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906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 9页.docx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9页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范文(doc9页)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引用标准

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4676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4677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4679空气质量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14680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

3名词术语

3.1恶臭污染物odorpollutants

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3.2臭气浓度odorconcentration

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被数。

3.3无组织排放源

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4技术内容

4.1标准分级

本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

4.1.1排入GB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

4.1.2排入GB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

4.1.3排入GB3095中三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

4.2标准值

4.2.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

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一级二级三级

新扩改建现有新扩改建现有

1氨mg/m31.01.52.04.05.0

2三甲胺mg/m30.050.080.150.450.80

3硫化氢mg/m30.030.060.100.320.60

4甲硫醇mg/m30.0040.0070.0100.0200.035

5甲硫醚mg/m30.030.070.150.551.10

6二甲二硫mg/m30.030.060.130.420.71

7二硫化碳mg/m32.03.05.08.010

8苯乙烯mg/m33.05.07.01419

9臭气浓度无量纲1020306070

 

4.2.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2。

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序号控制项目排气筒高度,m排放量,kg/h

 

 

 

 

1 

 

 

 

硫化氢15

20

25

30

35

40

60

80

100

1200.33

0.58

0.90

1.3

1.8

2.3

5.2

9.3

14

21

 

 

 

2 

 

 

甲硫醇15

20

25

30

35

40

600.04

0.08

0.12

0.17

0.24

0.31

0.69

 

 

 

3 

 

 

甲硫醚15

20

25

30

35

40

600.33

0.58

0.90

1.3

1.8

2.3

5.2

 

 

 

4 

 

 

二甲二硫醚15

20

25

30

35

40

600.43

0.77

1.2

1.7

2.4

3.1

7.0

 

 

 

 

5 

 

 

 

二硫化碳15

20

25

30

35

40

60

80

100

1201.5

2.7

4.2

6.1

8.3

11

24

43

68

97

 

 

 

6 

 

 

氨15

20

25

30

35

40

604.9

8.7

14

20

27

35

75

 

 

 

 

7 

 

 

 

三甲胺15

20

25

30

35

40

60

80

100

1200.54

0.97

1.5

2.2

3.0

3.9

8.7

15

24

35

 

 

 

8 

 

 

苯乙烯15

20

25

30

35

40

606.5

12

18

26

35

46

104

  排气筒高度,m标准值(无量纲)

 

 

9 

 

臭气浓度15

25

35

40

50

≥602000

6000

15000

20000

40000

60000

5标准的实施

5.1排污单位排放(包括泄漏和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督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5.2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5.3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6监测

6.1有组织排放源监测

6.1.1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

6.1.2凡在表2所列两种高度之间的排气筒,采用四舍五入方法计算其排气筒的高度。

表2中所列的排气筒高度系指从地面(零地面)起至排气口的垂直高度。

6.1.3采样点:

有组织排放源的监测采样点应为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也可以在水平排气道和排气筒下部采样监测,测得臭气浓度或进行换算求得实际排放量。

经过治理的污染源监测点设在治理装置的排气口,并应设置永久性标志。

6.1.4有组织排放源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集一次,取其最低测定值。

6.2无组织排放源监测

6.2.1采样点

厂界的监测采样点,设置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

6.2.2采样频率

连续排放源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间歇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6.3水域监测

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渠)的监测,应以岸边为厂界边界线,其采样点设置、采样频率与无组织排放源监测相同。

6.4测定

标志中各单项恶臭污染物与臭气浓度的测定方法,见表3。

表3恶臭污染物与臭气浓度测定方法

序号控制项目测定方法

1氨GB/T14679

2三甲胺GB/T14676

3硫化氢GB/T14678

4甲硫醇GB/T14678

5甲硫醚GB/T14678

6二甲二硫醚GB/T14678

7二硫化碳GB/T14680

8苯乙烯GB/T14677

9臭气浓度GB/T14675

附录A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补充件)

A1排放浓度

C=g×106/Vnd(A1)

式中:

C---恶臭污染物的浓度,mg/m3(干燥的标准状态);

g---采样所得的恶臭污染物的重量,g;

Vnd---采样体积,L(干燥的标准状态)。

G=C·Qsnd×106(A2)

式中:

G---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kg/h;

Qsnd---烟囱或排气筒的气体流量,m3(干燥的标准状态)/h。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机电研究所环保技术研究所主编。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磊、王延吉、李秀荣、姜菊、王鸿志、卫红海。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