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3121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阅读课文,了解发现

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感情朗读,感受人物

理解语言,感受风趣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讲笑话

1.培养讲笑话的能力,避免不良口语习惯,丰富生活情趣。

2.培养大胆表现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幽默感。

3.能从笑话中感受到快乐,懂得生活无处不精彩。

4.用心倾听别人讲述,做好的听众,并能交流评价。

自主选择

放手交流

培养信心

提高能力

习作:

漫画的启示

1.了解漫画,把握特点。

2.明确作文要求,激发写作兴趣,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

3.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表达真情实感,巧妙布局谋篇。

4.联系生活实际有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5.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互相交流,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修改

语文园地八

1.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2.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3.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

4.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题

杨氏之子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第一课时

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8)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学生自由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互相交流:

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

(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交流古文:

(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的意思。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

(吾)

(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

(汝)

(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可以怎么说?

(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

(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

5.谈话导题: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

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杨氏之子。

(板书:

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

6.理解课题:

“氏”古代“姓”和“氏”分用。

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

“之”的。

“子”儿子。

“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7.了解《世说新语》。

【出示课件3】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8.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9.教师范读课文。

 

交流文言文名句,联系以前的学习的文言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30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回忆以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教学重点生字。

(1)“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

(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

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

ng”。

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5】

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想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6】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4.教师领读,学生再读。

5.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现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首先遇到的困难。

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上的暗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朗读,为理解文本铺开道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2)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3)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检查朗读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

(27)分钟

二、再读课文,了解意思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2】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①杨氏子是我国古代梁国的,他的年龄只有九岁,比我们大家还要小。

杨氏子)

②“聪”的意思是——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惠”的意思是——智慧。

③“甚”是“非常”的意思。

“甚聪惠”的意思是很聪明,非常聪明。

(2)你是怎样读懂上面词语的意思的?

(看注释)

(3)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

(甚)为什么?

(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自由发言。

(5)指导朗读:

读出杨氏子的聪明,读出内心对杨氏之子的喜爱。

(6)教师小结: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出示课件7】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是谁?

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

(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

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

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

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

死赠光禄勋,谥“简”。

(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

(孔君平来拜见小孩的父亲)“诣”是什么意思?

(拜见。

(3)“乃”是什么意思?

(就,于是。

)“其”是什么意思?

(他,指杨氏子。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5)从这句话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6)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4】

为设果,果有杨梅。

(1)“设”是什么意思?

(端来,摆上。

)谁为谁“设果”?

(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

(2)孩子端出多少水果?

(多种。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果有杨梅。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读一读,读出杨氏之子的可爱,读出对热情好客的杨氏子的赞扬。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谈话过渡:

此时,孔君平和大家一样,对这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心生喜爱之情。

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2)理解词语“曰”是什么意思?

(说。

)“此”是什么意思?

(这,这里指杨梅。

)“应声”是什么意思?

(马上回答。

)“未闻”是什么意思?

(没听说过。

)“夫子”是什么意思?

(旧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君平。

(3)句子中的“家禽”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4)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

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

“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5)孔指以示儿曰: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吗?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板书:

杨梅杨家果)

(6)孩子应声答道:

“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你能说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吗?

【出示课件6】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板书:

孔雀——孔家禽)

(7)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好人物对话。

4.指名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

1.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足以见得杨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

2.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

(生答)

(1)孔雀是君家禽。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未闻:

没有听说过。

显得委婉。

上一句就显得生硬了。

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

(2)夫子:

表现了杨氏子有礼貌。

4.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

(理解:

应声答曰:

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杨氏子的机智。

6.教师小结:

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板书:

甚聪惠)

四、熟读成诵

1.独立朗读,熟读成诵。

2.小组同学互相检查,相互评议。

3.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背诵比赛。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汇报交流,出示句子,一句一句地让学生汇报理解,并有意地进行学法的引导。

降低了学习难度,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表演朗读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深化对人物语言的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0)分钟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课堂小结:

巧妙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交流、沟通,机智的语言能使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希望大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伴得更加美好!

2.拓展阅读:

搜集并阅读《世说新语》中更多的故事,和同学互相交流。

如《谢太傅篇》、《徐孺子篇》等。

六、拓展阅读。

课后请你读一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并把这个故事的内容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吧。

板书

杨氏之子——甚聪惠

孔君平杨 梅  杨家果

杨氏子  孔 雀孔家禽

教学反思

22.手指

手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4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2.默读课文,初步作者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分钟

1.谈话激趣:

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

请把你们的手伸开,仔细观察自己的双手,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

(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双手及每一根手指。

2.鼓励交流:

同学们,你们说,哪根手指最好看,哪根手指最有用?

3.导入课题:

对于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的美丑和作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

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

手指)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

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5.谈话过渡:

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以学生熟悉的谚语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交流,解答遇到的不懂的词语。

2.指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3.互相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互相交流,并根据填空的内容,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写)

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

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分写)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总写)

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平时的读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默读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基本形式,是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奠基的训练。

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最基础的一项。

有条理地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概括主要内容,可以兼顾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阅读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

2.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1.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3)分钟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阅读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

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了解作家丰子恺笔下的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3)分钟

二、品读课文,认识手指,感悟写法

(一)品读课文,认识手指。

1.课文第一自然段说“它们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描写手指特点的语句。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3、4】

大拇指特点: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材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食指特点: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中指特点: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的幸福。

无名指和小指特点: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二)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

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读几遍,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大拇指:

①他的性格是什么?

大拇指——最肯吃苦。

②作者是怎样介绍它的特点的?

(指名多个学生发言。

例如拉胡琴,……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采用拟人和排比的写法,以举例的方式写出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劳,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无名英雄,再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它踏实、忠诚却不好大喜功。

③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肯吃苦?

(“死力”“拼命”“用劲”)

④指导朗读:

读一读,体会作者的遣词用语和拟人、排比的修辞妙处。

(也可以把文中的“他”替换成“我”,把自己想象成大拇指,用大拇指的语气再读课文。

(2)食指:

①食指的性格是什么?

食指——能干机敏)

②作者是怎样介绍他的特点的?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终是他主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