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4642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信业改革问题的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前言--------------------------------------------------------------------------2

一.中国电信业国企发展改革历程-------------------------------------3

二.国内外3G技术业务及市场的进展状况--------------------------5

三.中国电信业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9

四.总结---------------------------------------------------------------------11

前言: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

中国电信业通过体制改革,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在电信业务最主要的几个领域,我国均有两个主要参与者,提供相似的产品,构成了典型的寡头竞争市场结构。

在这样一种市场上,电信厂商的最佳策略行为是与对手展开激烈的竞争,以最大化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中国电信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使中国电信业向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电信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着重在电信的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分析。

内容提要: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按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组建的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设21个省级企业。

集团公司与21个省级企业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业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改革;

重组;

进展状况;

趋势

一、中国电信业国企发展改革历程

(一)电信国企经历10年的改革

1994年到2004年,中国电信业改革发展经历了10年的改革历程,中国电信改革这十年间,是国家电信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十年,是中国通信产业取得蓬勃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传统电子制造、电信网络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不断融合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中国电信业不断走向开放,向电信强国迈进。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

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

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

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

2001年,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

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在时间上,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开放国内电信服务市场在先,而2003年3月国务院组建国资委在后。

但在促进电信国企转变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力方面,两者完全可以等量齐观,甚至后者的影响将超越前者。

电信国企是中国电信业未来的脊梁,而资源约束是产业运行的常态,电信国企的资源约束主要产生于非市场化的行政配给机制,比如资金、人才等方面,为此必须通过市场化机制来进行矫正。

如果克服资源约束,在良好运营机制的保障下,中国的电信国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电信公司为期不远。

中国的电信国企并非全球电信市场的特例,但其特殊的体制背景和成长经历独具特色:

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立志蜕变的电信国企应当深知未来承担的使命。

1994年3月,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革邮电管理体制,将邮政总局、电信总局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

1994年7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电信史上的里程碑,对于打破垄断、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1月,邮电部做出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的决策。

1998年3月,国务院决定组建信息产业部。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移动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卫通2000年相继挂牌。

1999年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2年5月16日,中国电信最终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网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6月,依据国务院36号令,吉通并入网通集团,这个一度在中国通信业内几经沉浮的名字正式消失了。

2003年11月,网通国际公司挂牌,2004年1月9日,网通北方公司成立,1月15日,网通南方挂牌,网通重组加速。

2004年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6.77亿购联通国脉股份成最大股东,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

2004年1月29日,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作等。

(二)中国电信业近年来结构重组情况

1、中国电信的分解

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议》。

中国要加入世贸组织,必须承诺开放基础电信市场。

此时,关于中国人世的贸易谈判激战正酣,电信市场是谈判的重要筹码,为在外资进入之前进入竞争状态,在人世前扶植联通公司,使之尽快形成有效竞争局面,以全面提高中国电信产业的竞争能力,分拆中国电信就成为政府管制改革时不可待、势不可挡的基本目标。

1998年3月,信息产业部成立。

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对中国电信分拆重组。

此轮博弈的结果,中国电信臃肿的躯体被肢解,形成“七雄争霸”的局面,初步构造出电信市场分层竞争的格局。

由此观之,国外电信巨头对中国电信市场的觊觎及其产生的潜在威胁,对这一阶段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消费者利益集团在电信改革的过程中,尽管无法组成一个集中的团体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但电信业垄断经营所带来的“老爷作风”始终是消费者抱怨的对象,在这一阶段,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表达出的对中国电信不对称竞争行为的日益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电信的分解。

2、联通双网分离

自2002年中国电信业经历第二次重组以来,有关第三次重组的话题就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但电信重组似乎大局已定,但是在红头文件下发之前,各种消息依然层出不穷。

此前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中国电信行业的最终重组方案将在通常为期约10天的两会结束之后公布。

2008年2月21日有媒体称,该项重组计划可能在2008年3月份举行的两会之前予以公布。

同日,投资银行美林发布报告,预估重组时间表为:

2008年3月底前发放全业务牌照,在4-7月间则会公布各营运商母公司的架构变动及人事变动。

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分离,前者被中国电信收购,后者与中国网通合并,组成新联通,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这一波的重组传闻可以追溯到2007年10月,当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曾公开表示赞成重组电信公司,但如何重组要提出详细方案。

娄同时表示,“现在各种方案都在汇总中。

”。

在这次“五合三”的重组版本中,中国电信从中国联通手中买入CDMA网络并进行运营。

中国运营商格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个运营商均具备运营全网业务的能力。

3、以55.57亿元收购北京电信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31日公布,以55.57亿元人民币向母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收购北京电信全部股权,公司计划以内部资源支付收购对价。

基于北京电信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管理账目,北京电信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账面值约为人民币43.2542亿元,收购对价对应的历史市盈率为11.8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董事会相信这次收购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为政企大客户提供服务,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及市场竞争力,从2008年奥运会举行期间市场对电信服务的需求增加所带来的商机中获益,以及实现经营协同效益。

此外,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还公布了2007年度业绩,含一次性初装费收入的全年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37.02亿元,同比减少12.99%。

不含一次性初装费收入的全年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25.17亿元,同比增长1.1%。

4、

二、国内外3G技术业务及市场的进展状况

关于目前国外的3G的形势问题,要有一个综合全面的判断,从政策的面来讲,国外已经发放了接近120张牌照,其中以WCDMA为主,通过这两年的发展,欧盟各国也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在政策上相对比较灵活,现在已经出现了对改变网络覆盖要求的情况。

从市场的层面讲,在和黄启动的欧洲的建设之后,也可以运营。

新上线的业务平台往往处在一种“有缺陷”的运行状态下,而且由于网络的惯性效应,这种现象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原因之一,在于2G时代主要关注的是点对点的语音业务,而缺乏内容运营的经验。

“移动梦网”业务模式,是移动运营商挖掘短信这种最简单的增值业务潜力的尝试,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如开发了misc数据业务管理平台,提供了用户管理、业务鉴权和安全因数管理的模块,为运营商理解和体会3G的丰富业务打下了一定基础。

但misc系统如何进一步管理与其他增值业务平台的接口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原因之二,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作职责归口问题,移动业务网和支撑网的建设规划、开发管理和运行维护的体制,长期以来是走两条线,分别有对口部门负责,相互之间对于业务/技术规范的沟通不足。

如果缺乏对于2G向3G迁移过程中的业务控制/数据/服务流的详细分析,将无法对业务流和数据归属进行准确分界,容易造成业务网与支撑网配合的脱节。

(一)3G运营市场的业务构成

与2G相比,3G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至少384Kb/s的高速数据接入,这使其除可承载原有的话音业务和短信业务外,还能够开设许多新的业务。

1、简单话音和消息类业务

简单消息与目前的短信业务类似,主要是文字的传送。

在第二代网络中,短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特别是在年轻人中,使用量很大。

预计在3G时代初期,简单消息仍将是一个重要的业务模式。

2、多媒体信息类业务

多媒体信息(MMS)业务现已开设,如通常所说的彩信业务。

但目前受资费和终端价格的限制,用户群体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发展情况并不理想。

在3G时代,随着终端和业务资费下降,凭借图文并茂的特点,MMS将对短信业务的主要群体——年轻人更具吸引力。

因此,MMS业务将是短信息的替代业务,它在3G时代会有较大规模的发展。

3、定位业务

3G网络有更强的终端定位功能,这有助于终端持有者方便地了解到本人所在的周边环境,确定想要前往的场所。

类似功能目前已在2.5代网络中初步开通,但发展并不理想,且多为集团用户。

况且,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个人对此并不热心。

4、移动接入互联网业务

这是3G强于2G的优势所在,也是3G最具吸引力的一项业务。

随着网络日臻完善,3G用户使用3G终端可以像目前在人口聚居区和交通道路沿线能够通话一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浏览信息或者处理公务。

这一业务是移动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统一,它在3G市场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5、高级话音业务

高级话音业务可以运作于移动视频电话和多媒体电话,这也是3G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一项特殊业务。

但其发展前景并未被广泛看好,其业务界定和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二)中国3G的发展

3G运营市场最关键的发展指标是业务收入和用户数,以此可以衡量这一业务今后的地位,确定是否有广阔的前景,以及能否作为行业的发展重点。

每年3G网络建设所需的设备和软件的投资额在800亿左右,而我国一年的电信业投资大约2000亿元左右,全社会总投资大约43000亿元,不难看出,3G网络的投资规模相当可观。

1.国内3G业务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

3G产业的价值扣除中间投入后可以计入增加值,这部分价值是对GDP的直接贡献。

假定3G设备和用户使用的终端均在中国国内生产,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增加值就可以计入我国GDP的统计口径。

2007年,我国电信投资完成2279.9亿元,同比增长4.3%,与2006年相比,增长有所放缓。

但是今后几年内,国内电信投资将会快速增长。

电信投资的快速增长将主要来自于国内3G网络建设。

2008年,TD网络将逐渐进入规模商用阶段,奥运会之后则可能将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铺开建设。

如果按照电信运营商“五合三”的重组方案预计,联通将把C网出售给电信,电信也将开始CDMA2000网络的建设,而联通也将可能把G网升级为WCDMA。

虽然电信和联通规模建设3G网络的具体时间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后几年国内3G网络建设将成为电信投资的主要驱动力。

在全面升级到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移动核心网的更新、传输网的新建和扩容以及接入网的建设都将推动今后几年电信投资的增长。

预计未来三年电信投资的增长率将在10%以上。

2、TD-SCDMA在我国的建网进程

TD-SCDMA——英文全称为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即时分的同步码分多址技术(也可简称TD,以后出现的TD除非特别说明,均表此意),是中国电信行业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可替代UTRA-FDD的方案,得到了CWTS及3GPP国际组织的全面支持,是ITU正式发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间接口技术规范之一。

自1998年正式向ITU(国际电联)提交以来,完成了标准的专家组评估、ITU认可并发布、与3GPP(第三代伙伴项目)体系的融合、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从而使TD-SCDMA标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

2008年3月28日,中国移动宣布,4月1日起面向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和秦皇岛等8个城市,启动TD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工作。

中移动表示,试商用期间国产3G手机基本月租费为50元/月,本地基本通话费主叫4角/被叫免费;

国内长途通话费0.07元/6秒。

这是TD建网以来第一次向公众正式放号,成为中国3G网络进程中的一道分水岭。

但启动放号测试之后,市场期待已久的3G首日试用,刚股市场上相关板块表现各异,由于3G从试用到发放正式牌照一直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因此各大投行纷纷表示谨慎看待3G的市场表现。

为了加快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早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厂家供货环境,2002年10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

TD-SCDMA产业联盟的成员企业由最初的7家,发展到目前的30家企业,覆盖了TD-SCDMA产业链从系统、芯片、终端到测试仪表的各个环节。

在3G技术和系统蓬勃发展之际,不论是各个设备制造商、运营商,还是各个研究机构、政府、ITU,都已经开始对3G以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展开研究。

在ITU认定的几个技术发展方向中,包含了智能天线技术和TDD时分双工技术,认为这两种技术都是以后技术发展的趋势,而智能天线和TDD时分双工这两项技术,在目前的TD-SCDMA标准体系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应用,从这一点中,也能够看到TD-SCDMA标准的技术有相当的发展前途。

在政府和运营商的全力支持下,TD-SCDMA产业联盟和产业链已基本建立起来,产品的开发也得到进一步的推动,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纷纷投入到TD-SCDMA产品的开发阵营中来。

随着设备开发、现场试验的大规模开展,TD-SCDMA标准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加强。

3、中国电信重组加速3G

据国外新闻网站《信息世界》5月28日报道,中国公布了对本国固话和移动运营商重组的计划,当然重组后就是3G牌照的发放。

中国政府长期讨论的焦点——重组计划将合并或者分解中国电信业的运营商,重组之后的三大运营商将同时具备移动和固话服务。

目前,中国的固话运营商因地域划分不允许提供移动服务,而移动运营商也不能提供固定线路服务。

中国工业和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表的声明中说,重组完成后将发放三张3G牌照。

通过重组使运营商转型成能同时提供移动和固话服务的公司,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措施增强本地运营商的竞争力,并为3G牌照的发放扫平道路。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却将最后一个推出商业3G服务。

在重组计划里,固话运营商中国电信将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移动网。

同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也将并入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仍然持有它的GSM网络,并与固话运营商网通合并。

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将与中国铁通合并,铁通运营着全国性的固话网络。

(三)宽带业务的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电信业务正在逐渐从传统的以电话业务为主的窄带业务向集语音、高速数据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宽带业务发展。

多媒体通信已成为建立公用宽带网的主要动力。

传统电话网将不可避免要过渡到以数据业务、特别是IP业务为中心的下一代电信网,这些都对电信网的宽带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8年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说,六成以上中国网民通过宽带上网,目前中国宽带用户数已达1.22亿户,居全球首位。

宽带用户数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固定电话运营商非话音收入的增长,加快了电信业由传统话音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型。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中国电信业非话音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02年的5.5%提高到2007年的30%以上。

主要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电信公布的这一数字已经超过38%。

目前,我国域名总数已达1193万个,年增长率达190.4%,增长的主要拉动来自国家顶级域名.CN,.CN域名数量已达900万个,比2006年增长4倍。

.CN域名下网站数达100.6万个,占网站总量的三分之二。

网站数、网页数、网页字节数均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网民可享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

目前,我国采用宽带、无线方式上网的网民数增长迅猛。

宽带网民总数达1.63亿,占网民总人数的77.6%,半年增加4094万人。

以手机为接入方式的无线窄带正在快速发展,手机网民数达5040万,占网民总数的24%,手机上网渐成风气。

2007年,农村网民年增长率达127.7%,农村网民数达5262万。

这使得农村成为拥有巨大潜力的互联网消费市场。

随着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乡乡有网站等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农村互联网市场将大有可为。

今年光纤到户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第三季度光纤到户设备的出货量比前一季度增长了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为25%,第三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货量增长了38%,到目前为止,总出货量比2006年已经超出了90%,2007年将是增长最强劲的一年。

三、中国电信业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

有志之士能够感觉到中国电信业未来航程中将会面临的惊涛骇浪,作为航空母舰的电信国企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蜕变”来获得新生。

在电信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比,电信国企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法是:

以变应变,创新领先。

(一)借助外资和国外技术,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9%以上,近几年增长率更是加快。

这种增长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中国因此而集聚的财富是其它经济状况相当的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归功于国外投资,即通过合资企业的模式,把日本及西方国家的技术引进转让。

国外大规模的投资使得中国的工业体系重新调整,其影响从南部经济特区逐步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及内陆大城市,并一直渗透到中等城市及乡村。

国外投资的大量涌入不仅仅是被国内似乎取之不尽的低廉劳动力所吸引,同时也是因为有越来越多有才干的中国工程师。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跨国公司,比如摩托罗拉、IBM、谷歌、西门子、诺基亚等等都在中国投资设立研发中心,一方面能够经营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另一方面成为孕育和开发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新产品的全球技能中心。

中国不再是世界工场,她逐渐成为世界实验室。

国外研发投资的成果体现在高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上,中国出口的产品系列级级攀升。

然而,这种非集中的,同时依靠资金、技术及国外市场的增长模式最终是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威胁的,中国的出口超过50%都是通过外国公司来完成的,对国外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十分依赖。

继续依照这种发展方式,中国将无法赶上西方国家或者日本国的经济及技术,国外投资者只需转让以往的技术,就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保住他们的竞争优势;

他们很少会提供最先进的技术。

置身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中国必须对外更加开放,要增强其竞争力,用以保护其经济基础,自主发展。

(二)政府大力推动对研发的投入

事实上中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一直在十分努力地吸收这些技术,改善教育、培训和研究体制。

政府在考虑制定政策时把经济活力作为基础,对研发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

中国要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比率,比如美国对研发的投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6%,而法国只占2,2%。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按相同的购买力来衡量,中国现在对研发的投入绝对值已经是法国的两倍,而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却是相同的。

但是在科技部的推动下,中国把这些重要资源集中用于对中国发展具有重大导向的主要目标上。

科研院校成为改革重点,80年代末期,科技部确立了重点项目有序发展策略,有点类似于法国在60年代的策略,即把法国从农业大国转型为在航空航天,铁路交通,通信及核能领域的尖端国家。

同样,中国也启动了自己的重点项目,其目的在于使中国成为一个在主要经济领域如能源、医药工业及卫生、信息社会与电信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交通等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

2006年十月宣布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肯定了这些策略导向,倡导强调创新,用于节约自然资源,促进和谐发展,而不再是产量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创新:

自有新颖模式

在过去全世界经历了几百年来最彻底的几次技术革命之一,出现了跨电信及多媒体两个领域的信息公司。

个人电脑、手机、因特网以及移动固定宽带技术的出现及普及,改变了消费者个人及职业生活模式。

这个时期正好与其经济发展时期重合,新技术的迅速采纳使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没有像传统工业一样让人想到“追赶”,而是同步发展,同样的创新运用同时出现在中国和西方或亚洲发达国家。

企业不再只停留在对科研技术进行传统创新,而是完全转向市场,利用技术创新来满足新的需要。

中国的创新更在于能够把世界上现有技术迅速商品化,并发展成可以经营的经济模式;

这同样十分依赖于特殊的生态体系和难以转变的社会民族特性。

四、总结

总之,我国已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永不称霸”。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们不会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只有可能为保卫祖国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而战。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要求我们的通信具有二面性:

平时面向党政军指挥、调度和筹划,面向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和救灾活动需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健康和文艺、体育活动等多方面的需要;

战争时要按照国家最高统帅的指令转换为战时体制。

因而它应有应付两种环境下的通信能力,平时这一面且不多说,下面就来讨信纸战时这一面的问题,即按战时安全问题。

民用网的战时安全至少要实现以下三点要求:

第一,在战争中民用有线通信传输网应用较好的应变性能,具有一定抵抗敌机轰炸和导弹攻击而不受致使操作,以及防强电子干扰的能力;

第二,仍然能方便地为我军和级指挥机构组织力量打击敌军,正常传递各类信息与情报;

第三,不为敌军及其情报机构所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平时信息与通信网在战时能保得住,就是为战时提供了经济而有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桂海源:

《现代交换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05

2、唐守廉:

《电信管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02

3、《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毛涛涛,北京商报A02,2008/03/05

4、《电信重组两会后有望实施》,刘丽靓,证券日报A02,2008/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