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908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Word下载.docx

家长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

还有部分农民总认为:

农村的孩子将来只能在家种地,要么出去打工,上学能干什么,花很多钱供完大学回来一样找不到工作、一样连最简单种地、喂羊都不会,还不如早早退学把庄稼活练好了才有发展。

学生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学习原动力严重不足。

②品行表现差。

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还有一部分学生跟随在外打工的父母经常转学,其它学校的不良风气也随着他们来到大石寨蒙校。

部分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学生犯错误后不问青红皂白先来一顿暴打事后不作任何教育,再犯错误就再打,这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伤害,容易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

所以选了这个学困生课题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

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2、课题组成员的素质和观念为我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经学校校委会批准同意,对本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在课题使用经费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

4、我们课题组的四位老师,都是新手,从未接触过课题研究。

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得有理论的培训和指导。

因此,学校购置了一批有关学困生的书籍,随时提供给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教科研过程中翻阅和借鉴;

学校课题组还专门摘录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实践材料,指导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们理论联系实际,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有了理论的支撑,才有了实践的动力;

有了理论的指导,才有了方法的灵活多样,开放式动机理论的培训,采用自学与讲座结合的方式,为教师们深入课题研究铺平了道路。

三、开展课题前的精心准备:

得到领导支持,大量学习之后,我们便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分工协作,联手攻关,具体做了两件事:

1、集体研讨,精心选研究的学困生:

通过我们四年级和七年级的任课老师多次研讨研究,2010年确定了小学四年级35名学生里选了8名学困生、七年级25名学生里选了4名学困生。

2、依托网络平台,建立QQ群聊和个人学困生研究博客。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白天正常上课,为了便于交流,在征求大多数老师的意见之后,我们确定每周四晚上8:

00到11:

00为我组集体网上交流时间。

四、目前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课题组从2010年3月正式开始工作(我校是2009年11月份自愿请求申报此课题,2010年3月份正式启动研究),

到目前为止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与我们时刻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1.树立信心,弹好“前奏”。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加上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

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

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

还可安排他们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也可安排他们跟优秀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2.激趣、指导,弹好“主题”。

学困生,对学知识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低触、厌倦,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或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感到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如:

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前,可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利用正迁移规律,巧妙地以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

(2)明确责任,督促学生生趣。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

即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

统计图表的知识就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好了数学,生活的本领也就增强了。

这样,也会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3)体验成功,引发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答对了,老师向他表示祝贺;

对学困生的作业,老师先让他们只做一题,做对了再奖励做第二题、每次的作业都要面批面改……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八年级的王龙同学是汉语学科的学困生,由于基础差,父母的溺爱让他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逃课、上网、打架等,可以说是“五毒俱全”,学习成绩非常差。

经过汉语老师刘红光的一年多的努力帮他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从2010年5月至今没有逃过一次课,打闹、上网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期中考试汉语文还得了56分,这是他上学以来得到的最高分数。

教师再不适时机地帮助、鼓励,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向更深更广处发展。

(4)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知识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如:

数学的“口算比赛”、蒙语文的“朗读”、汉语的“写规范汉字”、“日记评比”等。

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学困生转化效果的好坏,除了看他们的自信心、兴趣是否提高,还取决于学习成绩是否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学困生进行学习,提高其学业成绩呢?

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为了能让我们的学困生李某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

事先作准备。

为了提高李某的自信心,我们老师就在课前告诉他老师要问的题目或者要让他读的段落,让他事先做好准备。

上课时,老师就特意让他回答这些题目,并伺机表扬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发现李某上课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

第二步:

让李某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上黑板做一些基本题。

到实验第二步时,不再事先给他题目,而是在上课时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有机会,我们还会安排他上黑板做一些基本题,如:

课文上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掌握的那些生字让他自己选择组词等等。

第三步:

让李某学会评价别人。

当别的学生回答了问题或板演了题目,我们总把“小老师”的头衔给张,让他来评价。

使他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得到提高。

第四步:

独立回答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

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要试着让李某回答一些思维强度比较大的题目了。

如,翟淑兰老师在复习《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知识时,首先出示了几个式子,让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式子的运算顺序。

接下来就让李某来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首先思维要有广度,其次思维要有顺序。

起初,李某不太有信心,翟淑兰老师就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似乎是说“你一定行!

”在翟老师的鼓励和提示下,李某终于把这个问题完整地回答了出来,而且很有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李某终于敢举手回答难题了。

有时,他会出错,但翟老师从不批评他,而是用“再想想,你准能行!

”这些话来激励他。

在翟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现在的李某已经完全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由于听课效率的提高,知识掌握得较好,他做作业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正确率也提高了。

②有效地安排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可以由教师根据学困生当天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补缺补漏,做到“当日知识当日清”。

也可安排好差结对,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3.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弱智或存在生理缺陷、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

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

为此我们学校课题组为了方便学困生课题上的交流与探讨特意建立了学困生QQ群,学习研讨优秀教师的课例,交流课堂教学心得。

通过QQ群聊与总课题组的学困生博客,我们把平时的教学花絮、心得体会,反思困惑等及时地相互传达和交流。

并把每一次的课题研究点滴及时发表在少数民族学困生研究博客上,供大家研讨,交流。

建立QQ群,依托网络平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便于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五、初出成果:

我们的课题虽然研究实施一年多,但由于我们课题组成员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我们都探讨出了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这既符合学生年龄层次的接受能力,又兼顾了教育思想的运用。

回想起在QQ群上每次的激烈讨论,我想那无不是智慧的碰撞和对课题研究的一种责任。

 可以说,我们的课题研究,全体成员和学生都达到了“双赢”。

1、通过试验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研成果显著。

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同时,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个案、论文、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

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交流。

我组从2010年3月份开始先后在博客上发表了27篇文章,有两篇论文获得了全区一等奖。

其中齐红霞老师撰写的《学困生与学优生对比之谈》刘红光老师撰写的《浅谈农村学校学困生成因分析》。

2、课题试验中,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发扬。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课,学生学会了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学会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会了学习中交流与合作。

3.家校联手,为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家庭是学困生活动的第一场所,在父母的培护与教师的哺育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收获更多的希望。

但很多学困生的家长们文化水平偏低,教育子女方略全无,我校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卡(每月一次学生互评、老师评、家长评)这块主阵地,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培训,实现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六、仍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取得不少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惑。

1、课题研究成员跨学科、跨班级、任务重,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不利于交流和探讨。

我们四位成员,平时大家教学任务重,要统一时间来搞课题研究确实有很多不便,如何更好地组织起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将仍是令我们头痛的问题。

2、尽管对教师进行了培训,但仍有教师对学困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表现形式理解不够深入,研究工作停留于表层。

3、对于研究的方法,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继续学习,深刻理解操作的步骤,并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

4、如何营造研究氛围,让每位成员理解,我们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要让研究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需要,这无疑是我们面临的困惑。

5、个别成员不能及时把研究的成功经验,教学反思,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及时发贴。

还未养成勤动笔的习惯,这同样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6、专家引领还不够。

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靠自己摸索,专家适时引领还很不够,同时我们还应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和他人的成果。

7.学困生中独生子女多,由于家长的溺爱,进行科研乃至于教学工作获得家长支持艰难,顺利开展并落实不易。

8.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困生的意志的锻炼,防止其反复仍是难点和重点。

七、下一步的打算

1.深挖已研究策略,常抓常新:

已经研究过的学困生转化的各项策略应该是贯穿整个研究始终的,应该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加以利用的教育教学好方略,我们将适应形势需要,适应学生特点,深入一步挖掘已经研究过的学困生转化策略,抓出新方法,挖掘新路径,形成新的特色。

2.做好阶段成果总结工作:

课题的研究尽管已进行了一年多,我们教师身体力行,实践着实验计划,但多停留在实践层面上,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这学期将着力做好教师的阶段成果总结,召开一次表彰会,并大力宣传对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工作中表现突出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体会;

表彰奖励学习进步大表现好转,脱困的学困生,让研究成果转化为催动学校整体进步的强大推力剂。

3.开发新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依照所掌握的理论方法及路径,从班级管理、各学科教育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开拓新的学困生转化措施,努力填补原有研究的空白。

4.课题组成员还需要多沟通、多交流,密切研究的有效性,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