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34589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文写作第一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理论教学环节应体现出①组织教学;

②教学引入;

③讲授新课;

④巩固新课;

⑤布置作业;

⑥课后小结。

实习教学环节应体现出①组织教学;

②入门指导;

③巡回指导;

④结束指导。

四、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使用A4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

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

五、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

六、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做好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

 

课时授课教案

授课日期

班级

1102

课题

方法

讲授

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要写一张条子交给对方(个人或单位)作为凭据。

这种做凭据用的条子,就叫做条据。

常用的条据有收条、借条、领条、留言条、请假条、欠条等。

  条据的特点在于一个“便”字:

写起来简便,看起来方便。

纸小而作用大,切莫小觑了便条字据。

当前社会上很流行印有姓名、职称和通讯处的名片,随身携带。

被访者不在的话,他就留下名片,或在名片上写些短话。

收到名片的人,或回访,或通信,打电话,成了礼节性交往的惯例。

  便条式的字据,应用广泛,寥寥数语,但千万不能大意,特别是涉及人名、地点、时间、数字(包括电话号码),一旦错漏,于人于己都会增添麻烦。

因此,写好各类条据意义重大。

写法和要求

  在第一行中间写“收条”、“领条”、“欠条”、“借条”、“发条”、“售给”等,表现条据的性质,同时也说明时间。

如果是代收或代领等,则在“收到”或“领到”等的前面加上一个“代”字。

  第二行开头写对方(个人或单位)的名字或名称。

然后写物件名称、数量或金额。

金额后面要写上“整”字,以防添加或涂改。

  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据”二字,也可省略不写。

  在条据的右下方写明所在单位的名称和经手人姓名(盖章)及写条据时的年月日。

注意事项

  对外使用的条据,写对方单位名称要用全称。

是物品要写明名称、规格、数量;

是金钱要写明金额,必须用大写,以防涂改。

数字前不留空白,数字后面要写量词,如“元”、“个”“双”、“斤”等。

条据中的文字如果确实需要改动,要在涂改处加盖印章,以示负责。

  写条据字迹要端正清楚,要用钢笔或毛笔书写。

  写条据还有十大忌讳:

  一忌空白留得过火。

条据的内容部分与签章署名之间的空白留得太大,容易被持据人增添补写其他内容,或将原内容裁去,在空白处重新添加内容。

  二忌大写、小写分不清楚.写条据时,如果只有小写,没有大写;

或者小数点位置不准确,数字前头有空格;

或大写、小写不相符,都容易被持据人添加数字或修改,甚至由此而引发民事纠纷。

  三忌用褪色墨水书写。

用圆珠笔或其他易褪色的墨水书写条据,倘遇保存不当、受潮或水浸时,字迹会变得模糊不清,并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化学制剂涂抹留下可乘之机。

  四忌不写条据日期。

不写明日期的条据,一旦发生了纠纷,事实真相常常难以查清,对诉讼时效的确定也容易造成困难。

  五忌条据内容表述不清。

有的条据将“买”写成“卖”,“收”写成“付”,“借给”写成“借”等等,都极易颠倒是非。

  六忌名字不写齐全。

条据上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都会给对方留下行骗的口实和赖账的把柄。

  七忌不认真核对。

请别人或由对方写的字据,应字字斟酌,认真审核,不能稀里糊涂地签字盖章。

  八忌使用同音同义字。

姓名不要用同音同义字、多义字代替,否则也容易发生责任不清的纠纷。

以身份证上面的名字为准,就具有法定的效力。

  九忌印鉴不规范。

由他人代笔书写或者代笔签名,而本人只在上面按一个手印,发生纠纷时,也很难认定责任。

  十忌还款时不索回条据。

还款还物时,对方若称一时找不到借条,应该让其写一张收据留存,这样才不至于给日后留下隐患。

总之,条据一经签订,一般对签约的各方就有了约束力,特别是经济性质的条据。

因此,条据写得是否准确,权利与义务规定得是否严密、完备,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发生纠纷时,是非曲直的判断和鉴别。

所以,写条据时,必须认真慎重,熟悉各类条据的格式及写法,决不可掉以轻心。

概念

  启事是指将自己的要求,向公众说明事实或希望协办的一种短文,属于应用写作研究的范畴。

通常张贴在公共场所或者刊登在报纸、刊物上。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使用。

分类

  按其内容,启事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多种启事,主要有:

招生启事、寻物启事、招聘启事、挂失启事、征集启事、征婚启事、庆典启事等。

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写明启事的名称,这主要由启事的内容决定,如内容是征文,则名称写明“征文启事”。

名称字体应大于正文字体,居中排、写。

  二是具体内容,即要向大家说明的情况。

  三是启事者的落款和启事日期。

特点

  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实用性、随意性的特点。

注意

  启事与启示

  报纸上的“启示”应该是“启事”。

“启事”,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墙上的文字。

这里的“启”是“说明”的意思,“事”就是指被说明的事情。

而“启示”的“启”,则是“开导”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启示”是指启发指示,开导思考,使人有所领悟。

可见“启事”和“启示”的含义截然不同,二者不能通用。

无论是“征文启事”,还是“招聘启事”,都只能用“事”字,而不能用“示”字。

“征文启事”写成“征文启示”是错的。

概念及分类

  声明是告启类文书的一种。

它是就有关事项或问题向社会表明自己立场、态度的应用文体。

政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均可发表声明。

声明可以在报刊登载,也可以通过广播、电台播发,还可以进行张贴。

这里所说的声明通常有两类:

一类是当自己的某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起公众关注,并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行为的声明。

另一类是在自己遗失了支票、证件等重要凭据或证明文件时,为防止他人冒领冒用而发表的声明。

声明的特点和作用

  1.表明立场、观点、态度的作用;

  2.警告、警示的作用;

  3.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作用。

声明的格式、内容和写法

  声明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标题。

  一般只写文种“声明”;

另一种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遗失声明》等,还有一种采用发文机关名称、授权事由、文种三项结构形式,如《×

×

有限责任公司授权法律顾问×

律师声明》。

  正文。

  简明扼要地写明发表声明的原因,表明对有关事件的立场、态度。

  尾部。

包括署名、时间和附项三项内容:

声明单位署名;

年、月、日期。

有的声明正文内容中写有希望公众检举揭发侵权者的意思,还应在署名项目的右下方附注自己单位的地址、电话、电传号码以及邮政编码,以便联系。

书信(申请书、建议书、投诉信、求职信、贺信)

基本概念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

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

”(扬雄:

《太玄经·

应》);

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以及近年出现的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都具有这种含义。

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

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

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

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书信的格式

  ①称呼:

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

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

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

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

、父×

、你的朋友×

等。

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书信的主要部分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

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

”,冒号后不再写字。

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

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

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

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

  

(2)给平辈的信。

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

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

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

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

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

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师傅”。

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

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

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

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

如“XX委员会”、“XX公司”。

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

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

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

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

”“近好!

”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

”“春节愉快!

”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

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

”“近来一切可好?

”“久未通信,甚念!

”之类。

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

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

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

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

(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得尾缀在正文之后。

也可以在正文结尾下另起一行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

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

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等,以示尊敬。

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谓相互吻合。

  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

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文言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

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同上。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

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

用于同辈。

  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

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

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

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

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

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

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

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

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

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

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不宣。

不悉。

  不具。

不备。

不赘。

  书不尽意。

不尽欲言。

临颖不尽。

  余客后叙。

余容续陈。

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

翘企示复。

伫候明教。

时候教言。

盼祷拔冗见告。

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

敢请便示一二。

尚祈便中见告。

如何之处,恭候卓裁。

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

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

  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

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

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

以上请托,恳盼慨允。

诸事费神,伏乞俯俞(允)。

  表示关切:

  伏惟珍摄。

不胜祷企。

海天在望,不尽依迟(依依思念)。

善自保重,至所盼祷。

节劳为盼。

节哀顺变(用于唁函)。

  表示感谢之情:

  诸荷优通,再表谢忱。

多劳费心,至纫公谊。

高谊厚爱,铭感不已。

  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