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411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二下数学全册教案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能力

目标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

目标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重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合作探究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

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

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三、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提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

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讲述:

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2、教学例2.

(1)过渡:

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

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做一做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教学札记

 

 

课题

平均分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能力

目标

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情感

目标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重点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

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班明天要去春游。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合作探究

二、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

我们来帮助二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

各组为二

(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

(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

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三、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

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

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

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

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拓展应用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总结

请学生回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练习三的第3题。

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认识

例24÷4=6(组)

答:

(略)

教学札记

 

 

课题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能力

目标

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情感

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重点

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难点

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引入新课

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合作探究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

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

(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

(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

(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12÷4=3

3.出示:

15÷3=5

学生自己解答

三、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

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

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

分的结果是怎样?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4=5

被除数除数商

拓展应用

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

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作业布置

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例4、12÷4=3

例5、20÷5=4

教学札记

 

 

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力

目标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

目标

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重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

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4×3=2×5=3×3=

2.填空。

2×()=43×()=64×()=8

()×3=12()×4=205×()=15

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合作探究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

(1)个问题:

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

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并且,突出强调:

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

(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

商几?

(3)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

如:

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

用哪句口诀?

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

商是几?

那么,12除以2等于几?

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

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拓展应用

练习五的第2题。

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

作业布置

做一做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12÷3=4

例2、9÷3=38÷4=2

12÷3=4l2÷6=2

教学札记

 

 

课题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能力

目标

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

情感

目标

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重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摆在桌子的左面。

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

并问:

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8÷4=2

合作探究

二、新课

教学例3。

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

说明意图:

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

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为什么?

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

(8÷4=2)你是怎样想的?

(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