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172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doc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思维活跃,在教师的诱导下能自主完成探究任务。

(为什么鱼儿能在水中生活而人不能?

它们有哪些适于生活在水中的特点呢?

)他们在第四单元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结构和生理的内容,所以本课简化了鱼的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内容,着重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

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要让他们通过探究和观察来得出结论,从而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作出的假设,可以教给他们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水生动物的常见类型和鱼类主要特征说明水生动物的特点,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提高观察能力,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水生动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平等对待小动物的情感态度;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以鱼为例,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鱼的呼吸器官;3、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2、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

比一比哪小组列出的动物名称最多(注意区分生活环境)。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请同学们区分哪些是水中游的、哪些是地上跑的、哪些是天上飞的。

进一步由鱼、虾、蟹、蚌、螺、鳄、鲸等等好多种动物可以生活在水中,引入课题——水中生活的动物。

设计意图:

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

2、鱼的形态特征。

提到水中生活的动物,最熟悉的是——鱼。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

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结合学生的板图(鱼),引导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

学生进行分析、列述。

如:

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

具鳍,用于游泳

设计意图:

通过亲自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自主学习,锻炼表现能力。

3、认识不同的鱼鳍。

观察实物——活鲫鱼,结合课本图示,分组认识鱼的外部形态,进一步讨论区分鱼鳍位置和数量。

小组代表修补板图——突出尾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的位置。

另外老师进一步介绍鱼体的头、胸、腹划分。

设计意图:

互动合作,对整体初步认识。

4、观察讨论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播放视频资料,结合实物观察鱼游动时尾鳍、胸鳍、背鳍、腹鳍、臀鳍的动作,讨论各自所具有的作用。

设计意图:

培养观察能力、锻炼推理思维能力。

5、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难以的出结论的。

就比如直接观察,难以区分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辨别某鳍的作用。

事实善于雄辩。

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

如:

捆扎某个鱼鳍,看有什么异常;

剪去某个鱼鳍,通过鱼失常表现推断;

……

设计意图:

锻炼交流参与、推理思维能力。

6、介绍模拟实验。

同学们提出思路时,很容易由预习而引入模拟实验,借此介绍:

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作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做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随即请同学们对科学研究中模拟实验举例(航天器研究、汽车抗撞击鉴定、消防演习等等)。

设计意图:

学习科学研究新方法。

7、各组制定方案探究。

对常用的方法讨论,分析各法利弊优缺点,制定本组实验方案,由预想结果推断结论,准备课下进行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8、知识拓展。

鱼运动要有鳍的参与,只有鳍就能运动吗?

鱼游动时摇头摆尾,有时从鱼槽里跳出落到地面上还能动,那是靠什么?

鱼身体里有骨和肌肉,大多数鱼是靠肌肉收缩舒张使躯体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动力,各种鳍只是起辅助作用。

回想吃鱼时,看到鱼体内的骨——鱼刺,排列成一长条的是脊柱,由好多块脊椎骨组成。

因此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还知道哪些是脊椎动物?

学生列举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中的动物。

另外,像虾、蟹、螺、昆虫等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无脊椎动物。

设计意图:

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9、课堂小结、展示随堂练习作答。

本节学到了什么?

学生明确鱼是水中生活的动物,其突出特点之一是能游泳来在水中活动包括取食和御敌。

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进行练习:

常吃的鲤鱼生活在里,它身体呈形,体表有,通过的摆动和的协调作用来游泳。

如果鲤鱼左侧的胸鳍损伤,游动十有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

扩展小结,巩固练习。

10、导课预设。

鱼能在水中生活,还有什么特点适于水生?

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

除了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还应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意识到:

还要能在水中呼吸。

提醒下一节课将进一步讨论分析,可提前预习。

设计意图:

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结合实际发散思维,拓展导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鱼的形态特征

3、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

2、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

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3、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2、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

3、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

 

 

1、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

2、通过亲自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自主学习,锻炼表现能力。

3、锻炼交流参与、推理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1、鱼类的运动

2、鱼类的呼吸方式

3、鱼类的主要特征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自我评价

1、能否认真听老师讲课a能b经常c偶尔d不能

2、遇到我会的问题能否主动举手a能b不能

3、遇到问题能否善于思考a能b不能

4、小组合作学习时能否提出自己的看法a能b不能

5、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是否掌握a是b否

6、综合练习是否独立完成a是b否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使学生通过观看各种水生动物的图片,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人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

”“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

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现了在动中学的特点。

在课堂训练中加大了对探究实验的观察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探究实验时的准确性。

但在有些环节中学生的参与还不够充分,还需要通过创设情境采取不同的激励等方式,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生物学的每一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