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830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国电脱硫电气单体设备调试Word格式.docx

6.3±

2.5%/0.4kV;

相数:

三相;

频率:

50HZ;

绝缘等级:

F级;

冷却方式:

AN。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L/T5161-2002)版。

2.2、《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417-2009。

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版。

2.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实施)。

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电气有关内容。

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_2006。

2.7、《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2.8、国电九江发电厂上大压小2×

66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厂家设备资料及技术协议。

2.9、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2.11、工程精细化管理资料汇编。

2.12、设备制造厂家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2.13、国电龙源设计院施工图纸。

2.14、北京国电公司制定的相关标准和管理程序。

3.1、劳动力的组织

序号

作业人员岗位

资格要求

人数

资质

1

技术员

能够审清本项目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

技师

2

班长

熟悉工艺流程、施工质量和安装要求,能够组织好施工人员按照要求施工。

高级工

3

调试工

熟悉掌握安装工艺知道施工质量和安装要求。

5

持证

4

安全员

具有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安全管理规定。

质检员

掌握本项目质量验收规范,懂得工艺把关严。

6

资料员

掌握相关资料的格式及要求,做好跟踪报审。

3.2、工机具的使用配置

交流高压控制箱,型号GTB-12;

交流高压控制箱,型号GTB-50;

试验变压器,型号12KV

试验变压器,型号50KV;

直流电阻测试仪,型号JT-605;

交直流高压测量,型号HV-A50;

伏安特性试验仪,型号JT-401;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型号SR-2004;

绝缘电阻测试仪,型号3121;

三量程数字兆欧表,型号MIS-3D;

数字万用表,型号VC9801A;

直流双臂电桥,型号QJ44;

接地电阻表,型号ZC-8;

相序表,型号PR-2601。

4.1、作业条件

4.1.1、施工图纸会审,作业指导书经批准、交底,调试试验设备到位、清点后,调试工作现场施工完毕,照明充足,通风良好,道路畅通。

4.2、调试范围

4.2.1、脱硫380V低压盘柜。

4.2.2、脱硫干式变压器试验。

4.2.3、高压电机试验。

4.2.4、低压50kW以上电机试验。

4.3、调试人员及调试机具要求

4.3.1、调试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3.2、调试机具必须检验合格并持检验报告。

4.4、调试具体项目及要求

4.4.1、交流电动机

4.4.4.1、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1、额定电压1000V以上者,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定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0.5MΩ,1000V以下者投运前室温下不应低于0.5MΩ。

2、1000V以上的电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

4.4.4.2、绕组的直流电阻

1、1kV以上或1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各项绕组直阻电阻值的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

中性点未引出的,可测量线间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2、定子绕组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3、试验电压交接时为3Un。

4、泄漏电流相互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100%,泄漏电流为20微安时,不做规定。

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进行此项试验。

4.4.3、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4.4.3.1、试验电压额定电压6000V试验电压10000V1分钟通过。

4.4.4、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

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4.5、电力变压器

4.5.1、绕组直流电阻

4.5.1.1、1.6MVA以上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4.5.1.2、与出厂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4.5.2、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4.5.2.1、交接时绝缘电阻不低于出厂值的70%。

4.5.2.2、吸收比不低于1.3。

4.5.3、交流耐压试验

4.5.3.1、标称电压为6kV电力变压器,交接时试验电压标准值为17kV1分钟通过。

4.5.4、铁芯绝缘电阻

4.5.4.1、2500V绝缘摇表测量,不小于2MΩ,持续1min,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4.5.5、绕组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4.5.5.1、各相应分接头的电压比,不应有显著差别,且符合电压比的规律。

4.5.5.2、额定分接头位置时电压比允许偏差为±

0.5%。

4.5.6、校核三相变压器的组别

4.5.6.1、必须与变压器铭牌相一致。

4.5.6.2、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4.6、互感器

4.6.1、绕组的绝缘电阻

4.6.1.1、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00MΩ。

4.6.2、交流耐压

4.6.2.1、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安出厂试验电压的80%进行。

4.6.3、绕组的直流电阻

4.6.3.1、电压互感器: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0%。

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5%。

4.6.4、互感器的极性及接线组别

4.6.4.1、互感器的接线组别和极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与铭牌和标志相符。

4.6.5、互感器的误差测量

4.6.5.1、检查互感器的变比,应与制造厂铭牌相符。

4.6.6、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测量

4.6.6.1、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检查应符合产品要求。

4.6.7、保护继电器试验

4.6.7.1、外部检查

1、新安装的继电器外壳应清洁无灰尘,外壳、玻璃应完整,嵌接要良好,外壳与底座结合应紧密牢固,防尘密封应良好,安装要端正,继电器端子引线连接可靠,端子编号要清晰正确并与图纸相符。

4.6.7.2、内部和机械部分检查

1、新安装的继电器内部应清洁,无灰尘和油污,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转轴的横向和纵向活动范围应适当,各部件的安装应完好,螺丝应拧紧,焊接头应牢固可靠,发现有虚焊或脱焊时应重新焊牢,整定位置应可靠固定,断、合触点应有足够的压力,动、静触点接触时应中心相对,继电器底座端子板上的接线螺钉的压接应紧固可靠。

4.6.7.3、绝缘检查

1、对继电器的全部保护接线回路、线圈、触点的绝缘应按要求进行检查,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

4.6.7.4、继电器触点工作可靠性检验

1、新继电器应观察继电器触点的动作情况,除了发现有抖动、接触不良现象要及时处理外,还应结合保护装置整组试验,使继电器触点带上实际负荷,再次仔细观察继电器的触点,应无抖动、粘住或火花等异常现象。

4.6.7.5、整定点的动作值和返回值检验

1、动作值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测量值与整定值的误差不应大于3%。

4.7、母线检测

4.7.1、低压1000V以下母线绝缘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在10MΩ以上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代替。

4.7.2、低压1000V以下母线耐压3kV1分钟通过。

4.8、电力电缆

4.8.1、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一致。

4.8.2、绝缘电阻试验

4.8.2.1、额定电压为0.6/1kV电缆用1000V兆欧表;

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

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

对电缆导体做绝缘电阻试验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时,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层及铠装层一起接地。

4.8.3、直流耐压试验

4.8.3.1、对电缆导体做耐压试验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时,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层及铠装层一起接地,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6阶段均匀,每阶段停留1min,并读取泄露电流值,试验电压升至24kV后维持15min,不击穿,期间读取1min和15min时泄露电流值。

(此条试验适用于高压电缆)

5.1、执行《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417-2009标准。

5.2、执行工程精细化管理资料汇编中精细化调试质量控制指导意见。

5.3、强制性条文相关规定

5.3.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第6.0.1条电力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二、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三、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四、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五、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

六、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七、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八、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

九、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十四、检查相位。

5.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第5.0.1条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二、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三、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实验的泄漏电流测量;

四、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五、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六、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七、测量可变电阻器、启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八、测量可变电阻器、启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九、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十、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十一、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6.1、单体调试由安装施工单位负责组织进行,在进行调试前,各项验收签证资料应完整、齐全,条件不具备的,不得进行调试。

6.2.单体调试质量验收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生产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调试单位等共同参加,验收合格后,办理多方联合验收签证单。

6.3.单体调试质量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程规范和设备厂家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对比,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如不能完成相应整改工作,不得进入分系统调试工作。

6.4、验收及签证

6.4.1、监理单位对精细化调试过程应采取检验、巡视和旁站等手段进行检查和监督。

6.4.2、项目公司负责精细化调试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工作,项目公司生产准备人员应跟踪并参与精细化调试工作。

6.4.3、精细化调试项目实施签证制度,签证单位由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门、项目公司生产管理部门、监理单位、调试单位、安装单位、设备厂家组成,普通试验项目按照整体列表方式逐项签证;

试运过程中的专项试验,要独立进行签证。

6.5、总结与评价

6.5.1、建立调试情况分析制度,分析系统调试工作完成后,应对所调试系统的设计、设备、安装等作出分析评价,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

6.5.2、调试工作全面完成后,由调试单位总体负责,整理编写调试报告,对试运中设备、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意见。

调试报告要内容完整,数据准确。

6.5.3、根据精细化调试成果,调试单位还应编制专题报告,提出机组投入生产运营后经济运行方式的意见或建议。

6.5.4、调试工作全面完成后,项目单位的工程项目精细化调试组织机构应组织所有参建单位对精细化调试工作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总结经验,分析差距,作好后续工作安排,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

7.1、进入施工现场要牢记正确佩戴安全帽,不得穿高跟鞋、短裤、背心。

7.2、高处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鞋,安全带必须系在上方牢固处。

7.3、交叉作业时,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现场应尽量错开。

无法错开应设安全可靠的隔离措施、围挡或挂警示牌,对工具、设备等严禁相互抛掷。

7.4、现场的临时施工用电设施,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带头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乱拉乱接。

7.5、所有的施工人员,要安全文明施工,遵章守纪,作好设备的防护,爱护现场材料设备,努力创造一个文明施工的氛围。

7.6、试验结束,做到场地清。

7.7、如遇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停电并采取隔离措施。

7.8、受电区域设备周围设置围栏,并有“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

禁止通行的过道上和相关的部位也要悬挂“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

7.9、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及防护

7.9.1、危险点:

高压试验、受电工作过程中触电事故;

危险控制:

配置绝缘用品并及时发放、使用,严格按照工作规程工作。

7.9.2、危险点:

高空作业时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给调试人员配备安全带。

施工项目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排放去向

环境影响

评分法

控制措施

执行人

监督人

A

B

C

D

E

F

Σ

设备焊接

粉尘排放

大地、大气

矽肺

7

27

施工人员穿防护服手套戴眼镜。

于光兵

刘贷若

材料使用

施工废料存放

大地(施工现场)

污染环境

15

施工现场设废料堆、垃圾箱。

现场清理

建筑垃圾

大气

污染大气

施工现场应设合格的卫生环保设施,施工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禁垃圾随意堆放和抛撒。

机械使用

废油

大地

施工现场使用和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严禁将机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危险因素

可导致事故

作业中危险性评价

危险

级别

旁站级别

L

电气设备调试

安全防护设施

无安全防护设施或虽然有但失效。

机械损坏及人员伤害

135

☆☆☆

按规定要求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每日作业前进行检查,发现失效及时维修。

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人员伤害

☆☆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打沉套管应有专人指挥。

现场施工

所有施工人员均戴安全帽,并进行安全教育。

电柜、电源盘使用

带电区域电缆敷设造成人员触电等伤害。

触电

现场的电源盘柜使用的电缆要求每班前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就地设备线缆材料切割

割伤人手。

42

从事切割的人员应经专业安全技术教育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并应熟悉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电源作业

施工电源布置不合理。

触电、火灾

54

严禁私拉乱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