向成功,成为国家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培养基本素质,抓基础

注重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语文组教师的“销帐”法复习策略,化学组的“中等生教学策略”研究,英语组的单词循环记忆法等。

每个教研组从学科体系出发,全面盘点知识内容、思维方法、典型题目,梳理出核心知识和核心方法,使得所有教师都能从高中整体教学需要的角度安排每节课的教学。

●落实听评课制度,抓课堂

学校建立并完善听、评课制度(见表),行政干部深入课堂,务求教学管理实效;

教研组长观察课堂,注重学科教研;

年级组长走进课堂,全面掌控年级教育教学情况;

教师互相听课,增强同伴互助。

2008-2009第二学期,全校教职工累计听课1565节,青年教师罗军,一学期听生物课达40多节,在学习和借鉴中快速成长,并在区级基本功比赛中取得一等奖。

●以课题为引领,抓研究

立足课堂教学,以课题(见列表)为引领,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校本研究。

“学与教策略”,整合“课堂观察”,引领教师用数据研究学情,选择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北京教育学院李方院长在课题研究现场会上总结到:

“来到这里,看到一所很好的学校,学校的环境和氛围都带着浓浓的研究文化。

●注重全员研讨,抓落实

每个期末学校都组织全员参与的教育教学研讨会。

寒假研讨会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暑假研讨会以毕业年级工作为重点,通过研讨活动,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规划下学期工作。

4.开发特色课程,实现学有所长

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学校将特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探索以“科技塑造人、艺术陶冶人”为特色的品牌教育之路。

●科技塑造人。

学校在继承科技传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整合通用技术课程,深化生物课程改革,逐步使科技活动课程化,增强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逐步使科技教育传统深化深化为特色品牌。

●艺术陶冶人。

学校启动了“琴棋书画”特色工程,它是以“专家型教师培养及教育影响力研究”国家级课题为引领。

力求实现从钢院附中走出的学生都能弹一首名曲,下一招好棋,写一手好字,画一幅好画。

除了依托美术、音乐和形体等显性课程外,我们还加强了隐性课程建设,比如“名曲铃声”工作,即每周推出一首中外名曲作为下课铃声,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

目前,学校设有4社24个学生社团,配有37个专业教室,形成了梯度分明的教育格局:

一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教育;

二是面向有爱好的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三是面向有特长的学生组织比赛。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生发展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育人者的水平决定了教育工作的水平,因此,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一项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根本性任务。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优化干部队伍,提升学校领导力

我校以“中英项目”为引领,注重干部队伍的制度化和专业化建设,力求使管理达到规范有序,科学高效。

学校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坚持每周一次干部专题学习,邀请专家进行高端培训,组织干部外出考察,更新管理理念,提高了团队的执行力;

用流程规范工作职责,使常规工作做到自动运行;

学校探索了“项目管理”模式,旨在审慎决策,快速反馈,提高管理实效,例如:

三年规划工作组、毕业年级工作组、校庆工作组等。

2.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全员培训,全面提升。

采取三种方式:

通过国际交流,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借助区域教研,分享资源,相互促进;

开展校本研训,改进教法,提高实效。

在此基础上,主抓了三个环节:

青年教师基本功;

骨干教师再提升;

班主任专业成长。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提升专业素质迫在眉睫。

学校实施了青年教师校本系列培训,开展师徒结对和青年教师交流课等活动,结合区校两级教学基本功比赛,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监控。

2008年学校仅有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骨干队伍成为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面对这种现状,学校提出了建设教师队伍的“三个一”工程。

即:

每个学科培养一个“明白人”;

学校推出一批能站出来听课、说课、评课的“有招儿人”;

建设一支“有实力”的校级骨干教师队伍。

经过教师们的辛勤努力,2009年,涌现出了区级学科(班主任)带头人12名,区级骨干教师20名,2010年又实现了市级骨干教师零的突破。

学校正在探索班主任分层培训模式“见习班主任学习观摩,青年班主任入职培训,成熟班主任经验总结”,以此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

青年教师韩菘获海淀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比赛;

潘云珍老师荣获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的称号;

我校德育处张晖主任在海淀区德育工作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探索主题班会实效,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典型发言。

3.培养学生干部,实现自我管理

定期召开学代会和团代会,对学生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建立了学生志愿者团队,成立了“学校发展规划学生委员会”,组织学生参与《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参与学生食堂和公寓的管理工作;

策划校庆徽标及口号的征集活动;

开展学校“十大美景”的评选活动;

组织校歌创作和录制工作;

承担校园广播的任务等,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升华校园文化,践行“人人成才”

人本、和谐的学习氛围,务实、创新的进取精神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注重环境文化建设,构建人本校园

学校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建有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和宣传区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新建成的办学历程展厅,充分展示了学校发展的跌宕历程,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堂;

学校采用VI先进理念,统一了对外标识。

通过年级软板和公共区域积极开展年级文化建设。

例如,高一年级确立了学生成长目标“做最好的自己”,通过年级宣传软板展示师生风采,同时在楼层水房、洗手间等公共场所设置温馨提示。

高三年级确立了“为学生智慧发展点灯,为学生生命成熟助燃”的教师职业精神。

通过班级板报和教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通过确立班训、制定班规、设计班徽等,特别是自行设计的个性班牌,激发创造热情,彰显学生个性,凝聚班级文化。

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打造和谐校园

学校从50年的办学历史中提炼出“百炼成钢铸就梦想”的校魂;

继承了“严父、慈母、老师、朋友”的教师八字方针,并结合时代要求,推进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建设。

通过师生大讨论,确立了钢院附中好教师和好学生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好教师)”的双向评选活动,推进赏识教育。

在教师和职员中开展了“两张纸”问卷调查,收集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五句话和五件事,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了理解、宽容、和谐的工作氛围。

据调查显示,我校80.09%的教师感觉在钢院附中的职业幸福指数很高或较高,88.13%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3.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建设进取校园

学校全面梳理了各项规章制度,对不适合发展现状的制度予以修订完善,对工作“盲点”建立新制度,最终形成《钢院附中制度汇编》。

坚持校务公开,设立“校长接待日”,校园内网上设置“谏言箱”;

规范会议纪要,定期向党组织和教代会通报重大事项;

坚持开展干部述职和民主评议工作。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论坛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家校成为共同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战略同盟。

学校通过依法自主管理,逐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初步形成校本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学习型学校,促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校的建设和发展还有两个“不适应”:

从结果看,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和社区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从过程看,学校办学的资源意识和开放程度还不够高,不能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密切结合。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以提升学习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为目的,积极建设学习型学校,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开展师生阅读工程,鼓励大家多读书和读好书;

采取学习加激励的柔性管理,使教职工不仅勤奋工作,更能智慧工作,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1.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学习力

以“部门成为学习型团队,人人成为学习型教师”为目标,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

干部共同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教师共读一本书——《实用教学策略》

第一步:

确立内容。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学小妙招”,了解老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的积累情况,引发老师研究教学策略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布置全校教师共读一本书——《实用教学策略》。

第二步:

组建团队。

以教研组为学习共同体分项学习,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学习心得和研究结果。

第三步:

分享收获。

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全校大会上进行交流和分享,在相互学习中补充和完善学习收获。

职员的培训。

第一步:

规划课程。

部门主任自行学习,准备培训素材和教案设计。

形成教案。

通过小组集体讨论,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和学校工作重点,完善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组织形式。

实施培训。

经过授课讲解、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职员体会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并选择有价值的观点和收获进行分享。

2.完善激励机制,提升竞争力

为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我们采取以下激励方法,促进教职员工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以狮子与羚羊的励志故事,使教职员工树立危机意识;

以办人民满意钢院附中为发展愿景,鼓励教职员工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之中,培育教职员工的发展意识。

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出示范课;

开展专题报告,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激发教职员工的领先意识。

学校提出了“教师尽量多考虑学校工作,尽量少考虑个人事情”的工作要求,同时积极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修建食堂,解决全校师生“吃饭难”的老问题;

改善集体宿舍的住宿环境;

为入学和考学困难的教师子女提供积极的帮助,使教职员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注重知行合一,提升创新力

古人云:

“知易行难。

”学习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转化成有效行为,将学习收获与学校需求和本职工作相结合,最终转化为积极的教育行动。

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和教育科学研究,鼓励教师接受新理论,应用新技术,谈经验,出成果。

鼓励教师增强专业素质、积极超越自我,成长为杰出的教学骨干。

教学干部国外“取经”,学习思维导图,在全校分享学习成果,形成了人人学导图,处处用导图局面。

干部的工作计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职员的案例分析、学生的知识梳理等。

学校积极参与“我向全区教师推荐的一本精品书”活动。

社会责任

一、办学成果

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

1.学生成绩

学生成长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我校是北京市首批科技示范校,至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市“金鹏奖”,先后有4名学生获得北京市“银帆奖”,培养出了42名国家级运动员,2名运动健将。

学校在通用技术、服装设计、美术、音乐获等方面成绩突出。

傅钰同学荣获全国环保大使称号。

2.教师成果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专业素质日益提升。

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有序培养,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稳步提升。

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1人,在2008年以来历次的区级基本功竞赛中,累计13人次获得一等奖,27人次获得二等奖,34人次获得三等奖。

12位老师荣获教科研创新成果奖。

骨干教师通过现场展示,推广经验,在国家级、市级、区级范围内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作为领军人物积极组建校级研究型团队。

3.学校荣誉

学校发展继往开来,拓展创新,成果丰硕。

先后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区中、小学各一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先进单位、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海淀区首批通用技术基地校和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学校等。

4.各界反馈

学校的发展得到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