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593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各单元下册概要分析Word下载.docx

本单元作为学生系统认识材料的起始单元,需要从学生身边最常见、最熟悉的材料开始,引导他们在观察中比较,在体验中感知,从而对材料的简单特点、材料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新材料的神奇功能,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

(1)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

本单元由《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三课组成,按照先常规后特殊的逻辑顺序展开。

其中,第一课《认识常见材料》与第二课《各种各样的杯子》针对的是常见材料,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指向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

在常见材料部分,第一课是对各种材料的总体认识,包括辨认陶瓷、玻璃、木材、石材、塑料、布、金属,以及对这些材料基本特点的认知。

第二课是通过具体的物品——杯子,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而展开针对材料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现象解释,让学生对常见材料的性质初步建立较全面的认识。

第三课是对特殊材料中的某些新材料进行介绍,重点展示的是材料纳米化后性质的改变,目的是让学生对新材料有一个粗浅的认知,并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他们对新材料的兴趣。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神奇。

(2)能观察、比较、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薄厚、颜色、软硬等特征。

(3)乐于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并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

(4)感受现代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改善。

五、单元活动导图

六、课时安排

序号

课题

课时

1

认识常见材料

2

各种各样的杯子

3

神奇的新材料

总课时

 

第2单元《玩磁铁》单元概要分析

引领学生从生活发现迈向科学认识。

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和积累宝贵的发现。

然而,这些发现零碎、分散,缺乏条理,不成体系,往往停留在现象上,不能深入规律与原理层面,从而导致难以长期保存、快速调取、充分运用。

就磁铁而言,儿童在生活中会接触多种形状的磁铁和用磁铁做成的器具,出于好奇,他们曾经把玩过这些东西,并尝试采取多种办法用这些东西来吸其他物体,留下了一次次具体的感性体验。

如果止步于此,则谈不上全面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特征和性质,更谈不上学会运用磁铁。

出于以上思考,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以“玩”为载体,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儿童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形成对磁铁较全面的认识。

指导学生将学习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于儿童的大部分学习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学习也是为了将所学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本单元将工程技术的有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不仅介绍磁铁的运用,还在组织儿童认识指南针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自制指南针以及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力求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本单元涉及磁力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其特点是不用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特定物体施加影响。

这与以前学生掌握的直接接触物体施加力,共同构成了对物体用力的两种方式,促使学生懂得接触与不接触物体,力都有可能对物体造成影响。

本单元基于《课程标准》,依据相关课程目标,具体落实“物质科学领域”中关于“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的内容标准。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知道常见的力。

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6.5.1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6.5.2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本单元由《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三课组成。

对应生活实际,围绕“磁铁的磁性”这条主线,递进式地展开。

第一课《磁铁的吸力》,组织学生玩一块磁铁,感受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和磁力的大小,为第二课做好了铺垫。

第二课《磁铁的两极》,紧接着上一课,让学生玩两块磁铁,引导其发现磁极的位置、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铁能指南北的特点。

第三课《自制指南针》,以第二课中的磁铁能指示方向为基础,指导学生观察指南针、自制指南针、学习使用指南针。

从内容关联上说,第三课是第二课的延续和拓展。

(1)通过用磁铁吸多种金属物品,知道磁铁能吸铁和镍。

(2)在实验中感受磁极的特点,了解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铁能指示南北。

(3)自制指南针,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磁铁的吸力

磁铁的两极

自制指南针

第3单元《土壤与生命》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践、实验、记录、交流、研讨等途径,丰富学生对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认识。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土壤不仅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孕育了生命,如土壤里的植物和小动物——蚯蚓、蚂蚁、蜘蛛、蜈蚣、蜗牛等。

通过具体指导学生开展栽小葱、养蚂蚁等实践活动,并对植物和动物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的生命过程需要水分和养料、小动物和土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研讨等途径,进一步了解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都具有生存的基本需求,也使学生在科学实践、科学研究活动中,发展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等科学探究的技能,以及保持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的科学态度。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观察、种植、饲养了解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并能积极地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这对于促进他们的科学思考是非常有利的。

本单元的设计正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运用和发展这一系列探究技能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植物与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探究、饲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58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的外在特征、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和“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

说出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本单元由《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三课组成。

本单元围绕土壤孕育了生命这个中心,采用分—分—总的逻辑结构建构这三课内容,引导学生从观察、记录、分析入手,探讨土壤生物的基本需求,揭示生物对土壤的依赖性。

其中,第一课《栽小葱》,通过一个具体的植物载体,反映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小葱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让学生经历栽与养的过程,并拓展到了解家庭种植植物和大自然中的植物的基本需求。

第二课《养蚂蚁》,通过一个具体的小动物载体,反映土壤动物与土壤的关系。

学生在寻找蚂蚁和饲养蚂蚁的过程中,探究蚂蚁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知道蚂蚁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第三课《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是从个别到一般——通过认识更多的土壤动物来了解动物与土壤的关系,说明土壤对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的贡献,揭示土壤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1)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等活动,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它们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栽小葱、养蚂蚁的过程中,学会用“温暖”“潮湿”“养料”等专业术语来描述动物、植物的基本需求。

(3)能从具体事物出发,多角度、多方式地描述其基本特征。

(4)愿意就“土壤与生命”的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栽小葱

养蚂蚁

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单元概要分析

技术与工程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重点领域,而谈到技术与工程,必定绕不开工具的使用,因为工具本身就是技术的物化形态。

从工具的使用价值来说,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手段上的帮助与延伸,是劳动者借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力的手段。

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工具的使用在学生的周围随处可见,所以在小学阶段认识并学会使用一些常见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本单元通过认识周围常见的一些工具,并了解其功能,让低年级学生学会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学习的方式是将工具的使用与一些具体的工程任务结合在一起,如做小板凳、做小温室,同时强调工程设计,进一步凸显工程技术在整个小学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打开工具箱就是打开一般家庭常用的工具箱,这些工具基本以五金工具为主。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亲手钉一根钉子或拧一颗螺丝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强化他们对工具的认识以及实际的使用,这也是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坚韧意志的重要一课。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体验、设计、制作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本单元由《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三课组成,围绕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展开侧重学生的体验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渗透着工程设计的思想。

本单元采用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安排三课内容。

第一课《认识工具》,总体认识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及其功能,并指导学生用常用的尺子、羊角锤和钳子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体验工具的使用,感受它们的作用。

第二课《拧螺丝》,具体介绍螺丝和螺丝刀,重在观察螺丝并给螺丝分类,利用小板凳这个载体学习螺丝与螺丝刀的使用,完成利用现成的材料制作一个木制小板凳的任务。

第三课《做个小温室》,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进行多项工具使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

指导学生根据材料和工具自行设计,并按图纸制作小温室,它是第一课《认识工具》的再提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4)认识到工具的发明、制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认识工具

拧螺丝

做个小温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