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232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Word格式.docx

3.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无线通信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频率资源更丰富,在相同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更大。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意味着更快的网速和更大的网络容载能力,“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

(A)光子能量更大(B)衍射更明显

(C)传播速度更大(D)波长更长

【解析】A.因为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比4G高,根据E=hν可知5G使用的电磁波比4G光子能量更大,故A正确;

B.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

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即波长更短,故5G越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5G的频率比4G高,而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故C错误;

D.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根据

可知波长更短,故D错误。

故选A。

4.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两个过程,先后到达状态B和C。

有关A、B和C三个状态温度TA、TB和TC的关系,正确的是()

(A)TA=TB,TB=TC(B)TA<TB,TB<TC

(C)TA=TC,TB>TC(D)TA=TC,TB<TC

【解析】由图可知状态A到状态B是一个等压过程,根据

因为VB>VA,故TB>TA;

而状态B到状态C是一个等容过程,有

因为pB>pC,故TB>TC;

对状态A和C有

可得TA=TC;

综上分析可知C正确,ABD错误;

5.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B)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A.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时,探测器将脱离地球的引力在太阳系的范围内运动,火星在太阳系内,所以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正确;

B.第二宇宙速度是探测器脱离地球的引力到太阳系中的临界条件,当发射速度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时,探测器将围绕地球运动,故B错误;

C.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第一宇宙速度为

所以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所以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

D.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有

解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

6.

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波形如图甲所示。

由该时刻开始计时,质点L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

(C)质点L经半个周期将沿x轴正方向移动

(D)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加速度都相同

【解析】AB.由图可知乙质点L的振动情况,该时刻质点L向y轴正方向振动。

根据上下坡法或者平移法可知,该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N该时刻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故B正确;

C.质点L只在平衡位置附近y轴方向上下振动,波传播时,质点不会沿x轴正方向移动,故C错误;

D.该时刻质点K与M的速度为零,质点K加速度为-y方向,质点M加速度为+y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7.真空中某点电荷的等势面示意如图,图中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

(A)该点电荷一定为正电荷

(B)P点的场强一定比Q点的场强大

(C)P点电势一定比Q点电势低

(D)正检验电荷在P点比在Q点的电势能大

【解析】A.正电荷和负电荷周围的等势面都为一组同心球壳,该点电荷不一定为正电荷,故A错误;

B.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P点附近的等差等势面更加密集,故P点的场强一定比Q点的场强大,故B正确;

C.正电荷和负电荷周围的等势面都为一组同心球壳,若为正点电荷,则P点电势一定比Q点电势高,故C错误;

D.从等势面的情况无法判断该点电荷为正点电荷还是负点电荷,无法判断P点电势与Q点电势的高低,就无法判断正检验电荷在P点和在Q点的电势能的大小,故D错误。

8.

如图所示,在带负电荷的橡胶圆盘附近悬挂一个小磁针。

现驱动圆盘绕中心轴高速旋转,小磁针发生偏转。

(A)偏转原因是圆盘周围存在电场

(B)偏转原因是圆盘周围产生了磁场

(C)仅改变圆盘的转动方向,偏转方向不变

(D)仅改变圆盘所带电荷的电性,偏转方向不变

【答案】B

【解析】AB.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带负电荷的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形成电流,而电流周围有磁场,磁场会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B正确;

C.仅改变圆盘的转动方向,形成的电流的方向与初始相反,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与之前相反,故C错误;

D.仅改变圆盘所带电荷的电性,形成的电流的方向与初始相反,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与之前相反,故D错误。

9.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u=Umsin(ωt+φ)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不计电表内电阻影响。

闭合开关S后()

(A)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V1的示数减小

(C)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解析】开关S闭合时,副线圈总的电阻减小,由于变压器的匝数比和输入的电压都不变,所以输出的电压也不变,即V1示数不变,但因副线圈的总电阻减小,则副线圈的总电流增大,则原线圈的电流增大,故A1的示数变大;

由于副线圈的电流增大,故串联在副线圈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副线圈的总电压不变,所以副线圈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即V2的示数减小,故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10.

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如图所示。

将两分子从相距r=r2处释放,仅考虑这两个分于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r=r2到r=r0分子间引力、斥力都在减小

(B)从r=r2到r=r1分子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从r=r2到r=r0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从r=r2到r=r1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A.从r=r2到r=r0分子间引力、斥力都在增加,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在r=r0时分子力为零,故从r=r2到r=r1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B错误;

C.分子势能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故从r=r2到r=r0分子势能一直减小,故C错误;

D.从r=r2到r=r1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

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

(A)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C

【解析】AB.为了能研究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物块一直要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与向右轻绳的拉力平衡,图乙是向右轻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故图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乙知向右轻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不变,故物块先受静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最大静摩擦力约为10N,滑动摩擦力约为7N,故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故C正确;

D.根据

Ff=μFN,FN=mg。

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块的重力,故无法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

12.

图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R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情况。

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图乙),用这段金属丝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的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易温度计。

(A)tA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B)tA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C)tB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线性关系

(D)tB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且温度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

【解析】由甲图可知,tA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故tA应标在电流较大的刻度上;

而tB点对应的电阻阻值较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对应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故tB应标在电流较小的刻度上;

由图甲得

其中

为图线的纵截距,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联立解得

可知t与I是非线性关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在同一竖直平面内,3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1号、2号、3号)悬挂于同一高度;

静止时小球恰能接触且悬线平行,如图所示。

在下列实验中,悬线始终保持绷紧状态,碰撞均为对心正碰。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将1号移至高度h释放,碰撞后,观察到2号静止、3号摆至高度h。

若2号换成质量不同的小钢球,重复上述实验,3号仍能摆至高度h

(B)将1、2号一起移至高度h释放,碰撞后,观察到1号静止,2、3号一起摆至高度h,释放后整个过程机械能和动量都守恒

(C)将右侧涂胶的1号移至高度h释放,1、2号碰撞后粘在一起,根据机械能守恒,3号仍能摆至高度h

(D)将1号和右侧涂胶的2号一起移至高度h释放,碰撞后,2、3号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未能摆至高度h,释放后整个过程机械能和动量都不守恒

【解析】A.1号球与质量不同的2号球相碰撞后,1号球速度不为零,则2号球获得的动能小于1号球撞2号球前瞬间的动能,所以2号球与3号球相碰撞后,3号球获得的动能也小于1号球撞2号球前瞬间的动能,则3号不可能摆至高度h,故A错误;

B.1、2号球释放后,三小球之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三小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整个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

C.1、2号碰撞后粘在一起,为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有机械能损失,所以1、2号球再与3号球相碰后,3号球获得的动能不足以使其摆至高度h,故C错误;

D.碰撞后,2、3号粘在一起,为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有机械能损失,且整个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和动量都不守恒,故D正确。

14.在无风的环境,某人在高处释放静止的篮球,篮球竖直下落;

如果先让篮球以一定的角速度绕过球心的水平轴转动(如图)再释放,则篮球在向下掉落的过程中偏离竖直方向做曲线运动。

其原因是,转动的篮球

在运动过程中除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施加的阻力f1和偏转力f2。

这两个力与篮球速度v的关系大致为:

f1=k1v2,方向与篮球运动方向相反;

f2=k2v,方向与篮球运动方向垂直。

(A)k1、k2是与篮球转动角速度无关的常量

(B)篮球可回到原高度且角速度与释放时的角速度相同

(C)人站得足够高,落地前篮球有可能向上运动

(D)释放条件合适,篮球有可能在空中持续一段水平直线运动

【详解】A.篮球未转动时,篮球竖直下落,没有受到偏转力f2的作用,而篮球转动时,将受到偏转力f2的作用,所以偏转力f2=k2v中的k2与篮球转动角速度有关,故A错误;

B.空气阻力一直对篮球做负功,篮球的机械能将减小,篮球的角速度也将减小,所以篮球没有足够的能量回到原高度,故B错误;

C.篮球下落过程中,其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篮球下落过程中,由受力分析可知,随着速度不断增大,篮球受到f1和f2的合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可能比重力大,可使篮球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减小为零或变成竖直向上,所以篮球可能向上运动,故C正确;

D.如果篮球的速度变成水平方向,则空气阻力的作用会使篮球速度减小,则篮球受到的偏转力f2将变小,不能保持f2与重力持续等大反向,所以不可能在空中持续一段水平直线运动,故D错误。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15.(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做如下探究:

(1)为猜想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两小车放在水平板上,前端通过钩码牵引,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用板擦把两条细线按在桌上,使小车静止。

抬起板擦,小车同时运动,一段时间后按下板擦,小车同时停下。

对比两小车的位移,可知加速度与质量大致成反比。

关于实验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质量相同,钩码质量不同

(B)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相同

(C)小车质量不同,钩码质量不同

(2)某同学为了定量验证

(1)中得到的初步关系,设计实验并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7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好了6组数据点,请将余下的一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并作出a-

图像______。

次数

1

2

3

4

5

6

7

a/(m·

s-2)

0.62

0.56

0.48

0.40

0.32

0.24

0.15

M/kg

0.25

0.29

0.33

0.50

0.71

1.00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之前,需要思考如何测“力”。

请在图3中画出小车受力的示意图。

为了简化“力”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

B.若斜面倾角过大,小车所受合力将小于绳的拉力

C.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等于绳的拉力

D.让小车的运动趋近于匀速运动,砂和桶的重力才近似等于绳的拉力

【解析】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让小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钩码质量相同,故B正确。

(2)数据描点和a-

图像如图所示

(3)A.使小车沿倾角合适的斜面运动,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刚好等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则小车受力可等效为只受绳的拉力,故A正确;

B.若斜面倾角过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小车所受合力将大于绳的拉力,不利于简化“力”的测量,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砂和桶的重力都大于绳的拉力,故C错误;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桶的质量时,砂和桶的重力近似等于绳的拉力,故D错误。

16.(9分)用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约为1Ω)。

其中R为电阻箱,电流表的内电阻约为0.1Ω,电压表的内电阻约为3kΩ。

(1)利用图1中甲图实验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测量的实际是图2中虚线框所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若电流表内电阻用RA表示,请你用E、r和RA表示出E′、r′,并简要说明理由。

(2)某同学利用图像分析甲、乙两种方法中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

在图3中,实线是根据实验数据(图甲:

U=IR,图乙:

I=

)描点作图得到的U-I图像;

虚线是该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U-I图像(没有电表内电阻影响的理想情况)。

在图3中,对应图甲电路分析的U-I图像是:

__________;

对应图乙电路分析的U-I图像是:

________。

(3)综合上述分析,为了减小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本实验应选择图1中的______(填“甲”或“乙”)。

(1)将电源和电流表视为等效电源,电源电动势是电源本身具有的属性,电流表不具有产生电动势的本领,所以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仍然为E′=E,而电流表的内阻和电动势的内阻作为等效电源的内阻,即r′=r+RA。

(2)对甲图,考虑电表内阻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变形得

直接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可得

图像与纵轴截距均为电源电动势

,虚线对应的斜率大小为

,实线对应的斜率大小为

,所以对应图甲电路分析的

图像是C;

对乙图,考虑电表内阻时(即虚线对应的真实情况),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虚线对应的斜率大小为

,虚线对应的纵轴截距为

,实线对应的纵轴截距为

两图线在

时,对应的短路电流均为

,所以对应图乙电路分析的

图像是A。

(3)图甲虽然测量的电源电动势准确,但电流表分压较为明显,所以内阻测量的误差很大;

图乙虽然电动势和内阻测量均偏小,但是电压表内阻很大,分流不明显,所以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误差较小,所以选择图乙可以减小由电表内电阻引起的实验误差。

17.(9分)无人机在距离水平地面高度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并释放一包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包裹释放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

(2)求包裹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3)以释放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x轴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该包裹运动的轨迹方程。

(1)包裹脱离无人机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解得t=

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距离为

x=v0t=v0

(2)包裹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为

落地时速度为v=

(3)包裹做平抛运动,分解位移

两式消去时间得包裹的轨迹方程为y=

x2

18.

(9分)如图甲所示,N=200匝的线圈(图中只画了2匝),电阻r=2Ω,其两端与一个R=48Ω的电阻相连,线圈内有指向纸内方向的磁场。

线圈中的磁通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1)判断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

(2)求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3)求电阻R两端的电压U。

(1)根据图像可知,线圈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增大,为了阻碍线圈中磁通量的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垂直于纸面向外,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所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a→b。

(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路端电压,根据分压规律可知

19.

(10分)如图甲所示,真空中有一长直细金属导线MN,与导线同轴放置一半径为R的金属圆柱面。

假设导线沿径向均匀射出速率相同的电子,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

不考虑出射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可以用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测量出射电子的初速度:

(A)在柱面和导线之间,只加恒定电压;

(B)在柱面内,只加与MN平行的匀强磁场。

当电压为U0或磁感应强度为B0时,刚好没有电子到达柱面。

分别计算出射电子的初速度v0。

(2)撤去柱面,沿柱面原位置放置一个弧长为a、长度为b的金属片,如图乙所示。

在该金属片上检测到出射电子形成的电流为I,电子流对该金属片的压强为p。

求单位长度导线单位时间内出射电子的总动能。

【详解】

(1)(A)在柱面和导线之间,只加恒定电压U0,粒子刚好没有电子到达柱面,此时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v0=

(B)在柱面内,只加与MN平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0时,刚好没有电子到达柱面,设粒子的偏转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有

2r=R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2)撤去柱面,设单位长度射出电子数为N,则单位时间都到柱面的粒子数为

金属片上电流

由于电子流对金属片的压强为p,则电子流对金属片单位时间内的压力为

F=p·

ab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金属片对电子流的作用为

根据动量定理有

解得

故总动能为

Ek=n0ab·

mv02=

20.(12分)某试验列车按照设定的直线运动模式,利用计算机控制制动装置,实现安全准确地进站停车。

制动装置包括电气制动和机械制动两部分。

图1所示为该列车在进站停车过程中设定的加速度大小a车随速度v的变化曲线。

(1)求列车速度从20m/s降至3m/s经过的时间t及行进的距离x。

(2)有关列车电气制动,可以借助图2模型来理解。

图中水平平行金属导轨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回路中的电阻阻值为R,不计金属棒MN及导轨的电阻。

MN沿导轨向右运动的过程,对应列车的电气制动过程,可假设MN棒运动的速度与列车的速度、棒的加速度与列车电气制动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

列车开始制动时,其速度和电气制动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对应图1中的P点。

论证电气制动产生的加速度大小随列车速度变化的关系,并在图1中画出图线。

(3)制动过程中,除机械制动和电气制动外,列车还会受到随车速减小而减小的空气阻力。

分析说明列车从100m/s减到3m/s的过程中,在哪个速度附近所需机械制动最强?

(注意:

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1)由图1可知,列车速度从20m/s降至3m/s的过程加速度为0.7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t=

由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得

(2)由MN沿导轨向右运动切割磁场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

回路中感应电流I=

MN受到的安培力F=BIL

加速度为a=

结合上面几式得a=

所以棒的加速度与棒的速度为正比例函数。

又因为列车的电气制动过程,可假设MN棒运动的速度与列车的速度、棒的加速度与列车电气制动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