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120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doc

同心寨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丰富,言近旨远,启迪人生,滋养心灵。

中华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能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不断提高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

小学生背诵中华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小学生背诵中华经典能营造我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同时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

为此,我们同心寨小学积极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争当经典少年”活动。

现将实施方案计划如下:

二、目的要求

1、读书明理。

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应当进入文学化的境界,远离低俗,升华自己;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6、变化气质,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7、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中心小学全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争做经典少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同心寨小学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各班班主任

各班要广泛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要举行“诵读国学经典,创建书香校园,争做经典少年”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并按计划一步一步扎实开展,每个班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要融入每天的读书活动中,师生同读,品味经典,滋养心灵,净化灵魂,同时要不断诊查学生读书情况,做出有效指导,学校领导要不断抽查,中心校领导不定时检查,保证这项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三、具体措施

(一)内容

课内:

小学生主要诵读1—6年级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篇目;

课外:

在内容上各学段、各年级要有所侧重,小学低年级段(1—3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高年级段(4—5年级)诵读《道德经》及唐诗宋词等。

(二) 时间

1.从2014年5月5日起,全校师生要形成吟诵中华经典的氛围。

师生同读、同背,教学相长。

2.课前5分钟时间诵读中华经典。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中华经典。

回家做完作业后,机动时间各班主任灵活安排,全校师生天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4.每天早饭后一、二年级经典诵读时间为15分钟,三至五年级经典诵读时间为20分钟。

5.下午放学前20分钟作业时间改为诵读中华经典时间。

(三)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效果,我们提倡学生准备专用本手抄口诵,随身携带,达到最佳效果。

1.各班语文教师负责本班每周的诵读组织与检查工作。

2.将古诗和中华经典按本学期的教学时间分段学习,分段背诵。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检查制度。

4.班主任也必须协助语文老师检查背诵情况。

(四)措施

1.注重营造氛围。

在校园内开辟专门的经典文化区域,将《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文化,以文字、图画等形式设置在墙壁或甬道旁,并在绿地、花坛等显要位置设置小型经典语录广告牌,让师生们触目可及,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

宣传栏要根据时令季节或环境需要定期更换,同时充分利用教室室内墙壁、黑板报,不断扩大经典内容的吸引力和覆盖面,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全体师生都要积极参与到诵读中华经典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去,形成人人参与,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

2.培养诵读习惯。

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兴趣,引导学生做到晨读、午读,读有笔记,使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得,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和学校文化。

学生诵记的诗文,也许会忘,但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候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3.创新诵读形式。

创新诵读形式,开展“四个一”活动。

将诵读融入游戏、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做到“四个一”:

每日一读:

每天固定一节时间集体诵读,保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除早读时间、下午放学前时间、语文课的5分钟外,还应提倡课后诵读,天天坚持,各班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次由指导教师签名记录;每周一记:

每周精选一篇经典诗文,要求学生熟记;每月一课:

每月设一堂经典赏析课,由语文教师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每期一赛:

每学期分班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如:

接龙赛、擂台赛等,也可举办校级经典诵读专题鉴赏,如:

走进李白、杜甫等。

1.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质量第一,效果第一,不盲目追求数量。

4.督促检查到位。

督促检查要及时、到位,建议各班墙报栏专门开辟“古诗文园地”,报道本班诵读情况;给家长印发通知(或电话联系),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本学期学校计划举办一次全校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学校领导对各班诵读情况进行每天跟踪检查,形式不定。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

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

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安排各班级优秀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2)“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3)“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

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默读……,想方法多听多读。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4)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各班自主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诵读、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每日在校读15—20分钟。

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中华经典诵读课指导学生诵读诗文。

(6)回家后,每天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

(7)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重激励,忌强迫,不让学生觉得是负担。

班级从语文早自习中抽出15分钟左右时间集中诵读教师循序安排的内容。

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提倡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读”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阵地,积极营造浓厚的古诗文诵读氛围。

六、活动步骤

诵读活动按照“前期策划——中期推行——后期评比”三个阶段运行。

筹划阶段(2014年5月5日—31日):

教研组制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并发布通知;各级各班进行宣传发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确定经典诵读的整体目标和构想,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明确诵读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与具体举措。

推行阶段(2014年6月3日—21日):

利用每天早读和下午课前的时间将学习内容分时间段抄给学生,并带领学生读熟、背诵。

积极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可在班内平时诵读的基础上,利用年级之间、班与班举办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达到熏陶情感、积淀文化之目的。

评比(活动展示)阶段(2014年期末考试前):

全校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

具体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待定。

叶邑镇同心寨小学

2014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