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917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docx

文化公园主梁施工方案

怀柔区燕山满韵风情大道旅游基础设施(一期)建设工程(第一标段)

琉璃庙文化公园跨河桥工程

主梁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北京城建八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4年8月20日

目录

1、工程概况························································2

2、编制依据························································2

3、施工准备························································2

4、施工流程························································2

5、施工工艺························································3

6、质量目标及保障措施·············································11

7、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2

8、环境保护措施···················································14

9、文明施工措施···················································15

附:

满堂式碗扣支架支架设计计算····································16

 

1、工程概况

本桥主梁为5跨预应力砼现浇连续实体板,跨径10+3*18+10=74米,梁高由0.6米变到1.2米,桥宽5米,悬臂宽0.7米。

采用C50混凝土浇筑,抗渗等级W6,抗冻等级F250。

地质特性自上而下为:

碎石填土层、饱和碎石层、强风化麻岩、中风化麻岩。

2、编制依据

1、《琉璃庙卧龙湾庄园跨河桥设计施工图》;

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施工准备

1、施工前对各材料进行检测,按照设计强度要求做好砼试配报批工作。

2、严格按照材料检测结果的要求,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

3、检查维修便道,保证施工时便道畅通无阻,使施工能顺利进行。

4、对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施工时各种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转。

5、确定砼生产厂家及运输线路,保证砼连续供应。

6、做好测量放线、标高引测工作,保证测量放线的精度,为模板安装位置提供准确定位线。

4、施工流程

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试验

支架搭设

预压及沉降观测

梁底边线放样

调整底模及翼缘模板标高

梁底坐标复测

骨架钢筋、预埋件、预应力筋、波纹管制作安装

安装侧面模板

底板清洗

混凝土主板、翼板浇筑

混凝土养生

预应力筋张拉、孔道压浆及封锚

拆除支架、模板

5、施工工艺

1、支架

1.1、支架基础

按满堂支架的设计方案,对地基作特殊处理。

①将原地基腐植土及砂土挖除1m,然后换填级配砂石,用重型压路机或强夯分四层压实,压实度>95%。

②按2%横向排水坡,填筑级配砂石30cm,填筑分两层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为15cm,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压实度>95%。

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以确定地基承载力。

③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流水软化支架的地基,浇筑厚10cm的C15细石混凝土封闭层。

④地基处理完后,在支架搭设范围地基基础四周80~160cm范围内设顺桥向排水沟(水沟横断面为:

60×80cm),排水沟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好排水坡纵,确保地基基础不受雨水浸泡。

1.2、满堂碗扣式支架

在碾压密实的地基上铺10cm*15cm方木作为支架立杆底座,在已放置好的底座上搭设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支架钢管Φ48×3.5mm,支架布置主要分二个区域进行设计:

①主梁底板立杆按0.9×0.6m进行布置,即立杆纵向间距0.9m,横向间距0.6m,步距1.2m;

②翼板宽0.7m,翼板立杆按0.9×0.9m进行布置,即立杆纵向间距0.9m,横向间距0.9m,步距1.2m。

支架高度通过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调节。

支架搭设严格按照支架设计图进行施工,首先在支架的设计位置上铺设10*15cm厚的木方作为支架立杆底座,然后在垫层上安放支架立杆可调支座,进行支架搭设。

碗扣式满堂支架安装时,在可调基础上先立定位立杆,再将横杆接头插入立杆的碗扣内,压紧并放置碗扣锁固,按照由底层向上的顺序安装。

支架搭设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立杆可调托盘进行调平,此时支架顶应预留20cm的方木位和5~8cm的木板范围,以便用于调整标高和拆模提供松动空隙。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盘的螺杆留在立柱内的长度≮25cm,避免局部失稳。

剪力撑应随支架的搭设同步进行,以免支架整体失稳。

支架施工步骤如下:

1 依据施工方案设计的位置,在基础上用墨线弹出纵、横向每排立杆位置,并据此安装枕木。

2 在基础上墨线交叉点的方木上摆放底座,将立杆插入底座。

3 安装水平杆。

将水平杆接头插入立杆最下端碗扣内,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将上碗扣沿限位销扣下并顺时针旋转将其锁紧。

4 需要采用两节立杆时,应注意避免相邻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立杆接长时,将上部立杆底端连接孔与下部立杆顶端连接孔对齐,插入立杆连接稍并锁定。

5 进行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及可调顶托安装。

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要求:

1)支架安装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2)支架安装可从梁施工段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也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推进,但工作面不宜开设过多,从纵横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以免支架失稳。

3)若基础平整坚实,立杆底座可直接用立杆垫座,若基础不平或不够坚实。

支架底部应采用立杆可调底座。

4)选用无缺陷的支架构配件。

用于支撑的所有杆件。

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碗扣式支架的底层组架最为关键,其组装质量直接影响支架整体质量,要严格控制组装质量;在安装完最下两层水平杆后,首先检查并调整水平框架的方正和纵向直顺度(对曲线布置的支架应保证立杆的正确位置);其次应检查水平杆的水平度,并通过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水平杆的水平偏差小于L/400(L为水平杆长度);同时应逐个检查立杆底脚,并确保所有立杆不悬空和松动;底层支架符合搭设要求后,检查所有碗扣接头并锁紧。

在搭设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上述内容,并予以调整。

6)主梁为曲线梁,可通过调整水平杆长度而使支架成曲线型布置。

7)支架搭设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整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h为立杆高度)。

8)剪刀撑钢管如需接长,应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40厘米、不少于三个扣件。

梁翼板部位的斜撑根据撑顶模板需要适当调整。

9)支架的可调顶托应逐个顶紧,使所有立杆均匀受力;顶托的外悬长度不应大予自身长度的1/2。

l0)墩柱周边的水平杆如未能紧靠墩身,支架应另加设水平钢管成井字架夹紧墩身。

11)支架的梯道及通道应铺设牢靠的脚踏板,避免出现探头板。

通道及高处作业地段应挂设安全网,高处支架周边设置围栏。

1.3、模板结构

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梁体的外观,模板面板均采用厚为18mm的竹胶板,面板尺寸1.2m×2.4m,以适应立杆布置间距,面板直接钉在横桥向方木上,横桥向方木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cm;横桥向方木置于纵桥向100×150mm方木上,纵桥向方木间距应与立杆横桥向间距一致。

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应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

1.4、支架搭设预压

梁底模骨架安装完成后进行预压。

预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非弹性变形,通过观测得出弹性变形量以供制作模板时设置抛高;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预压材料,常用预压材料有砂和水(梁跨荷载统一考虑安全系数为1.2),预压时间视支架地面沉降量定,支架日沉降量不得大于2.0毫米(不含测量误差),一般梁跨预压时间为三天。

若选用砂,则要求准备结实耐用的编织袋;若选用水,则要求准备水箱。

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压重量,预压时必须注意将翼缘板部分与底板部分区别对待,根据各自梁体的重量加载;观测点布设要求全面、均匀,能够反映整联箱梁各部位的沉降情况。

预压观测的步骤为:

预压前观测得出观测点原标高h1→预压中观测稳定后得出标高h2→卸载后观测得出标高h3,然后计算:

塑性变形H1=h1-h3,弹性变形H2=h3-h2。

弹性变形就是施工抛高值。

沉降观测记录表(样表)

 观测点编号

1-3

1-2

1-1

后视

后视点标高

预压前

前视

 

 

 

 

标高

 

 

 

 

预压中

前视

标高

 

 

 

 

预压中

前视

标高

 

 

 

 

卸载后

前视

标高

塑性变形量(cm)

 

 

 

 

弹性变形量(cm)

本桥采用水袋法预压,分级加载、分级卸载,具体预压方案如下:

采用水袋充水,按梁体恒重等重荷载进行等载预压。

预压前,根据箱梁中部、翼板的重量及水的容重分别计算出梁体中部和翼板上的加载高度,待箱梁底模骨架安装完成后,按照计算结果逐级加载。

根据预压荷载分三级加载,加载前根据容积法每级加载的高度,标示于模板上。

第一次加载为箱梁恒重的50%;第二次加载至箱梁恒重的80%;第三次加载至箱梁恒重的100%。

每级加载完成,立即开始沉降变形观测,待观测结果表明支架稳定后方可进行下级加载。

观测点位布置为横向每截面布典型特征点3个,沿桥向1/4跨、1/2跨、3/4跨及两头墩边底模的左、中、右分别设置观测点,测点分别布置在相应支架立杆与底模相接处和立杆落地处的混凝土顶面上,即每孔布置30个测点。

立杆顶的观测点采用倒尺法观测,固定专人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认真观测,及时准确地记录分析。

在每级荷载加载完成后,按早7︰30、中11︰00、晚17︰00各观测一遍测点,当每隔2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2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该级荷载作用下支架变形稳定可进行下一级加载,直至最大荷载。

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每隔2小时观测一遍测点,每隔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1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支架在全载作用下变形稳定,支架基础牢固,即可进行卸载,卸载采用分级卸载,每次卸载重量与加载相同。

将在分级加载作用下测得的变形值和卸载稳定后测得的变形值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出立模标高调整值,并按此值最后一次对模板进行精调,精调完成后,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支架搭设及预压控制注意事项

①支架预压控制注意事项

A、每次观测都要严格记录加载量级、变形值,测量的日期与时间、大气温度、天气情况等数据;

B、每级加载要均匀连续,确保均匀加载;

C、支架预压加载时应随时观察记录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支架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加载并采取相应措施。

②支架安装注意事项

A、为防止杆件滑脱,各种杆件伸出扣件的端头均大于10cm;

B、在立杆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校正立杆垂直偏差,垂直偏差应控制在支架高度的1/200以内,水平偏差控制在5cm以内,立杆间接头扣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