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195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止风电机组严重损坏专项措施文档格式.docx

6.禁止使用电感式镇流器的照明灯具,灯具外壳严禁采用可燃材料(可燃材料指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规定的B2、B3类材料)。

7.风电机组照明电源回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按国家标准进行定期测试,做好记录,保护动作不可靠的要立即更换。

8.在定期维护和点检中必须检查机组内的电缆外套有无破损和绝缘老化,电气元件及控制柜内部有无积灰、污损腐蚀、过热变色、放电、异物进入等问题,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9.风电机组所有电气回路电缆的走线应使用电缆支架或布置在专用电缆槽内,并可靠固定;

机舱内机械刹车、联轴器和滑环等旋转部件周边的各类电缆、油管,应根据条件在其周围增加隔离、阻燃措施。

10.风电机组内所有电缆的保护外套必须选用阻燃材料,对不符合要求的保护外套应进行更换,如保护外套出现绑扎松动、磨损和老化情况,应立即检查电缆绝缘并进行处理。

11.对于机舱至底部控制柜采用导电轨连接或采用中间接线盒连接的机组,每次登塔时必须对导电轨接线盒外观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

每次定期维护必须检查导电轨和接线盒内连接母排连接是否可靠,有无发热变色或放电痕迹。

12.每次登塔作业前后必须检查塔筒内电缆的扭缆情况,如发现扭缆严重,应及时手动解缆并对偏航计数器及扭缆开关进行测试检查和调整,保证机组解缆正常。

13.对于升压变压器布置在机舱内的风电机组,定期维护中必须检查机舱内升压变压器室是否存在污闪、放电情况,检查和测试散热、防凝露、防盐雾腐蚀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14.更换变频器、发电机定转子主接触器、断路器后应校核相序,并按技术规范要求紧固扭矩;

塔底环网柜、机舱升压变压器及变频器的电压、电流、弧光等保护动作后,未查明原因严禁恢复送电。

15.严格监测机舱内电气柜中大容量滤波电容和补偿电容的运行情况;

机组定期维护及点检工作中应对电容器组进行外观目测检查,对存在过热、腐蚀、鼓包、漏液等问题的电容器组应立即开展性能测量,对性能不合格的电容器应立即更换。

16.机组刹车的维修或安装,必须经过严格验收,确保刹车间隙、刹车片和刹车盘厚度等在规定范围,各传感器信号动作正确(具体按厂家要求执行);

未恢复刹车系统防护罩的机组严禁投入运行。

17.在定期维护和点检中应对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变桨电池、刹车片等关键部件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查、测试,定期对各温度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18.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解除或修改风电机组保护限值等参数,不得屏蔽故障告警信号和传感器信号;

风电场中控室SCADA系统必须具备音响报警功能。

19.风电机组故障停机原因未查明,禁止运行人员盲目远程复位风电机组。

发现风电机组反复自动复位(3次以上)应立即手动停机,查明原因。

20.对于安装有烟雾报警器的风电机组,烟雾报警器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模拟测试,保护动作不可靠的要及时处理。

21.新建项目的叶片吊装前必须对叶片防雷引下线的固定、有无悬空和松动等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测量引下线直流电阻,直流电阻值应不大于50mΩ。

对多雷区、强雷区以及运行经验表明雷害严重的风电场,应至少每两年测量一次叶片防雷引下线的直流电阻。

22.新建项目的叶片吊装前必须对叶片接闪器进行外观检查;

机组投运后应每年至少通过望远镜等专业工具进行一次叶片接闪器的视觉检查,发现叶片接闪器脱落或被污染,应及时停机处理。

23.每年雷雨季前必须检查风电机组机舱防雷接地线缆各连接点以及塔筒跨接线,确保连接可靠;

检查各处防雷碳刷的磨损情况,检查碳刷与旋转部件的接触面是否存在油污或漆面,及时进行清洁处理;

检查各轴承处放电间隙的间隙距离是否超标。

24.定期检查风电机组电气系统中所有的等电位连接无异常,检查风电机组电气回路的防雷模块和浪涌抑制器工作状态,及时更换损坏的防雷模块和浪涌抑制器。

二、防止倒塔措施

1.风电机组塔筒的选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招标时应选择技术成熟、质保体系完善、业绩突出的制造厂商。

2.风电机组基础的物料质量和用料数量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要求;

基础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技术规范进行作业,规范执行绑筋、浇注、焊接等工艺标准。

3.风电机组机基础浇筑时,监理人员、风电场工程建设人员必须进行全过程旁站,对水泥标号、模板拼接、混凝土强度、钢筋规格、绑筋质量、接地连接等关键技术指标和工艺进行监督,确保基础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风电机组基础的养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执行,并做好养护记录,基础的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5.采用灌注桩锚杆(螺杆)式的风电机组基础,所有预埋锚杆(螺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锚杆(螺杆)紧固扭矩应该100%检验。

6.风电机组基础混凝土强度、接地电阻及基础环法兰水平度检测中任何一项不合格,禁止进行机组塔筒吊装作业。

7.在定期维护和点检中必须检查基础混凝土表面有无裂纹,裂纹是否扩大,覆土有无松动,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必要时应进行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8.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风电机组基础沉降观测(针对桩基础风电机组)和法兰水平度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9.风电机组的塔筒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造。

禁止塔筒生产厂商将塔筒分包生产。

10.塔筒法兰、板材、焊料、底漆、面漆等关键物料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商提供,并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

塔筒生产时,应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技术规范进行作业,规范执行下料、切割、卷板、焊接、组对、喷砂、防腐涂层等工艺标准。

11.塔筒板材在进厂时,必须进行进厂复检。

复检内容包括:

牌号、几何尺寸、厚度、机械性能和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

12.塔筒连接的高强螺栓必须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3.塔筒吊装作业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吊、安装企业进行,特种作业人员(如:

起重工、起重指挥等)必须持证上岗。

塔筒吊装前,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完成润滑剂的涂抹;

吊装就位后,应及时完成螺栓的预紧和最终扭矩紧固,预紧和最终扭矩紧固的方法要严格按照厂家技术要求执行。

14.风电企业、监理、主机设备厂家在塔筒安装作业结束后,必须联合对塔筒的安装作业进行质量复检和验收。

15.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塔筒法兰连接面缝隙和焊缝开裂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并严格依据公司技术监督有关要求开展无损检测。

16.巡视中发现风电机组噪音和振动明显偏大,必须立即停机并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原因未查明或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前,不得投入运行。

17.每次定期扭矩检查时必须对塔筒、偏航环、主轴、齿轮箱、发电机、叶片等关键部位的连接螺栓进行扭矩标识。

18.发现塔筒螺栓松动,必须对该法兰所有螺栓进行扭矩检查;

当同一部位螺栓再次发生松动,须立即停机查明原因。

19.禁止将拆卸下的高强度螺栓重复使用。

20.应每年对各类扭矩扳手进行校验,确保紧固扭矩准确。

21.风电机组调试期间严禁通过信号模拟替代超速试验;

风电机组维护期间超速试验等机组安全功能测试应严格按照厂家技术规范执行,严禁将程序、硬件接线回路中屏蔽安全链的机组投入运行。

22.每次维护应进行风电机组液压系统各项压力测试及试验。

定桨距机组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叶尖收放试验。

23.每季度进行一次变桨系统后备电源带载顺桨测试工作;

针对不具备变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单体在线性能检测的风电机组,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变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的单体性能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时更换。

24.暴雨、台风、地震等恶劣自然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对风电机组的基础、塔筒本体、塔筒连接螺栓、叶片、电缆、电气柜、控制柜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必须立即处理,确保风电机组安全。

三、防止叶轮整体坠落措施

1.叶片吊装前,必须检查并确认成套叶片的配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风电机组安装和调试期间,必须检查叶片的安装位置并进行叶片对零。

2.运行中的主轴应定期检查运行噪音及振动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对主轴轴承润滑情况、轴承滚珠和滑道情况开展必要的拆解检查,原因未查明或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前,机组不得投入运行。

3.定期检查主轴地脚螺栓、主轴与轮毂连接螺栓、叶片与变桨轴承连接螺栓、变桨轴承与轮毂连接螺栓的紧固扭矩,并做好扭矩标识。

4.定期开展机组变桨系统测试工作;

每半年检查一次变桨轴承和主轴轴承的润滑状况,并按规定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废油清理。

5.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主轴基座两侧与机舱底盘安装位置或间隙的检查和检测。

6.机组如发生主轴轴承温度告警故障,必须停机进行登塔检查,严禁远程复位故障。

7.机组如发生主轴地脚螺栓断裂、轴承挡圈固定螺栓断裂或主轴位移等故障,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螺栓送检。

8.定期检查轮毂表面是否存在腐蚀和裂纹,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

发生裂纹的轮毂和主轴,原因未查明或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前,机组不得投入运行。

9.定期检查和测试机组过速保护装置、转速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记录;

大风天气后,应加强对叶轮的巡视。

10.更换主轴后的机组,投运前必须进行急停位移测试,检查和确认主轴与齿轮箱的连接状况。

四、防止叶片断裂措施

1.风电机组叶片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生产监造。

叶片的树脂、粘结胶、固化剂、玻璃纤维、芯材等原材料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商提供,并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

叶片生产时,应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技术规范进行作业,规范执行铺层、加热、粘接、上漆等工艺标准,严禁发生材料不合格、大梁褶皱、粘结胶缺失及固化不良问题。

2.多雷区、强雷区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叶片,必须装配雷电记录卡;

强盐蚀、强风沙等气候区域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叶片,必须具备前缘防腐措施。

3.风电机组叶片安装前,应对叶片整体情况进行检查,如存在裂纹、破损、防雷引下线固定不可靠、疏水孔堵塞等问题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叶片修复处理,未经验收合格的叶片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4.加强风电机组叶片吊装过程监督,吊装过程中如发生碰撞等问题,必须停工检查,经维修复检合格后方可继续吊装,并做好记录。

5.在定期维护、点检及巡视过程中必须对叶片的运行噪音进行检查。

当存在异常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做好记录。

6.每半年进行一次叶片的外观检查,重点检查叶片表面是否清洁,有无裂纹、破损及雷击痕迹,清理叶片表面污染物并进行必要防腐。

7.叶片前后缘开裂、叶尖开裂时,应立即停机开展修复工作。

在损伤修复之前,禁止机组投入运行。

8.基础施工结束后,必须测量一次机组的工频接地电阻,阻值不应大于4Ω。

运行中的风电机组,应每年进行一次机组基础工频接地电阻检测,不合格或与往年相比明显变大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整改。

雷害严重的风电场在必要时应测量机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电阻值应小于10Ω或不大于设计值。

9.大风、暴雪、冰冻等特殊天气后,应加强对叶片的巡视。

雷雨过后,要及时检查机组的受雷情况(特别是山坡迎风面),叶片有无哨音,有无雷击痕迹;

对于有雷击迹象的机组应检查叶片内部防雷引下线是否完好,检查接闪器附近的叶片是否有烧灼,并及时检查避雷器动作情况,记录放电数据。

10.叶片表面结冰后,应按照厂家技术规范采取停机、限功率运行或就地除冰等措施,在未采取可靠措施前,严禁覆冰机组投入运行。

五、防止齿轮箱严重损坏措施

1.风电机组齿轮箱的设计、零部件的选择、装配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及制造商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各级质量验收。

2.运行中的齿轮箱应定期检查运行噪音及振动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开箱检查齿面、轴承及润滑油状况,并对齿轮油滤芯吸附的铁屑情况进行细致检查。

3.定期维护中必须严格检查齿轮箱弹性支撑固定螺栓、齿轮箱收缩盘固定螺栓等的紧固扭矩,并做好扭矩标识。

4.每年更换一次齿轮油滤芯、辅助滤油系统滤芯,并对滤芯吸附的铁屑情况进行检查。

情况严重的齿轮箱应立即开展箱体内窥镜检查,在故障确认之前,禁止机组投入运行。

5.每年进行一次齿轮箱齿轮油的油样检测。

如检测异常,应立即开展箱体内窥镜检查及必要的齿轮油更换。

6.严禁屏蔽齿轮箱油位、油压和温度信号;

加强对机组急停故障的分析,减少机组急停对齿轮箱的冲击。

7.运行中的机组如发生齿轮油滤芯堵塞故障报警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滤芯吸附的铁屑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滤芯,严禁远程复位故障。

8.冬季长时间停运的机组,投运前应检查齿轮箱齿轮油加热器的工作状况及循环、冷却回路的工作状况。

9.齿轮箱更换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厂家技术规范要求对齿轮箱收缩盘的位置进行调整和测量;

收缩盘螺栓的紧固方式必须按照厂家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10.更换后的齿轮箱,必须进行齿轮箱对中,并做好记录。

六、防止发电机严重损坏措施

1.运行中的发电机应定期检查运行噪音及振动情况,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应进行振动监测。

2.在定期维护中应检查发电机地脚螺栓、弹性支撑固定螺栓、发电机定转子固定螺栓的紧固扭矩,并做好扭矩标识;

定期检查发电机连接电缆有无破损、裂纹和绝缘老化现象。

3.在定期维护中应严格按技术要求润滑发电机前后轴承,清理废旧油脂。

4.发电机与齿轮箱的轴线应保证同心,其误差不得大于主机厂家技术要求的允许值。

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发电机轴对中检测,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对中调整。

5.每年进行一次发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测试工作。

风电机组停运时间超过240小时或在发生暴雨、台风、冰冻等恶劣自然灾害后,投运行前,必须测量发电机定转子绝缘合格。

6.每年进行一次发电机集电环和发电机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工作。

7.发电机转子的电刷、刷握、压簧应满足设计要求。

定期维护中必须检查发电机集电环和碳刷的磨损情况,测试磨损监测传感器,清扫刷架、滑环和碳刷,更换磨损严重的碳刷和调整压簧压力。

8.运行中的机组应重点对发电机转速、温度、电压、电流等主要参数进行监控,发现异常,立即停机登塔检查。

严禁发电机非正常超发。

9.发电机维修中,严禁在定转子气隙或端部等各部件缝隙间遗留异物。

10.更换后的发电机,必须进行发电机轴对中,并做好记录;

必须检查和校对发电机定转子相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