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1001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PC技术测试规范Word下载.docx

1981印制板,第7部分:

无贯穿连接的单、双面挠性印制板规范。

326-8 

1981印制板,第8部分:

有贯穿连接的单、双面挠性印制板规范。

四、定义

本规范采用的主要术语定义按JISC 

5603规定,其次是:

(1)粘合剂流动指复盖膜在加热加压下,粘合剂流出到连接盘等导体上。

(2)增强板附着于挠性印制板上的一部分刚性基材。

(3)丝状毛刺是机械加工时产生的细丝状毛刺。

五、技术要求

5.1使用环境

工作温度:

-20℃~40℃

相对湿度:

≦93%RH

大气压力:

70~106KPa

5.2外观要求

5.2.1导体的外观

断线:

不允许有断线

缺损、针孔:

加工后的导体宽度W,导体上缺损或针孔宽度WL,长度L,则WL应小于1/3W,L应小于W。

导体间的残余导体:

残余或突出的导体宽度WL,应小于加工后的导体间距W的1/3。

导体表面的蚀痕:

由腐蚀后引起的表面凹坑,不允许完全横穿过导体宽度方向。

导体的分层:

导体分层的宽度a,以及长度b,相对于加工后的导体宽度w的要求如下。

对反复弯曲部分,不可有损弯曲特性。

 

(1)有复盖层的部分b≤w,可弯曲部分a≤1/3w,一般部分a≤1/2w.

(2)无复盖层的部分a≤1/4w,b≤1/4w。

导体的裂缝:

不允许有

导体的桥接:

导体的磨刷伤痕:

刷子等磨刷伤痕的深度应小于导体厚度的20%。

对反复弯曲部分不可有损弯曲特性。

打痕,压痕:

打痕,压痕的深度应在离表面0.1mm以内。

在深度测量困难时,按背面基板层突出的高度c与打痕深度是相等的。

5.2.2 

基板膜面外观

变色:

不能有影响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严重变色;

外观不能有较大面积的呈深褐色或呈浅色的变色。

导体不存在的基板膜面外观允许缺陷范围列于表4。

不允许有其它影响实用的凹凸、折痕、皱纹以及附着异物。

5.2.3 

覆盖层外观

气泡:

盖膜内导体之间不能有与2根或以上线路接触的气泡;

端子处盖膜开口处允许有长度小于或等于0.3mm并且与两根线路接触的气泡;

补强板与FPC之间的气泡:

使用热硬化胶的补强板,其气泡面积不能超过补强面积的10%,使用非硬化胶水的补强板,其气泡面积不能超过补强面积的30%;

气泡高度应满足产品总厚要求;

不可以有与端子外缘接触的气泡。

覆盖膜及覆盖涂层外观的缺陷。

允许范围见表5,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凹凸、折痕、皱褶及分层等。

连接盘和覆盖层的偏差,连接盘和覆盖层的偏差e在外形尺寸未满100mm时允许偏差±

0.3mm以下,在外形尺寸100mm以上时允许偏差是外形尺寸的±

0.3%以下。

5.2.4电镀的外观

端子部:

不良宽度不可超过导体宽的1/3、长度不能超过端子宽度;

焊盘部:

不良面积不能超过焊盘有效面积的10%(环形焊盘:

保证焊盘360度环通,不良长度小于孔周长1/3,同时不良面积不超过焊盘有效面积的10%;

部品焊盘:

镀金不良宽度不能超过焊盘宽的1/2,并不良面积不能超过0.2平方厘米)。

5.2.5粘贴的增强板外观缺陷。

增强板的位置偏差:

(1) 孔偏差增强板与挠性印制板之间孔偏差为1,挠性印制板和增强板的孔径不得减少0.3mm以上。

而且,D—I时必须在D的孔径公差范围内。

(2) 外形偏差外形偏差为j,应在0.5mm以下。

增强板与其间粘合剂的偏差包含流出部分 增强板与挠性印制板之间粘合剂偏差k应在0.5mm以下,包含流出部分。

但是对于元件孔,必须满足孔径公差要求。

增强板之间异物增强板与挠性印制板之间的异物,应该凸起高度m在0.1mm以下。

而且,增强板和挠性印制板的厚度有规定时,必须在允许值内。

另外,若异物较大,应该是增强板和挠性印刷板的粘合面积的5%以下,并且在加工孔以及外形连接边缘不允许有。

增强板之间气泡增强板和挠性印制板之间有气泡,在使用热固化性粘合剂时应在增强板面积的10%以下;

在使用其它粘合剂时,应在增强板面积的1/3以下。

而且,在插头的插入部位不可有浮起或鼓泡。

另外,在安装时不可产生鼓泡。

5.2.6 

其它外观

丝状毛刺:

(1)孔部在孔部的非导电性丝状毛刺长度应在0.3mm以下,而且不容易脱落的。

(2)外形在外形处的非导电性丝状毛刺长度应在1.0mm以下,而且不容易脱落的。

外形的冲切偏差所示外形的冲切偏差,不允许外形和图形接触。

但是,电镀引线,增强板用独立连接盘或增强板用图形除外。

表面附着物:

(1) 不可有引起故障的容易脱落物。

(2) 固化的粘合剂复盖层的粘合剂,粘合剂的纤维等不易被渍异丙醇的棉花球擦落,不会引起故障,但是厚度规定的除外。

(3)焊剂残渣用渍异丙醇的棉花球擦拭,棉球上不应有引起故障的玷污。

(4)焊料渣不可有引起故障的容易脱落物。

5.2.7表面标识

FPC丝印或蚀刻:

应有标志,表明:

1)产品名称、型号

2)元器件正负极性

3)生产周期、生产企业名称

4)注意事项、警示说明及其他国标或行标中要求必须添加的标志。

要求:

标贴字迹应清晰,无错印、漏印、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不能将字迹擦除。

5.3参数要求

5.3.1工艺水平要求

项目

参数

备注

线路宽度

0.075mm-0.15mm

两条线路间距

过孔直径配合焊盘直径

过孔直径0.2mm-0.25mm,对应焊盘直径0.6mm

过孔与过孔间距

0.12mm-0.13mm

两焊盘之间距离

0.5mm

公差+/-0.05mm

网格状补铜

网格线宽和间距0.1mm

蚀刻线路公差

+/-0.02mm

蚀刻焊盘公差

钻孔精度公差

+/-0.025mm

两孔之间钻孔公差

+/-0.005mm

焊盘溢胶

≤0.15mm

覆盖膜偏位

+/-0.15mm

线外边沿与外形边

在设计上需要≥0.2mm

Ni厚

40u-200u

Au厚

1u-5u

电镀纯锡厚度

100u-500u

单面压延覆铜箔

18um-35um

单面电解覆铜箔

双面压延覆铜箔

覆盖膜

12um-25um

FR4补强

0.2mm-1.0mm

P1补强

0.025mm-0.2mm

胶膜

12.5um-25um

五金模具冲切外形精度

精密模+/-0.05mm,普通模+/-0.1mm,工装模+/-0.2mm,刀模+/-0.3mm

覆盖膜抗剥离强度

≥0.5kg/cm

5.3.2电气性能要求

表面层的绝缘阻抗r:

常规产品需大于5X108Ω,完成温度湿热循环后产品电器性能需正常

O/S:

无短路、无开路(电压200V,导电阻值:

10Ω,绝缘阻值:

20MΩ)

线路导通电阻R:

常规产品需在0.2Ω-0.8Ω,完成温度湿热循环后产品电性能需正常,且导通电阻不超过1Ω。

5.4送样要求

5.4.1规格书

1)按最终确认版本的FPC制作规格书图纸,各厂家的FPC型号版本需标明;

如果后期升级FPC版本请再另外附上规格书,并将规格书版本升级。

2)需要有FPC的外围尺寸图、内部分层图,包装图。

3)要有制作材料清单,贴片BOM清单,厂家测试报告。

5.4.2样品

1)样品数量:

每次送样的FPC样品需最少提供10PCS。

2)送样时间:

需在项目试产前1-2天送达样品。

封样样品需在中批试产前3天送达。

3)样品尺寸要做到图纸尺寸要求并在公差范围内。

4)样品应符合5.2的外观要求。

5.4.3ROHS要求

1)必须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自我声明。

2)不能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并要进行ROHS认证测试的时间待定。

以上需提供检测报告

六、测试方法

6.1测试条件

除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试验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如非极限温度测试,温度应在:

-20℃~40℃;

45%~75%;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6.2FPC单独测试

6.2.1温度冲击

测试方法:

1)-40±

3℃30min

2)125±

各测试10个循环

判定标准:

导通测试需合格

6.2.2高温高湿

温度85±

3℃

相对湿度85±

3%

搁置96hours

金面无变色,盖膜无分层

6.2.3可焊性测试

245℃±

5℃5秒1次,将温度调到245℃±

5℃,恒温5分钟,测试后将样件置于通风处静止1-2分钟。

无麻点,白点,针孔,起泡,爆孔。

95%区域上锡饱满,5%区域不上锡为合格。

6.2.4热冲击测试

265℃±

5℃10秒1次,将温度调到265℃±

5℃,恒温半小时,将涂好松香放置在通风处1-2分钟,浸入液面下25㎜处,时间10秒,冷确至室温,清水洗,吹风筒吹干。

式样上阻焊标记无脱落,无分层,起泡等。

6.2.5推力测试

电容,电阻:

0603,0805,0402型号推力标准为0.5KG-1.0KG,IC,连接器8㎜-25㎜标准为2.0KG-3.0KG,25㎜以上标准为5.0KG.

零件无脱落。

锡面和零件完好无损。

6.2.6翻盖滑盖测试

测试条件:

温度:

5-35℃湿度:

25-85%

100000次判定,测试后弯折区外观须无破损。

线路无弯折缺口,无断线(须再次由电测确认)CVL无分层,无严重折痕为合格。

6.2.7盐雾测试

Nacl溶于蒸馏水中调配浓度为5%的试验液,温度:

35℃,PH值为6.5-7.2喷雾前实验液不能含有悬浮液,时间:

48小时,压力桶温度为47℃,喷雾压力1.0±

0.01kgf/㎝²

判定条件:

金手指的接收标准为8级以上,凡金手指上存在腐蚀点直径大于0.3㎜,均视为不合格。

6.2.7按键FPC组件金手指脖子处弯折测试

在常温下弯折180度,次数100次

弯折处表面不能有裂痕,线路不能开路,装机测试后不能出现按键功能异常。

6.3整机测试

6.3.1低温贮存试验

-30±

3℃,试验时间12小时。

回温2H后检测FPC常规功能是否正常。

6.3.2低温工作试验

-20±

3℃,试验时间8小时。

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检测FPC常规功能是否正常。

最终检测,回温2H后检测FPC常规功能是否正常。

中间检测和最终检测均正常才算合格。

6.3.3高温试验

先进行高温贮存试验,先将温度提升到65±

2℃,试验时间12小时,持续时间到后将试验箱温度降低为55±

2℃时,开启手机进行高温工作试验。

6.3.4恒定湿热试验

40±

2℃,湿度93±

3%,试验时间48小时。

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测试,检测FPC常规功能是否正常。

6.3.5温度冲击试验

将手机在低温贮存温度-30℃和高温贮存温度65℃各放置30min,中间转换时间不超过5min,循环10次。

循环期满回温2H后,检测FPC常规功能是否正常。

6.3.6湿热循环试验

从室温以不大于1℃/min速度变到40℃,湿度93±

3%,保持1H;

再以不大于1℃/min速度变到-10℃,保持1H,循环13次。

6.3.7盐雾试验

将手机防止在温度25±

5℃的实验箱内,用氯化钠含量为5±

1%的盐溶液,连续喷雾2H;

然后再将手机防止在温度40±

3%的湿热箱中存储22H,环3次。

循环结束后,在实验室环境下恢复2H,检测FPC常规功能是否正常。

6.3.8翻盖寿命试验

以40次/分钟的速度翻动翻盖,来回为1次,要求翻盖达到最大转动位置。

测试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且手机无异常,测试后FPC无破裂,刮痕,各走线导通电阻必须小于8欧姆。

每3000次检查1次,要求翻盖最少测试8万次。

检查结果要求屏幕显示无异常,其他FPC常规功能无异常。

6.3.9滑盖寿命试验

以40次/分钟的速度滑动滑盖,来回为1次,要求滑动达到最大行程位置。

每3000次检查1次,要求滑盖最少测试8万次。

七、包装,运输,贮存

7.1贮存条件

23℃±

5℃,相对湿度:

55%RH±

20%,清洁、干燥、通风的室内。

7.2包装

外包装上应有标志,内容包括制造厂名、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包装箱号、毛重、装箱日期等,包装时应附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及ROHS。

7.3运输

FPC应包装成箱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振动、冲击或挤压,防止日晒雨淋,可使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