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920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斩文档格式.docx

A.激动素直接从植物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B.该实验存在两组空白对照,不符合对照原则

C.可进一步探究棉花生长不同时期激动素的作用效果

D.缺水环境下,激动素的作用体现出了两重性

【解析】激动素是一种植物生产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不能产生,A错误;

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水分充足组与缺水组对照,激动素0单位与其他单位对照,因此该实验存在两组空白对照,B错误;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旱环境下不同浓度的激动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可进一步探究棉花生长不同时期激动素的作用效果,C正确;

据图分析,与0单位相比,其他单位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不能体现激动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4.小鼠器官移植所引起的排斥反应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不一致引起的,不同种系的MHC均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当小鼠拥有不同MHC基因时,表现为共显性,即杂合体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都可以表现出来。

现利用两个种系的小鼠纯系A和纯系B进行下列实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纯系A成体的皮肤移植给纯系B的成体,会发生排斥反应

B.纯系A和纯系B交配后产生F1,F1同时具有两种MHC

C.纯系A和纯系B交配后产生F1,将亲本的皮肤移植给子代,会发生排斥反应

D.将纯系A成体的皮肤移植给去除了胸腺的纯系B成体,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小鼠纯系A和纯系B的MHC不同,因此将纯系A成体的皮肤移植给纯系B的成体,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

纯系A和纯系B交配后产生F1为杂合子,由于杂合体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都可以表现出来,因此F1同时具有两种MHC,B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纯系A和纯系B交配后产生F1,F1同时具有两种MHC,因此将亲本的皮肤移植给子代,不会发生排斥反应,C错误;

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对排斥反应起主要作用,因此将纯系A成体的皮肤移植给去除了胸腺的纯系B成体,不会发生排斥反应,D正确。

5.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

A.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蝴蛛的最低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

C.图中X代表从猎物种群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

D.如果蝴蛛全部死亡,对该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不会有影响

【答案】A

【解析】能量传递效率=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由于图中只能看出蜘蛛的同化量,但是不清楚猎物种群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正确;

蜘蛛以猎物种群为食,因此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

图中蜘蛛的同化量代表从猎物种群流入到蜘蛛体内的能量,而X代表的能量属于蜘蛛同化的能量之一,C错误;

如果蝴蛛全部死亡,可能会导致猎物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也会导致其天敌种群数量减少,D错误。

6.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

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

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C.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

1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A错误;

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B错误;

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

复眼正常雄性(XBO):

复眼异常雄性(XbO)=1:

1,C正确;

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AAXBXB,黑色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aa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没有雌性个体,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为1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盐碱地的改良或培育耐盐碱作物均可提高盐碱地农作物的产量。

(1亩《666.7平方米)

Ⅰ.近年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不施肥、抗病、耐盐碱的新型水稻(6‰〜8‰盐度条件下的海水灌溉)“海稻86”。

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海稻86”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水稻的氨基酸含量高出4.71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

(3)为研究“海稻86”的生长是否需要氮肥,现将生长状况一致的若干“海稻86”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用水培法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生长状况。

甲组溶液可用________________,乙组溶液可用等量的_______________。

Ⅱ.科技人员发现在盐碱地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进液泡,这可以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回答下列问题:

(1)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________;

这个过程体现的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

(2)这种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提高细胞的________能力,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1).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2).

(3).6‰〜8‰盐度的海水(4).6‰〜8‰盐度的海水加适量氮肥(5).主动运输(6).选择透过性(7).吸水

Ⅰ.

(1)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生长,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导致水稻细胞不能吸水,甚至失水。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3)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氮肥的有无,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甲组溶液可用6‰〜8‰盐度的海水,乙组溶液可用等量的6‰〜8‰盐度的海水加适量氮肥。

Ⅱ.

(1)根据题意分析,钠离子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可以逆浓度差运输,因此钠离子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2)这种载体蛋白可以将钠离子逆浓度差运进液泡,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提高了细胞的吸水能力,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型。

8.为检测不同波长的光(光质)对水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如图的装置和如下材料:

红、绿、蓝三种颜色的40W灯泡数个,试管、水藻、pH试纸、NaHC03溶液,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冋答有关问题。

实验开始时按图示安装装置并放入20℃的环境中。

(1)请写出后续的实验设计的主要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上图的该装置,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产生量,可表示水藻的________速率。

(3)若实验中采用白光,并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大,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为了减小实验数据的偶然误差,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要控制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

(5)在不改变实验材料和装置的情况下,如何使实验效果显著?

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置如题图相同的三套装罝,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40W灯泡在距试管相等的距离照射相同的时间,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的变化

(2).净光合(3).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02减少(4).重复实验(5).适当提高温度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检测不同波长的光(光质)对水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不同波长的光(光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灯泡表示;

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产生了氧气,导致溶液的pH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的变化来检测光合作用强度。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波长的光(光质),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结合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

设置如题图相同的三套装罝,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40W灯泡在距试管相等的距离照射相同的时间,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的变化。

(2)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图示装置中的植物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产生量,可表示水藻的净光合速率。

(3)根据题意分析,若实验中采用白光,并将试管向右移,则随着距离的增大,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减少。

(4)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偶然误差,常常需要设置重复实验。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是在20℃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相关酶的活性,进而使得实验效果更显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确定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9.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经研究,人的记忆分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其中短期记忆与_______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有关。

(2)—般情况下,小鼠的神经元在出生后便不再分裂,但其大脑海马体中的神经干细胞即使在出生后也能分裂产生新的神经元,这可能与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有关。

现已研究证明,某些神经递质可以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若令小鼠在转轮上运动,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也会加快。

为了探究运动导致神经元再生的原因,对4组小鼠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并统计了每组小鼠正在分裂中的神经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处理

每只小鼠正在分裂中的神经元数目(平均值)

不施加任何药物,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

720

不施加任何药物,在没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

298

178

施加神经质递质功能抑制剂,在没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

172

 

①请列举出两种神经递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Ⅲ组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2).新突触的建立(3).乙酰胆碱(4).肾上腺素(5).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并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6).运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①神经递质是在突触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常见的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②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第Ⅲ组的实验处理应该是施加神经质递质功能抑制剂,并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

③Ⅱ与Ⅳ说明神经递质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增值;

Ⅰ与Ⅱ对照说明运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掌握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形成的原因及区别,结合题干提示分析答题。

10.生物界的一些遗传现象似乎违背了遗传定律,其实不然,请用遗传定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假设有三对决定身高的基因,三对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使人的身髙在平均身高的基础上增加相同高度,且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可以累加。

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推测人的身高会出现________种。

(2)人类的ABO血型涉及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已知0型血的基因型为ii、AB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A型血的基因型为IAIA和IAi,B型血的基因IBIB和IBi,一对夫妇所生子女血型与双亲均不相同,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已知性染色体为XXY的果蝇为雌性,性染色体为X0的果蝇为雄性。

摩尔根设计了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交配实验,从而将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定位在了X染色体上。

在上述杂交的子代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出现一个白眼雌果蝇,同时,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也会出现一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果蝇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着长腿和短腿,基因A和a能被荧光标记为绿色。

长郡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雄果蝇某体细胞进行了荧光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个荧光点,小明同学猜测控制腿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小红同学则认为是另外一种可能,小红猜测基因A和a位于____________,小明、小红同学选择纯合长腿雄蝇与纯合短腿雌蝇为实验材料求证基因A和a位置,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答案】

(1).7

(2).ii和IAIB或IAIA和IBIB(3).某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子代出现性染色体异常(4).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5).纯合长腿雄蝇和纯合短腿雌蝇杂交,得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的雌雄个体杂交,统计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6).若子二代果蝇腿的长短与性别无关,且长腿:

短腿=3:

1,则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7).若子二代中,雄蝇全部长腿,雌蝇长腿:

短腿=1:

1,则A和a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本题涉及到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知识点,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提示和相关定律分析答题。

(1)根据题意分析,人体的身高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使人的身髙在平均身高的基础上增加相同高度,且显性基因的增高效应可以累加,则控制人体身高的基因型中可能含有6、5、4、3、2、1、0个显性基因,因此人体的身高会出现7种。

(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0型血的基因型为ii、AB型血的基因型为IA、IB,A型血的基因型为IAIA和IAi,B型血的基因IBIB和IBi。

要求后代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则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两种显性性状的纯合子,即亲本为IAIA和IBIB,子代都为IAIB;

亲本也可能是双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即亲本为IAIB和ii,子代为IAi、IBi。

(3)根据题意分析,白眼雌果蝇为XbXb,红眼雄果蝇为XBY,理论上后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XbY),雌果蝇全部为红眼(XBXb),但是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和一个红眼雄果蝇,说明某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子代出现性染色体异常,最终产生了基因型为XbXbY的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BO的红眼雄果蝇。

(4)根据题意分析,实验中雄果蝇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4个荧光点,说明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一对)相关基因,则控制腿长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因此小红猜测基因A和a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为了确定基因A和a位置,可以让纯合长腿雄蝇和纯合短腿雌蝇杂交,得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的雌雄个体杂交,统计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子二代果蝇腿的长短与性别无关,且长腿:

1,则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子二代中,雄蝇全部长腿,雌蝇长腿:

1,则A和a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11.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科学家欲从果园的葡萄上或土壤中分离这种酵母菌,操作如下:

(1)制备的酵母菌培养基在进行倒平板操作时,为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应_____。

(2)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时,为从聚集的菌落中获得单个菌落,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应从______开始划线。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线上有菌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从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将瓶中的液体用涂布器涂布接种于以木糖为唯一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酵母菌含量,应采用______法。

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罝

(2).上一次的末端(3).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4).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5).碳源(6).稀释涂布平板(7).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8).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

利用选择培养基和转基因技术能够筛选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产生酒精,且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强的酵母菌。

(1)为了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即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

(2)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时,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可以将聚集的菌落逐步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也可能是因为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3)已知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因此其在木糖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生长,而其他微生物不能,进而可以筛选出可以分解木糖的酵母菌。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酵母菌含量,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用于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5)防止外来杂菌污染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

12.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培育出抗虫菊花。

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

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2)限制酶M和N切割后产生的相同黏性末端是_________,连接它们所需要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3)为了促进对重组质粒的吸收,可用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

使其处于感受态。

(4)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5)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抗虫基因(目的基因)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若其中一种引物共用了31个,则目的基因最多扩增了_______次。

(6)将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以适当比例混合后饲喂菊天牛2龄幼虫,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请据表回答:

处理

菊天牛死亡率(%)

实验组

饲喂转基因菊花植株的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混合物

53.33

对照组

13.33

①对照组应饲喂_____________与人工饲料混合物。

②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答案】

(1).环状DNA

(2).GATC(3).DNA连接酶(4).氯化钙溶液(Ca2+)(5).卡那霉素(6).5(7).等量非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8).实验组与对照组菊天牛死亡率

分析题图,图示为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图,先是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和质粒构建基因表达;

接着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

分析表格:

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采用的运载体。

(2)根据图示限制酶M和N的识别序列可知,它们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都是GATC(CTAG);

DNA连接酶能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形成重组DNA分。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农杆菌)时,常采用感受态细胞法,即用Ca2+(或CaCl2)处理农杆菌细胞,使其处于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感受态。

(4)由图可知,标记基因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此可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来筛选转基因菊花。

(5)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抗虫基因(目的基因)两端的部分碱基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假设目的基因扩增了n次,则需要引物的对数为2n-1,已知其中一种引物共用了31个,则2n-1=31,n=5。

(6)①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幼虫的作用,可见自变量为是否加入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因此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非转基因菊花嫩茎及叶片与人工饲料混合物。

②据表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菊天牛死亡率差异显著,说明转基因菊花对菊天牛2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