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整理Word格式.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整理Word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①管仲,隰(xí
)朋:
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
古国名.②迷惑失道:
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
挖.
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
1.管仲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
以讹传讹"
更要不得。
①常一人居外:
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②国人道之:
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
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原文4.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
“我欲之②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
“吾马良!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③多!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吾御者④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成语"
南辕北辙"
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
①持其驾:
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
动词,往,到.③用:
资用,即路费.④御者:
驾车的仆夫.
1.我欲之楚()2.将奚为北面()3.吾马良()4.此数者愈善()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5.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
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①安事死马:
要死马做什么②捐:
白白费掉.③市:
买.
1.君遣之()2.而捐五百金()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②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③,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
“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
①发:
启封.②恙:
灾害,忧患.③说:
通“悦”,高兴.④本:
根本的,重要的.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不然()3.苟无岁()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原文7.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
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
兔极于前,犬废于后;
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
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①淳于髡(kūn):
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
齐王:
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
②环山者三:
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
③无劳倦之苦:
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
④顿:
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
⑤弊:
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2.各死其处()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4.谢将休士也()()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文言文阅读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
"
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说:
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向2.穷尽3.被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
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
返"
返回2.道路3.找到
二,1.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3.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
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
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
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
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2.说,讲3.不如
二,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4.南辕北辙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好!
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我的路费多!
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我的车夫能干!
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1.想要2.何,什么3.良好4.越
二,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三,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
5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
请让我去买马."
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
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
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
宦官回答说:
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
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3.一年,周年
二,1.用2.认为3.因为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
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
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
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
威后回答道:
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2.这样3.如果
二,排比: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反问:
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事不可缓也;
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
7.齐欲伐魏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
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
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快2.分别3.怕,担心4.辞去,遣散使(让)……休息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二)
原文8.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
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
优莫曰:
君勉之!
不及纣二日耳!
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
襄子惧,谓优莫曰:
然则⑤吾亡乎"
不亡."
襄子曰:
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⑥!
然亦殆矣!
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还不知醒悟,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使赵襄子霍然顿悟,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
①赵襄子:
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
停止饮酒.③矣:
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④殊:
副词,很,极.殊不,意思是,一点也不.⑤然则:
(既然)如此,那么.⑥焉: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亡:
一块儿灭亡.
1.我诚邦士也()2.君勉之!
不及纣二日耳()()
3.今天下尽桀也()4.不亡何待()
二、选文"
中"
殆"
的意思是______,我们还学过,_____,百战不殆。
1.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_,语意深长。
原文9.沛公至咸阳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
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一"
皆"
一"
独"
将萧何的"
深谋远虑"
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
①具:
通"
俱"
全,都.②户口:
人口.③者……也:
裹判断.
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2.以何为丞相()()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
原文10.四面楚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②,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③.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
歌数阕⑤,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的穷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写中呼之欲出.
①诸侯:
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
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③不逝:
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④奈若何:
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数阕:
几遍.乐终叫阕.
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2.项王则夜起()
3.自为诗曰()4.莫能仰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数阕,美人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王兵败垓下,在___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项王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毛泽东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
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原文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
仆闻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
狐丘丈人曰:
夫爵高者,人妒之;
官大者,主恶之;
禄厚者,怨归之②.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
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
吾官益大,吾心益小;
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
善哉言乎!
尧,舜其犹病诸③."
狐丘丈人的"
三利"
三患"
之说,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
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而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真要冷静小心啊!
①仆闻之:
我听说.仆,谦称.②怨归之:
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③尧,舜其犹病诸:
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尧,舜,传说中的圣君.病,患苦.诸"
之乎"
的合音.
1.孙叔敖蹴()然易容曰()()2.仆闻之()
3.小子不敏()4.官大者,主恶()之()
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
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哉言乎!
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狐丘丈人说"
三利必有三患"
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12.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
大雀独③不得,何也"
罗者曰:
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
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④也."
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
善惊远害"
"
贪食易得"
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
以所从为祸福"
君子慎其所从"
可谓警世之言.
①罗雀者:
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
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
表示转折,相当于"
却"
.④戆(zhung):
愚.败:
祸乱,祸害.
1.大雀从黄口()2.孔子顾谓弟子曰()
3.利食而忘患()4.善惊以远害()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
慎其所从"
与亲_____而远_____有相似之义.
原文13.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
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
教子"
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
①王大司马:
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城:
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
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
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⑤揜:
同"
掩"
遮蔽,掩盖.⑥婚宦:
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1.性甚严正()2.年逾四十()
3.少不如意()4.揜藏文饰()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