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8093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docx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技术要求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二○一○年八月

 

附件1:

山洪灾害普查表(15张)

附件2:

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16张)

1山洪灾害普查

普查的内容包括:

小流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布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口及主要经济设施分布情况等。

各省按照编制大纲的要求,参照附件1制定普查表。

2危险区的划定

根据普查的结果,划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危险区、安全区。

要求所受山洪灾害影响范围内,有人居住的区域均必须划定。

有条件,可以划定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域。

并以自然村或小流域为单位,标绘在预案中的图件上。

3预警指标的确定

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每个小流域或乡村各级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

预警指标一般分准备转移、立即转移两级指标。

4监测系统

站网布设

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小流域。

通过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和区域历史洪水、社会经济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布设监测站网。

(一)雨量站布设原则

(1)分区控制原则:

依据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原则上按照20~100km2/站的密度布设自动雨量监测站;在高易发降雨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山洪灾害频发区适当加密站点。

(2)流域控制原则:

布设自动雨量监测站点时优先考虑山区的中小流域,站点应尽量安装在流域中心、暴雨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地段。

要注意避开雷区。

(3)地形控制原则:

山区降雨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布设自动雨量站时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作用。

(4)简易雨量站原则上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布设,人员比较分散且受山洪威胁较大的自然村可适当增加。

(5)易于实施原则。

站网布设时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

(6)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

已有的水文、气象等部门雨量监测信息应纳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二)水位站布设原则

(1)面积超过100km2的山洪灾害严重的流域,且河流沿岸为县、乡政府所在地或人口密集区、重要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布设自动水位监测站。

(2)流域面积100km2以下的山洪灾害严重的小流域,河流沿岸有人口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或有较重要工矿企业、较重要的基础设施,布设简易水位监测站。

其它小流域,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布设简易水位监测站。

(3)对于下游有居民集中居住的水库、山塘,没有水位监测设施的,适当增设水位监测设施。

对重要的小

(一)型水库,可适当布设自动水位监测站。

(4)水位站布设地点应考虑预警时效、影响区域、控制范围等因素综合确定,尽量在山洪沟河道出口、水库、山塘坝前和人口居住区、工矿企业、学校等防护目标上游。

(5)站网布设时应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

(6)已有的水位监测站监测信息应进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监测信息流程

自动监测站发送雨水情信息到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同时发送到省或市水情汇集部门,实现省、市、县信息同步共享。

简易监测站监测人员应及时将预警雨水情信息通知当地的防汛指挥人员或预警人员,以实现及时应对;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报告县、乡(镇)防汛负责人及值班人员。

监测站点管理

自动监测站须由省级水文部门统一编码。

自动监测站点水雨情信息通过数据接收前置机的接收处理软件完成信息实时接收及处理。

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应可以对各自动监测站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水雨情数据和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可直接修改站点运行参数。

数据接收处理硬件设备主要由数据接收通信设备、数据接收处理设备和维护设备组成。

监测站环境

1、雨量站监测场地选择

有条件的雨量站按《降雨量监测规范》(SL21-90)标准选择,能利用原有监测场的利用原有监测场。

不具备建雨量监测场的站,宜采用一体化结构,利用架杆和屋顶、平台等予以监测。

场地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监测场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等的影响。

②监测场不能完全避开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时,要求雨量计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

③在山区监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或峡谷内,要选择相对平坦的场地。

④在有障碍物处设立杆式雨量计,应设置在当地雨期常年盛行风向过障碍物的侧风区,杆位离开障碍物边缘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倍。

2、水位站监测环境

水位站监测环境主要指监测河段的选择和基础设施。

(1)监测河段选择

水位站设站位置按照上下游防洪需求和地质条件综合确定后,测验河段应按规范要求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和水流集中的地方;而基本水尺断面则应设在顺直河段的中间,并与流向垂直。

水位测井应设置在岸边顺直、水位代表性好,不易淤积,主流不易改道的位置,并应避开回水和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地方。

(2)监测基础设施

自动水位监测站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水位计进行水位监测。

对已建水位井,或拟采用斜管式、竖管式等方式建水位井的监测站可选用浮子式水位计;不能建井的测站,视河流及水情特点可配备压力式、超声式、雷达式水位计相适合的基础设施。

简易监测站配备简易的雨量、水位监测设施,采用直观、可行的监测方法进行水、雨情信息的监测。

监测站设备

1、翻斗式雨量计

①承雨口口径Φ200+0.6mm;

②分辨率:

根据年平均降雨量确定,可选0.2mm或0.5mm或;

③雨强测量范围0~4mm/min(允许通过最大雨强8mm/min);

④测量精度:

根据不同分辨率雨量传感器的自身排水量确定,总体不超过±4%;

⑤工作环境:

温度-10℃~+50℃,湿度<95%(40℃);

⑥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6000h。

2、浮子式水位计

①量测范围:

根据监测河段水位变化范围确定;

②分辨率1.0cm;

③测量精度:

≤±2cm(≤10m),≤±2~3cm(10~15m),≤±3cm(≥15m);

④工作环境:

温度-10~+50℃,湿度<95%(40℃)。

3、气泡压力水位计

①测量范围:

根据监测河段水位变化范围确定;

②供电电源:

8-16VDC,使用电流:

25mA/24hravg;

③输出:

SDI-12,RS232;

④压力范围:

0-22psi;

⑤精度:

%F·S,分辨率:

⑥压缩机类型:

活塞和圆筒压缩机;

⑦工作环境:

温度-40℃~+60℃,湿度0-95%(无凝结)。

4、超声式水位计

①测量范围:

根据监测河段水位变化范围确定;

②分辨率:

1.0cm,精度:

±%F·s;

③接口方式:

RS-232、RS-485、TTL电平、4-20mA模式输出、并行口输出、电流环输出;

④平均无故障时间:

≥8000小时。

5、雷达式水位计

①测量范围:

根据监测河段水位变化范围确定;

②分辨率:

高于

③接口方式:

RS-232、RS-485;

6、遥测终端(RTU)

①可外接增量式(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实现GPRS、GSM等多种方式的发送和接收传输功能,支持多中心发送和主备信道自动切换;

②具有定时自检发送、死机自动复位、站址设定、掉电数据保护、实时时钟校准、直观现场显示和设备测试等功能;

③支持休眠唤醒工作方式;能够通过软件设置和远程设置数据传输体制、数据报送频次等;所有外部接口具有光电隔离能力;

④能存储一年的原始水情数据,RTU固态存储器容量不小于4MB;可接受分中心管理,与分中心实现双向通信;支持远程诊断、远程设置、远程维护等。

⑤可选配USB接口和不小于1G容量SD存储卡

主要技术指标为:

①供电方式:

蓄电池或锂电池向设备供电,太阳能电池板浮充供电;

②值守功耗:

小于等于2mA(电池电压12V时);

③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25,000小时;

④工作温度:

-30℃~+60℃,湿度:

0~90%。

7、通信模块

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传输通信,应根据试点县的通信资源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GPRS、GSM、超短波、卫星等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其设备技术指标如下:

1)GPRS/GSM模块

①工作频率:

支持双频GSM/GPRS,符合ETSIGSMPhase2+标准;

②协议:

支持TCP/IP,标准的AT命令集;

③发射功率:

2W(900MHz)/1W(1800MHz);

④功耗(mA@12V):

≤150mA(工作),≤10mA(空闲);

⑤电源:

+5V~+35V;

⑥频率误差:

≤;

⑦数据接口:

RS232/RS485;

⑧工作温度:

-25℃~+60℃。

2)北斗卫星终端

①天线波束宽度:

俯仰方向25°~90°,水平0°~360°;

②频率:

接收S波段,发射L波段;

③接收灵敏度:

C≤;

④接收信号误码率:

≤1×10-7;

⑤发射EIRP值:

≥13dBW;

⑥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25000小时;

⑦功耗:

平均功耗≤6W,发射最大功耗≤120W;

⑧工作环境:

温度-20℃~+55℃,湿度5%~98%(45℃);

⑨电源:

9~32VDC;

⑩接口标准:

RS232C。

选用其他卫星通信方式的,根据选用的卫星确定相应的技术指标。

3)超短波通信终端

①工作频段:

220~240MHz;

②数据速率:

19200bps;

③运行模式:

半双工;

④信道带宽:

25KHz;

⑤功率:

1~5W。

8、电源

自动监测站采用太阳能浮充蓄电池或锂电池方式供电,电源配置应满足1个月连续阴雨天气正常供电。

根据自动监测站采用的通信方式不同,其电源基本配置方案如下:

①采用GSM和GPRS通信信道组网的自动监测雨量站,其电源配置方案为:

每个测站配置12~16AH/(~6V)锂电池或12V蓄电池,3w~6w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②采用VHF和卫星通信信道组网的自动监测雨量站,其电源配置方案为:

每个站配置38AH~65AH/12V蓄电池,20W~30W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③自动监测水位站的电源配置方案为:

对采用浮子式水位计,每个站配置38AH~65AH/12V蓄电池,20W~30W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如下:

①电池采用铅酸免维护可充电蓄电池或锂电池。

对于高寒地区,应选用耐低温的蓄电池或锂电池;

②太阳能板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最大工作电压:

17V,开路电压:

21V;

③充电控制器电压:

~12VDC,最终充电电压:

,气息电压:

,工作环境温度:

-25℃~50℃。

9、防雷

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引下线及接地地网。

天线、站房等位于避雷针45°角以下的安全区内,地网接地电阻达到<10Ω指标。

如采用VHF通信信道的应安装同轴避雷器。

室外信号传输电缆均采用屏蔽电缆,电缆用Φ50的镀锌管套护,采用沟埋方式,防止数据信号线引雷。

信号线缆与RTU设备连接端应安装信号避雷器。

有关避雷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①信号避雷器

Umin:

12V,Umax:

18V,应用:

RS232,保护脚:

1~9脚,最大容通电流:

340A,动作时间:

<10ns,电容:

<30pF。

②同轴避雷器

频率范围:

DC500MHz,最大承受功率:

400W,电压驻波比:

〈,放电开始电压、电流、次数:

DC350V±20%、500A、500次以上,阻抗:

50Ω,反应时间:

50ns,输入损耗:

〈。

10、简易雨量站设施

简易监测雨量站信息采集设备技术要求如下:

①因地制宜地配置简易雨量监测器。

雨量监测器承雨口径为Φ200+0.6mm,在制作时可采用铁皮、塑料等材质。

②简易雨量监测器安装时要有支架进行固定,应注意与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在承水器皿外标注区域内预警雨量值。

③为方便监测预警,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市场上成熟的简易声光雨量监测预警装置,按预警雨量级别自动预警。

11、简易水位站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