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3021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docx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共18页

养老院护理培训方案与实施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3亿,这一比例还将增加。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解决好一位或一对老人的养老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解决他们子女安心工作的后顾之忧。

仅靠管一日三餐、搞卫生的保姆,远不能满足更需要健康护理的老年人的需求,因此要求护理员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使老人安全渡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一、培训任务   1、新员工到院一个星期内熟悉医院环境、工作基本程序,掌握手卫生的目的、方法,尽快进入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角色,争取在一个月内能按要求完成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2、全体护理人员每年参加法律法规、护理行业新规定、手卫生、院感知识、应急预案、岗位职责、养老院各制度的培训率100%,自觉遵纪守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老人的权利,确保老人的安全。

  3、加强护理员的思想教育,培养护理员热爱专业的思想,加强素质培养。

结合个人特点规划个人奋斗目标,使他们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体现自己的理想价值。

  4、通过培训,使护理员掌握老人常见疾病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上岗,完成养老护理员的各项工作。

    5、在培训过程中,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加强老人生活照料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以课堂模拟示范为主要练习方式,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中,使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培训目标   理论知识培训   依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养老护理员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护理员掌握养老院护理员的职业道德及规范;有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基本医学常识及护理;老年人医学常识和护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紧急救护知识;给药知识;危重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临终关怀与护理;老年人安全知识;康复护理。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护理员掌握老年人的各种生活照料方法,清洁卫生照料;睡眠照料;饮食照料;压疮的预防及皮肤护理;安全保护。

   三、培训要求及内容   理论知识部分内容  通过培训,使护理员掌握职业道德相关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什么是职业道德:

所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纪守法,城实守信,和睦互助,团结协作,勇于竞争。

不断创新。

  职业道德的涵义: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德的认可;  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这观念、习惯、信念等;  职业道德段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职业道德在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行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具有公共性和示范性;  职业道德具有时代的特征;  职业道德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职业道德的作用:

  促进社会良好的风尚,推动社会的发展;  促进个体的进步与发展;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的原则,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个人利益的实现。

  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守则    敬老爱老,以人为本;  服务第一,爱岗敬业;  城实守信,自律奉献 。

   养老院护理员的职业守则首先应注意尊老敬老,养老院护理员应秉着服务第一的原则,对老人进行护理工作,同时应做到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1)养老院护理员应尊老敬老  养老院护理员在工作进行应处处为老年人着想,在整个的护理工作时,均以老人为本的理念,使得老年人从养老院护理员的护理工作中感受到你所带给老人的尊敬和关怀。

  2)老年服务第一的原则  养老院护理员的护理对象是老年人,为老年人服务也是第一位的,而一般的老年人最为需要的就是对护理员的要求较为严格,养老院护理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处处为老人着想,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是养老院护理员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有把工作行为的指导,按照护理原则,落到实处,便会让老人接受,也会受到其他人的称赞。

  3)护理员应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养老院护理员首先应树立严格的法治观念,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尊老、敬老和维护老人权益的法律,使得老人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法律的要求,其次,养老院护理员还应做到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活动中最为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同时还应遵守养老院护理员的职业道德共组须知。

除了做到这些外,杭州养老院在培养护理员的道德水平时,严格要求护理员,万事为老年人着想,把老年人服务作为准则,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杭州养老院护理员的护理工作质量。

  2、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须知    礼仪须知  1)礼仪整洁、庄重大方:

  服装整洁、整齐,在养老机构应穿工作服,发型得体,头发不宜披散,长发应束起或盘起,经常修剪指甲,保持手部卫生。

可淡妆上岗,不宜浓妆艳抹或佩带过长的首饰。

  2)举止端庄得体:

  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挺拔;走姿步态要轻快、稳健;坐姿要端正;讲究卫生;礼貌待人;态度要真城和蔼。

  工作须知  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照实  负责老人所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  陪伴老人,负责老人的心理照料  耐心细致做好观察工作  负责协助老人管理财务,保证老人的安全  负责组织有益的娱乐、体育活动  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1996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

现行版本是20xx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

  修订内容  一是集中规定了老年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是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等权利,这些权利大都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殊要求。

二是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定位,对于从国家战略层面谋划和推进老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对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及老年优待作出原则规定。

四是从经费保障、规划制定和老龄工作机构职责三个层面进一步明确政府发展老龄事业、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职责(第六条)。

五是强化了老龄宣传教育,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六是增加了有关老龄科研和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的规定。

七是增加了对参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给予表彰奖励的规定,以鼓励老年人继续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八是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该法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xx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20xx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正。

  3)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4)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为了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民政部人教科字〔2000〕第24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基础护理知识  通过培训,使护理员了解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老人生活照料的护理方法和专业  护理知识,了解老人常见病的一般知识。

    1、老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心理特点:

初为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丧偶或离退休,与原来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很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就会产生一些自卑感、空虚感、失落感。

再加上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年人,使他们常伴有孤独、无聊、固执、自尊心强,希望受社会尊重,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疑虑心强、对周围的人和事较敏感、情绪消沉等。

  生理特点: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各脏器因退行性改变,其生理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明显衰退、骨质疏松等。

  独立性差:

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下降。

  病情复杂:

老年病人常常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且疾病的治愈周期长、预后差,病情易反复发作。

  病情危重:

老年病人各种生理功能低下,病情变化突然,且多种疾病并存,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加上老年人感觉迟钝,容易出现掩盖潜在症状的危险  2、老人护理特点    老人护理的原则 :

增加沟通,老年病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等容易产生低落情绪;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

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可引导老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

    老人护理的特点    1)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关心其身心健康,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在给老年人提供信息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反应慢,必须具体且由简到繁,按其个人习惯,耐心、热心地反复进行,说话速度要慢,直到对方清楚、明白。

  2)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不易入睡,易醒,应保持病房安静,早熄灯,减少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还可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教其放松的技巧,嘱咐其睡前少饮水等来帮助睡眠。

  3)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禁烟酒,少量多餐,注意荤素搭配,减少盐、糖及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及易消化食品。

由于老年人自控能力差,须控制饮食的病人应交代家属将饮食品收藏好,避免病人自行取食影响疗效。

  4)保持二便通畅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切忌用力排便;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润肠药,必要时协助用手抠出;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人,予以导尿时,导尿管应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免漏出或脱出,给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如不顺利,应考虑有无前列腺肥大,不可硬插,插入后应缓慢放出尿液,第1次放尿量不应>600ml,防止老年人因体弱导致虚脱或引起血尿。

  5)加强基础护理  ①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渣屑;  ②偏瘫病人应加强患侧着力点的保护,协助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给予适量的按摩,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③给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用剪力;  ④做好皮肤护理,尤其是神志不清、交流障碍的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

  ⑤尽可能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观察病情变化。

对老年病人的不良主诉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病情。

  老人的常见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老年性痴呆、老年骨关节、帕金森、癌症等  老人的营养需求  1)老人的营养    ①热能 老人的基础代谢低,活动量少,热能需求减少,因此老年人应特别重视调整进食量,适当控制热能的供给;  ②蛋白质由于老人的消化功能下降肾脏功能减退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差,而对老人的营养非常重要,又不能过多的供给蛋白质,因此要供给老人的蛋白质应以生理价值较高的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

常吃奶类、蛋类、鱼类、豆类、瘦肉。

  ③脂肪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不易消化对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