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121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docx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

篇一: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一一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

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探究实验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实验中的现象来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问题提出并回顾结合之前学习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

1

(2)多媒体辅助法:

用投影仪显示有关实验结论,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加强学生视觉感受。

2、学法指导: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

(2)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敢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

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2

3

环节三、练习,强化酸的化学性质环节四、课堂小结

4

八、板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

与同伴、与教

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5

篇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教案

(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划分:

本课题根据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按3个课时来完成

第1课时:

指示剂及几种常见的酸、浓硫酸的腐蚀性

第2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常见的碱(未设计)

(新教材下册第48-5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等)的性质及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了解酸的通性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认识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浓硫酸的稀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的观察,促进学生观察能

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通过稀释、使用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指示剂的性质,常见酸的相似性质

2、难点:

酸的相似性质的成因分析

3、关键: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明确酸的相似性质、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

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仪器:

分液漏斗、锥形瓶、玻璃棒、烧杯、陶瓷点滴板、胶头滴管

药品:

浓稀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石蕊试液、酚猷试液、氧化铜粉末等

附加物品:

生锈铁钉、布片、小木条、草稿纸

教学过程

篇三: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

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关酸和碱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

第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一一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酸碱度等。

在内容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1.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理解物质酸碱性的微观实质;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认识酸和碱的通性,领会观察、对比、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

4.通过列举酸和碱的主要用途,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人体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5.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方法1.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学科的学习特征。

2.采用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方法

运用比较、归纳、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4课时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课时实验活动2课时单元复习1课时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合物。

2.知道酸和碱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小剂,并能设计和完成与之相关的实验。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三、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

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播放实验录像:

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的试管中。

提出问题:

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

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回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现象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有酸性”。

二、新课教学

讲述: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质,有些显酸性,有些显碱性,有酸味的物质中通常含有酸。

图片展示:

食醋,柠檬、柑橘,铅蓄电池。

食醋中含醋酸、柠檬中含柠檬酸、铅蓄电池中含硫酸。

“碱”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炉具

清洁剂中含有氢氧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下册

化钠,它们都属于碱。

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

1.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

盐酸、醋酸、硫酸;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提出问题:

如何鉴别酸和碱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紫色石蕊试液。

过渡:

除了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猷试液在酸碱溶液中也能显示出特殊的颜色变化。

请同学们利用这两种试液进行实验。

实验10-1:

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苹果汁、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1〜2滴无色酚猷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填写教材第51页的表格。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结论:

遇酸性溶液变红色

(1)紫色石蕊试液(酸红碱蓝)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

(2)无色酚猷试液(酸无碱红)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讲述: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无色酚猷试液遇到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也能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2.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能不能寻找出一些物质代替紫色石蕊试剂和无色酚猷试剂这两种指示剂?

组织学生:

阅读教材第52页的材料卡片一一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出示物品:

紫萝卜皮、紫甘蓝、芹菜、月季花花瓣、油麦菜、胡萝卜。

提出问题:

它们的汁液遇到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能否变色?

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

同学们猜想:

可以、不能、不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了解指示剂制作过程。

3.自制酸碱指示剂

在每个实验桌前都有一种物品,可能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同学们就用所给物品提取汁液,在5分钟内合作完成

活动与探究1:

自制指示剂

步骤一:

在研钵中研磨,物品较大的,用剪刀剪碎后再放入研钵研磨;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步骤二:

加入酒精溶液浸泡;

步骤三:

将用纱布罩在烧杯口,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出。

活动与探究2:

观察实验提取出来的汁液在白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现象填写教材中的表格。

交流实验结果:

①你提取的汁液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颜色是否变化了?

怎么变的?

②比较所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

③你提取的汁液能否作酸碱指示剂?

为什么?

应用与探究:

用自制指示剂检测未知液体和白色粉末的酸碱性

引导学生:

先弄清楚自制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时颜色改变情况,再用该指示剂测,看待测物颜色如何变化,进而得出结论。

思考问题:

①待测物显酸性还是碱性?

②你得到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实验完毕,汇报结果。

展示:

无色液体是雪碧,呈酸性;白色粉末是纯碱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

学生将遮盖在待测物上的纸去掉,看看你们测定的是什么?

检查自己测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本课小结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老师回顾目标。

四、板书设计

1.常见的酸和碱

(1)常见的酸:

盐酸、醋酸、硫酸;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2.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

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可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2)指示剂变色规律(3)自制指示剂

步骤:

捣烂一一酒精浸泡一一纱布过滤。

第2课时常见的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常见的酸一一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2.学会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下册

3.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2.强化实验及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