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163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docx

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

文学评论与写作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论),指出所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

类别:

作品论;作家论;思潮论

考研试题中涉及到的主要是作品论文学评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尽量多地了解作家作品,知道作品的大致内容,这个跟文学史的复习结合起来。

二、需要知道考题是诗词、小说、散文还是文学现象,借鉴赏类的书好好体会,他们是怎样写的,模仿。

这是重点。

文学批评写作的方式、角度与所评作品紧密相关,例如,作品的体裁、样式相同,批评文章的着眼点和写法也就不同。

评论小说,往往要关注它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评论诗歌,往往要关注它的意境、诗味和诗法,加进对作者生平和文学经历的介绍(孟子:

知人论世),借鉴西方新批评的相关理论;评论散文,往往要关注它的辞藻和间架结构;评论剧本,往往要关注它的戏剧冲突、戏剧悬念、戏剧情境以及人物和台词。

可参考的著作和刊物:

著作:

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辞书系列《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新诗鉴赏辞典》刊物:

《名作欣赏》《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

文学批评写作,与其他的写作有相通的一面、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的一面。

在文学批评内部,存在多种多样写法,容许和鼓励多种多样的风格,有以抽象分析见长的,有以感悟描述取胜的。

总体而言,论断要有理有据,有较强的可读性,具有结构美和文笔美,对读者具有审美的吸引力。

下面谈谈文学评论写作技巧上的一些特别的要求。

一、复述

复述是在对叙事体文学作品和戏剧类文学作品的批评中经常要做的工作;抒情作品也可以作另外意义上的复述,因此,复述能力便成为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这并不是说,文学批评文章中一定要有复述;即使定稿后的文章中没冇复述的成分,作为一种准备,批评家对作品作出复述,对于他深人细致地把握作品,也是大有助益的。

复述学术论著或者历史著作需要概括能力,抓住要点,提纲挈领;复述文学作品则有所不同,要发现和体认文眼诗魂,更需要感悟力。

一般人往往把复述看得容易,以为讲出故事梗概、综合段落大意就可以了,这是绝大的误解。

文学批评中的复述,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对作品情节的复述。

文学家编织情节,每每追求丰富性和曲折性,有主线又有副线,有明线又有暗线,腾挪跌荡、穿插错综、变幻多姿。

批评家复述时首先是要在纷繁的头绪中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对于长篇小说或多幕剧本情节的复述,尤须提要钩玄。

鲁迅复述《红楼梦》的故事说:

《红楼梦》所叙为石头城中——未必是今之南京一一贾府的事情。

其主要者为荣国府的贾政生子宝玉,聪明过人,而绝爱异性;贾府中实亦多好女子,主从之外,亲戚也多,如黛玉,宝钗等,皆来寄寓,史湘云亦常来。

而宝玉与黛玉爱最深;后来政为宝玉娶妇,却迎了宝钗,黛玉知道以后,吐血死了。

宝玉亦郁郁不乐,悲叹成病。

其后宁国府的贾赦革职查抄,累及荣府,于是家庭衰落,宝玉竟发了疯,后又忽而改行,中了举人。

但不多时,忽又不知所往了。

后贾政因葬母路过毗陵,见一人光头赤脚,向他下拜,细看就是宝玉;正欲问话,忽来一僧一道,拉之而去。

追之无有,但见白茫茫一片荒野而已。

这里用两百多宇把120回的小说勾出轮廓,清楚、简要,略欠的是生动。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复述同一作品,常用大段原文摘录,间以点睛之笔插人自己的转述,格外引人人胜且发人深思。

如说宝玉“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在讲述情节时顺手点到主人公性格的深层。

复述中引用原文,可以是明引,一字不差地引用,加上引号,告诉读者这是作品的原文;也可以是暗引,在批评家的文字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插进所评作品原文,并对原文作少量增删改换。

对于情节性强的作品,批评家可以突出作品中设置的悬念,让读者看到作家是怎样系结、延宕和解结,为后面分析情节安排技巧预作准备。

在文学批评中,尤其是在成功的文学批评中,更常见的做法是,寓评论于复述之中。

上面说到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复述中即常夹有议论、判断。

复述不是枯燥、冷漠的介绍,他是批评家对审美对象的热情拥抱,打下了批评主体对客体的心灵感应以及相生相克的印痕。

批评家总是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由此引起的爱憎好恶之情融化在复述之中。

复述除了让尚未阅读作品的读者对作品的概貌有所了解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引导读者按照批评家的思路来接受和了解作品,为正面表达批评家的看法打下基础。

这里我们试以荣格对《尤利西斯》的复述为例,看看复述可以怎样鲜明地体现出批评家独特的视角和个性。

荣格是作为心理学的文学批评家,来看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的,他写道:

《尤利西斯》是一部长达735页的书,这735页就像一条绵延735天的时间之流,然而它却又只存在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毫无意义的日子之内,即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这样一个没有发生任何重要事件的日子。

这条时间之流以虚无始,又以虚无终。

也许这冗长得惊人、复杂得异样的一切就是一个斯特林堡似的对人类生活本质的宣言?

然而这一宣言却使读者沮丧,因为它从来就没有把话说完过。

它或许触及到了亊物的本质,但更为确切的是,它反映了生活的一万个侧面的十万层色彩。

据我看来,在那735页里并没有明显的重复之处,就连那么一个可供读者稍加歇息的孤岛似的立足之地也没有。

读者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沉醉于记忆之中,心满意足地凝想他已走过的路程。

可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哪怕它只占100页甚至更少。

这儿有的只是那无情的水流毫不停息地滚滚流去,并且在最后的40页中流得越来越快,联接得越来越紧密,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标点符号都统统地清扫了出去。

在这里,那令人窒息的虚无变得如此紧张,到了难以忍耐的地步,几乎马上就要爆发出来。

这彻底无望的虛无,便是统领全书的主调。

这本书不仅以虚无而始终,它的内容也是虚无。

它是彻底的空虚与无用。

但是,作为一件技巧性的艺术作品,它一方面是一个地狱般可怕的怪胎,另一方面却又光彩照人。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最难解的文学作品之一,有的学者说,读这本书就是从事一项大的冒险。

它晦涩深奥,叙述不连贯,要概括它的内容,要复述它,非常棘手。

荣格指点读者注意它写的是平凡的一天的毫不停息的时间之流,是令人窣息的虚无,同时,艺术上又光彩照人。

可以说,这不仅极端简括地介绍了它的内容,更触及了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令人迷惘的文体特色。

读了这样的复述,你会忍不住急于一读,同时你又会告诫自己,作好准备迎接阅读中的困难。

对于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复述,就往往要加入更多的批评家的个人体验和推想。

唐代诗人王昌龄有《初日》诗: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宗白华复述此诗道:

“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画里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散发着一股温暖,接着穿进了罗帐,轻轻抚摩一下榻上的乐器——闺女所吹弄的琴瑟箫笙——枕上的如云的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了闺房,亲昵地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

”——宗白华:

《美学散步》

勃兰兑斯对华滋华斯的诗《果断与独立》的复述,也属同类:

“诗人在这里描写他在一个夏季清晨所作的一次散步一露珠晶光闪烁,鸟儿婉转啼鸣,野兔在荒野飞奔。

这时,他忽然想到他自己也像田野的走兽、空中的飞禽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而这种生活又太像生命结束的末日。

“突然,在那荒凉的野地里,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位老人满怀信心、乐天知命的话语,甚至在极端孤独贫苦的境遇中也毫不波动的心地宁静,使那位年轻诗人对未来的忧患得以缓解。

这种复述,似乎是取原作之意,另撰一段小散文了。

它们把原作深含的哲理以及意境之美和语言的清澈之美,同时传达了出来。

复述最困难的一点,也是最值得批评家追求的,是传达原作的神韵、风味。

复述不能像普通电影院、剧院的说明书那样交待故事大意,它应该有血有肉,有意味、有文采。

一般说来,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越难复述,因为它们总是带有作家与众不同的不可重复的个性,它们的风韵、神情更不容易把捉和描述。

有些朴素真率的作品,有些含蓄隽永的作品,本来是百读不厌的,倘使抽成一条筋,则会使人误以为平庸简单、枯燥无味。

批评家必须自己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蕴,在此基础上谈故事,尽可能让复述的语调与作品的语言风格接近,或者在复述中对原作的风格略加形容点染,把读者引向作品的真髓。

叶圣陶对于短篇小说《没有织完的筒裙》的复述,是好的复述的一个样本。

叶圣陶在他的评论文章的开头指出,他所评的这篇作品,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诗,它有诗的构思、诗的语言;它让读者在本文之外还可以想到好些东西,这些也就是好诗所具备的优点。

我们知道,富有诗味的作品比之单纯情节性的作品更难复述,而叶圣陶以诗人的心态赏读有诗味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描述原作的诗味和他的感受,用了相当于原作字数六分之一的600字进行复述:

母亲忘不了传统习俗,戴瓦姑娘没有好筒裙,就好比树上没有花,所以她老是跟娜梦唠叨,要娜梦赶快把筒裙织完成。

可是娜梦的心事早已远远超过母亲,她的脉搏和呼吸跟新时代的青年合着节拍。

播种玉麦不能错过节令,这是顶要紧的事。

被批准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将跟团里的那些红色的老鹰共同学习飞翔,这是顶兴奋的事。

公社派她去学习气象,管天管地,管风管雨,她挎起背包就走,这是顶配她胃口的事。

至于筒裙还没有织完成,她母亲所念念不忘的,她却看得非常之淡漠。

她跟母亲同处在一个环境里,她是真的如鱼得水,游泳自如,而她母亲还有些格格不入,未免怅然若失,两代人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对于筒裙的看法上。

娜梦不怎么珍爱戴瓦人的筒裙,她以为只织些花呀羽毛呀什么的,没有什么好,要能把心织在上面,心像长了鹰的翅膀一样飞到毛主席身边,这是个象征的说法。

按实说,不就是誓愿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在实际行动中贡献一切力量吗?

可以这样理解,在娜梦看来,赶种玉麦,争取参加共青团,兴致勃勃地出门学气象,全都是织她所想望的筒裙。

这样的筒裙就织上了她的心,这样的简裙就能使她的心飞到毛主席身边。

那当然无意于织母亲要她织的花呀羽毛呀的筒裙了。

临走的时候,母亲叮嘱她还得抽空把没织完的筒裙织一织,她回答说:

‘‘一定织,一定要织一条最好看的筒裙,织一条戴瓦姑娘从来没有见过的筒裙!

”这个回答含有双关的意思。

可以看作她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叮嘱,真要抽空织成一条最好看的筒裙带回来。

也可以看作她立志把本领学好,回来的时候,真能管天管地,管风管雨,这就是:

戴瓦姑娘从来没见过的筒裙了。

原作分为三段,三段的结构相似,都以清晨的景色开头。

好像是乐曲里的副歌、诗篇中的反复,回环递进,一层深一层地写出娜梦的心情。

复述者巧妙地用排比句传达原作的这一安排,并列出顶要紧的事、顶兴奋的事和顶配胃口的事。

三句排比对应于原作的三个段落。

复述还扣住小说的标题,把它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一步一步揭示出来,既突出了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的特有风貌,又挖掘了作品的主题,与作家一起,赞美新的一代的美好理想。

复述有集中一处的,以上所举大多如此,也有分散于若干处的;可以紧扣原作,也可以侧重取原作之神而疏于细描其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对原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

这些,都是根据批评文章的写作意图来决定的。

批评家想要着重评析的,就是复述需要着重介绍的。

茅盾评论茹志鹃的《百合花》,认为它在同一时期的小说中,“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他的复述就突出了原作的结构,采取先总后分的方式,先用几句话极简要地介绍故事和人物,然后散而不是一次连贯地,在评论作品的情节铺叙和人物塑造时,详细复述作品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

这有点像是在电视转播体育比赛时,重复某些精彩镜头,由解说员详加评议。

二、描述和论证

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部分,应该是批评家正面提出和展开自己对作品的看法的部分。

这里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描述,二是论证。

描述和论证是文学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

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的描述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论证,是指批评家在文章中作出判断并证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各类文学批评家对于作品的把握,各有其不同的方式和特点,有的人擅长于直观、直感,敏锐地、准确地发现美的作品,发现作品的美的质地,这些批评家属于鉴赏家类型。

鉴赏家在优美的文学作品、优美的艺术形象、优美的清辞丽句面前惊叹一这有多美呀!

他们把发现和快感表达出来也就是批评,就是赞誉,是以描述方式作出的髙度肯定的评价。

有的人擅(shan)长长缜密的推理,拿着思维的手术刀精确地解剖,有条有理地分析、综合、推导、证明,指出作品的构成成分、构成方式,它的表层与深层、部分与全体、生存的土壤和周遭环境这些成分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些批评家属于分析家类型。

鉴赏家类型的批评家较多采用描述方式,分析家类型的批评家较多采用分析的方式。

两种批评的区分是相对的,在多数情况下,描述与论证要配合运用,单用一种,容易流于神秘玄奥或拘板枯燥。

有人把朱光潜和宗白华作比较,说朱光潜的思维是推理的,宗白华是抒情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

宗白华确实可以作为鉴赏派批评家的代表。

他在评论汪静之《蕙的风》时说:

“这天然流露的诗,如同鸟的鸣,花的开,泉水的流。

无所谓好,无所谓坏。

我们不必拿中国旧诗学的理论来批评他,也不必拿欧美新诗学的理论来范围他。

我们只是抱着他那一本小诗集,到鸟语花鸣的田园中,放情的髙唱。

唱得顺口,唱得得意,就唱下去。

唱不顺口,唱不得意,就不唱下去。

他是自自然然地写出来的,我们也就自自然然地享受他。

”表面看来,鉴赏家的工作似乎十分轻松、轻而易举,其实不然,即兴的直觉感悟乃是积长期的修炼之功得出的成果。

描述有对作品的总体或某一部分的描述、对批评者对于作品印象的描述和对批评者感受过程的描述。

事实上,即使不是专业文学批评家的读者,阅读了自己所喜爱的作品或特别反感的作品,往往也都会产生把自己的感受向别人传达的愿望,为了传达,就必然要描述。

(一)感悟描述式文学评论——主要用于随笔体、杂文体文学评论

1、随笔体文学评论

美文,散文

传达对作品的感悟

少“论”重“文”;

侧重于对作品的个人感悟,较少理论分析;美丽的文辞,体现出对诗人的深刻理解,对作品的深入把握

有条理

言之有物

思想上能给人以启示(流畅的文句、秀美的辞藻,是以理趣见长)

它所传达的,常常是对于作品的感悟,是阅读作品时的愉快、遐思或惆怅。

这类评论文章往往承继了中国古代诗品、诗话的笔调,委婉地道出作者欣赏中的印象。

朱自清对孙福熙的游记散文《山野掇拾》所作的评论(即以原作书名为题〉,文章很少对原作的引述,很少步步深入的推理,多的是用比喻描述的感受。

如说,孙福熙的书,

“乍看岂不是淡淡的?

缓缓咀皭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

你若看过澳禳的朝露,绉绉的水波,茫茫的冷丹,薄薄的女衫,你若吃过上好的皮丝,鲜嫩的毛笋,新制的龙井茶,你一定懂得我的话。

然而,随笔体的文学评论毕竟不是无羁的抒情散文,它必有文学批评所应备的条理与章法。

朱自清此文,讲了孙福熙游记的画工,再讲它的诗意,再讲它的哲学,不但显出批评者所具有的诗人纤细、敏锐的体验功夫,也显出他学者的明晰、深邃的观察能力。

优美隽永。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对几位同时代人的思考》其一:

“代博尔德——瓦尔莫夫人是女人,一直是女人,绝对地是女人,但是她在一种不同寻常的程度上成为女性的一切自然美的诗的表现。

她无论是歌唱少女欲望引起的忧郁,歌唱唱某个被遗弃的阿里亚娜的沮丧的悲哀,还是歌唱母爱的炽热的感情,她的歌总有一种女性的美妙口吻,没有仿效,没有造作的装饰,唯有永恒的女性”。

“我总是喜欢在外部的可见的自然中寻找例子和比喻来说明精神上的享受和印象”,“当我带着这样一双眼睛阅读瓦尔莫夫人的诗歌的时候,我的感受使我陷人冥想。

我觉得她的诗像一座花园,但不是庄严壮丽的凡尔赛,也不是那种巨大、夸张、优美如画的巧妙的意大利式花园”;

“那是一座普通的英国花园,浪漫而热情。

一丛丛鲜花代表着感情的丰富表现,清澈而宁静的池水映照着反靠在倒扣的天空的各种东西,象征着点缀有回忆的深沉的顺从”。

文章文辞之美是不用说了,值得细心体会的是美丽文辞之下对诗人的深刻理解,对作品的深入把握。

难怪瓦雷里要说,波德莱尔“把批评家的洞察力、怀疑主义、注意力和推理能力与诗人的自发的能力结合在一个人身上”。

这样的随笔体批评,实在是文学批评中的奇葩异卉。

随笔体文学批评,成如容易却艰辛,也许得之于偶然顷刻,但必定建基于长期的广蓄厚积。

2、杂文体文学评论

与随笔体相近的有杂文体文学评论,同样是短小精炼,杂文体则以泼辣犀利的文风针砭时弊。

鲁迅擅长这种文体,其《张资平氏的“小说学”》、《文学上的折扣》、《商贾的批评》都极老辣。

在一针见血的尖锐且又是言之成理的论辩文字中,不乏具有警醒力的作品。

章德益的《俯瞰江南文学》,对南京、上海两地某些文学群落的“太过纤弱,琐屑、工于小技、精于世故而又灵魂萎顿”表示强烈不满。

文中说,

“他们的拒绝深度,拒绝思辨,拒绝信仰的文学是一种平面的文学。

他们的用漂亮文字与娴熟句法作拼盘的,专事描写无聊琐事与委琐心态的文学,是一种快餐式的瞬时文学。

“没有激情。

没有生命。

没有爱。

没有恨。

没有呐喊。

没有沉思。

有的只是游戏。

游戏人生。

游戏信仰。

游戏文字。

游戏自身。

小情绪。

小境界。

小摆设。

小家子气。

……这样的文学只有被俯瞰的资格。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有大文学与小文学之别,都有大作家与小作家之别,其区别之处只能在灵魂、精神与人格之上。

读者可以赞同或反对文章的观点,但不能说它是无的放矢。

它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不仅针对一地一群作家,而且针对颇广范围的文学现象。

它是旗帜鲜明的,锋芒熠耀的,也是说理的。

其遣词造句,显然也深费斟酌,不仅达意,抑且传情,传达了作者的褒贬僧爱。

恰当地运用描述,可以使文学批评文章显得亲切、平易、流畅。

巴金在评论电影《小街》时说:

“我不是在这里评论影片,我只想谈谈自己看过《小街》后的思想活动以及影片给我引起的一些联想”,这正是此类批评的通常做法,即以批评家本人作为一个标本,展示作品发生社会心理效应的情况,从中鉴找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特色与得失。

描述之中也可以包含分析论证,以描述方式指出所评论的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特有魅力之所在,能够使意见的表达中肯而又更具说服力,理中含情,获得单纯客观分析难以达到的效果;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对他描述雨果的一段文字颇为自我欣赏,后来在专论《悲惨世界》时又整段引用。

这段文字是:

说到爱情、战争、天伦之乐、穷人的忧伤、民族的壮美以及一切特别关系到人、成为静物画家和历史画家的领域的东西,我们见到过比维克多雨果的抒情诗更丰富更具体的东西吗?

如果篇幅允许的话,这里无疑可以分析—下笼罩和贯穿着他的诗的、明显地属于作者本人性情的道德氛围。

在我看来,这种道德氛围具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即对很强大的东西和很弱小的东西的同等的爱,这两个极端对诗人所产生的吸引力来自一个唯一的根源,即力量本身,他所拥有的原初的活力。

力量使他欢悦,使他陶醉;他走向它如同走向一位亲人。

这是手足的吸引力。

因此,他不可抗拒地被引向无限的各种象征,海洋,天空;被引向力量的各种古老的代表,荷马史诗或《圣经》中的巨人,勇士,骑士;被引向巨大而可怕的动物。

他一边玩耍一边抚摸着那使一双软弱的手害怕的东西,他在无限之中活动而不感到眩晕。

同时,由于一种出自同一根源的不同倾向,诗人又总是表现出他是一切软弱的、孤独的、悲伤的、一切具有孤儿性质的东西的温柔朋友,这是父子的吸引力。

……因此,在维克多雨果的诗中不断地对堕落的女人、对被我们社会的齿轮碾碎的穷人、对成为我们的贪婪和专制的牺牲品的动物发出爱的声音。

很少有人注意到善良带给力量的魅力和愉快,而这在我们的诗人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一个巨人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微笑和一滴眼泪,这是一种近乎神圣的独创。

就是在他的那些写惑官之爱的小诗中,在那些写充满快感和旋律的忧郁的诗节中,人们也听见了仁慈深沉的声音,仿佛是一个乐队的不间断的伴奏。

在情人的外表下,人们感觉到那是一个父亲,一个保护人。

这不是那种喜欢训诫的道德,那种因其学究的神气、教训的口吻能够败坏最美的诗的道德,而是一种受神灵启示的道德,它无形地潜入诗的材料中,就像不可称量的大气潜入世界的一切机关之中。

道德并不作为目的进入这种艺术,它介入其中,并与之混合,如同溶进生活本身之中。

诗人因其丰富而饱满的天性而成为不自愿的道德家。

这段文字本是对雨果的诗作所发,用之于后来创作发表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却十分吻合。

其中既描述了批评家在感受中思索的过程,又邀请作家、读者一起来思索;而且评论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这些问题答案的展开,而在于审慎地把挚爱置于冷静考察中,有根据有分量地提出问题。

评论者同作家、同读者一起,善良的心灵沉浸在对畸形社会的无情车轮之下被碾压的弱者的关切里面,对善的追求同对美的追求融合无间。

以叙事者的口吻,描述作品的风格、意境、思想和艺术的特征,同以当事人的口吻,描述批评家自己的感受有些不同。

后者通过主体的反应以折射客体的品格,前者则借助客体的肖貌神情以表达主体的审美判断。

我们且看看季红真一篇文章的开头:

他沉默着走上文坛,像大地活泼的精灵,神出鬼没,任性恣情,全不顾艺术的成规戒律,一支笔呼风唤雨,赋灵于草木众生。

于是,出现了北方古老的土地,土地上颓败而喧嚣的村镇,村镇里形状各异的人生,人生中历久弥新的故亊。

而热情洋溢的红色主旋律,就像氳氤的地气,从世世代代的贫困战乱与生死仇怨中,从祖祖辈辈的屈辱压抑与希冀抗争中,丝丝缕缕升华汇聚,透过漫无边际的髙粱地,越来越激昂高亢,惊天地,泣鬼神,民族的血性精魂便以这翻腾狂舞的红色主旋律,呼唤着众多在现代生存的困扰中日趋萎缩的生命。

这便是莫言的小说,如歌如画,如剪接奇妙的电影,如音响嘈杂的现代音乐——繁多的意象与痛苦纷扰的情绪,都以原子裂变般的冲击力,震荡得人们头晕目眩,这使我们不能不首先关注这位才华横溢的小说家独特的叙事个性。

批评家在这里好像是在充当画家的角色,给作品画像,她画的是一幅大写意画,不是津津乐道作品的情节、人物,不是步步追踪作品的起承转合或遣词造句,她点出了作品的表现对象,描摹了作品的情调氛围,勾勒了作品的气象风神。

运用描述的方法,要求批评家事先对作品很细致很深入地揣摩。

批评文章中的描述,是批评家作为鉴赏者与作家心心相印时的刹那灵感,是在纷纭万象中发现美的愉悦,是在惶惑迷茫之后的领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作品从外貌到神髓的把握。

描述方式还要求批评家有很高的文字功夫。

(二)论证式文学评论

论证的方式是批评家从所信奉的社会观念和美学观念出发,对作家作品进行解剖,对作品内部的各个方而、外部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它们是怎样,解释它们为何是这样。

批评家所信奉的观念千差万别,批评文本中的论证也形态各异。

社会——历史批评的论证、结构主义批评的论证、女性主义批评的论证、符号学批评的论证解构主义批评的论证、精神分析批评的论证,彼此就相距甚远。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往往有较重的描述成分,那么,西方的文学批评,特别是西方当代文学枇评则有更多的论证。

特点:

1、从一定的理论视角出发解读作品

2、观点合理,论据充分,层次清晰,论证有力

  要求:

首先,要对相关文艺理论有一定的了解,理论参考书: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当代文论部分

   

(2)陈鸣树,文艺学方法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篇部分,各种批评方法的理论要点和操作模式。

  (3)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第2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