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听懂课却不会解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学生能听懂课却不会解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能听懂课却不会解题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在上课、解题时好像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没有想到我们却听得头晕脑涨,听也听不懂,结果只是老师懂、会解题,一旦自己动手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了。
有时听课就像听"
天书"
,老师只是"
表演"
,"
唱独角戏"
,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
讲解例题时分析不到位,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3.老师没有给学生施加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调查结果表明,有41%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学督促检查落实不够、不及时,这是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4.老师辅导不到位,布置的作业检查不落实、训练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课后辅导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的重要一环。
有38%的学生反应老师在课后辅导上做得不够,作业检查不落实,课外训练题的针对性不强。
5.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不太高,管教不管学。
老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调查显示,47%的学生认为有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讲究教学艺术。
部分学生说:
"
有的老师讲课不生动,照本宣科。
有的老师除了上课外根本不进教室辅导我们的学习,上课后就走了;
上课时总是说我们考学没有多大的希望,挫伤了我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问题是应该引起重视和深思的。
6.有偏爱学生的现象,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
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热爱,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有33%的学生认为老师有偏爱学生的现象。
学生说:
部分老师偏心严重,影响大多数学生上课时的听课兴趣和课后的学习情绪。
(二)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
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二是缺少学习方法,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
三是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
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
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听,不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节课上,被老师"
牵着鼻子走"
,打无准备之仗。
有48%的同学课前没有预习的良好习惯,结果直接影响了听课,没有听懂课,不会解题也就成为必然。
2.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
既不预习又不认真听课就失去了解数学题的基础。
学生A说:
不知为什么,我上课精力无法集中,大脑一片空白。
有时老师讲课也不生动,枯燥无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课时身在教室心在外面,只好找本课外书籍来消磨时间。
64%的学生反映有这种现象。
这也是不会解题的一个原因。
3.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学生B说:
老师讲课学生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没有仔细思考,认真领会;
课堂练习的时间太少,做作业急于完成任务,没有认识到做好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学生在做作业、解题时,往往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对于推理、计算的严密性、解法的简捷性和合理性不够重视,把作业当成负担。
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占59%。
也是学生"
的原因之一。
4.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能"
听得懂课,不会解题"
的原因,是对"
懂"
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
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不能想起来,说明学生的"
不是真"
,爱面子,不愿说不懂;
看老师的面子,不敢说不懂。
学生C说:
老师在讲课、讲题时过快,对于一些重要的步骤没有详尽讲解,只是一带而过,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习兴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
学过的知识不会运用,甚至作业也不能独立地完成。
调查发现有57%的同学都存在这种问题,是老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
应该说是兼而有之。
5.不能及时复习巩固,几乎是学过即忘
学生D说:
有时,老师只是把内容、题目提点一下,大多数学生根本听不懂。
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
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
否则学过即忘。
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这种学生占62%。
6.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
调查表明,有44%的同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
有一位学生说:
我就是这样的,上课不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且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
(三)其它方面
1.课程设置得太多,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
目前,调查发现有51%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重,没有预习和复习巩固的时间。
2.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
44%的学生认为休息时间不够,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低下。
3.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相符,教材上的习题会做,但对资料上的习题根本不管用;
在调查中发现48%的学生认为教材与资料的配备不相符,教材上的题目做过以后只能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达不到深化的目的,不能对付单元测验和综合考试,而流行的资料与教材的难易相差较大,资料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
对策与建议
学生出现"
的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及其他三方面。
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老师教的问题、学生学的问题,也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与老师、学生进行座谈和书面交流,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从"
教法"
方面想办法
1.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第一,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
第二,改变观念,耐心帮助那些数学天分稍差的学生学好数学,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第三,老师教学的难点是教会那些学了还是不懂的学生!
要适当降低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能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俗话说: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
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加强责任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修养、素养打动学生,为人师表,"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用自己的爱心关心体贴学生;
用自己的细心观察研究学生;
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
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打动学生;
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
加强责任心,真正让自己从事的工作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学习方法而言,有些同学的学习方法确实需要指导。
目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三种学习方法:
①蝴蝶"
采花"
,蜻蜓点水,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是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
②似蚂蚁"
搬食"
和猴子搬棒子,这样的学习是边学边丢,正负为0,缺乏效益观念和逻辑性。
③好像蜘蛛"
抽丝"
式的学习,犹如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以偏概全,失之全面,缺乏辨证观点和联系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
采蜜式"
的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数理化、尤其是数学,学起来挺有意思的。
当终于会自己独立地用几种方法解同一道题,当一个问题终于恍然大悟时,真是很有成就感。
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4.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
教"
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
学"
的规律。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要培养学生的"
悟性"
,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
悟"
,怎能学会解题呢?
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
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
讲解中不要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只是"
因为...所以..."
,学生只听"
这个"
是不会解题的,模仿这个"
只能做一些"
练习"
层次的题,反思这个"
才会有所"
对学生而言,学习要经历"
、"
会"
这三个层次,即理解、模仿、领悟。
对教师而言,要促进学生向高一层次--创新方向发展。
5.关心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老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少数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
差生"
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
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
,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瓦特、居里、拜伦、拿破仑、邱吉尔、巴尔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称为"
所有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
的黑格尔等,他们都是在学校时的差生。
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
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经调控将知识沟通、入了路,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
给予学生真爱,不抛弃"
,也不压制"
精英"
,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
(二)从"
学法"
方面找出路
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才是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数学题,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
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的问题。
1.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要挤和钻,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学习任务重,所以时间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
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
2.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你不懂就要问,可能这种问题老师不会喜欢,但对你来说却很重要。
经常提问,还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
问老师、问同学、问懂这个问题的人等,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你就有一份收获,你就有一个进步,你也会有一个好心情,你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
兴趣"
的种子。
3.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
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
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4.课堂、课后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
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独立完成作业;
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
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
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
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
如果实在记不住,就要常常温习,等到很熟的时候,自然能"
生巧"
,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了。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自己就会了,就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
这种情况很普遍、很正常。
中学数学教学同样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想"
减负"
以增加学生的休息时间不是单方面某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也许是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教育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
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
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只有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数学素养,每一位数学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