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032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师表优秀教案》.docx

《出师表优秀教案》

《出师表》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要说的:

是由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该课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大部分选自历史著作,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的文章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更是慷慨深沉,动人心魄真正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实况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②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③积累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愿望,

②领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社会上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

①背诵全文

②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难点

①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②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仍需增强;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二.学法指导

1.朗读法:

本文情辞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言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感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象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读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

2.讨论法:

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的精神

3.探究法:

提供有关本文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从探究中找出乐趣

4.“传授——接受”法与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传授——接受”法是传统的教学法,但一堂课与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样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5.教具准备:

多媒体、VCD光盘、三国形势图

1

6.课时安排:

3课时

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

阅读,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特设如下之学法:

①用字典、词典及资料疏通自学障碍

②朗读与默读相融合,多种读书方式相结合

③借助经验、资料独自完成课文的翻译,然后与同学交流

④独自完成对文本的内容、层次、写作特点等内容的分析和总结,然后拿到小组中交流讨论

⑤把《隆中对》和《出师表》对比学习

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什么叫“表”?

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

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

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

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

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

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

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

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

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

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

“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小结:

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问题探究

1、举荐了哪些人?

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小结:

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

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正面):

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反面):

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

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

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句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

具本指什么?

第一句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最后一句

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句

4.第9段:

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讨论:

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

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

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

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

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

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

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

刘禅是君,但是

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

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

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

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

《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

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

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

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

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4)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

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

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教学后记:

在教学本课时,我有意侧重于朗读,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附:

文言字词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

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选拔。

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二、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扩大。

今指店铺开业)

2、引喻失义(义:

适意,恰当。

今常用义为:

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3、陟罚臧否(否:

恶,坏。

不是今常用的“否定”“是否”的“否”)

4、晓畅军事(晓畅:

精通,熟练。

今常用义为:

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不是今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其义为:

……的原因。

下文“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中“所以”同此)

6、先帝不以臣卑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