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412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北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Word格式.docx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技术线路的可行性;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建议成绩: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单位:

(盖章)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二、论文(设计)水平

评阅教师: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评定成绩: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引言

一、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产业结构加快了调整的步伐。

以资本流动(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为内在机制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机遇,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继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之后,从90年代末开始,由于新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由此兴起。

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竞争力。

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也发生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之间,原因是一国内部的各个区域不会处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尤其在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之间,这种梯度更为明显。

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蕴含了区域间发生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

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江苏区域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苏南苏北间呈现出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

一方面苏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一些曾经为苏南经济腾飞立下汗马功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匮乏等诸多压力,已经处于饱和,迫切需要搬迁厂址,恢复其原先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尽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其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等因素都为苏北承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保证,苏北地区当地政府急切希望追赶苏南,从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苏北后发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在客观上产生了诸多积极的意义,这一举措可以极大地增加苏北地区的就业机会、扩大产品产出量、提高市场份额与利润总额、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然而目前,对于江苏省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如何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吸引苏南产业的落户,大多偏重在提高本地GDP和解决发展和就业等问题的角度来考虑产业转移,对苏北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约因素以及苏南苏北如何在“大区域”经济角度协力合作,统一规划,促进整个区域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方面涉足较少。

从制约因素的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苏北承接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苏北地区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优质产业;

从“大区域”经济角度研究产业转移,找出江苏省区域间产业转移适用的政策规律,这不仅从政策层面上为南北合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从可操作层面上为政府或行业制定产业组织政策提供建议。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对这一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它的理解基本统一。

国外对该理论的探讨大致可以归纳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雷索德·

弗农,1966);

雁行形态理论(赤松要,1960);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阿瑟·

刘易斯,1984);

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1978)等,这些产业转移理论侧重于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内许多学者也对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比如:

重合产业论(卢根鑫,1997);

梯形产业转移论(石东平、夏华龙,1998)等等。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朝着进程加速化、规模扩大化、方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王江河(2003)指出单个区域单纯地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是不能成为世界工厂的,需要创新,徐毅(2002)认为相对不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必须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服务业作为有力支撑,高度重视跨国公司的作用,邓利方(2003)认为相对较发达地区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时,将受到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资本、技术市场滞后、区位优势的逐渐丧失、某些产业竞争力的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因素制约,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实现优秀人才的本土化,徐向红(2004)等考察了美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动因的孕育、形成后,认为发展滞后地区在承接外国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时具有产业基础优势、廉价成本优势、市场空间优势、长期商贸合作的优势、体制环境优势。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2008)在分析1998-2007年10年来外商对中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后,认为我国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

并结合近5年中国对东亚区域内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结合度以及它们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表明亚洲“四小龙”、日本、美国是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戴宏伟(2003)等认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通过城市(镇)来完成,且内陆与沿海城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伴随着产业转移的新态势,在研究范围上,当前的研究从全球视角,以产业链为纽带,分析各个工序在全球的布局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问题,不仅研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而且也在研究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同一国家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转移。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借鉴了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产业转移理论等相关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分析江苏省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取得的成效,并对苏南地区转出相关产业以及苏北地区承接相关产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分析归纳出苏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以及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辩证的思维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运用案例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有关问题,使文章的分析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本文的局限性

由于对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制约因素方面研究的文献较少,在整个江苏区域的高度,探讨区域经济共同协作的文献更少,所以参考资料的搜集有一定的困难。

关于江苏总体及苏南苏北的产业结构变化的精确统计没有权威数据可供参考,只能由笔者结合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调查,这就有可能导致数据上的不精确。

在江苏南北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在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框架下出台实施的政策日益增多,政策导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于笔者水平和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加以分析借鉴。

以上因素,可能导致本文最后得出结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第一章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

弗农(RaymondVernon,1966)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该理论最初是应用于解释50年代美国的贸易构成和持续存在的贸易盈余,并预测美国企业在60年代向欧洲投资的可能模式,一度被视作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问题最具动态性的理论。

该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对区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做出了系统描述和理论总结。

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产品的特性存在很大的差别。

该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的时候,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用出口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

当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时,根据技术扩散的程度和生产优势转移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进入他国市场;

当产品处于标准化生产阶段时,最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具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

相应地,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转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张要按照某项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来选择转移产品生产的适当时机。

虽然从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角度,阐述了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过程,其产品生产的转移是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似乎与产品技术的扩散无关。

但从生产转入地来看,要接纳产品的生产转移其前提是必须掌握相关的产品技术。

因此,产品生产的转移也包含着产品技术的扩散,而只有那些具有相关技术基础和较高的技术吸收与学习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才能真正接纳生产转移,进而成为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出口商。

第二节边际产业扩张论

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KiyoshiKojima)教授通过对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978)。

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或本地区(投资国或地区)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或地区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小岛清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材料,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向的技术开始,按次序地进行转移。

小岛清建议,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应当实行专业化,出口该产品;

同时收缩比较劣势产业,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然后再由转入国将产品出口到投资国。

小岛清的理论是对战后一段时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按照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产业和加工组装型产业的顺序发展。

所以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实质上是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国际分工的过程。

因此,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比较接近带有国际产业转移性质的对外投资形式。

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岛清只是将海外投资看作是对外投资的一种形式,没有察觉到这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认为“边际产业”扩张仅仅是投资国一些中小企业的行为,事实上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发展,大型的跨国公司已经并且还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第三节梯度产业转移理论

石东平、夏华龙(1998)认为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

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

当发达国家因原有的比较优势日趋衰落,并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从而进入比较优势的高阶梯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将通过吸收他们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进入他们所退出的产业,一段时间后,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将因失去比较优势而转移给紧跟其后的更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从而他们自己的产业得到升级。

他们还认为产业的转移还存在着阶段性。

在其文章中阐述到,这种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及产业移入国国内的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较发达国家向较不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而且通过直接投资,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也实现了转移和接替。

从外国直接投资在本国建立生产基地开始,到最终该产业在本国确立并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投资国在转入国设立生产基地,同时向转入国出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包含在机器设备中的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传入转入国;

第二阶段,转入国利用从投资国进口的中间产品装配最终产品,转入国最终产品的生产量增加,投资国向转入国的最终产品出口减少,直至最终产品由转入国向投资国的反向出口增加;

第三阶段,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当地采购增加,投资国向转入国的中间产品出口减少,直至中间产品大部分实现转入国本地生产。

他们认为,只有进入第三阶段之后,转入国才算正地从投资国手中接替了该产业,完成了产业的升级。

在第三阶段的出口增加将通过出口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的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第四节产业集群理论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后又在《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对其进行了完善。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集中,且互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集合,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20),他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地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聚集。

他发现了经济外部性与产业集群的密切联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

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做出解释后,韦伯在《工业区位论》(1929)中又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对产业聚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

他认为,当集聚带来的好处能抵消或超过由此引起的运费的增加时,集聚因子便会对工厂区位选择产生作用,即集聚经济是工业集聚的重要诱因。

迈克·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首次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波特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他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的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做了具体的比较分析。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与竞争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产业内的企业通过在群内的生产力对群外的企业施加影响;

(2)集群内的企业通过采取低成本地进行技术创新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集群的环境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集群规模及影响的扩大。

因此,产业集群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帕鲁的增长极理论(1950)、巴格纳斯科(1997)的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克鲁格曼(1991)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等等,都对产业集群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上述这些理论对本文研究我国江苏省区际间的产业转移具有指导意义,下文在阐述分析的过程中借鉴了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理论的精髓。

第二章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1节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一、苏南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和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再加上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逐步成为吸纳全球产业转移的中心地带,一个世界性的产业转移新浪潮在我国特别是沿海东部地区形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凭借其低廉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以及优惠的政策措施,承接了国外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长三角经济带。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由于其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文化事业发达,现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的重点地区。

2008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固定资产投资走上了平稳发展的轨道,岁末的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出台,使投资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江苏省在长三角地区处于优势地位,经济增长较快,江苏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江苏省GDP突破了3万亿元,增幅12.5%,其中苏南地区的发展尤为迅速,2008上半年,苏南地区县市的生产总值增长13.6%,财政总收入增长5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26%。

近几年来,苏南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和调整(见表2-1)。

从苏南地区1992年产业结构情况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达到10.22%,第二产业达到最高水平63.03%,超出第三产业36.28个百分点,表明苏南地区从1992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随后,虽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降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大于第三产业,表明目前苏南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表2-1苏南苏北地区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统计

年份

苏南地区

苏北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14.86%

61.75%

23.39%

38.29%

41.82%

19.89%

1992

10.22%

63.03%

26.75%

32.10%

46.03%

21.87%

1999

6.03%

54.84%

39.14%

23.34%

43.51%

33.15%

2000

5.64%

54.71%

39.65%

21.75%

44.44%

33.81%

2001

5.24%

54.28%

40.48%

20.85%

44.85%

34.30%

2002

4.69%

54.75%

40.56%

19.13%

46.02%

34.85%

2003

3.51%

58.26%

38.23%

16.78%

48.26%

34.96%

2004

2.96%

59.79%

37.25%

16.71%

49.90%

33.92%

2005

2.73%

60.45%

36.81%

15.39%

51.24%

33.37%

2006

2.43%

56.67%

37.90%

13.72%

52.11%

34.16%

2007

2.19%

58.63%

39.18%

16.23%

48.89%

34.88%

苏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调整产业结构,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苏南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基本形成了体现各市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

2006年,南京市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4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6.2%。

无锡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五大制造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形成了精密机械、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

苏州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电力能源等为主的沿江产业带,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沿沪宁线产业带,以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开发区、吴江开发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圈,出现了优势产业逐步向开发区集聚的良好局面。

常州市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等专业园区初具规模。

镇江市造纸、机械、化学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二、苏北产业发展现状

表2-1显示,从1990年到2007年苏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