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3891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文档格式.docx

  一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关系

  

(一)东亚地区能源不安全的程度

  东亚能源资源缺乏,能源供不应求,进口占了较大比例。

占世界近1/3比例的庞大人口,近些年来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着东亚能源需求及进口的快速增长,使能源安全形势不断恶化。

从各种指标来看,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东亚能源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

就近期总体能源安全程度而言,2005年东亚能源对外依赖度为27.01%,远高于北美地区的18.79%。

③亚太能源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长期来看,东亚能源对外依赖度很难降低,例如,从2004年到2030年,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基本上将保持很高的对外依赖度,而泰国则将急剧上升,而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大幅增长。

④该报告还表明,从多样化水平来看,从2004年到2030年间,东亚地区大部分经济体仍将依赖一种或两种能源,能源结构性风险仍然存在;

从非化石燃料占初级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来看,2004年到2030年,除韩国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比例都维持不变甚至下降,表明温室气体的减排形势严峻,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东亚石油安全形势尤为严峻。

2006年,东亚石油进口依赖度很高,达到了66.62%,远远超过了北美(42.5%)。

据预测,2030年之前,这一局面不会改变。

东亚石油不安全的另一表现是过度依赖中东石油。

2006年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各国进口石油总量的比例,日本、韩国、中国和新加坡分别为81.35%、75%、38.53%和51.05%,而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基本上全部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

据预测,2030年之前,这种局面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此外,东亚能源运输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

东亚石油运输途经地区包括波斯湾、南亚、南中国海、中亚—里海地区、东北亚等区域,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南沙群岛等,面临地缘政治不稳定、恐怖活动和海盗猖獗等诸多威胁。

例如,东亚有12国依赖马六甲海峡(只有老挝和缅甸除外),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和菲律宾要通过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航线。

  与全球能源安全形势相比,东亚能源不安全的形势更为突出。

从2006年到2030年间,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分析,全球能源安全的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都在上升。

⑧应对短期风险,主要依靠的是能源战略储备体制。

在东亚地区,被纳入国际能源署的全球石油战略储备安全体制的国家只有日本和韩国,大多数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的石油进口大国,都尚未建成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体制。

这表明,在应对能源短期供应中断风险方面,东亚地区总体上是非常脆弱的。

长期风险主要体现在资源的耗竭方面,尤其是油气资源的耗竭。

数据表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采比分别为40、65和164年,全球化石能源综合储采比不到200年,这意味着全球长期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⑨对于东亚地区而言,形势就更为严峻。

数据表明,东亚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仅为2%和5.2%,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少的地区,而东亚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采比分别仅为13、37和46年,相当于到2050年东亚主要的能源资源都将耗竭。

更令人担忧的是,东亚作为目前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能源耗竭的速度甚至可能会加速。

  据预测,在2050年之前,化石燃料仍将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支配地位。

(11)给定上述约束条件,要解决东亚能源安全的困境,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关系,积极勘探和开发本地的油气资源,促进地区内部的合作;

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内部资源储量终究极其有限,如何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融入全球能源安全体制,确保全球能源资源的可获得性就成为关键所在。

从中长期看,解决能源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能源科技的重大突破、能源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和能效的提高。

而从近期来看,即使不考虑非传统油气资源,按照全球储采比,至少在2050年前,全球油气不存在纯粹的物质短缺问题,因此,重点在于如何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有效运行,加强和巩固全球能源安全体制,为技术进步和能源投资赢得时间。

在这两个方面,东亚地区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这些挑战都与美国的政策紧密相关。

  

(二)东亚地区内部能源关系:

竞争与合作

  面对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东亚各国如何应对,不仅决定了东亚地区内部能源关系将如何发展,也将对全球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地区能源资源的稀缺,供求缺口巨大,特别是油气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本地区的能源关系比较复杂。

一方面,尽管在资金、技术和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需求,但在开发和获取本地区油气资源的方面,相互竞争却是一个客观现实。

另一方面,在获取地区外部能源资源方面,尽管相互合作而不是竞争对参与各方更为有利,但由于互信和合作机制的缺乏,反而是竞争占据了主导地位。

  1.东亚地区内部的油气之争

  东亚地区能源关系比较紧张。

在地区内部,相关各方积极争夺有争议的油气资源,如南中国海和东海的油气资源。

在地区外部,为获取稳定的外部能源供应,东亚主要大国之间也在相互竞争,如在俄罗斯、中亚和中东等地区的竞争。

“东盟、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都在各自为战,积极争夺地区内部和外部的化石燃料供应”。

(12)

  南中国海是东亚内部最容易因油气资源发生争端的海域。

该争端最为复杂,牵涉的周边国家或经济体众多,包括中国、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和泰国等。

(13)目前南中国海的石油探明储量只有70亿桶左右,但据预测,仅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石油远景储量就可达到1050亿桶,整个南中国海则可达到2310亿桶。

而且,南中国海的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乐观估计,该海域天然气远景储量超过了2000万亿立方英尺(Tcf),仅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的天然气远景储量就可能达到1575亿桶油当量(900Tcf)。

(14)南中国海的油气之争是“南海问题”的一部分,(15)与领土、主权之争的联系非常紧密。

而南中国海在海洋运输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使得油气之争的性质更为复杂。

目前,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紧紧盯住南中国海的油气资源,往往不顾其他国家的抗议而先行开发,“油气之争”也就可能成为“南海问题”的引爆点。

在“南海问题”及油气之争中,一些国家屡屡提出“中国威胁论”,“由于历史的关系和现实的态势,‘中国威胁’的阴影在这一地区徘徊不散。

”(16)近年来,由于各方逐渐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油气之争,加强对话与合作正在成为共识,激烈的争端也有所缓和,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

(17)

  东海油气之争,直接在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四个经济体,即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之间展开。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由于油气资源极度贫乏,极为看重该海域资源,因此,争端解决起来颇有难度。

东海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不仅对周边国家,也对美国和俄罗斯有重大意义,美俄牵涉其中,更加剧了该问题的复杂性。

与南中国海类似,东海油气之争也与国家安全、领土和主权等问题搅和在一起。

具体来看,东海油气之争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的一项报告认为,东海海域,尤其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边可能蕴藏大量油气资源。

据推算,仅钓鱼岛周边海域的石油储量就高达1095亿桶,而天然气储量则可供日本使用100年。

随后,油气之争就在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展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海油气之争还诱发了中日双方关于东海的海底资源之争,并加剧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的争端。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中日双方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上的矛盾与分歧日渐突显,这固然是由于冷战的结束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代的到来,而更根本的原因是中日双方关于钓鱼岛主权及东海海洋权益之争。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海油气资源开发日趋激烈,争端日益突出,日本指责中国拟开发的“春晓”天然气田会“吸走”日方的天然气,双方都采取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冲突时有加剧。

(19)

  东北亚能源之争主要指中日韩等国在获取俄罗斯稳定的远东油气供应方面的竞争。

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相参与俄罗斯远东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

(20)二是油气管道之争,目的是获得俄罗斯稳定的油气供应。

这两方面竞争的重点是油气管道之争,它主要在中日之间展开。

中俄两国本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修建安大线,即从东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经赤塔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线。

2002年,日本开始介入,提出修建安纳线,即从安加尔斯克经赤塔到纳霍德卡的输油管线。

日本提出的优厚条件显然打动了俄罗斯,随后,中国也不得不提高报价,提供不低于日本的优惠条件。

(21)最终,俄罗斯提出了新的方案,修建泰纳线,即,从泰舍特经贝加尔湖北侧到纳霍德卡的输油管线;

优先修建中国支线,即从西伯利亚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国东北边境仅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

至此,中日俄在输油管道方面的争执暂时告一段落,尽管尚有变数,但这一最终方案实际上扩大了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大量输出石油的可能性,包括输往日本、中国、韩国和美国等,有利于俄罗斯能源输出的多元化,但也给俄罗斯实施能源外交,挑起进口国之间的竞争埋下了更大的诱因。

中日、日韩和俄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加剧了东北亚能源合作的难度。

(22)此外,在中亚和中东地区,东亚一些国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目前,东南亚的能源除满足自身需求之外,还出口煤炭、油气等到东北亚,但到2030年前,随着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变成能源净进口国,南中国海的油气之争就会更为激烈,演变为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东海油气之争牵涉的经济体为数不多,至今尚且找不到共赢的解决途径,更何况南中国海之争牵涉的国家更多,一般预计,解决南中国海争端的道路将更为漫长。

  2.东亚能源合作进程

  尽管东亚地区内部能源关系相当紧张,但各方已经意识到恶性竞争或冲突对地区安全和发展都将构成重大威胁,因此,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解决地区油气争端方面,各方都尽量保持克制,并积极寻找和平解决途径。

东盟内部,由印度尼西亚牵头,采取了各种外交举措,通过1990年以来的各种对话与协商,各成员国最终在1999年通过了和平处理南中国海争端的原则。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双方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005年,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三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以联合收集油气方面的相关数据。

(23)中、日、韩与东盟之间在能源贸易与投资、勘探开发、能源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且政府间及地区性的能源合作对话与论坛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东亚能源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就是第二届东亚峰会期间与会各国于2007年1月15日签署的《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

该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在东海油气之争方面,中日也不断提高对话和磋商级别,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此外,各方还提出了多种能源合作方案,包括天然气管道网络、电网、建立东亚能源署等,(24)但实质性进展都很小。

  总的来看,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关系相当复杂。

尽管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但相互竞争占据了主导地位。

有限的油气资源、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与能源相关的环境安全问题,大力发展核能及随之而来的铀矿资源短缺问题、朝鲜半岛的核问题,都为东亚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领土和主权争端、地区安全问题使得能源合作的前景更为复杂。

此外,东亚能源对外依赖度较大,对油气供应国的能源外交很敏感,地区内部的能源合作容易因此而中断。

不过,各方已逐渐意识到采取务实的态度,搁置争议,进行合作,更能促进地区的能源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解决内部的油气争端和加强能源合作,最终提高地区能源安全,实际上都离不开美国的参与。

美国愿意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实际采取什么样的能源政策,对东亚能源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

  

(一)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美国在东亚能源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取决于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东亚能源是否安全、地区能源合作、竞争或冲突,以及各国的应对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美国的能源安全,因此,如何应对东亚能源安全是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个主要因素决定了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一是东亚在美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二是东亚的经济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三是东亚能源安全对美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东亚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非常重要,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经济利益,正如美国国务院现任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R.Hill)所指出的,“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比东亚—太平洋地区对美国具有更大的潜在利益和挑战了……在地缘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商业等各个方面,东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都至关重要”。

(25)近1/3的世界人口、1/4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占美国出口额的26%,与美国8100亿美元左右的双边贸易额,这些数据表明东亚的经济繁荣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东亚能源安全会直接影响到美国的能源安全。

  首先,全球能源安全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东亚能源安全会直接影响美国能源安全。

按照《国家能源政策》,供应可靠、价格合理和不破坏环境是美国能源政策的主要目标。

(26)在供应可靠性方面,东亚能源储量极其有限和需求巨大,决定了东亚不可能成为美国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地,相反可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由于全球能源储量地区分布不均衡,在能源资源集中和富裕的地区,美国必然会遭遇来自东亚能源进口大国一定程度的竞争,因此,东亚将对美国能否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价格合理性方面,在全球石油市场高度一体化的条件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东亚巨大的能源需求及其快速增长将会推动全球能源价格的高涨,将直接关系到美国是否用得起能源。

能源专家戈达特•巴格特(GawdatBahgat)认为,“石油市场的全球化已经使谁卖谁买多少桶石油之类的问题越来越不重要了。

美国石油安全取决于供应是否足够满足美国和全球经济体的需要。

只要华盛顿参与到全球石油市场,无论何处发生供应中断的情况,它都会受到供应中断的冲击。

相互依赖,而不是自立,是当前石油安全的核心。

”(27)他指出,“美国经济与欧洲、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之间极强的互赖性意味着美国国家能源安全不仅取决于美国市场供应充不充分,还取决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们的市场供应充不充分。

相应的,海湾石油是流向亚洲还是流向美国并不重要。

石油贸易和价格的全球性意味着石油危机将影响所有各方。

”(28)在不破坏环境方面,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气候变暖问题具有全球性,意味着美国也离不开东亚的合作与参与。

一方面,东亚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地区,另一方面,东亚以煤炭为主的初级能源结构,决定了中长期内这些环境问题很难改观。

这表明近期和长期,要解决环境问题,美国是离不开东亚的。

  其次,美国为维护自身和全球能源安全在国际上采取相关措施时,获得东亚大国的支持或参与是很重要的。

为了保障自身和全球能源安全,美国制定了积极的国际能源战略,包括强化能源供应的地区分散性,稳定关键地区的能源供应等。

在稳定关键地区的能源供应方面,美国采取积极干预的政策,甚至不惜采取军事打击和侵略,如1991~1992年的“沙漠风暴”行动,2003年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等。

在这些地区,东亚大国对美国行动的积极支持(或不强烈反对),一定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东亚能源不安全的形势,为美国开展能源外交提供了条件。

(29)与美国相比,东亚油气供应更为依赖中东地区,能源安全更为脆弱。

同时,美国又拥有切断东亚能源供应的能力和手段。

为保障其国家利益,美国就极有可能开展能源外交,包括封锁海上能源通道,要求主要油气生产国中断对东亚的油气供应等,以此胁迫东亚各国就范。

开展能源外交,并不会直接中断美国能源的物质供应,即使对双方都有不利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是不对称的,东亚遭受的打击可能会远远大于美国。

因此,当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或为了获取更大的其他利益,美国在东亚地区实施能源外交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

  很明显,美国在东亚有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绝不会主动放弃东亚,必然会积极干预东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这也意味着,东亚在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将会积极关注或主动介入东亚能源安全领域。

不过,美国能发挥多大作用,则是影响美国和东亚能源关系的关键。

  

(二)美国在东亚能源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解决东亚现实和潜在的能源冲突,东亚能源合作的步伐能走多远多快,客观而言,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以稳定的全球能源秩序为前提。

一些构想试图将美国排斥在东亚能源合作进程之外,(30)或者暂时将美国排除在合作之外,(31)都忽略了美国的重要影响。

美国在东亚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

  一是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维持东亚地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美国发挥着重要影响,进而也会影响该地区的能源安全。

事实上,冷战之终结,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大增强了美国的压倒性优势,“美国处于全球化所有四个方面,即经济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社会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核心。

”(32)东亚能源安全的保障离不开全球市场,而依靠全球市场的前提是具有购买力。

购买力实际来源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有赖于地区稳定。

这就意味着东亚能源安全离不开东亚整个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发展。

在东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美国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二者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都很大,这表明美国对东亚的能源安全会有重要影响。

东亚地区内部的油气之争,很多都涉及领土和主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不可能的。

而美国对全球稳定有着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东亚能源安全的维护也离不开美国。

  二是东亚能源安全离不开全球能源安全,而全球能源安全离不开美国。

以贸易为中心的国际能源新秩序,对于能源短缺、经济实力在增长但缺乏足够全球影响力的东亚而言,维持其正常运转,就意味着能源安全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保证。

美国是当前国际能源秩序和全球能源安全的主导者之一,它对于危害全球能源安全的行为进行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东亚的能源安全。

正如美国前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SpencerAbraham)所指出的,“在整合程度不断提高的世界能源体制中,美国作为最大的单一市场,将影响世界的发展,也将受到世界发展的影响。

结果,美国能源政策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

”(33)

  从全球能源安全的角度看,美国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对中东和海洋运输线路的控制这两个方面,而这正好是东亚能源安全的要害所在。

中东对美国的石油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确保从波斯湾地区获取石油供应将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根本性目标。

”(34)长期以来,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都是围绕着中东石油展开的。

美国不仅是沙特的盟友,还占领了伊拉克,它陈兵中东地区,控制了波斯湾的重要水域,实际上掌握了全球石油的主要出口源地和东亚的主要进口来源地。

(35)此外,美国是油气海洋运输线路的唯一控制者,东亚所有的油气运输海洋通道基本上都在美国海军的掌控或威胁之下,包括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咽喉地段。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在打击东南亚海盗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换言之,东亚能源的运输安全基本上是在靠美国海军维护。

  三是美国国内能源供求的变化和国内能源政策也会影响东亚的能源安全。

实际上,美国是导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在1995~2004年间,美国每天石油进口量增长了390万桶(中国只增长了280万桶),在推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方面,美国影响超过了中国。

(36)在石油市场全球一体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美国石油需求增长会直接影响东亚地区外部石油的供应。

美国的国内能源政策将通过影响国内能源供求,进而影响全球能源市场,并最终影响到东亚能源安全。

促进全球能源供应多样化、使用战略性石油储备应对供应中断、鼓励主要石油生产国坚持负责的生产政策、支持全球能源效率行动,以及发展替代能源技术,(37)美国这些国际能源战略的实施都将影响东亚能源安全。

尤为重要的是,美国向东亚转让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将直接对东亚能源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四是东亚能源安全易受到美国单边措施的影响。

美国能源进口,尤其是石油进口的地区分布相对分散和多样化,与高度依赖中东原油供应的东亚相比而言,对能源外交的免疫力更强,在采取其他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措施时的回旋余地更大。

美国往往针对地缘政治不稳定的石油供应集中地的国家或地区实施单边制裁,这些措施对美国自身石油安全的影响不大,但往往会减少东亚石油供应的来源,危及东亚能源安全。

美国入侵伊拉克、对伊朗和缅甸等国的单边制裁,不仅减少了全球的能源供应,也削弱了东亚的能源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一定程度上,美国是东亚地区外部能源供应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38)

  尽管在保障东亚能源安全方面,美国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美国对东亚能源安全的作用却是两方面的。

既有可能促进东亚能源安全,又有可能危及东亚能源安全。

具体发挥什么影响,主要取决于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

  三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

  美国并没有一个针对东亚的全面、系统、清晰的能源政策。

从实际举措来看,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还是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从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目标,是派生政策。

美国在东亚的核心战略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东亚的优势地位,维护东亚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东亚经济的持续增长。

美国的东亚能源政策要服务于这个目标,在不严重影响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必然是首先保证美国在东亚主要盟友日本和韩国的能源安全,否则,严重的能源危机会极大地恶化美国与东亚盟友之间的关系,因为始终存在“同美国保持外交距离和在能源问题上避免采取高姿态的诱力。

”(39)例如,在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中,美国和日本因能源安全问题而在外交政策方面几乎分道扬镳。

(40)

  二是美国对东亚的能源政策服从于美国国际能源战略,是美国国际能源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沙利文(DanielS.Sullivan)在2007年3月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支持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