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9037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伟大老子与进化论Word下载.docx

一个星系退离地球的速度同它离地球的距离成正比。

这个规律被称之为“哈勃定理”。

此后,哈勃定理不断地得到进一步观察证实。

现天文学家借助于大尺寸的望远镜,已经探测到一些离我们地球非常遥远的天体,其退行速度高达240,000公里/秒以上。

根据在宇宙中发现的这个普遍现象,天文学家创立了关于宇宙是膨胀着的学说。

现在天文学家已普遍认为宇宙是在膨胀着的。

并且还可以利用宇宙的这种膨胀现象来解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场方程”。

至于宇宙的膨胀,有一种解释是:

膨胀是最初的一次爆炸的结果。

1927年,比利时数学家勒默策提出:

可能现在宇宙的一切物质最初都是来自于一个超密物质的“宇宙蛋”的爆炸结果。

由于这个宇宙蛋的爆炸,才产生了我们这个宇宙。

它爆炸后的那些团团物质尘云就形成了宇宙间的各个星系,并且直到现在它们仍然还在向四面八方飞散着。

进一步研究还指出:

基本粒子可能就是起源于宇宙蛋的大爆炸的过程中,而化学元素不是在星系世界的进化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在恒星进化过程中才生成的。

  

至于宇宙蛋的来源,有一种假说,认为宇宙蛋是宇宙开始时的极其稀薄的气体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而成。

即宇宙在其更早的无限久远之前的某个时期,开始于差不多几乎是绝对虚空的状态。

以后经过收缩阶段而形成宇宙蛋,然后爆炸,再经过膨胀阶段,再回到差不多是绝对虚空的某种新状态,而我们现在就刚好生活在宇宙的这两者之间比较丰富多彩的短暂时期内。

有些天文学家,如英国的邦诺据此还作了一些估算和推论,认为宇宙已经历了无数次上述“循环”,每次“循环”要经历约数百亿年,即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振荡的宇宙”。

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桑德奇估计,宇宙的每一次振荡周期约820亿年。

所有这些学说,都说明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演化的宇宙”。

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

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在远古时代,就有“宇宙出自混沌”的猜想。

十八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采用了这个猜想。

并且在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的有关太阳系结构学说的基础上和当时已有的科学发现,提出了关于太阳系从云团状态向现时天体结构演化机制的设想,从而用历史解释了现存。

他认为一切物质间不仅存在着引力,也存在着斥力。

引力使云团状态的分散物质不断凝聚,而在小质量物体向大质量物体趋近的过程中,斥力使其产生了旋转运动。

他用这一基本原理来阐述太阳系的形成过程,解释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为何处于同一轨道平面上,以及轨道取向、轨道根数等产生的原因。

稍后,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796年也独立地提出了他的假说。

按照拉普拉斯的描写,那形成太阳系的巨大的、收缩着的云团物质,从一开始就旋转着。

随着云团的收缩,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转速将越来越高,云团开始从它快速转动着的赤道附近抛出一些物质环来。

这样,在形成中的太阳周围就遗留下一系列的轮胎状物质云。

而这些物质环慢慢地就凝聚成了太阳系中的各个行星;

这些行星本身也可能按上述同样方式抛出了一些小环,就形成了它们各自的卫星。

这些假设似乎同太阳系的一些主要特征一致,却有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致命弱点。

例如,1859年,英国数学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数学上对土星环进行了分析,他证明,不管什么天体抛出的气体物质环,都只能够凝缩成土星环那样的小粒子集合体,而不会使它形成一个大固体,因为万有引力将把它拆散。

另外,据计算,全部行星质量仅有太阳系质量的0.1%,却拥有太阳系总角动量的98%!

但在木星和土星各自的系统中,它们却存有其系统的大部分角动量!

1905年,美国科学家钱伯林和莫尔顿又提出一种假说,他们把行星解释为另外一颗恒星和我们的太阳很近地相擦而过时从太阳和那颗恒星中拉出来的一些气体物质,而那些留在我们太阳近旁的物质云团后来就凝缩成一些小的“星子”,然后这些“星子”又发展成行星。

这就是所谓的“星子假说”。

然而实践证明,这个假说也是漏洞百出,而很快被人们放弃。

随着天文学家对宇宙眼界的开阔,使人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星系的形成问题。

这时星系这一名称所指的气体尘埃云,要比拉普拉斯设想形成太阳系之母的云团要大得多。

显然,在这样一些巨大的物质云团中会发生汹涌激荡的湍流,而且在这些湍流中还会出现旋涡,而每一个旋涡就有可能凝缩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1944年,德国天文学家韦扎克对这种设想进行了详尽地分析,经过计算后指出:

那些最大的旋涡包含有足够形成星系的物质。

当这样一个巨大旋涡作湍动收缩时,就会产生出一些子旋涡。

每一个子旋涡也很大,足以诞生出一个或多个太阳系来。

在太阳旋涡的外缘,又会出现一些亚子旋涡,它们就可能形成行星。

当两个亚子旋涡相碰撞,而象两个啮合的齿轮朝相反方向转动时,在它们的接合处,就会形成行星。

因为在这些地方,尘埃粒子会因碰撞而结合。

这样碰撞的结果,就可能先形成星子,然后再形成行星。

此后,瑞典天体物理学家阿尔芬又考虑到太阳的磁场在其生成中对旋转的制动和传递作用,而对韦扎克学说加以改进。

结果,使这个学说成为一个看来是迄今说明太阳系起源的较好的理论。

就这样,在浩瀚的宇宙中,出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地球;

赖以生存的环境:

月亮、星空和光辉灿烂的太阳。

由岩石和红移测得的结果,认为现太阳和地球的年龄都是50-60亿年。

  

天文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后知道,在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上没有一个有与我们地球上相似的大气,而使人们推论,地球上的大气是一系列独特过程作用的结果,它是得天独厚的。

因为在宇宙中,氢、氦、碳、氮和氧占了大部分,而其中氢的普遍性又远远地超过其它元素。

所以美国化学家尤里认为在氢的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原始大气I的情况下,碳很可能会与氢化合成甲烷(CH4),氮与氢化合成氨(NH3),而氧与氢化合成水(H2O)。

氦和多余的氢可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而逃逸出去;

水形成海洋;

甲烷和氨这类较重的气体会被地球的引力紧紧地保持住,从而成为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而形成大气Ⅱ。

而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又会使大气Ⅱ继续发生变化。

在外行星上这种变化是极微小的,这是因为:

其一,它们所接受的来自遥远太阳的辐射较弱;

其二,它们有巨大的大气Ⅱ层能够吸收掉来自太阳的辐射,从而使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对其大气的作用极微弱,而不致于使其产生显殊的变化。

所以外行星大气中至今仍然是氢、氦、氨、甲烷。

但这对五个近太阳的星球:

火星、地球、月球、金星和水星的情况就不同了。

而其中因月球和水星太小、太热或既小又热,不能保持住其周围的大气。

只有火星、地球和金星的周围,在开始时具有主要是由氨、甲烷和水组成的薄薄的大气层。

当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照射在地球的大气Ⅱ之上层水分子上,就把它“光致离解”,而使其分解成氢和氧。

氢可能逃逸出去,而留下氧。

由于氧的化学性质活泼,就会同它附近的甲烷作用而形成二氧化碳(CO2)和水;

与氨作用形成氮(N2)和水。

从而使大气从甲烷和氨很缓慢,但却是稳定地转化成氮和二氧化碳,而氮与地壳中的矿物质发生缓慢的作用而形成硝酸盐,剩下的二氧化碳则成为大气的主要成分。

同时,一旦二氧化碳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成分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就不会再通过水分子离解而使大气进一步变化了。

因为当氧开始以自由态形式积累起来的时候,在高层大气中就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臭氧层,阻碍紫外线辐射进入低层大气,从而阻止发生进一步光致离解作用。

所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是稳定的。

进而,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如这个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很稀薄,又远离太阳,那么这种效应将很微弱,例如,象火星上的情况,火星上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

但如大气密度很大,又靠近太阳,那么它的“温室效应”又将很大,最后使这个行星变的极热,其全部水都将以水蒸汽的形式留在大气中,而把它的表面永远隐藏在不消散的浓云之下。

例如,像在金星上的情况那样。

而在地球上的情况既不象火星,也不象金星。

在地球的大气中,氮没有被全部吸入地壳中,而留下的二氧化碳又是稀薄微量的,其温室效应既不大又不小,既有保温作用,又没有形成能窒息万物的高温“外壳”。

这样,就不仅使地球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而且是一个具有负熵的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

这个由太阳、大气、海洋和地球所构成的非线性系统,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而必定使它其中的物质从无序、热混沌到有序的不断转变和进化,其结果就产生了生命,生命的多样性,以及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的多层次进化。

进而,在地球的海洋里,生命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又破坏了氮的化合物,把氮释放出来。

这样,在大气中开始产生大量的氮气。

此外,细胞发展了借助于不受臭氧层阻挡的可见光把水分子分解为氢和氧的能力。

氢与二氧化碳化合,就构成了组成细胞的复杂分子,而氧在释放出来后,则进入大气。

这样,地球上的大气Ⅱ,由于有了生命,其组成又从氮和二氧化碳转变成由氮和氧组成的现在大气Ⅲ。

随即,温室效应变得更微弱,地球依然是冷的,并能保持它的独一无二的液态水的海洋和其中含有大量自由态氧的大气层。

实际上,含氧大气可能只是地球已存在约50亿年历史的最近几亿年的特征。

科学证明,甚至在6亿年以前,其大气中的氧也只有约现在的10%。

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含氧丰富的大气层,首是要庆幸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优越位置和它自身的优越条件,从而使它产生了生命;

而正是由于生命的产生又使得它的大气中有存在自由态氧的可能性,而自由态氧的存在又反过来使得生命能够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而这一切对地球来说又都是必然的。

1.生命的起源:

人类真正地能克服宗教的桎梏,而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来探索和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是由二十世纪初才开始的。

因为只能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才能渠成,只有伴随着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进步之果熟,之水到,关于正确认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这个蒂才能落,渠才能成。

大多数人类早期的文化中都有一些关于上帝创造第一个人的神话,有的还涉及到其它生命的创造问题。

可是人们却很少把生命的形成完全归功于上帝的万能之手,特别是对于低级生命的产生。

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圣洁的,是不肖于对那些低下的、肮脏的东西之一顾的。

例如人类很早就认为象昆虫和蛆这样一些低级生物是从腐肉中自生出来,青蛙是从泥里直接产生出来,老鼠可以从霉烂的麦子里产生出来。

这种观点似乎人们是依据自己实际观察得到的“想当然”的论断。

无论是古希腊的“思想帝王”亚里士多德,还是中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都对此深信不疑。

人们第一次对生命起源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也是首先避开宗教、神灵,而从这个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见解开始的。

第一个用实验来检验这个信念的是意大利医生雷地。

1668年,他决意要看看蛆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从烂肉里生出来。

他把一块块肉放在一个个瓶子里,有的瓶口盖上纱布,有的则不盖。

苍蝇能自由地飞到那些瓶口不盖纱布的瓶子里,而不能进入那些瓶口盖有纱布的瓶子。

结果表明:

只有那些瓶口不盖纱布,苍蝇可以自由出入的瓶子里的肉上才生蛆。

因此他断定:

蛆是由苍蝇产在肉上的极为微小的卵孵化出来的。

没有苍蝇的卵,不论肉腐烂多久,也不能生蛆。

可是,在雷地那个时期以后不久,当人们发现微生物的时候,很多科学家又开始相信虽然从死物里不能产生看得见的生命,但微生物却可以从死的东西里变出来。

因为既使把放肉的瓶子的瓶口用纱布盖严、封好,其中也会长满了细菌。

关于微生物可以产生于死物的观点又盛行了一个世纪,直到1765年,意大利的博物学家斯帕兰扎尼才开始对这个信念产生怀疑。

1765年,斯帕兰扎尼准备了两组瓶子,都装入肉汤。

让其中第一组开口,使空气可以自由进出;

而把第二组瓶子里的肉汤首先加热煮沸,杀死其中已有的各种微生物,然后封好,不让空气里可能有的微生物进入。

结果:

第一组瓶子里的肉汤里很快长满了微生物;

而第二组瓶子里的肉汤里却没有产生出微生物。

这就证明了,就连微生物也不能由无生命的物质里产生出来。

他甚至还分离出一个单个的细菌,并且看到它分裂成两个细菌。

但这仍然没有让人们心服。

还有人坚持煮沸能把空气中的各种“生命力”煮死的说法。

为此,在1862年,法国化学家、生物工程的开山鼻祖巴斯德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瓶子,它有一个既象鹅的脖子又象个横放的S形的长颈。

他不把瓶口密封,空气能够进入瓶内,可是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和微生物却进不去,因为弯弯的瓶颈象个陷坑,起着类似于在下水道中防止臭气回流的S形管的作用。

他在瓶子里放上一些肉汤,安装上S形的瓶颈,把其中的肉汤煮沸,然后等着看发展。

结果,肉汤内保持无菌。

空气中显然没有什么“生命力”。

这样,巴斯德的实验才把“生命力”之说永远地埋葬了。

在上面,科学家首先证明了:

无生命的物质不能产生生命;

而后,科学家要证明的却是:

生命又确实是无生命物质进化来的。

而使得这两个相反的命题统一起来是其条件的不同。

但如果生命既不是神创造的,又不是“生命力”创造的,那么是怎么来的呢?

十九世纪末,有些理论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生命历来就有的。

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亚斯提出来的。

1907年,他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宇宙的形成》,其中说宇宙一直就有生命,生命穿过宇宙空间游动,不断地在新的行星上定居下来。

他说:

生命是以孢子的形式游动的,孢子可因无规则运动而逸出行星的大气,然后靠太阳光的压力被推向宇宙空间各个角落。

他认为:

孢子在星际空间里被光辐射推动着一直向前运动,直到它死掉或落到某个行星上安家落户,发展成活跃的生命。

但是在1910年,科学家们证明:

紫外线能很快杀死细菌的孢子。

在星际空间里,即使不算其它破坏性辐射,如宇宙射线、太阳X射线,以及围绕着地球的范艾伦带的那些带电粒子等,只就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也已经足够强了。

而就人类至今所知道的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构成的孢子都害怕辐射的照射。

尤里认为,生命是在大气Ⅰ中开始的。

1952年,在尤里的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米勒(丹麦显微镜学家)让加上氨、甲烷和氢的水循环流经一个模拟太阳紫外线辐射的电弧。

一个星期后,他用纸上色层法分析他的溶液,发现除了那些不含氮原子的简单物质以外,还有甘氨酸和丙氨酸,两种最简单的氨基酸,并且似乎还有其它两种比较复杂的氨基酸。

米勒的实验结果非常重要:

第一,这些化合物形成得很快,数量也很多。

实验只进行了一个星期,在他所使用的甲烷中,就有1/6与其它物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他的实验中所形成的有机物恰好都是活的组织所具有的。

那些简单分子变成比较复杂的分子的途径,似乎正好直接朝着生命的方向前进。

在后来更为精微的实验里,这个朝向生命发展的过程在不断继续着。

在任何时候,实验中所大量形成的分子,似乎都是朝向我们所熟悉的生命前进的。

这就是自然,自而然之,本质上的意义。

艾贝尔森继续了米勒的工作,他进行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用的是由不同气体以不同组合方式构成的原始材料。

他发现,只要开始时所用的分子中有碳、氢、氧、氮等原子,使用的能源不一定利用放电,就都能形成那些在蛋白质中通常所见到的氨基酸。

1959年,两个德国科学家格罗特和维森霍夫设计了一个用紫外线代替放电的实验,他们也得到了氨基酸。

紫外线不仅可以杀死生命,也可以制造构成生命的物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科学家们在地球外围空间的气云里也发现了一些代表朝向这个生命方向发展的最初阶段的更为复杂的分子。

这一些都有力地说明,简单物质朝向生命发展的路线是在当时地球环境中的必然,是受阻力最小,而概率最大的“自然”之路。

1968年11月,天文学家在星际间发现了水分子和氨分子的射电波“指纹”;

1969年,又探测到甲醛(H2CO);

1970年,又探测到丙炔腈(NCCCN)和甲醇(CH3OH)。

现在人们知道:

可能在尘埃云团发育成地球的那个时候,形成复杂分子的最初发展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地球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有了氨基酸。

1970年,对此出现了有利的证据。

锡兰出生的生物化学家波南佩鲁马研究了1969年9月28日在澳大利亚的一块陨石。

仔细分析发现,其中有微量的五种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脯氨酸。

这些氨基酸都没有光学活性,所以陨石里的这些氨基酸并不是出于球球污染,即不是由生命过程形成的,而是由在米勒的烧瓶里所发生的那种非生命的化学过程形成的。

1961年西班牙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奥罗利用在米勒实验中的一种产品氰化氢作原料加到实验开始时使用的混合物中。

结果他得到了很多种氨基酸,甚至还得到了一些短的肽,一些嘌呤和核酸的重要成分腺嘌呤。

1962年,他又用甲醛作为原料之一,制成了核酸的其他成分:

核糖和脱氧核糖。

1963年,波南佩鲁马也做了一些同米勒相似的实验。

他利用电子束做能源,制成了腺嘌呤。

此后他同马里纳和萨根一起,进一步把腺嘌呤加到核糖溶液里,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制成了腺嘌呤和核糖分子结合而成的腺嘌呤核苷。

假如,这时还有磷酸存在,磷酸根就会挂在上面而形成腺嘌呤核苷酸。

事实上,可以加上三个磷酸根而形成三磷酸腺苷(ATP)。

而ATP是活组织能量处理机制所必需的成分。

1965年,他又把两个核苷酸结合在一起,制成了二核苷酸。

假如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其他实验里所使用的混合物中加上氨基氰(CNNH2)和乙烷(CH3CH3),就能产生其它一些化合物。

在地球的原始时期就可能已存在着氨基氰和乙烷。

因此,在地球的原始海洋和大气里,正常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毫无疑问地也会发生这样的作用,从而形成蛋白质和核酸。

在地球还没有生命的时候,所形成的各种化合物都会在海洋里保留下来并且积累起来。

因为那时候既没有大大小小的生物消耗它们,也没有游离的氧去使它们氧化或分解。

唯一能破坏它们的重要因素是形成它们的紫外线等辐射。

可是,海流可以把它们大量地带到海洋中层的安全避难所中,在这里既远离遭受紫外线辐射的海面,也远离放射性活跃的海底。

据波南佩鲁及其合作者们估计,原始海洋约有1%完全是由这些新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其数量超过一千万亿吨。

这样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已经足够供应各种自然力去发挥它们的创造作用了。

有这样巨大的数量的蛋白质和核酸,即使是最为复杂的物质也必然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出来,更何况还有数十亿年的时间可供它们来精雕细琢呢!

因此,从逻辑上完全可以假定,地球的原始海洋和大气中的简单化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地形成较为复杂的氨基酸和简单的糖类;

氨基酸又结合成肽;

嘌呤、嘧啶、糖和磷酸则结合成核苷酸;

经过若干年代,又逐渐形成蛋白质和核酸。

最后,关键的一步必定终会到来:

这些物质通过随机结合,由诱发而形成了一个能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

这个时刻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生命”的开始。

我们根据自组织理论知道,那时的地球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具有负熵的耗散结构系统,它吸收太阳的能量而使自己的简单物质形态逐渐向复杂、更复杂的物质形态发展、进化,不平衡是它的有序之源,“涨落”是激活它的“种子”,而“涨落”又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对它的偶尔一次骚动、干扰,都可能是投向它的、诱发它产生能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的“种子”。

可见,在生命本身进化之前,有一个“化学演化”的时期。

然后,只要有一个“活”的分子,就足以使生命开始发展,而这一切对那时的地球来说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从而使地球变成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生命的世界。

这正象一个受精的细胞能发展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一样。

在那时的由有机“汤”所构成的海洋里,头一个活的分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亿成亿地复制出和它自己一样的分子。

而每一偶然的突变又会产生与它稍微不同的分子来,而那些在某些方面效率更高的分子,会牺牲它的邻居而进行繁殖,并且取代旧有的那些分子。

如果有一组分子在暖水中效率比较高,另一组在冷水中效率比较高,就会产生两种,其中每一种都局限在它最适应的那个环境里。

这样,“有机进化”过程就开始运转了。

即使在最初就独立地出现了好几种活的分子,但是效率最高的那一个也可能会比其它分子繁殖得更快。

所以,今天所有的生物很可能都是同一个活的原始分子的后代。

实事也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现在的各种生物有那么大的差别,但它们全都有相同的基本性质。

它们的细胞都以非常类同的方式进行着代谢。

不仅如此,特别有意义的是:

所有生物的蛋白质都是由L型氨基酸,而不是由D型氨基酸构成的。

也许,后来发展出各种生命的那个原始的核蛋白凑巧是L型氨基酸构成的;

由于D型不能和L型形成稳定的链,所以,原来凑巧是L型氨基酸的那一个活的分子就通过自我复制而成为极其普遍的了。

这并不是说,在自然界中完全没有D型氨基酸。

在某些细菌的细胞壁里和某些抗生化合物里有D型氨基酸,但这是非常罕见的例外。

当然,从活的分子到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生命还需要跨越非常巨大的一步。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的组织。

用人作标准,细胞是太小了,可是从化学结构和相互关系上来看,细胞是极其复杂的。

那么,这一切又是怎样开始的呢?

美国生物化学家福克斯的研究说明了细胞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早期的地球是非常热的,单靠热能就足以使简单的化合物形成复杂的化合物。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把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加热,发现它们形成了长链,同蛋白质分子的链很相似。

能消化一般蛋白质的酶,也能消化这些“类蛋白”,这种类蛋白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

最惊人的是,当他把溶解在热水里的类蛋白冷却时,发现类蛋白缩到一起,形成一些“微小的球”,这些微小的球和小的细菌那么大。

按一般标准看,这些小球是没有生命的,可是它们至少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得和细胞那样。

例如,它们外面也包着一种膜。

他在这种溶液里加上某些化学药品以后,这些小球能象一般细胞那样膨胀起来或萎缩下去。

它们能发芽,甚至这些芽有时似乎还能长大,然后脱落下来。

小球能分裂,一个分成两个,或彼此连成一串。

大概在生命出现之前,这类不完全有生命物质的聚集物已形成有好多种。

有的特别富有DNA,很能自我复制,可是在贮备能量上却不行。

但有的却能够很好地处理能量,可是自我复制则不行。

后来,这两类不同的聚集物可能在一起进行协作,每一种都补偿了另一种的缺陷,而形成了一个近代的细胞。

这个细胞的效率比其形成它的任何一个部件的效率都高得多。

近代细胞仍然具有一个富于DNA可自己却不能利用氧的细胞核,和大量能够高效率地利用氧但没有细胞核就不能自我复制的线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