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管理1Word下载.docx
《ICU感染管理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感染管理1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
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6学时。
二、ICU院感控制基本要求
1、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在隔离间内。
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2、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4、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5、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6、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7、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
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8、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三、医院感染报告与控制
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在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对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2、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发现可疑同种或同源感染病例3例及3例以上应在当天报告医院感染科(新生儿应在6小时内报告)。
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四、相应物品及环境的监测
1、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
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
消毒剂检测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如科室没有长期使用消毒剂、灭菌剂,不用监测)。
化学监测:
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
2、紫外线消毒:
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m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m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3、环境卫生学监测:
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五、治疗室、配药间及换药要求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5、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一次性使用。
6、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为清洁区;
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六、日常消毒要求
1、家政工人的消毒规范
1.1每天用1:
200的“84”消毒液拖地两次,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清洁程序由洁至污。
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消毒剂拖地。
1.2每天用1:
200的“84”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和床档及各类导线。
1.3病人的终末消毒(转科\死亡\出院):
床单位用过氧乙酸擦拭后用臭氧消毒器消毒(包括病历夹\听诊器\各类导线)。
1.4接触病人后洗手,保持工作服整洁与自身防护等。
2、护理人员的消毒规范
2.1各类仪器的消毒(包括心电监护仪\微泵\呼吸机等):
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
2.2氧疗器具的消毒:
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面罩\氧气管等送至供应室消毒,收回以后分类放置并写上消毒日期(有效期为一周)。
2.3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湿化器中须使用无菌水,每24h更换一次。
2.4喉镜的消毒:
先清洁喉镜表面的分泌物,再浸泡在戊二醛溶液中二十分钟,最后用注射用水冲洗后晾干,晾干后放置在干净的袋内并写上消毒日期。
2.5病房每天早上通风一次(7am—8am),并记录在本子上.
2.6在日常消毒、灭菌、隔离工作基础上,以简易方法测试病室所配制的消毒剂浓度和使用中消毒剂浓度。
2.7无菌物品,开包前逐个查消毒灭菌标志。
2.8治疗车专人管理,防止无菌物品再污染。
七、医护人员洗手规范
1、洗手指征:
1.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1.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ICU或隔离房,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1.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1.4脱手套后。
2、洗手方法:
洗手七步法
3、手消毒指征:
3.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3.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4、手消毒方法:
4.1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八、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1、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征,合理选用药物;
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2、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2.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2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2.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2.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2.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2.6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2.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
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
2.8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2.9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
2.10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2.11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九、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1、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把血液从伤口挤出,然后伤口进行冲洗(清水生理盐水肥皂水),边冲洗边挤血;
伤口应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及时报告(科室主任→院感科→防保科),填写利器损伤报告表,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的处理,如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喷溅到眼睛、鼻和口腔粘膜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方法。
执行上述报告程序。
十、多重耐药菌株院感控制
1.多重耐药菌株监测的目标:
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P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等
2.诊断与报告:
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
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株,从而做好治疗、消毒、隔离等工作,防止扩散和流行。
临床细菌实验室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各病区医师或护士发现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与诊断。
3.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指导:
3.1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等抗生素的使用。
3.2发现以上多重耐药菌株应及时联系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请呼吸科或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小组成员进行会诊,及时进行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4.消毒隔离措施:
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牌和病历卡上标帖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长。
具体隔离措施见下表:
MRSA
VRSA
其他多重耐药菌
病人安置
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单间隔离
床旁隔离
人员限制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减少不必要人员接触病人
手部卫生
接触污染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出入病室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接触病人后洗手
眼、口、鼻防护
接触病人带口罩
进入病室戴口罩,近距离操作戴防护镜(吸痰/插管)
接触病人戴口罩
隔离衣
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必须穿一次性隔离衣
仪器设备
用后严格清洁、消毒/灭菌
仪器设备专用,用后严格清洁与灭菌
物体表面
用消毒液浸湿抹布擦拭
用消毒液浸湿抹布擦拭,抹布专用
用消毒液浸湿抹布擦拭
终末消毒
床单位清洁消毒
标本运送
密闭容器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外包装污染时加套袋
生活物品
无特殊处理
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污染环境
医疗废物
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
双层污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解除隔离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
5.宣教:
5.1医务人员:
根据医院多重耐药菌株控制指南,进行科内学习。
5.2工人:
手卫生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现场指导。
5.3病人家属:
进行病情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备。
十一、呼吸机管理及管道消毒的SOP
1、呼吸机使用时的管理
1.1呼吸机外置管路及附件应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1.2长期使用时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1.3更换呼吸机管道时需用75%酒精消毒呼吸机管道连接部位的接头和模肺接口。
1.4湿化器中须使用无菌水,每24h更换湿化水一次。
1.5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倒弃,严禁使冷凝水流向病人。
冷凝水不可直接倾倒室内地面。
1.6呼吸机的外表面:
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
应用清洁湿润的纱布擦洗每日一次。
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75%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1.7人工气道吸痰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脱开呼吸机时呼吸机接口应连在模肺上。
1.8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
1.9备用呼吸机应当用专用布罩遮灰。
2、呼吸机各部位的清洗和消毒方法
2.1呼吸机外置回路:
包括呼吸机呼吸管路、螺纹管、湿化器、集水雾化器等,集中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2.1.1在清洗消毒操作前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或防护眼罩等。
2.1.2管路消毒前应按要求清洗干净,管路中如有痰痂、血迹等脏物,需在专用的水槽中用酶洗剂浸泡2分钟后使用专用刷彻底清洗干净。
2.1.3将洗净的管路及附件浸泡在0.2%过氧乙酸或500mg/L有效氯消毒液30分钟,(特殊病菌污染的10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30-60分钟)浸泡时要将其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管腔内应充满消毒液。
2.1.4采用消毒液浸泡方法消毒后的管路和配件,应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晾干或烘干装入清洁袋内,注明消毒日期,干燥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过期重新清洗消毒。
2.1.5传染病病人及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呼吸机管路装在黄色的塑料袋中并有明显标识,供应室应将管道进行单独清洗消毒灭菌。
2.1.6洗净的管路及附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封装后进行环氧乙烷灭菌。
2、呼吸机内置回路:
应由工程师定期保养维修。
十二、NICU消毒规范
地面:
(1)工作人员入室须换工作衣,专用鞋或鞋套。
穿便衣不能在病区内逗留,家长入内探视时需要穿隔离衣。
(2)1︰100施康1号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
拖把分区专用,用后清洗,晾干。
地面被污染时,先清洁污染物,再消毒拖地。
(3)送洗被服,置于专用袋,不弃之地上。
拖把:
有明显标识,使用后用1︰100施康浸泡消毒或用开水浸泡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每月更换一次新拖把。
(拖把分为污染区:
病房;
半污染区:
医生办公室,走廊外围;
清洁区:
更衣室,值班室;
治疗室,厕所,配奶间专用)
空气:
(1)每日开窗通风1小时,前后夜班各一次。
人员流动增加时,及时通风。
有污染时,加强通风。
(2)紫外线循环风自动定时空气消毒,每日3次,每次2小时。
(3)定期进行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
疑有感染流行,及时监测,汇报。
(4)工作人员患感染性疾病时建议休息,有感冒者必须戴口罩,咳嗽者戴棉布口罩。
医疗用品:
(1)医疗用品专用,终末消毒。
一次性物品使用规范。
(2)呼吸治疗湿化器,湿化瓶每日更换,呼吸管道常规7天一换,其它氧疗器材终末消毒。
污染时,及时更换。
面罩,氧疗管消毒后保存期限为一周,消毒后物品分袋包装,每周一将上一周物品重送消毒,包装袋外注明消毒起止时间。
特殊感染者,单独消毒处理后,环氧乙烷灭菌。
每天周五送一台呼吸机管道环氧乙烷灭菌,并在付班点物本上注明呼吸机类型,管道数量。
呼吸机终末消毒时,用1︰200施康消毒液施康消毒液消毒机身一次,接口部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装机时戴手套。
试机后外罩呼吸机罩布,并注明消毒时间和安装者。
(3)喉镜片清洗后,2%戊二醛消毒。
注射用水彻底冲净,存放消毒盒内。
所有消毒盒每周三更换。
PS三通管,鼻罩,鼻插,插管芯,传感器充分浸泡酸化水中,注射用水彻底冲净,存放消毒盒内。
(4)体温表:
N组每人一支,75%酒精浸放,其余每天1次1︰100施康二道法浸泡消毒。
(5)听诊器:
每床固定,一床一付,终末消毒。
每周一酒精揩拭消毒。
(6)保温箱:
每7天更换一次,终末消毒,每天清水清洁一次(有特殊情况采用1:
100~1︰200施康消毒液清洁),保温箱滤网每2月清洁一次,注明清洁时间。
手:
(1)操作前后洗手。
有可见污染时,以皂液,流动水洗手。
一次性纸巾或烘手机干手。
无可见污染,可用免洗液消毒手。
保证免洗液的摆放位置,增加洗手的依从性。
脱手套后洗手。
(2)定期手指表面采样,进行卫生学检测。
疑有感染流行,及时采样,汇报。
(3)六步法洗手。
医疗垃圾:
(1)医疗垃圾分类放置专用容器内加盖,及时消运。
特殊感染病例垃圾,黄色袋双袋包装,贴警示牌。
(2)可回收垃圾(输液袋)按规定执行。
各包装袋盒放入治疗室黑色袋内;
办公废物、餐巾纸、瓜皮果壳、食物残渣等放入医生办公室黑色袋内;
有血液体、输血器、输液器、针筒、引流袋、尿袋、来自绝对隔离病人废物等放入黄色垃圾袋内;
污染针头、安剖等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消毒液:
(1)标示开启时间,遵说明使用。
(2)消毒液现配现用,每日检测有效浓度并登记。
(戊二醛,施康)
(3)75%酒精使用后亦需登记。
(每周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