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235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学案

选修二第1讲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考纲明示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

(2)卢梭民主政治的重要献:

(1)《独立宣言》;

(2)《人权宣言》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1)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标要求知道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1)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定法律的准备阶段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3)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考点1  欧洲的专制理论 1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被称为“神学界之王”的托马斯·阿奎那就对教权至上论做了系统的阐述。

他认为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从根本说,国家和君权都是上帝的创造物,是神授予的。

2.欧洲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王权强化的产物。

国王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在事实和法律上握有最高权力。

君主专制的形成,需要借助神权维护它的统治。

英王詹姆士一世正是借助“君权神授”的理论神化和加强王权的。

他鼓吹“王权至上”和“君权神授”思想,强调君权自上帝,议会的权力自国王。

考点2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

(1)斯宾诺莎强烈抨击和批判封建专制理论和神学经典,他用自己的思想为荷兰资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

(2)他发表《神学政治论》著作,明确提出了天赋人权理论,他认为天赋人权是自然权利,国家的权力于人们签订的一种社会契约。

(3)意义:

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2.洛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背景:

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为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690年洛克出版《政府论》。

(2)主要思想:

主张法治,法律至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影响:

洛克提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1)主要内容:

人是生而平等的,国家的主权于人民,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民主权论;提出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斗口号。

(2)意义:

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以及美法两国的宪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罗伯斯庇尔看做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

特别提醒 天赋人权、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的含义

(1)天赋人权是指人生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和安全等都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

(2)分权制衡是指将原集中于君主一人的国家最高权力进行分割,分割后的权力分别由不同的人或机构掌管且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以避免专制暴政。

(3)主权在民即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自人民,属于人民,因此人民推翻暴君统治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

 

考点3  法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017  选考部分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金版教程·历史()  NE1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背景:

法国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旧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使阶级矛盾逐渐白热化;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速了革命的爆发;1789年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进入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4)革命发展:

1792年8月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义,吉伦特派掌权,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处死路易十六。

()革命高潮:

1793年6月巴黎人民第三次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掌权,实行“恐怖统治”。

2.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时代的开始: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2)帝国建立: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内外措施:

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经济上,进行财政改革,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上,创办一系列的学校,建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法律上,颁布《民法典》;军事上,进行一系列的对内和对外战争。

3.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1)波旁王朝复辟:

1814年第一次复辟;181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彻底覆灭,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

(2)七月王朝建立:

1830年7月,工人阶级掌握武装,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

(3)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考点4  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 1《独立宣言》

(1)制定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参与起草的《独立宣言》。

(2)内容

(3)意义

2.1787年宪法

(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成立的邦联政府,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2)1787年通过了1787年宪法草案,1788年生效,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规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联邦制和法治原则。

评价: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宪法,它确立的联邦共和制和三权分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也为欧洲的反封建斗争树立了一面旗帜;1787年宪法也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考点  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1第一国际

(2)成立:

1864年,在伦敦成立;它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3)主要活动:

领导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

(4)历史意义:

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2.第二国际

(2)成立:

1889年7月,在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

 

特别提醒 19世纪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基本条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但各种条并不成熟,资本主义尚未发展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这是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工人运动虽未成功,但仍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推动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

 

1.比较洛克与卢梭民主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①背景:

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主义阻碍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内容:

都批判封建专制主义,都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

③影响:

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并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构筑了民主蓝图。

(2)不同点

①背景:

洛克的思想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捍卫革命成果的需要而出现的;卢梭的思想是在法国封建等级严重,封建统治根深蒂固,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的结果。

②内容:

洛克主要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权力分立;而卢梭主要提出了“主权在民”。

(3)影响:

洛克思想中的分权说后被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说,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思想成为指导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2.《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异同点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区别颁行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为了确定资产阶级基本的政治原则内容侧重点侧重于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是一篇“战斗檄”重在确立资本主义新制度,在将矛头指向封建旧秩序的同时,更重视对“自由”“平等”“法治”这些基本民主原则的阐释对世界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民主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规定的人权更具体、广泛,更具普遍性,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影响深远联系

(1)《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它催生了法国的《人权宣言》

(2)都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启蒙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3)都是诞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政治宣言,既推动了革命的进程,又体现了革命的成果

(4)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史上两个具有法律性、纲领性和理想性的重要献,都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制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3如何客观评价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政以及拿破仑时期的政策所起到的作用?

(1)君主立宪派: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当政期间,通过立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旧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初步的改造,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基本实现革命目标,为大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他们反对共和制、维护君主制而被赶下台。

(2)吉伦特派:

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政期间,在废除君主制、创建共和国以及进一步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措施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然而,在共和国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能暂时牺牲自身利益,无法稳定局势,遭到人民唾弃。

(3)雅各宾派: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政期间,为保卫共和国、拯救革命,在摧毁封建制度的同时,实行“恐怖统治”,战胜了敌人,克服了危机。

但危机过后,主要领导者用恐怖政策排除异己,导致内部分裂而垮台。

(4)拿破仑:

在“雾月政变”后上台。

一方面恢复了一些旧制度,另一方面也实行了很多维护大革命成果的政策,比如他制定的《民法典》。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了大革命的精神。

但终因穷兵黩武而被赶下台。

4.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工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原因是什么?

(1)自发性斗争减少,有组织的斗争增多。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的化素质和组织程度大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工人政党和组织的相继建立,使工人运动从自发性向组织性方向发展。

(2)由以暴力斗争为主向以合法斗争为主发展。

一方面因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扩大,进行合法斗争有了可能;另一方面工人政党和工会普遍建立,在它们的指导下工人运动比以前更讲究斗争策略。

(3)由以政治斗争为主向以经济斗争为主发展。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工人阶级取得了过去不曾有过的许多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已取得的政治权利进行斗争,争取经济待遇的改善成为大多数工人的要求,所以这一时期的工人罢工多以缩短工时、改善待遇、提高工资福利为目标。

.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②都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第二国际运动前期的指导;④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不同点:

①组成不同:

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活动范围和内容不同:

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的工人斗争结合在一起;③组织形式不同:

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组织的上级组织,而第二国际不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政党指明方向。

真题典例1[201·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围绕着“人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自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六边形的国土上展开。

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创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

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