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565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docx

普外科业务学习之外科感染

毕节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业务学习

2013年第学期

老师姓名:

邢贵黔职称:

副主任医师

授课对象:

上课时间:

年月日

课程

名称

外科学

选用

教材

卫生七版外科学

授课

时数

六学时

Surgery

内容

外科感染

授课

地点

普外科医师办公室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⒈外科感染的分类、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⒉疖、痈、蜂窝织炎、破伤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⒊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了解⒈外科感染的病理演变过程

⒉手部急性化脓感染的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

⒊外科应用抗生药物的原则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外科感染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

疖、痈、蜂窝织炎、破伤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面授,启发互动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第一、二学时

2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第三、四学时

第一节慨论

定义、分类、病因、预防

病理、表现、诊断

治疗

复习重点内容、提问

第二节浅部化脓性感染

多媒体结合板书

提问

答疑

教学过程与

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第五学时

15分钟

20分钟

5分钟

第六学时

2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疖、痈

蜂窝织炎

丹毒、淋巴管和淋巴结炎

手部化脓性感染

复习重点内容提问

全身性外科感染

名词病因

表现诊断治疗

复习重点内容提问

有芽孢厌氧菌感染

破伤风

气性坏疽

复习重点内容提问

多媒体结合板书

提问

答疑

布置作业

或思考题

复习微生物及免疫、手部解剖相关知识

外科感染的定义、如何分类?

影响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局部及全身因素有哪些?

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如何预防?

脓毒症的概念、病因是什么?

有何临床表现,如何治疗?

疖、痈、蜂窝织炎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三角区在哪里、为何危险?

破伤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防、治疗。

参考书籍与

常用网址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课后小结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

授课对象

02春医学本科

授课时间

2004年月日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节慨论

定义

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后并发的感染。

在外科中相当多见,约占1/3—1/2.

内容:

①一般性感染

②特异性感染

③手术或创伤后切口及切口周围的感染

④手术或创伤后远离切口发生的感染

⑤介入治疗或器械检查后发生的感染

分类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分类方法,常用的有:

一按病菌种类和性质分类:

⒈非特异性感染:

化脓性或一般性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组织坏死化脓、致病菌可以是单一的或是多种的;

占外科感染的大多数

⒉特异性感染:

如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

有特定的致病菌、特定的致病机理、特定的病理变化、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按病程分类:

⒈急性感染:

3周以内

⒉慢性感染:

2月以上,在某些情况下又可以急性发作

→溃疡

→窦道

⒊亚急性感染:

3周—2月,急性感染迁延形成、毒力弱但有耐药性或人体抵抗力低.

三发生条件分类:

条件性感染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医院内感染

病因

外科感染的发生总的说来分两个方面的原因:

⒈人体的正常菌群变成病菌或外界病菌大量侵入组织内繁殖

⒉人体的抗感染能力有缺陷

一病菌的致病因素

⒈病菌的粘附因子以及荚膜、微荚膜

⒉病菌产生的酶、外毒素、内毒素

⒊细菌的数量和繁殖速度

二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⒈天然免疫

宿主屏障补体细胞因子

吞噬细胞和自然(NK)杀伤细胞

⒉获得性免疫

T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记忆

三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⒈局部因素:

⑴皮肤或粘膜的缺损

⑵管腔阻塞

⑶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缺血

⑷伤口内有腔隙、异物或坏死组织

⑸留置体内的导管

⒉全身因素:

⑴严重的损伤、休克、大面积烧伤等

⑵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化等,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

⑶长期应用激素、化疗、放疗等

⑷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如艾滋病

⑸高龄老人与婴幼儿

预防

一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

⒈加强卫生管理

⒉注意个人清洁和环境卫生

⒊彻底消毒灭菌

⒋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⒌正确处理伤口

二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⒈及时使用有效的特异性免疫疗法

⒉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

⒊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⒋合理使用抗生素

病理

一非特异性感染

病菌的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炎症细胞的浸润,局部炎症反应→组织充血、水肿、渗出和坏死→红、肿、热、痛

同时部分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ystemicinflammtoryresponesyndrome

全身症状:

如发热

系统器官的损害:

如肝功能不全

病变的演变和结局

综合致病因素、感染的部位、体抵抗力和治疗措施,感染可出现:

①炎症好转

②局部化脓

③炎症扩展

④转为慢性炎症

二特异性感染

各种特异性感染有各自特定的病理表现,在具体疾病中分别介绍

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压痛、肿块和硬结、波动感

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的部位的深浅、范围的大小、组织结构和感染的早晚

二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感染侵及某一器官时而有相应的症状

三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下降、水电紊乱、消瘦、营养不良、休克、MODS等

四特殊表现—肌痉挛、捻发音等

诊断

一临床检查

是诊断外科感染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手段,依据临床检查结果一般都能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必要时配合其他的检查方法帮助诊断。

⒈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压痛、肿块、硬结

伤口创面破溃处脓液或肉芽组织的性状

波动感:

浅表脓肿的主要依据

穿刺:

诊断脓肿的重要手段

抽出脓液可以确诊、反之不能排

除。

⒉全身状态

体温、意识、呼吸、脉博、血压和营养状态,有无休克、

肝脾肿大、皮疹。

⒊特异性表现→肌痉挛、捻发音

⒋有关病史→有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病症,感染发生后所作的治疗,家族成员的有关病史

二实验室检查

⒈一般性: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常规、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尿常规、尿糖、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等。

⒉病菌的鉴定:

脓液或分泌物涂片

脓液、血、尿或痰

的细菌培养

三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深部感染的诊断

→超声波、

X线、

CT、

MRI等。

治疗

总原则:

消除感染的病因和毒性物质,制止病菌的生长,增强人体抗感染能力、促使机体组织的修复

分局部和全身治疗两个方面

一局部治疗

⒈保护感染部位:

不受挤压、再次损伤,制动。

⒉浅表者:

⑴未化脓时:

外敷、理疗

⑵已化脓:

切开或扩大破溃口引流、换药

穿刺引流

⒊深部病变:

根椐病情选择直接手术或先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再手术,手术方法:

→切开或穿刺引流

→切除病变的器官或组织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

应用指征:

较严重的感染和无局限化倾向的感染、配合手术治疗

灭菌法仅限于体表伤口的换药

有抗感染作用的中草药

三、全身治疗

适应症:

伤后或手术后的感染

重要器官的感染

全身性感染

伴有其他病症

方法:

⒈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⒉高温时物理和药物降温、镇静止痛等

⒊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代谢

⒋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⒌治疗感染前已有的病症

⒍合并有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时更应加强治疗和监测

⒎激素等调控炎症反应、中草药治疗

第二节浅部化脓性感染

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特征是脓栓形成

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好发于毛发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与皮肤不洁、擦伤有关。

表现:

红、肿、痛的硬结→增大、中央化脓→白色脓栓→破溃

一般无全身症状

危险三角区:

鼻部和上唇→急性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疖病:

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

诊断:

疖病时应查血糖和尿糖

治疗:

⑴初起时:

热敷、理疗、中药外敷

⑵化脓时:

剔出脓栓或切开引流

⑶面部和疖病者配合抗生素治疗

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厚韧部位如项、背部以及上唇.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炎症沿皮下组织向周围扩散并累及深筋膜、皮肤坏死

表现: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一片红、肿硬区、多

个脓头

→易导致脓毒症

诊断: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合并病

局部:

→初期红肿时:

外敷、理疗

→有脓头时:

切开引流

→唇痈时禁忌切开引流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以发生于人体的各个部位,病变呈弥漫性、扩展快、不易局限

病因:

→损伤、感染、血运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菌

临床表现:

因部位、病菌和感染的原因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均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浅表者:

红、肿、热、痛、边界不清,范围逐渐扩大、皮肤出现水泡、坏死或破溃流脓

颌下、颈部:

源于口腔和面部,多见于小儿,

局部肿胀、呼吸困难、窒息

皮下坏疽:

新生儿、腰骶和臀部,

全身表现:

发热、拒乳等

局部皮肤红、肿、硬,范围扩大、变暗变软、浮动感、皮肤水泡、坏死

产气性:

坏死性筋膜炎,厌氧菌下腹和会阴部

→全身中毒症状重

→广泛的筋膜坏死和进行性皮肤坏死

→捻发音、脓液恶臭

治疗:

全身治疗:

→抗菌素的应用

→营养支持

→对症处理

局部治疗:

→早期:

外敷、理疗

→经积极治疗病变继续进展应及时切开

引流

→颌下、颈部者更应主张早期切开减压

丹毒

皮肤内的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局部常先有病损,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一般无组织的坏死、化脓,易复发。

表现:

全身起病急、恶寒、发热、头痛、不适等

局部片状红斑、稍隆起、境界清楚、可有水泡,范围向外扩大、中心消褪、烧灼样痛

原有的病损可致丹毒反复发作

治疗:

全身应用抗菌素—青霉素

局部外敷—金黄散或50%硫酸镁溶液

治疗原有的病损

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病菌侵入淋巴流所致的淋巴结和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处,多数伴有局部的病损或感染

淋巴结炎:

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向周围组织扩展

淋巴结肿大、疼痛、压痛,加重时数个溶合形成团块并可化脓形成脓肿

淋巴管炎:

管状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多见于四肢,下肢更常见,管内淋巴液凝固、回流障碍

浅表:

红色线条、压痛、向近心端延伸

深层:

条形压痛区

治疗:

注重原发病的治疗

局部外敷、理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