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149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docx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天山之夏》优质课教案1

《天山之夏》教案

教材分析

《天山之夏》节选自《天山景物记》。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想象,读中感谢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

1.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如何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方法

抓重点词句的训练和理解是本学段强调的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学习祖母喜爱莲叶的这部分,我采用“一读二划三说”的教学方法,细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词语,思考交流体会。

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自主发现、初步理解。

然后,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划出的句子找出重点词语(表示动作的词)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江南,江南的山水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北国的新疆风光同样令人陶醉,那里有盛产水果的吐鲁番盆地,神奇的火焰山,还有令人神往的天山。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今天就主我们随同碧野,一起走进天山里去欣赏一番那里迷人的景色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演示)天山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是亚洲最大山系之一,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来读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2)天山之夏是否和我们这里一样炎热呢?

(3)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3、学生生字词,理解词语

(1)学习生字:

读准下列字音

 白缎(duàn)山涧(jiàn)俯(fǔ)视马蹄溅(jiàn)起

 绵延离鞍(ān)飞泻(xiè)峭(qiào)壁白莲(lián)

 萦(yíng)绕矫(jiǎo)健荡漾(yàng)新疆(jāng)

 漏(lòu)下洄(huí)水涡戈(gē)壁滩

 白皑皑(ái)五彩斑斓(lán)五彩缤纷

(2)多音字

 盛:

shèng茂盛chéng盛饭

 饮:

yǐn饮水yìn饮马

 奇:

qí奇怪jī奇数

 重:

zhòng重量chóng重叠

(3)理解词语

 峭壁:

陡直的山崖。

 俯视:

从高处往下看。

本课指坐在马鞍上看饮马溪。

 斑斓:

灿烂多彩。

本课指溪水中水石色彩绚丽。

 蜿蜒:

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本课用来形容原始森林绵延不尽。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本课形容溪水起伏动荡的样子。

 重重叠叠: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本课用来形容森林中树木很多,又很茂密的样子。

 五彩缤纷:

五彩:

各种颜色;缤纷:

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本课指山中野花的色彩艳丽而繁多。

 矫健:

强壮有力。

本课指马强壮有力。

 绚烂:

灿烂。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是按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的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请你找找课文中的脉络句?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部分

(1)全文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

  第二部分

(2)写作者骑马进入天山所看见的景色。

  第三部分(3)描写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第四部分(4-6)描写森林深处的花和牧场。

四、学生再读课文,感悟静美

1.天山之夏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作者描写了天山的“静”美。

2.课文写天山的“静”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寂静”“幽静”、“风平浪静”)

3.作者具体是怎样来描写的?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具体地描写天山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来突出天山之夏的“静”美。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学习所得写下来吧

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文章抓住了天山的什么特点来突出天山之夏美?

七、精读课文,理解感情

1.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抓住天山的“静”美,写出了天山之夏独具风韵。

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章围绕“静”描写了哪写景物?

——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牧场等。

2.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读第2自然段。

讨论交流:

这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些景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1)描写了溪流、云影、雪水、溪水。

(2)描绘的方法---形象的比喻、巧妙的衬托。

让我们来品一品这些语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展现景物的美的:

 ①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作者把雪峰比作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还运用衬托手法,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的高大、静美。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贴切的比喻,多么巧妙的衬托,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②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动人姿态,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

作者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多么的美丽,多么的讨人喜爱啊!

这雪水和溪水,仿佛一个寂静清凉的世界,也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

(3)谁来总结一下天山的雪峰、溪流有什么特点?

  ——天山的雪峰:

高、大、白。

——天山的溪流:

急、清、活。

(4)作者此时会干什么呢?

有什么新发现呢?

(饮马溪边)

小结:

作者按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天山景物的无比喜爱之情。

请同学们再次读这部分课文,用心体验语言文字美。

3.我们再跟着作者的脚步读读第3自然段

(1)想一想作者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

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

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2)体会语言美“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

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蜿蜒无尽”写出了原始森林连绵不断,用“密密”、“重重叠叠”、“斑斑点点”等叠词写出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从缝隙处“漏”下。

(精确的用词,把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等天山特有的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4.感受了秋天的凉爽,再往里走,我们又会欣赏到哪个季节的美呢?

自由朗读4-6自然段,思考:

天山的野花和牧场有什么特点?

(1)天山的野花:

多、高、艳天山的牧场:

辽阔、奇丽、风平浪静

(2)让我们来品一品这绚丽多彩的语言吧,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动人的排比和比喻,突出野花绚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而形成排比,突出了野花的绚丽灿烂,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洋溢着满腔的喜悦与赞美之情。

一个“满”字写出了野花之多,漫山遍野,比比皆是。

(3)“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工整的对称,烘托生机盎然)这里写马说“矫健”,写人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般。

(4)“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

”(─有力的反问,强调天山美丽)这里巧用反问强调了天山的美无与伦比,不似春天胜似春天,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八、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注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师:

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现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1)按照一写的顺序来写。

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

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九、阅读整理,写法迁移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课外尝试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语言来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十、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进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溪流(急、清、活)

  人间天堂

  移步换景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绿、幽)

  “静”美再往里走

  野花(高、艳、多)

  牧场(辽阔、风平浪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