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书记 我眼中的青海全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强书记 我眼中的青海全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书记 我眼中的青海全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年,“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在美丽的青海湖畔、浪漫的金银滩上,创作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里,是旅游观光的天堂。
走进祁连山,山巅白雪皑皑、云遮雾绕,山下草原无际、牛羊成群,山间林海莽莽、雄鹰翱翔,到处是美景、处处是风光。
深入三江源,高耸的雪山、原始的地貌、变幻的气象、浓郁的佛教文化,带给人独特的心灵体验。
青海的美,具有原生态、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独特魅力。
人们在新疆、敦煌、四川、宁夏等地看到的美景,青海都有;
而人们在这些地方看不到的美景,青海也有!
李白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动写照。
大美青海,美在风俗淳朴,人民可爱。
这是青海的人文美。
青海人热爱生活。
无论在山区还是在河谷,无论在农区还是在牧区,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走进每户人家,都有一股浓烈的热爱美好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气息。
我到过一个农家,院墙虽然比较破旧,但庭院干净整洁,果树花草错落有致,可以看出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青海人勤劳勇敢。
千百年来,青海人在与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在与封建地主、农奴主和反动军阀的斗争中求得了自身的解放,在与贫困落后的斗争中,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青海人吃苦实干。
无论是从群众身上还是从干部身上,都能感受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
青海人懂得感恩。
对别人的帮助,青海人都铭记在心。
在牧区有一个香港同胞捐建的孤儿院,每个房间的门楣上都刻着捐建者的名字,教育孩子们不忘恩人,看后令人感动不已。
青海人甘于奉献。
为了保护孕育中华文明、哺育中华民族、支撑东部发展的长江、黄河、澜沧江这
“三江”清流,青海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矿产不能开发、工业不能发展、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和限制,但是青海人无怨无悔。
青海人的情怀,就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子女,而自己剩下干瘪的乳房。
这种牺牲、奉献和忍耐精神,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母亲情怀!
大美青海,美在历史悠久、文化多元。
这是青海的内涵美。
———青海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历史的久远。
大约3万年前,三江源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小柴旦遗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的喇家遗址以及辛店、卡约、宗日、沈那等遗迹,陆续展示着青海灿烂的古代文明。
西汉时,中央政府在西宁地区建立西平亭、西平郡。
公元9年,王莽政权在海晏县三角城设立西海郡。
东汉末,西平人韩遂直接影响全国政局。
三国时,西平人郭氏被魏明帝封为皇后,辅佐三代幼主,主政魏国23年。
南北朝期间,前凉、后秦等多个民族政权先后统治西宁地区,今天西宁城西的虎台就是当时南凉政权的阅兵台。
我国第二大悬空寺观———北禅寺也建于南北朝时期。
丝绸之路、茶马互市、吐谷浑和吐蕃古墓群等古迹,西宁、湟源、乐都、伏俟等古城,都见证着青海过去的辉煌。
———青海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被称作“龙脉之祖”、“亚洲脊柱”的昆仑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山岳。
“共工怒触不周山”“周穆王西巡”“西王母瑶池”等传说都与昆仑山有关。
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从屈原到毛泽东,都对昆仑山无限神往。
屈原发出过“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感叹,谭嗣同书写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秋瑾吟唱出“忆昔我祖名轩辕,发源根据在昆仑”的深情。
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以经天纬地的大气概,书写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千古绝唱。
可以说,以昆仑山为载体的昆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它与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共同形成了多文化融合、交流的多彩画卷,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青海的民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自古以来,青海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从战国到清代,先后有羌、汉、匈奴、月氏、氐、鲜卑、回纥、撒里维吾尔(裕固族的前身,或与裕固族有着较深的渊源)等20多个民族生活在青海这片土地上。
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这些民族形成了现在世居在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六个主体民族。
我国的一些民族,很多是从青海迁徙出去的。
在东经95度至105度间,有数条大江自北向南奔流而下,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台地和云贵高原纵切出条条深谷,这一地区被民族学界称为
“汉藏民族走廊”。
历史学家早已证明,羌族、纳西族、普米族、景颇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傈僳族包括现代缅甸人等民族,都是西北古羌人从河湟地区沿着这个走廊南迁形成的。
2002年,云南“景颇寻根考察队”来到青海,确认了景颇先民是从河湟地区迁出的。
纳西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祖先来自昆仑山的传说。
正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所说的:
“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青、甘、陕、川一带,主要是炎黄部落联盟活动,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现在,黄南州同仁县吾屯地区的方言蒙古语、藏语、汉语相杂,并且有大量的古汉语、古藏语词汇,从一个侧面证明历史上青海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事实。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青海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源头地区之一。
历史上的青海,如同一个集散地,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在这里相遇碰撞、交流融合,扩散发展。
青海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互通有无,共同开发了青海大地,共同创造了青海文化,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美青海,美在地位重要,蓄势勃发。
这是青海的发展美。
青海的生态地位独特而重要,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千湖之地、江河之源”,“中华水塔”,“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高原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等等这些美誉,无一不传递这样的信息:
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安全。
青海的资源十分富集,是我国资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区之一。
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资源等储量非常可观。
水能丰富,仅黄河干流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就相当于一个三峡水电站。
太阳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全国最优。
风能储量全国第四。
在已探明的129种矿产资源当中,有54种的储量居全国前十位,有23种居全国前3位,有9种居全国首位。
特别是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不仅资源丰富,分布集中,而且类型全、组合条件好,有利于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相互融合,这种地区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青海的战略地位显要,是西部要冲、西部重地。
青海北接甘蒙、西联新疆、南通西藏、东南达川滇。
在古代,青海有三条著名的道路:
羌中道,由内地沿湟水河、北川河,翻祁连山,到甘肃张掖,张骞通西域、霍去病征匈奴、隋炀帝西巡都曾走过这条路;
丝绸之路南线,沿着今天的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向西到新疆;
唐蕃古道,从长安到西宁到玉树至拉萨,就是文成公主入藏走的那条路。
现在,随着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玉树机场通航,兰新客运专线、格尔木至库尔勒、格尔木至敦煌铁路的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青海的交通网会更加完善,青海将成为连接中国东西部、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成为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诸国的重要门户,其作为西部通衢的战略地位也将日益显著。
总之,青海不仅是祖国一个可爱的地方,而且是祖国一个重要的地方;
青海的发展,不仅具有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而且具有全国的重大意义。
但是大家也许会问,既然青海如此壮美、如此重要,为什么在一些人眼中却又变得遥远、荒凉而神秘呢?
我曾经开玩笑地说:
是王洛宾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把青海唱远了。
思考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一是源自唐代的诗歌描绘。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等诗句,把青海描绘成了这样的地方。
唐诗取材于当时唐蕃在青海境内频繁的大规模战争,主观上是反对战争对生灵的涂炭,客观上却对青海形象造成了很强的负面影响。
二是唐以后青海逐步边缘化。
特别是随着宋代以后的首都东迁至开封、杭州、北京、南京等地,我国经济中心也逐步由中原地区转移到江南一带,青海不仅远离全国政治中心,而且距全国经济中心也越来越远。
青海对内地人来说,也越来越遥远。
陆游曾慨叹: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是当时人们对青海的普遍印象。
三是青海由于地处边陲,渐渐成为流放之地,对青海的形象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四是青海确实落伍了。
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现代工业文明在沿海地区起步发展起来。
青海由于地处偏远内陆,受到现代化潮流冲击、浸染的程度低、速度慢,似乎处在现代文明发展之外,更加被边缘化了。
知道了青海被边缘化的深刻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青海、了解青海,有助于我们更加有为地建设青海、发展青海。
我眼中的青海,还是一个奋进的青海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个一穷二白、民生凋敝的旧青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人民幸福的新青海。
60年来,我们的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
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青海各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谱写繁荣进步新篇章的60年;
是伟大祖国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最强的60年。
解放前的青海,政治黑暗,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特别是在藏区,还维系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或更为原始的部落制度,这是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进程,人民群众根本没有做人的尊严,更谈不上政治的权利。
新中国成立之后,青海发生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饱经苦难的青海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长期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第一次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我们坚持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废除了寺庙在经济、政治上的一切封建特权,保障各教派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保护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受干涉。
旧制度的枷锁一经打碎,新制度的活力一经释放,社会生产力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起来。
解放前,青海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当时,青海农村牧区“田园荒芜、十室九空、草原凄凉、人畜不宁”,全省没有一寸铁路,没有一家现代化的工厂,马步芳家族开办的所谓“八大工厂”其实不过是一些手工作坊。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青海也逐步建立完善起来。
我们充分利用计划经济的优势,迅速建成青藏公路、兰青铁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一大批国有企业,奠定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
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巨大内在活力。
我们抓住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全省跨越发展的后劲。
现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
60年来,我们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社会财富日益丰富。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8.59%;
西部大开发以来,年均增长11.9%。
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81.27亿元,比1949年增长139.6倍,比1979年增长13.6倍,比1999年增长2.1倍。
人均生产总值2004年突破1000美元,2009年达2849美元。
———特色经济不断壮大。
2009年,全省粮食和油料总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2.5倍和43.1倍,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9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471.34亿元,是1949年的1954倍。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四大支柱工业以及冶金、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业四大优势工业形成并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工业和藏毯、民族服饰和沙棘、畜产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开始崛起。
如今,青海钾肥生产能力占全国的85%左右,藏毯、唐卡等民族手工艺品远销国内外,马铃薯、樱桃、草莓、酸奶、牛羊肉等特色产品也香飘四海,深受人们喜爱。
———基础设施变化巨大。
1949年,全省接受旧政府留下的汽车只有14辆可以投入运营,勉强通车的公路里程472公里;
全省电话用户仅有15户,邮电站(所)仅44处,广大农村牧区还停留在驿站通信时代。
如今,基础设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能源方面。
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建设发展迅速。
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拉西瓦等大型水电站如一串串珍珠镶嵌在母亲河上游,能源不但实现了自给,还源源不断输送到兄弟省市。
新能源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一些城镇的道路、景观、住宅已经采用了太阳能照明。
在交通方面。
到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1万公里。
铁路建设大踏步前进,青藏铁路通车实现了几代人的天路梦想。
同时,兰青铁路复线全线贯通,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兰新客运专线、格尔木至敦煌等铁路已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
民航事业从无到有,已经建成格尔木、西宁曹家堡、玉树3个机场,通航城市达19个。
在通讯方面。
建成了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省的电信网和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
现在,几乎家家有电话,人人有手机;
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
60年来,我们的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
———科技事业从无到有。
高原医学、盐湖化工、高原生物、高原农畜牧、机械、水电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现在全省平均每万人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比1954年多202人。
青海成长起来的院士———吴天一,在高原医学上独树一帜,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在这个领域的杰出代表。
———教育事业从小到大。
2009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5%。
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低收入群众从此不再为“上不起学”发愁。
青海大学进入了国家211工程,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也保持了好的发展势头。
———医疗卫生从弱到强。
2009年末,全省拥有卫生机构899个,卫生技术人员2.33万人;
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40.3张和41.9人。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全省各族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0.34岁。
———体育事业一枝独秀。
我们有选择地发展竞技项目,走出了综合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在2008年5月8日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成功登顶的19名英雄中,有两名是青海的。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国际高原攀岩赛等赛事享誉国内外。
国家级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被誉为“冠军的摇篮”、“铸造金牌的工厂”和“高原训练风水宝地”,近年来一大批国内外运动员从这里走出,在各项世界大赛中摘金夺银。
60年来,我们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青海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质量提高最快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总体小康。
———群众收入大幅增长。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91.85元、3346.15元,比1984年分别增长17.5倍和15.4倍。
———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截至2009年底,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20.3平方米。
同时,经济适用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将帮助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游牧民群众尽早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我们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近几年,全省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一直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新农合、农村低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全线推进,实现了全省覆盖,有的还走在了全国或西部地区前列。
———生态环境开始好转。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黄河第一县”玛多县再现“千湖景观”,三江源地区草地覆盖度逐年提高,青海湖边草场被淹没的面积正悄悄扩大。
西宁市南北山绿化让“青海好,青海好,青海山上不长草”的民谣变成了过去,极大提升了夏都形象。
格尔木人克服自然条件的艰苦,硬是把“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都难”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成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60年来,我们的对外形象实现了极大的提升。
过去的青海,养在深闺人未识;
现在的青海,展翅腾飞正当时。
近年来,通过举办“环湖赛”、“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大美青海香港行”、“唐卡艺术节”等活动,青海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世界开始更多了解青海、关注青海。
2007年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要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建设新青海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2008年,昆仑玉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奖牌镶玉,就是青海意识生动而成功的实践,不仅扩大了昆仑玉的知名度,也使青海同昆仑玉一道,随着奥运奖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现在,青海昆仑玉已经成为又一张青海的金名片。
同学们,今天的青海,已经成为开发建设的热土,资源开发、城市建设、体育文化活动交流、物资经贸洽谈等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浪。
今天的青海,正在以自信、开放、创新的新形象,加快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全国相比,青海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不足。
一是我们的经济总量还很小,仅占全国的千分之三,这与我们地域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是我们与发达地区甚至西部省份差距还在扩大。
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例,与全国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2009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9%,由1999年的全国第24位降至第28位;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9%,由1999年的全国第25位降至第29位。
三是我们省内发展还很不平衡。
现阶段青海发展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农牧区,贫困的重点人群主要在农牧民,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市、农村、牧区二元甚至三元结构突出。
比如人均生产总值,海西约是玉树的9倍多。
差距客观存在。
承认差距是为了缩小差距。
面对差距,我们不能气馁,不能懈怠,唯有埋头苦干、奋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
我眼中的青海,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青海
青出于蓝谋跨越,海纳百川求发展。
这是我对青海两个字的理解和阐释。
经过了一代代青海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今天的青海,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抚今追昔,我们要立下愚公志,建设新青海。
现在,每当看到青海大地紧张生产的场景,看到西宁街头车水马龙的景象,听到客人对青海的称赞,感受到青海人脸上久违的自信时,我坚信,青海建设发展的高潮已经来临。
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一个自信开放创新的新青海,一定会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家庭中重放光彩。
和同学们求学要确定目标一样,青海发展也需要确定一个目标。
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
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
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分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1年,壮大发展基础,让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在突破3000美元的基础上,力争达到或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第二步,到2020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生产总值在“十一五”末翻番基础上再翻上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终,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结束的时候,使青海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使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到那个时候,青海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群众生活显著改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主法治健全进步、人的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活安定有序、公平正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到处是一派繁荣发展、欣欣向荣、幸福和谐的喜人景象。
要实现建设新青海的宏伟目标,我们就要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
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结合青海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
现在,全省发展势头很好。
2009年全省GDP突破1000亿元大关,人均GDP将逼近3000美元。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这预示着我省吸引投资的能力大为增强,发展的回旋空间明显扩大。
特别令人鼓舞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高度重视青海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2008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年初,党中央又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一次把青海等四省藏区与西藏一起统筹谋划、部署和支持,研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
今年国家还将启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计划,这些为我省发展再一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相信,只要我们沿着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建设新青海的奋斗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那么,今后一个时期的青海是什么样呢?
今后的青海,是跨越发展的青海。
在一代代青海人忘我奋斗、忘我奉献的创业历程中,青海发展的能量在持续不断地积蓄,发展的机遇在持续不断地涌现,发展的人气在持续不断地聚集。
2001年以后,我省经济连续9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目前全省生产总值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增加,财政收入以十几亿、二十几亿元规模增加。
去年,新闻媒体在形容近几年青海的旅游时,用了“井喷”这样的词,这说明我们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热度”,加快“锻造”新青海适逢其时。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青海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的重大判断。
在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全省上下将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我们工作力度的加强,全省经济将会在一个时期内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省的经济总量会迅速扩张,发展质量会不断提升,发展基础会不断巩固。
未来青海发展必将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