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298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站搬迁交流材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Ø

改善覆盖,减少用户投诉;

更好吸收话务;

提高现有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2引起基站搬迁的原因

2.1网络覆盖问题

✓基站周边建筑发生变化,对基站覆盖造成较大阻挡;

✓基站较矮或处于洼地,覆盖范围较小。

2.2话务容量问题

✓基站地理位置不理想,周边没有用户,或用户分布在距离基站较远的区域,达不到覆盖的效果,造成低话务量,需要搬迁;

✓基站主要覆盖范围用户分布少,话务量低。

而个别话务热点区域基站较少,满足不了话务增长的需求,需要对周边基站站址进行调整。

2.3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与周边基站重复覆盖一个地区,造成资源浪费;

✓处理用户投诉,为了减少投资不建新站,需要调整周边基站站址。

2.4基站维护不方便

✓业主协商不成,不同意基站维护人员出入;

✓机房出入困难,如机房在电信或政府机关等重要场所。

2.5外在因素

✓运营商为了满足深度覆盖,基站需要建在居民区等用户集中区域。

现在用户的维权意识较高,加之对通信知识的缺乏,认为基站所带的无线电辐射对人体有很大伤害,在居民区附近的基站因周边居民的阻挠等因素,无法正常运行需要搬迁;

✓基站所在位置因城市的规划原因需要搬迁。

3案例分析

3.1网络覆盖原因引起基站搬迁

恒源祥2基站覆盖方位有新建筑阻挡,话务吸收情况不理想引起用户投诉,需要进行搬迁。

问题描述:

恒源祥2基站同新丰里,稍塘基站共同吸收技师学院宿舍区域话务量,基站配置以及话务情况下(取高校区晚忙时统计):

CellName

CDU

载频配置

测量时间

话务量(Erl)

数据量(M)

恒源祥2A

CDU-F

10

22:

00:

00

46.56

88.37

恒源祥2C

39.26

78.11

恒源祥2DA

12

93.01

20.23

恒源祥2DC

80.56

31.15

由于学校发展需要,技师学院新建一教学楼,具体位置如下:

教学楼建成后基站话务情况

16.31

10.12

7.26

8.33

13.01

2.65

8.56

6.91

问题分析:

由上述话务统计可见,因新建教学楼的阻挡,恒源祥话务吸收情况较差。

同时导致了新丰里,稍塘基站的高拥塞现象,用户投诉量也随之增加。

恒源祥2基站地理位置现如今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的实际需求,有必要进行基站拆迁,通过搬迁至合理位置,使得网络拓扑结构更佳合理,能有效的吸收高校区的话务。

问题处理:

通过和校方的协商,恒源祥2基站搬迁至教学楼顶,A/DA,B/DB覆盖宿舍区域,如下图所示:

基站搬迁后话务统计:

考虑到基站搬迁后在宿舍区域信号覆盖较强,话务吸收效果理想,故将A/C扇区均扩容至12载频。

话务统计情况如下(取连续3天晚忙时指标均值)

66.52

83.32

52.23

67.16

88.73

30.23

79.56

37.15

小结:

通过基站搬迁,实现因客观条件变化后带来的基站覆盖受限情况,有效解决用户投诉,增加用户对网络的满意度。

3.2网络资源利用引起基站搬迁

DA3061为一个6/6/6配置的GSM900基站,但基站与DA3051&

DD3051重复覆盖一个区域,造成资源浪费,需要进行基站搬迁。

如下图所示DA3061,该基站为一个三个扇区的GSM900基站,配置为6/6/6。

从截取的图中可以看到该基站与DA3051&

DD3051距离很近,图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密集城区,从6/6/6的多载频配置来判断,该基站应当是加强覆盖与吸收话务的。

如上所示DA3061,该基站为一个配备三个扇区的GSM900基站,配置为6/6/6。

DD3051距离很近,图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集城区,而从6/6/6的多载频配置来判断,该基站应当是加强覆盖与吸收话务的。

但是根据现网的实际情况来看该基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取3天忙时话务统计观察,该基站处于密集城区,但是忙时话务却最高只有8ERL,每线不超过0.2ERL,最低时单小区忙时只有0.4ERL,每线0.01ERL。

而从CNROCNT(随机申请次数)来看也不是很多,并且大部分统计为RAOTHER(位置更新)。

而与其距离非常近的DA3051基站忙时话务高达25ERL,每线达到了0.6ERL。

CELL

TCH试呼次数

RAACCFA

RAOTHER

CNROCNT

总话务量

每线话务

DA3061A

57

4

188

379

0.71

0.02

DA3061B

48

183

321

0.69

DA3061C

33

181

305

0.4

0.01

DA3051A

738

1

1741

3504

25.91

0.59

DA3051B

663

1900

3928

25.86

0.57

DA3051C

752

2

1911

4314

25.85

同时收集了该小区的MRR测量,DA3061三个扇区的TA值都是在0~3之间,说明该基站的覆盖范围比较小,而上下行平均电平也是非常理想的。

小区名

TA总报告数

平均TA

TA0

TA1

TA2

TA3

TA4

TA5

191431680

0.32222178

6141440

54996224

2136320

804864

26356224

0.33837442

1396992

6027520

1293312

101376

18212864

0.27053581

1454592

4369664

221952

34816

2304

UL总报告数

DL总报告数

平均UL信号强度

平均DL信号强度

6114304

6010624

-79.91052588

-65.61706206

8854528

8713216

-80.88854516

-70.46659419

64098816

63963392

-82.71166519

-73.092993192

针对这样的情况判断该基站可能受到周边建筑的影响,信号被阻挡,而实际的现场勘测反馈信息也同样验证了该判断的准确性。

原先的建站没有达到期望值还造成了很严重的资源浪费,有必要进行基站搬迁。

搬迁后DA3061基站的话务量得到明显改善,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话统如下:

557

1671

4792

23.15

0.52

748

1828

5321

27.32

0.61

633

1743

5052

26.03

3.3话务容量引起基站搬迁

通州姜灶工业园A小区为全向站,因周边用户的增加,话务量激增,需要搬迁。

通州姜灶工业园A小区为全向站,合路器是CDUC+,4载频配置,覆盖范围为通州姜灶工业园工厂,地理位置如下图:

2009年3月份中下旬话务呈逐步上升趋势,每日24小时话务统计如下:

对于话务激增,经现场测试与调查发现,3月中姜灶工业园大量工厂进驻,用户数量增加明显,导致话务突增。

经与移动公司协商,决定对基站进行定向改造,因先前基站搭建在三层楼顶,高度在20米左右,并实施搬迁采用45米单管塔,经实地勘测后,将基站搬迁至原基站西南100米。

新旧基站位置如下图:

在基站搬迁后,增加了小区配置8/6/6,对频点、邻区与小区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指标正常,后续将进一步对小区进行优化。

3.4解决用户投诉进行基站搬迁

从2008年开始,英山县联通收到大量关于县城南面覆盖不好的投诉,为了解决网络覆盖问题,提高用户的感知度,4月20日优化人员对城区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测试,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干塘坳基站搬迁之前的覆盖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英山县城的南面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信号弱覆盖的现象,在这之前,局方为解决弱覆盖问题,简考虑城南干道的覆盖,选择了干塘坳一处新建了一个基站,配置为S2/2/2,方位角30°

、180°

、330°

,站高40米。

由于干塘坳基站位置点比较低(县城南面存在落差,水平高度较县城北面低),在基站的北面和东面皆有比较密集的民居如飞达广场小区、木材小区、长安小区、翰林小区、土产小区,基本都是6至7层的多层建筑,密度较大,信号衰落非常大。

基站位置往北的视角图

从话统指标上看,干塘坳基站1、3小区吸收的话务量偏低,掉话率以及切换失败率也比较高,基本掉话原因为弱覆盖造成的无线掉话,以及切换失败返回不成功造成的掉话。

而干塘坳基站2小区覆盖的路段,在其南面2KM处也已经有其他基站可以覆盖到,其对道路覆盖的影响不大。

综上原因分析,该基站建成以后,周边的环境改变较大,该基站没有起到解决城南一片增强覆盖吸收话务的效果,建议搬迁至距离原地址东面约500米处,改善该区域的覆盖,提升网络质量。

6月下旬该基站完成了新站址的搬迁,搬迁后的测试结果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到,新站址该站规划为S3/3/4配置,方向角为0°

、160°

和250°

,基本可以覆盖原来弱覆盖的大部分区域。

新站点视角图

从统计上看,干塘坳基站搬迁以后,尤其是3小区得到充分的利用,话务量吸收较多,扩容至4载波。

从各项指标上看,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

搬迁前后话务量对比图

搬迁前后TCH分配成功率对比图

搬迁前后掉话率对比图

搬迁前后切换成功率率对比图

搬迁前后切换类别占比的对比图

从搬迁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以及测试的情况看来,本次英山干塘坳基站的搬迁是成功的,达到了之前增强城南覆盖的期望,解决了长久以来的用户投诉问题,提升了网络质量。

3.5城市规划引起基站搬迁

因厂区规划PD0129_平煤安装处需要进行搬迁,搬迁前后基站地理位置如下图:

PD0129_平煤安装处搬迁后,对周边道路进行测试,总体电平较好,局部路段因建筑物阻挡造成弱覆盖,现场测试截图如下:

经过调整该基站的方位角后,MS接收电平覆盖图

调整方位角后,MS语音质量图

从上述截图可以看出,在平煤集团厂区附近覆盖及语音质量都不太理想,由于周围基站距离该路段均在1KM左右,且距离相当,每个站的天线挂高都很低,不适宜调整周围小区天线。

基站搬迁后对周边区域的覆盖影响较大,现有基站无法满足该区域的网络覆盖,需要新建基站解决。

建议尽快选址新建站,加强该区域覆盖。

新建站规划建议如下图所示:

4小结

上述几个案例简单的描述网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需要进行基站搬迁,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合理选择基站地址对网络运行维护的影响较大。

对于因基站周边无线环境发生变化、解决用户投诉以及覆盖等情况,需要通过搬迁基站来解决。

对于基站搬迁,在搬迁前与搬迁后无线网络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需要通过对基站周边的覆盖区域进行大量的测试来发现问题,通过对方位角、频点、邻区与小区参数等进行优化来改善无线网络,提高网络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