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884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docx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三章外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

一、古代新闻传播

1、古代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

⑴新闻传播业的四个特点:

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②有采集新闻与传播新闻的手段

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才

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新闻传播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⑵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前新闻传播业时期,即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古代新闻传播时期。

⑶古代新闻的三个阶段:

原始新闻传播、手写新闻传播、印刷新闻传播。

2、原始新闻传播

原始新闻传播是指人类早期使用各种原始的、简单的生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活动。

包括口头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⑴口头传播:

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之一。

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古希腊马拉松报捷菲迪皮茨)

⑵标记传播:

借用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播信息的传播活动。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

⑶声光传播:

借助声音或者光波为信号传递信息,传播距离远,排列组合变化较多,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幡。

褒姒烽火戏诸侯)

⑷图式传播:

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图式传播孕育着文字,是原始新闻传播的高级形态。

3、手写新闻传播

⑴手写新闻传播的出现:

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文字与书写工具出现之后,人类传播就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

手写新闻传播。

(古埃及纸草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骨棒、芦杆在泥板上刻字为楔形文字;古印度人书写在石、陶、象牙、树叶上,为印章文字。

欧亚羊皮纸,蔡伦造纸术)

⑵两种手抄新闻

①官方公报

《每日纪闻》:

古罗马时代,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执政官后,将元老院议事记录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木板上,并手抄多份,在罗马帝国的军队和重要城市公示。

后来屋大维将布告牌发展为手抄官报。

内容:

帝国政治新闻、战争消息、元老院议事、司法案件、名人言论、宗教记事。

目的:

凯撒通过将上层会议内容公之于众来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

②新闻信

新闻信指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

欧洲古代的新闻信分为公信和私信。

公信为官方的新闻信,多传递政情、国事。

私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新闻传播形式,是手抄报纸产生的基础。

(新闻信发行者自备船只和奴隶,亲自到政府议事厅抄录官报内容,上船口述,由奴隶抄录,每到一处再分送各个订户。

4、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三个重要里程碑。

⑴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毕昇活字印刷术。

朝鲜最早发明铜活字。

德国古登堡在15C中叶发明铅活字,还参照榨酒机的结构制成了手动印刷机、印刷油墨等成套的印刷技术。

⑵印刷术的运用:

印刷术的出现使信息可以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便于大众获取信息。

雕版印刷在中国长期沿用,活字印刷术未能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统治阶层希图知识、消息贵族化、垄断化,而不欲知识、信息大众化,为了一己私欲而实行的愚民政策。

从世界范围看,直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印刷术才广泛地运用到新闻传播领域。

既是因为封建统治者不愿意放弃对文化的垄断,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崛起之前,封建主义社会本身没有推广、普及印刷术的内在社会需求。

5、古代新闻传播活动未构成新闻业的原因:

⑴原始新闻传播活动规模小,通常只面向某特定对象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

⑵没有专事新闻采集、传播的机构;

⑶传播手段落后。

二、16C的手抄小报与新闻书(新闻业的萌芽与过渡期)

1、手抄小报与新闻书诞生的社会环境

⑴经济因素:

①商品生产在封建主义社会迅速发展、壮大。

②封建贵族和新兴资本势力为了获得生产资料和开辟海外贸易市场,不断

进行海上冒险,开辟新航路。

⑵政治因素:

经济上生产方式的变革造成欧洲社会动荡不断,新旧势力斗争激烈。

主要斗争包括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和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尼德兰革命。

经济活动、政治斗争都使新闻量剧增,强化了社会各阶层对局势关心的迫切性。

2、手抄小报与新闻书的出现

⑴手抄小报:

由专人打听有关消息,抄写公开发行与出售。

(围栏阅读,走近收费;新闻坊;沿街叫卖;订货;定期寄出)

威尼斯小报:

手抄小报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威尼斯。

由于威尼斯地处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地中海中的亚平宁半岛,16C资本主义经济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得到迅速发展,威尼斯成为交通要冲,使得手抄报纸在威尼斯首先出现。

1566年手抄小报被命名为手抄新闻。

手抄小报篇幅短、文字少、不定期出版,沿街出售,每份一个铜币。

内容包括商品行情、船期、交通信息,后来出现战事、政治信息,引起封建统治阶级的恐惧和敌视。

⑵新闻书:

不定期出现的新闻印刷品,内容类似大事年表,多为书本形式,故名新闻书。

新闻书一般为印刷制作,发布的信息相对重大。

新闻书首先出现在尼德兰,主要刊载欧洲与近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大事,新闻性比手抄小报强,通常在书店、集市或街头出售。

1502年德国出版的报道打败土耳其人的印刷品中首次使用了报纸一词。

⑶新闻书和手抄小报是世界近代报刊的雏形,带来了人类传播史上的传播质变:

①传播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内部文件一样仅仅面向某特定对象。

②出现了专门采集新闻、发布新闻的机构。

③从事这项活动的行业队伍出现。

④后来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技术。

三、从定期报刊到日报(近代新闻事业诞生)

1、图书、报纸、期刊的区别

⑴从内容深浅看,图书深、期刊次之、报纸再次之。

⑵从出现时间看,图书是非连续出版物,而报刊均为连续出版物,一般定期。

⑶从装帧看,报纸是散张,可以两面印刷,期刊图书采用书本式装订。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刊业即世界近代新闻业诞生。

2、定期报刊

定期报刊出现在17C初。

最早德国《通告—报道或新闻报》(1609)《报道》。

尼德兰《安德卫普新闻》(1605)。

英国《每周新闻》(1621)。

法国《公报》(1631),勒诺多创办,官报。

特点:

⑴出版物形式不一,有书本型,也有散张型。

⑵内容先以国外新闻为主,后来才能渐次增加为当局所允许的国内新闻与言论。

3、早期日报

最早德国1660《莱比锡新闻》1650莱比锡书商里兹赫《新到新闻》。

英国1702麦莱特伦敦《每日新闻》,无标题,两面印刷,分栏。

初步具备近代日报形式。

法国布里索1777《巴黎新闻》,出现广告。

美国1775费城《宾夕法尼亚晚邮报》,1771邓勒普《宾夕法尼亚邮报》。

4、早期期刊

具有近代意义的期刊最早出现在巴黎,《学者杂志》,1665年萨洛创办,文化科学杂志,登刊新书介绍、科学报告、科学发明。

同年英国创办《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5、报刊业的诞生

17C初新闻传播业诞生:

⑴报刊从书籍当中独立出来,成为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

(标志是周刊诞生)

⑵报纸与期刊开始分流,初步形成报业中的两个分支。

四、新闻传播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1、客观物质条件

⑴造纸业与印刷业的发展。

(生产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⑵交通业与邮政业的发展。

⑶人口集中,城市发展。

(增加信息来源和信息需求,降低报刊发行成本)

⑷办报资金开始积累。

(资本主义工商业,广告的出现)

⑸王权受到一定限制。

2、社会需求

⑴经济需求: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扩张,世界性商品市场形成。

重要的工商城市、贸易港口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尤其突出。

⑵政治需求:

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政治斗争加之宗教改革,造成西欧社会动荡。

新闻信息大量涌现,社会对各种信息需求剧增。

需求与条件的结合,推动了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诞生。

(封建社会末期,占政治统治地位的封建贵族一方面利用新闻传播业为自己的私利服务,另一方面又奉行愚民政策,阻挠社会信息的自由扩散、传播。

五、新闻传播业诞生初期的报业观与出版控制

1、新闻传播业诞生初期的报业性质

新闻传播业诞生初期的报刊为官报,属于封建主义的官办报刊。

表现:

一切报刊的出版均受到官方的严格控制;报刊从创办到运营均受官方的严格控制。

2、封建主义的集权报业观

⑴集权报业观源自于古希腊哲人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权力只有掌握在聪明人的手中才是安全的,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只有奴隶主才能接受文化教育。

柏拉图思想反映的是奴隶主阶级的立场、感情。

⑵封建集权报业观的核心是“传播权力论”:

认为报刊是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

封建统治者愚弄人民,为的是维护自己的封建专制制度。

3、集权报业对传媒出版的控制

⑴封建主义官方对出版的控制手段

①君王直接下令实施报业控制。

(都铎王朝亨利八世)

②建立特许出版制:

国王对该国家出版业实施垄断。

特点:

a.皇家印刷商独占印刷权。

b.某些领域实行专门印刷权。

c.发行印刷股。

③实行报刊检查制度:

未经检察官审批、任何人不得从事印刷活动。

④通过教会控制报刊的出版。

⑤运用司法手段控制报刊出版。

制定法律律条;建立相关组织机构(伊丽莎白女王,星法院)。

⑵曾格案件(P42)

北美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4、出版权力的变迁

⑴印刷商阶段:

15C~16C

⑵经销商阶段:

16C起300年,欧美印刷媒体出版受到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的严厉限制与镇压,出版权改由官方认可的经销商掌控,印刷商只能根据经销商提供的版本印刷,在出版中退为从属地位。

⑶出版商阶段:

18C~19c资产阶级革命争取出版自由。

1710年英国实行版权保护的《安妮女王法》,宣告出版特权制结束。

欧美大众传媒出版业由政治统治渐次进入商业时期。

第四章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资产阶级报业

1、近代新闻传播业的时间:

17C初到19C末约300年间。

近代新闻传播业的三大类报刊:

⑴封建主义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渐消亡。

⑵无产阶级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逐渐产生并发展壮大。

⑶资产阶级报刊:

世界近代新闻业的主体。

近代报业首先兴起于资本主义的发源地:

欧洲、北美,英美法三国发展迅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