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276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docx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学科分类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文):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

学生姓名:

凌鑫学号********

系部:

中文系

专业年级:

语文教育09级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编号:

姓名

凌鑫

专业、班级

语文教育二班

学号

09313206

论文

题目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

指导老师

王向阳

完成时间

2012.4.25

内容摘要(学生填写)

苏童被视为“先锋派”代表作者之一,先锋派的作品一般都具有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

然而苏童却凭借着他的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

纵观苏童诸多作品,他用细腻而又尖锐的笔尖建构那腐朽的年代,在这独特建构的背后突显的是一群不幸的女人,她们在腐朽的时代中或自甘堕落或妄图自我救赎,却最终免不了悲剧收场。

其中自甘堕落的女性必然是悲哀的,但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终究逃不过这结局。

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是不被社会所允许的,不被夫权所认可的,因而也能是被“沉沦”和“泯灭”的。

系评审小组评定结论:

 

组长:

年月日

备注: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

摘要:

苏童被视为“先锋派”代表作者之一,先锋派的作品一般都具有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

然而苏童却凭借着他的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

纵观苏童诸多作品,他用细腻而又尖锐的笔尖建构那腐朽的年代,在这独特建构的背后突显的是一群不幸的女人,她们在腐朽的时代中或自甘堕落或妄图自我救赎,却最终免不了悲剧收场。

其中自甘堕落的女性必然是悲哀的,但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终究逃不过这结局。

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是不被社会所允许的,不被夫权所认可的,因而也能是被“沉沦”和“泯灭”的。

关键词:

女性;自我意识;社会;沉沦;泯灭;悲剧

在中国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家族文化对女性的最大束缚便是限制个性自由的自我发展。

从穿衣戴饰、女红技艺、幼齿缠足、轻声柔气,到贞洁烈女、孀居守寡、为夫殉身,这些独为女性而设定的所有“规范”,无不指向男权中心,无不服从于宗法家族的利益,无不满足于男性的赏玩欲望,无不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枷锁。

“在中国古代‘三从四德'、《女书》、《女戒》等一整套东西牢牢束缚着中国妇女,有古语云:

“妇者,伏也,伏于人也”,仿佛从人类有文明之始女性就不被允许有自我,有平等,有追求。

正因此,民间社会才建立起一整套所谓的伦理规范,数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男尊女卑”的不变法则,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长幼、尊卑的等级社会控制。

当女性像子女恭孝父辈一样服帖男性时,她就被戴以贤慧、柔顺、善良的神冠,成为“贞女、烈女、孝妇”;当她冲破男权制订的家族伦理规范,追寻自我理想与爱欲时,就会被视为“妓女、淫妇、荡妇”。

正是在这种封建伦理的压抑和束缚下,女性正常的爱欲需要才逐渐萎顿甚至扭曲变态。

所以,当许多现代作家将所谓的“妓女、淫妇、荡妇”形象提升到审美的高度时,无论这种写作是否带有男权的偏见或者女权主义的执着,都是对女性生存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认知和观照,都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这些女性形象对父权夫权的破坏和瓦解,显得惊世骇俗。

女性的欲望以一种毫不隐讳的透明的书写方式,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体现了女性自身性别意识苏醒后,意识到自己的空白历史的痛苦。

”①它使这类女性形象有别于传统作品对女性角色“三从四德、低眉顺气”形象的描写,而是提高其地位,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她们开始有自己的追求并且付诸于大量笔墨描绘她们对爱、对情、对欲的正常而又猛烈的追求,以及在自我意识的思想的驱使下产生的种种行为。

作家对这一系列女性形象有血有肉的塑造,使得人们意识到在那悲哀的时代女性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玩物存在更像是一个有着自我要求的人。

苏童原名童忠贵,著名作家,当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

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活跃于中国的文坛,一直被认为是“先锋派”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先后发表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城北地带》、《刺青时代》等一大批带有先锋色彩的作品。

然而渐渐地作家的锋芒似乎有所收敛,转而去关注那隐藏于人心之内的人性,并且以他独特的视角和锋利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种种荒诞和畸形。

他的笔下塑造了诸如富家子弟、市井草民、军队战士等形形色色的人物。

然而他关注最多的却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各类女性,正如王干曾说的“综观苏童的小说.写的最好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是那些叽叽喳喳。

聪敏而又尖刻,美丽而又淫乱的女性形象。

”②如《妻妾成群》中的封建家庭卫道士毓如、卓云及封建家庭叛逆者梅珊、颂莲,《妇女生活》中的命运相似的四代女人:

娴的母亲、娴、芝、萧,《另一种妇女生活》中的相依为命的简氏姐妹,三个整日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叽叽喳喳,勾心斗角的女人粟美仙、杭素玉、顾雅仙,《红粉》中的妓女出生并且不为社会接受的苦命女子秋仪和小萼。

苏童尤为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红颜薄命”的古训,在苏童手里特别富有韵味。

在他看来,也许“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那些女性优雅明净,任性而薄命,浑身散发着感伤的诗意。

一、关于苏童小说中的女性

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和关注,是苏童小说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他最擅长的创作。

苏童说:

我喜欢用女性形象来建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比如《红粉》中的小萼。

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认为在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吧。

苏童笔下的女性,大都来自一个腐朽的城市,她们美丽聪明而充满生命的活力。

但是她们却被纠缠在同类的勾心斗角的撕咬中不能自拔,可以说所有的女性都是在悲剧中开始她们的演出又在满身伤痕中无声的退场。

在他的小说里,女性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注上了悲剧的色彩。

那是一个悲哀的时代,女人毫无价值和地位,也不被允许有自己的地位有自己的追求仅仅只能是男人们的玩物和附庸。

她们不能有任何的欲望,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一次的出轨行为就得搭上自己的性命。

男人们都可以妻妾成群,而她们却只能为了那所谓的一个男人而争风喝醋,勾心斗角。

她们的情欲长期受到压抑,扭曲了的人性在同类之间相互撕咬,对“性”的紊乱,面对命运之神她们只是屈服,不会反抗,不会为了自我的自由、平等而去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哪怕只是一丝一毫也罢,她们只是悲哀的接受这“命里”的不平等,这也就更加加深了她们悲剧命运的无奈和必然。

我想,我终于明白描写生命苦难意识的女作家萧红的那句话:

“我最大的痛苦和悲哀便是作了女人!

(一)下面我们且看苏童的《妻妾成群》

这是一篇受到评论众多的小说,后来更是因为被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为读者所孰知。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遭受婚姻悲剧的故事,陈府的四位太太,都是他人与自身欲望的牺牲品。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陈佐千,一个五十岁的老头儿,一共娶了五房太太,正娶大太太毓如,二太太卓云,三太太梅珊,四太太颂莲,五太太文竹。

女主人公四太太颂莲,本来是个大学生,由于父亲的死,让她而无法再继续大学的生活。

但“与当时大多数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了一个旧家庭,她几乎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谙熟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和勾心斗角,然而其清纯的气质和直率的品性终究未能挽救一个小妾的命运。

”③作为陈府中的一名小妾,从她被抬进陈府的那一刻起,更确切的说,从她点头答应嫁入陈府时,便开始了她的悲剧性的命运。

在陈府中,后院女人们勾心斗角,争宠,对情欲的压抑和渴望,扭曲的人性,使她们在同类之间像一群争宠的妃子一样,阴险而相互攻击和诅咒,并且各自自觉地甘愿陷入于这种沉痛的争斗中不能自拔。

她们所谓的争宠,既是为了对男人的自私占有,更是为了满足于击败对手的自得的快感中。

苏童把整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复杂和根本都浓缩到了一起,写得淋漓尽致。

1、在苏童的小说世界里,从女性自身的角度看,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带有着一种沉重的失望的思绪。

她们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缘于陈旧时代对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腐蚀。

颂莲作为一个新青年,她自觉地选择一个旧式的婚姻,甘愿去做一名小妾,目的就是为了能嫁个有钱人家,她这种对于安逸生活的取巧,对于命运的悲观态度和自甘堕落,自我意识泯灭的情性,正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所以当继母后来摊牌,让她在做工和嫁人两条路上选择时,她淡然地回答说,当然嫁人。

继母又问,你想嫁个一般人家还是有钱人家?

颂莲说,当然有钱人家,这还用问?

继母说,那不一样,去有钱人家是做小。

颂莲说,什么叫做小?

继母考虑了一下,说,就是做妾,名份是委屈了点。

颂莲冷笑了一声,名份是什么?

名份是我这样的人考虑的吗?

反正我交给你卖了,你要是顾及父亲的情义,就把我卖个好主吧。

”④很难相信这就是上过了一年大学,作为新青年的颂莲说的话。

在一个夫权主义极度泛滥和过度横行的社会里,作为新一代的女性,颂莲骨子里存在着天性的残缺,她不愿去反抗而自甘堕落,对命运的无奈和悲观的屈服,让她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剧的色彩,到最后,作者安排她疯掉了的悲剧那是自然而必然的。

在那个时代,像颂莲一样自甘堕落的女性,几乎成了整个时代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她们自私却不自我、懒惰、懦弱、贪婪、淫荡,嫉妒心强。

这些另类而又偏激的自我认识,使得她们明知有可以改变自身命运跟从自我意愿的机会却仍为了取巧于富裕生活,甘愿出卖自我以至于她们悲剧性的现实。

我不禁想,男性夫权之所以得以横行无度,很大程度上不正是因为她们的心甘情愿,她们的不自我,不自救吗?

同时,在苏童的小说中,多次提到了那口关于宿命的“井”的故事,这就是颂莲的宿命。

即使最后颂莲没有走进那口井,仿若没有掉进自己的宿命,但她最后的疯掉,却更远比梅珊成为井中的孤魂更来得令人悲哀和同情。

2、另一个悲哀的女子,梅珊,陈府的三太太,她是在四个太太脾性最大的一个,作为戏子出生的她,在与后院太太们的勾心斗角中,她是最缺乏心计的一个。

但她与颂莲是有一点是相似的:

寂寞,而不甘寂寞,努力想追求自己。

然而这种追求,不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当时都是不被允许的。

但在如今看来,她与医生的苟合,其实正是她自我救赎的一种病态的形式。

她不甘寂寞妄图追寻自我欢娱,去找了一个替代品——那位医生。

然而,她毕竟不够心计和城府,即使到了后来,她已知自己是飞蛾扑火,却不愿再拿出心力来支撑和躲藏。

在她的私情被二太太卓云发现后,她便成了陈府枯井中的又一个冤魂,这又是何等的悲哀呢。

在那个时代,男人都妻妾成群,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庸和玩偶,却容不得成群的女性中有任何一个有一次出轨的行为。

女人只有在寂寞和等待男性中虚度凄苦的人生。

她们不能有任何的欲望,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一次的出轨的行为就只得搭上自己的性命。

这是一个极不公平的男性主权时代,同时也是处于不公平的一方的女性的悲哀时代。

3、在《妻妾成群》中 ,所有女性的命运都是悲剧,“苏童从来没有回避女性在两性关系中被视为男性享乐的玩偶和生产后代的工具的现实,因此他的作品很好地展示了夫权制掩盖下的被物化的女性生存境遇其实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沉沦与泯灭。

比如颂莲,小萼她们都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在这个夫权制掩盖下的被物化的男性世界苦苦挣扎。

身处在视女性为玩偶,工具的男性文化世界中的女性,往往为了适应生存,而压抑天性,认同文化界既定的角色。

”⑤在历史上,女性自身便带着一种依附男人的奴性。

在她们的世界里,男人们的妻妾成群,在她们的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她们只能在闺房中等待男性的到来,为男性生得一儿半女以谋求好的生活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便使得女性自身毫无价值,将自己的自我意识忽略以适应夫权制下的妇女生活,她们或相互坑害,或互相嫉妒,或反目成仇等等。

因而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她们悲剧命运的结局。

如此看来,还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颂莲也好,梅珊也罢,她们都是可怜的悲哀的,但无疑也是可恨的,因为自己的惰性,为了富裕生活等一些物质条件,而自动自觉的将自我意识沉沦,直至泯灭来满足男权需求,以及最后当她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时她们又开始来盲目的追求精神需求,即是自我的平等,自我的尊严等等。

但为时已晚,最终只能将自身引向悲剧的终点。

苏童以人性的审视目光探究个体感性生命的律动,表现了在男权主义社会生活下的女性为求得生存而泯灭自我,甘愿成为男性的工具以至于最终又被自身觉醒的自我湮灭于时代之中。

(二)我们再来看苏童的另一篇小说《妇女生活》

《妇女生活》讲述的是一家三代女性:

娴,芝和箫悲剧命运的故事。

娴,在她父亲去世的那年,她只有十八岁,刚从女子高中毕业。

毕业后,她不甘忍受经营照相馆的清苦生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拍电影的孟5老板。

于是她甘愿放弃自我尊严,出卖自己的色相和肉体,跟随孟老板演电影,后来电影公司破产后,孟老板籍卷了公司的所有股金逃到了香港,抛弃了已怀有身孕的她,从此娴便开始了缠绵而凄恻的悲剧性的人生。

而芝则是娴与孟老板的私生女。

由于受到了孟老板的抛弃,娴把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芝的身上,芝从小便生活在娴的漠视和怨恨中。

芝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在一间水泥制造厂工作,并与同为工人阶级的邹杰结了婚。

婚后,芝无法忍受在邹杰家的清贫生活,与邹杰的家人产生了矛盾并和邹杰住回了娴家。

但由于芝患有输卵管阻塞,不能生育,所以她整日对邹杰严密控制和疑神疑鬼,患上了精神忧郁症,并最终逼死了杰,在邹杰死后,她开始精神失常,最后被箫送进了精神院。

箫,是邹杰从福利院抱回的养女,在十四岁那年,在无知中被养父邹杰夺去了贞操。

箫后来和大学生小杜结婚,但由于后来小杜知道了箫跟其养父发生的那件事,他们的婚姻便开始走向了破裂。

1、在苏童的小说里,女性的悲剧命运是一代接一代的。

在女性的世界里,她们必须依附男人去生活,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她们都不能没有男性。

生理上的缺乏让她们弱于男性,社会地位的低下让她们本能的依附于男性。

在这篇小说里,虽然没有《妻妾成群》里面所描写的那种泛滥的夫权主义,但在这一家三代中,女性仍只得依附男人去生活。

两个不甘于忍受穷苦的女子是自身悲剧的始作俑者也是萧命运悲剧的源头。

填不平的欲望深壑,挥不去的死亡阴影,错位的关系变态的心理,平静生活后面不可告人的糜烂淫荡,无处可退的人物心理。

作者冷酷地让她们都逼退到临近深渊的悬崖,或为生存及其他,人人演出好戏连台。

但是深渊作为一种命定的存在,时时做着无望的昭示,因此那些人的挣扎便更为凄惨更为荒凉。

《妇女生活》中的这些女性,面对着悲剧的命运,也有过挣扎,但在现实的面前,这些挣扎却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无论她们怎样挣扎,却无法改变依附男人的悲剧命运。

“我有一种更奇怪的想法,箫突然说,我为什么不是个男人?

我不喜欢女人的生活。

你们做男人的不知道做女人的有多苦,有多难,女人不一定非要结婚,可她们离不开男人,最后都会结婚,我不知道为什么,所以我瞧不起女人。

” “女人永远没有好日子,这跟男人没有关系,箫一针见血地回答娴的臆想,女人共同的敌人是男人,但女人却是为男人而死,箫想这不是一件公平的事。

”⑥这是女性中的一种天性的残缺,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是这个男性,这个时代和社会男性主宰所造成的,她们的不幸源于长期以来的那种依附男人的天性,和面对悲哀现实却从未找寻自身悲剧的源头,从未意识到女性可以有自我的意识,从未意识到女性可以有自我的拯救意识,但她们只是一味的依附男性,看轻女性,且希求男性来拯救自己悲剧的命运。

2、苏童在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探索中,更流露出了一种对人性中存在着的奴性的弱点的无情鞭挞,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无论是《妻妾成群》中的大学生颂莲还是《妇女生活》的娴,芝和箫,她们其实在当时都是一群受过新教育的新知识女性,但她们却自觉的走进旧的社会环境,甘愿成为旧社会侵害下的女性却不自知,不自救且毫无自我意识。

由此可见她们所受的新的知识并未深入她们的骨髓,改变她们的心性,让她们发现自我,拯救自我。

因而作者也只是在文中稍稍一提,这些新学识对这些旧女性的生活不起任何作用。

二、苏童小说的独特创作建构来分析

(一)苏童的小说中独特的环境建构

苏童的小说中,在女性方面的创作更是反映了一个女性的为了贪图安逸的生活而自甘泯灭自我的劣根性。

那些身世混乱,美丽而身心残缺的女性,在苏童笔下成为对人性思考的标志。

在他的另外的小说里,如《南方的堕落》中的红菱,《红粉》中的妓女秋仪和小萼,不仅仅体现了女性悲剧命运和自甘堕落的标志,更体现了老南方中那种腐朽虚浮的气息,迷蒙潮湿的空气中,人们过着糜烂的生活。

在情欲的紊乱和生活的颓废中,浓缩了整个时代,整个民族腐朽生活的影子,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无情鞭挞。

如果不是社会对女性深入骨髓的侵害,女性又怎会学识了新的知识,见识了新的世界而仍会一股脑的毫不回头的将自己陷入绝境呢。

(二)关于苏童小说的独特建构对于女性自我意识悲剧性的作用

同时,作者也着眼于具体意象的构筑,从而为生命孤独的旅者营造了一个阴郁,灰暗,腐臭的存在空间和生存氛围。

苏童小说中叙事时间的推进更多依赖季节的更替。

在这里,季节成为承载环境气氛和人物心情的一种意象.小说帷幕拉开的季节或是南方漫长的梅雨季节,或是寒风瑟瑟的冬季,但更多的却是落木萧萧的秋季。

在这样的时空中,物象多是“充满杂草的雨,长满青苔的井”,“死水”,“飘着死尸的河流”。

而弥漫在环境之中和物象周围的味道是而其中的声音要么是死寂一片,要么就是沉闷,刺耳,喧杂。

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色彩是“灰”、“白”、“黑”表现冷色调的词汇。

这类空间中的人们最多的感觉是,飘如一叶浮萍,无所依傍,随波逐流。

此外,存在于感觉,嗅觉,听觉,视觉的不同层面上的意象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筑了苏童小说的意象体系。

正是因为这些意象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女性从一开始便如同“死水”有着“腐”、“酸”、“臭”的气味。

为什么即使是这些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们该充满朝气与阳光的生命,却从身体的本质里透着腐朽的味道呢?

我想只有这些酸,这些臭真正的深入骨髓,由内而外的发出阵阵腐臭,才能使得这些在新女性在新的外壳下旧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安逸,病态的欢娱,而放弃精神上的自我,社会中的平等,现实中的自由,使自己在男权的压抑的变得变态,然后再在幡然意识到的自我后,或者变疯或者死亡,达到自身悲剧的顶峰。

三、我的感慨

1、读苏童的小说,我一直无法明白为什么一个男人会有那么冷艳张扬的想象力,尤其是在他的女性小说中,那种对女性复杂心理的描写和分析,像是海葵,虽漂亮,看似柔弱,但会蛰人。

在他的小说里,女性的悲剧命运,是他最为出色主题和内涵,而且在他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中,我觉得不仅仅是从社会环境着手,在我看来作者细腻的笔尖碰触的更多的则是女性自身。

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颂莲、小萼、娴,芝和箫等女性她们在那个悲哀的年代都有自我意识并为了自我的权益而反抗且都连起来,拧成一股绳,来反抗所谓的女性的必然的悲剧命运,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颂莲会不会不用嫁给50岁的陈佐千,萧会不会不被继父强奸,小萼没有因为怕苦怕累而随意嫁给老浦等,也许从一开始命运就会有所改变?

这些假想不断的在我脑海中浮出,作为一位女性,我本能的希望她们不是那般的自私,贪婪,懒惰,她们能为自己争取一些什么。

但在那个年代,我不经犹豫了,甚至于怀疑正是这些自我意识的觉醒会不会是她们命运悲哀的开始呢?

2、我不禁想到了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伤逝》里的子君,她是一个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鼓舞下,曾勇敢地冲出了封建家庭,庄严地宣称: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⑦并与涓生一同走上了反封建势力、争恋爱自由的道路。

经过艰苦而孤独的斗争他们获得了自由、自主的爱情,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

在这一方面子君相对于苏童笔下的女性更有自我意识,追求自我幸福,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

但这小小的胜利却也是悲剧的开端。

子君将他们爱的小窝作为奋斗的终点,整日沉醉于爱的享乐中,加之她“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传统的女子治内的思想又禁锢了她的头脑。

她满足于承担家务劳动,没有求得经济独立的愿望,只一心安于做涓生的依附品,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

因此,当要继续前行的丈夫说出“我已不爱你了”时,早已丧失了自己支配自己信念的子君竟惊慌不知所措,最后只好重新回到父亲身边,在威严和冷眼中,在无爱的人间恺饱而死。

最终,子君这个独立自我的女子仍然躲不开悲剧的命运,子君看似是自我的,为自我而活了,追求到了自己所想要的婚姻,她以为她能得到幸福,殊不知,这只是悲剧的开始,传统的意识深入骨髓,自我的意识只是似萌芽一般存在于子君的脑海中,当子君一为人妇,传统女子主内,织布,繁衍后代的意识便占据主导控制了子君的所有思想、行为。

我在想,即使颂莲没有选择嫁给有钱人家做妾,即使娴没有贪图享乐出卖自己的肉体,她们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那个年代所既定,她们的自我意识或是从萌芽时就被传统男性主导意识所扼杀或是被女性自身的懒惰与对外界物质的贪婪所扼杀。

3、苏童的书中的女性给人的感觉,仿佛从一开始她们便没有自我,就自动自觉的将自己仅有的最本质的自我所泯灭以谋求对自身最为有益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离不开男性。

或是名分,或是有钱的生活和身份地位。

可在我看来,其实这些女子都是有自我的,但她们的自我仿佛都来晚了一步。

在她们作出对自己人生,重要的决定时,她们“毅然”的抛下自我,贪图享乐。

但当她们所认为,能给她们享乐的选择却给予了她们不幸时,她才会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于是,有的人疯了,有的人红杏出墙,有的人干脆瞧不起女人等等。

无论结局如何,苏童都没有告诉她们,她们所想的最终答案。

可是,纵观苏童女性小说,答案只能说,女性的悲剧固然是因为社会传统意识对女性的侵害所造成的,但不可忽略的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自身选择沉沦与泯灭却也是这悲剧造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因此,同样身为女性的我,对于她们的悲哀只能唏嘘,对于女性的悲剧只能是希求女子应当更独立,自立,追求幸福固然无错,但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前车之鉴”在眼前,切不可为了眼前的名利放弃自我,沉沦自我,泯灭自我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

注释:

黄佳能邵明《现代性精神和后现代叙事——对世纪之交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拜读》第9页

王干 《苏童意象》[J]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2年版,第6页

邝邦洪《中国当代名家名作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次印刷第264页

苏童《苏童作品精选》,《妻妾成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林翠萍《苏童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心态初探》,《宁德师专学报》,1997年第四期

苏童《苏童作品精选》,《妇女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鲁迅《彷徨》,《伤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3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王干著 《苏童意象》[J]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2年版,第6页

[2]黄佳能邵明现代性精神和后现代叙事——对世纪之交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拜读第9页

[3]邝邦洪《中国当代名家名作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1次印刷第264页

[4]苏童《苏童作品精选》,《妻妾成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5]林翠萍《苏童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心态初探》,《宁德师专学报》,1997年第四期

[6]苏童《苏童作品精选》,《妇女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7]鲁迅《彷徨》,《伤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3月第一版

 

致谢

本文是在王向阳老师的悉心关照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

从课题的提出到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论文的撰写,无不凝结了他的心血,还有他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谆谆善诱的教诲均让我受益匪浅。

他的教育指导将影响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在此,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