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547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doc

课改各项规章制度

一、东黄坨中学教师听课制度

(一)教师要制定好自己的听课计划,及时总结经验。

(二)听课前要做好准备,带好听课记录本及教材。

(三)听课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时写出评语。

(四)记录要全面,评语要具体,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五)听课后要做到及时与讲课教师交换意见,互相进步、共同提高。

(六)如参加集体组织的教研活动,应积极参加评课;评课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肯定优点,找不足,指出改进方向。

(七)教师听课不应分学科,要注意各学科的全面提高。

(八)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听课,做到每周听一至二节。

二、东黄坨中学教学反思制度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理论水平,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校教学反思制度化、经常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反思对象:

全体一线教师

二、基本要求:

1、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学校鼓励教师把课堂上的收获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

2、在课后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每结束一个单元,必须有单元反思。

3、每节课的课后反思,手写在导学案上。

4、教学反思的评比制度。

学校将定期搞教学反思的评比制度,评选出优秀的教学反思学校内展出,全校教师共同交流。

三、反思内容:

1、写成功之处;

2、写遗憾与不足;

3、写教师的教学机智;

4、写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5、写学生的创新;

6、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三、东黄坨中学课堂督导制度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益,依据学校实际,特制定《东黄坨中学课堂督导制度》

一、成立高效课堂督导小组

组长:

张彩军

副组长:

杜庆元

组员:

赵英民

二、高效课堂督导要求

督导形式:

1、每天分年级巡堂

2、每周至少听2节推门课

3、抽查学生的作业

督导要求:

1、所有教师的课堂一律开放,督导小组成员无须事先招呼,可以随时进入课堂听课。

执教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听课,也不提为听课而随军意调查换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

2、巡堂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听一整节课,也可以听几分钟,并把上课的情况记录在巡堂记录上。

3、每天早晨,小组成员对督查班级学生的作业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督导结果:

1、及时反馈,全校通报。

督查小组要及时将各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利用教研时间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反馈,并在周例会中给予通报。

2、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检查。

四、东黄坨中学业务学习制度

1、学校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

2、培训学习分全体性学习、教研组或个人学习三种形式,分别由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召集。

3、全校业务学习每两周一次。

4、全校集中时,由主持会议的领导点名,负责检查出勤,填报考勤表。

5、培训学习前主讲人要精心准备,学习要准时进行,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

6、培训学习期间,学校不安排其它活动,教师要按时参加,不讲话、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未经允许,不得中间离开会场。

7、特殊情况不参加培训学习者要事先向主管领导请假。

因事因病未参加学习者,要及时补课。

无故不参加培训学习者按旷工处理。

8、教师在培训学习时,要认真作好笔记,有问题及时和主讲人沟通。

9、每位教师学期末上交1万字的学习笔记,教导处存档。

10、教师培训学习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东黄坨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埭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

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

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

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

4、经常性原则:

每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

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

1、个人自备。

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教研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

由教研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集、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达成共识。

3、完成导学案。

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导学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

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

备课组(或教研组)安排时间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