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干问的是“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这是考查词语的辨析。
忘怀:
忘记。
释怀:
动词,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常用于否定)。
第一句中,是说那壮观的景色让他难以忘记,应使用“忘怀”。
形迹:
举动和神色,痕迹、迹象。
行迹:
行动的踪迹。
第二句中,是说勘探队员的行踪不定,应使用“行迹”。
蜕变:
(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嬗变:
演变。
第三句中,是说诗歌演变的轨迹,应使用“嬗变”。
点睛:
解答近义词的方法如下:
(1)语素分析:
“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比如,“形迹”和“行迹”,不同的语素是“形”和“行”,“形”意思是“神色”“举动”;
“行”,意思是“行动”。
(2)语境分析:
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比如“蜕变”是指发生质变,“嬗变”是指演变,而句中是说诗歌的演变,不存在质变,故应使用“嬗变”。
(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了大家的发言,他一时间莫衷一是,不知采纳谁的建议好。
②有的人觉得很难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但他表现得安之若素。
③是你们给我新的生命,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罄竹难书。
④这篇作文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在结构安排上尚能差强人意。
⑤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子,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⑥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
【答案】B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句中说“他莫衷一是”,故错误。
“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难以写尽,多含贬义。
句中说自己对别人的感激之情,感情色彩不当。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句中使用正确。
“师心自用”,师心,以已意为师;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一般为贬义词,只用于人。
此处情感色彩不当。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第二,辨析感情。
比如“罄竹难书”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贬义词,而句中形容自己对别人的感激之情,情感色彩不当。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⑥富于浪漫气息
A.①⑥④⑤③②
B.⑤③②①⑥④
C.①④⑥⑤②③
D.⑤②③①④⑥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解答此题,先《诗经》,后《离骚》。
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分析,②③⑤主要写《诗经》的现实注意;
①④⑥主要写《离骚》的浪漫主义。
《诗经》应该作为语句的主语,通过写什么,反应特点,综合前三句顺序为⑤②③。
以此类推即可,D项正确。
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抓中心。
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
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
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
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4.抓语境。
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
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小王同学向心理学家张教授请教:
“抱歉打扰您了!
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九寨沟地震以后,学校倡议同学们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C.学生会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改进学校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领导尽快落实。
D.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
“家严身体安康吗?
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此题A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用在此处不合适;
C项,“责成”指上级指定某人或某机构做好某些事,用在此处不合适;
D项,“家严”指自己的父亲,不合语境,应改为“令尊”。
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寺庙
余秋雨
还记得吗,离尼姑庵一箭之遥的西北边,是吴山庙。
同是晨钟暮鼓,却一衰一荣,一静一动,一冷一热,对比明显。
尼姑庵废弃时,风光全都到了吴山庙。
等到尼姑庵变成了小学校,一切又都变了。
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
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牌坊般的校门下,在一半嫩黄、一半浅紫的花丛边,今天轮值的何老师笑眯眯地站着。
她在检查每个孩子的衣着,叫他们把纽扣扣起来,把裤腿放下来,把鞋子穿上,再进教室。
课的铃声响了,很巧,吴山庙那边也敲起了钟,还传来了清脆的木鱼声。
紧接着,是吴山庙的醒禅和尚领着诵经,老太太们跟着一起诵。
虽然听不清语句,但那音调,能把四周的田野稳稳罩住。
何老师已经在上课,今天的课目是“常识——地球”。
听到了诵经声,何老师皱了皱眉,便走下讲台,来到教室的西窗前,伸手把那扇新装的玻璃窗关上了。
女老师们都从不同的他乡来,但都有共同的立场,那就不喜欢传统。
庙里的和尚和学校里的女教师,一直回避着互不见面。
有一次,两个和尚在路边看到一头羊被石头一绊,差点跌到河里。
他们惜生护生,立即牵起羊颈上的绳子,拴在路旁的一棵小树上。
当时,大路旁已种下两排小树,伸向远方。
两位和尚笑眯眯地正待走开,从校门里急急地奔出何老师,气喘吁吁地解开拴在树上的绳子,对男孩子们说:
“羊要把小树挣断的,快把羊送还给主人!
”两位和尚在几步之外,呆呆呆站着。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惜生护生,好像并不包括植物,而老师的心中,却藏着一个绿色的天地。
不久,何老师教学生唱了一首歌。
学生放学后就到了庙里,想开一个不小的玩笑,用歌声与正在念经的和尚们比赛。
学生们唱的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山外山……学生们唱完,听到木鱼边上传出一个声音:
“等一等!
”随着声音站起来的,是醒禅和尚。
他问:
“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
”孩子们以为要受训诫了,嗫嚅地背诵了一遍歌词。
醒禅和尚走到桌边举笔展纸,让孩子们一句句再念一遍,他跟着写。
写完,他自个儿咿唔了一阵,点头说:
“写得好,是你们老师写的?
第二天上学时转告何老师,和尚称赞她的歌写得好。
何老师一听就笑了,说:
“我怎么写得出来?
那是李叔同写的。
人家可是有名的音乐家。
几天之后,孩子们又来到庙里,醒禅和尚知道了写歌人的名字,便用毛笔写下了那三个字:
李叔同。
写完,醒禅和尚嘀咕了一句:
“这倒是与五磊寺的弘一法师重名。
”他仰头想了一会又笑了,“法师持戒森严,对于这种歌舞娱乐,他一听就会掉头离去。
何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转述立即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说:
“咳,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
怎么,他到了五磊寺?
趁暑假,何老师约着其他两位女教师,由村里一位大婶陪着,来到了五磊寺,只想拜见弘一法师。
但是,法师已经持杖远行。
回来的路上,三位老师越想越惊奇,越说越热闹。
“果然是他!
我们的学生唱着他的歌去与和尚比赛,没想到他自己做了和尚!
”“那么精通现代的文化教育,怎么回过头去投向了佛教?
”“这是倒退,还是提升?
”“肯定是提升,只是我们还太浅薄,悟不了。
”……
毕业时,路边的小树确实已经长大,但是还说不上林荫道。
有四个学生要到县城考中学,到小学里来向老师们告别。
今天一早,几位祖母已经领着他们到庙里拜佛,和尚还为他们的远行诵了三通经。
“读了中学,我们一定会回来。
”学生向老师保证。
“不要这样保证。
”何老师阻止,她笑着扬了扬手,说,“你看这村,这乡,原来土匪横行,幸亏有一批批外来人。
和尚是外来的,尼姑是外来的,弘一法师是外来的,我们也是外来的。
我教过你们孔子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不要太黏着乡土。
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正说着,吴山庙的钟声又响起了,和尚们诵经声也响起了,悠扬而婉转,低沉又绵长。
何老师听了一笑,说:
“好了,佛在说,动身吧。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表现了何老师超越中国传统的安土重迁观念的情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以四海为家的广阔胸襟。
B.小说的标题为“寺庙”,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寺庙里的和尚。
C.弘一法师曾积极出世,后又隐遁入空门,反映出自古中国文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
D.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何老师这一个性鲜明、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E.两个和尚只知道救助小羊,而何老师还懂得保护小树,这体现出和尚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老师的高。
(2)文章开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3)何老师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余秋雨在另一篇文章《庙宇》中写道:
法师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国的尴尬,他逃避着现代,而现代却莽莽撞撞地闯到了庙门前。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文本主体的理解。
【答案】
(1)AC
(2)环境描写,通过对比,为上文情节作铺垫,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3)关爱学生、善良慈悲、有修养有文化。
(文本分析略)
(4)主题:
学校老师与寺庙和尚先相互排斥,后理解,表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矛盾又殊途同归。
联系文本(略)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B项,“小说的标题为‘寺庙’,因为文本的主人公是寺庙里的和尚”不正确;
主人公应是学校里的老师和寺庙里的和尚,他们分别代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
D项,“小说运用……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有误,文中在塑造何老师形象时,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E项,“这体现出和尚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老师的高”错误,文中说“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惜生护生,好像并不包括植物,而老师的心中,却藏着一个绿色的天地”,这只是因为两人对“生”的理解不同。
(2)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这是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先找到这段景物描写,明确描写的中心以及景物的特点,“还记得吗,离尼姑庵一箭之遥的西北边,是吴山庙。
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这一部分环境描写主要突出“尼姑庵”和“吴山庙”的不同,“一衰一荣,一静一动,一冷一热”“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动的,热的,是学校”,二者对比鲜明,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同时也为下文所写的情节做了铺垫。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
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
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
一般的答题模式为:
……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
……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
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
……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
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比如本题中,题干明确提示“开头”“环境描写”,这就暗示考生要先明确所写的对象,一是尼姑庵(学校),一是吴山庙(寺庙),然后抓住各自的特点,一是衰、静、冷,一是荣、动、热,二者对比鲜明,这就为下文所写的学校老师与寺庙和尚先相互排斥后理解做了铺垫。
(3)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何老师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
首先给人物定位,从文中来看,“何老师”是一位教师形象,她代表了现代文化;
然后找出描写“何老师”的言行举止的内容,如第二段“今天轮值的何老师笑眯眯地站着。
她在检查每个孩子的衣着,叫他们把纽扣扣起来,把裤腿放下来,把鞋子穿上,再进教室”,这表现出她对学生的关爱;
第四段“从校门里急急地奔出何老师,气喘吁吁地解开拴在树上的绳子,对男孩子们说:
‘羊要把小树挣断的,快把羊送还给主人’”,这表现出她的善良慈悲;
从她教授学生唱李叔同的歌以及对李叔同的了解,可以知道她知识渊博,有文化。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般包括两种,一是直接描写,即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描述,比如本文中,第二段“笑眯眯地站着”,叫学生“把纽扣扣起来,把裤腿放下来,把鞋子穿上”,第四段“急急奔出”“羊要把小树挣断的,快把羊送还给主人”,这些动作、神态以及语言描写都是直接描写;
二是间接烘托,即借助环境和他人进行侧面衬托,如第二段,“在一半嫩黄、一半浅紫的花丛边”,这一环境描写对何老师起到衬托作用。
借助这些内容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4)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首先抓住题干的引文,“法师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国的尴尬,他逃避着现代,而现代却莽莽撞撞地闯到了庙门前”,考生要抓住“新文化”“现代”这些词语,然后到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如“女老师们都从不同的他乡来,但都有共同的立场,那就不喜欢传统”“那么精通现代的文化教育,怎么回过头去投向了佛教”“肯定是提升”,可见文中所写的女教师们代表的是现代文化,寺庙里的和尚们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他们互不相融,相互排斥,有矛盾又殊途同归。
解答本题,应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入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想起苏州
胡跃先
想起苏州就想起江南的烟雨红颜,江南的杏花春雨,江南的小花伞。
苏州的婉约细腻大抵就在那一城一水,一花一叶了,是的,苏州的城是梦幻迷离的,天下园林在江南,江南园林在苏州,可见她的风姿绰约。
拙政园的大气,留园的小巧玲珑都好似一幅幅醉人的写意画,那画上有桃红柳绿,有燕子来时月满西楼,也有吴山点点愁。
那一扇扇古老的门楼里都是一个个散发着幽香的故事,那故事里有动人的歌谣和图画。
想起苏州就想起唐伯虎,想起唐伯虎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想起桃花庵就想起他的《桃花庵歌》和《落花诗》。
在月夜孤凄的夜晚,在红消香断的白天,吴门四才子和吴中四杰的唐伯虎踏歌而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是唐伯虎的潇洒。
“别人笑我忒风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又是痴迷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再看他的《落花诗》,我们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
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
”这是不是与曹雪芹的《葬花吟》有些相似呢?
是的,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
再看林黛玉也是出生在苏州,也许就是拙政园或留园的大家闺秀,10岁以前她就在那里吟诗绘画做女红。
那青砖黛瓦,绿树红墙,还有那一溪的桃花,成就了她一生的聪明,也注定了她的冰肌玉骨。
她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惜寿年不终,早早地夭折了,带走的是红楼的遗恨,带不走的是苏州的雨,苏州的风,苏州的春花秋月,苏州的小桥流水。
我们在记住黛玉的同时,也记住了苏州这座美丽的城市。
是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你难道不认为林黛玉的冰雪聪明和她的兰香蕙质不就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吗?
黛玉姑娘手中的那把小花伞又传过了百年,那三月的雨仍是那样多情和柔软。
我是二十年前去的,在苏州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女人。
就在虎丘山下,我邂逅了秋香,她和唐伯虎款款而来,他们在雨中相遇,共用一把小花伞,深情一顾,情动千年。
他们习字作诗,绘画绣花,不染尘埃,不求闻达,心无旁鹜,只在山林。
虽然在我是梦的幻影,然而,我思故我在。
我见到的游人,以及那一个个红男绿女难道不是秋香和唐伯虎吗?
你看他们多么相爱,多么风流袅娜。
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
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
吴王的美人不听招呼,他挥刀砍下他们的头颅,从而一呼百应,苏州从此寒光无比。
天幕血红,孙武带领吴国的军队南征北战,攻齐攻楚攻越,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成就了千秋兵学宝典《孙子兵法》。
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
所以世界上的东西绚丽总是暂时的,唯有平淡才是永恒的。
天心月满,人有几何?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想必苏州的雨也分外撩人,那拙政园的荷塘,那枫桥的绿水,以及那满街满巷的俏丽女子和他们手中的小花伞都牵动着我的情思。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开头概写苏州城的梦幻迷离,风姿绰约,并以拙政园和留园的特点引出散发着幽香的故事,以及那故事里的动人歌谣和图画。
B.我们看到唐伯虎既是潇酒的也是哀怜的两面,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
苏州城也具有两面性,如拙政园大气,留园小巧玲珑。
C.散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文中所写之景、之人,不在眼前的,乃是回忆,此为虚;
如今已是六月,雨水渐多,江南的雨更是下个不停,写现在,此为实。
D.“归入五湖明月,和他的爱人一起在夕阳牧歌中静静地长眠”一句意味深长,“静静”是“平淡之意,“长眠”是“永恒”之意,“五湖明月”既寓意平淡,又寓意永恒。
8.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
9.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7.B8.
(1)说明本文要写的主体是苏州。
(2)“想起”意味着本文可以自由驱遣文字,既可以写景状物,又可以写人叙事或抒情议论,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用“想起”使虚实结合成为了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9.作用:
(1)承上启下;
(2)突出苏州的特点。
理解:
(1)景的恢弘大气为锋利,梦幻迷离风姿绰约,月满西楼,景色赋予的点点愁为柔软;
(2)唐伯虎的潇洒为锋利,哀怜为柔软;
(3)林黛玉美丽而才华横溢为锋利,冰肌玉骨、寿年不终为柔软;
(4)秋香与唐伯虎爱情的“情动千年”为锋利,“深情一顾”为柔软;
(5)两千多年前兵学大师孙武在这里操练兵马,威震三军,南征北战,成就了《孙子兵法》,此为锋利,但是后来孙武还是归入五湖明月,与他的爱人一起静静的长眠,此为柔软。
7.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
本题中,B项,“……我们可以肯定人性都有两面性”有误;
这个推断过于绝对,且文章的主体是写苏州,写唐伯虎的两面性是为了体现苏州的特点。
A项,侧重考查开头的作用;
C项,侧重考查文章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
D项,侧重考查文章语言的内涵。
8.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这篇散文以‘想起苏州’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说明”。
“想起苏州”是文章的标题,故本题的设题指向标题。
标题的作用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交代写作对象和指向写作内容,“想起苏州”,“苏州”是本文的写作主体,标题交代了写作的主体;
奠定情感基调,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想起”流露出作者对苏州的怀念;
串连情节结构,预示情感发展变化;
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使用的技巧,“想起苏州”,“想”说明文中有虚的部分,故本文的主要技巧是虚实结合。
本题难度较大,如能从题干中明确设题的方向,即可明确答题的思路。
9.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文中‘苏州既是柔软的也是锋利的’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和句子的含义。
对于第一个问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思考,内容上,写了……,表现了……;
结构上,要根据句段在文中的位置,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本题的题干已经给出了暗示,“单独成段”,文中单独成段的句子在结构上往往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故可以从这个方面答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如“柔软”“锋利”,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个词语的内涵;
如上文第二段“唐伯虎的潇洒”“简直与林黛玉一个口吻,一样的哀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