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016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docx

检验仪器名词解释16页word文档

灵敏度;检验仪器对被检测量的反应能力,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据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噪声;检验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测物品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和变化范围,表现形式有起伏,

抖动,漂移

最小检测量;检验仪器能够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

精确度;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是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是反

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重复性;指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

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

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测量范围;指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出的被检测值的范围。

示值范围;从仪器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成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应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

范围。

响应时间;表示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

频率响应范围;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输出响应,仪器所允许的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

血凝仪;采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对血栓与止血有关成分进行自动检测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

血细胞分析仪(Bloodcellanalyzer,BCA)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

的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相对离心力;指在离心力场中,作用于颗粒的离心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倍数,单位是重力加

速度“g”

沉降系数;是指单位离心力场下的沉降速度,用S表示,单

位是s;综上所述,差速离心和速率区带离心主要是根据样品组分的沉降系数不

同而进行分离的,而密度区带离心侧是根据样品组分的密度不同来进行分离。

许多生物样品的沉降系数和密度有差别因此可以用这些离心方法进行分离分析。

自动生化分析仪;能够自动执行生化分析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混合、恒温反应、

检测、结果处理以及清洗等部分步骤或者全部步骤的分析仪器

液面感应指样品或者试剂探针在下降吸液时,接触到液面后,在控制机构控制下能立即

停止下降,随后按照吸液量多少下降一定高度在吸液,又称随量控制技术

防撞功能指样品或者试剂探针在横向、纵向运动过程中,遇到阻力时,能自动停止运动

报警,以免造成探针系统的机械损伤。

加样周期(cycle)分析仪在作连续的样品测试工作过程中相邻两次加样的时间间隔称加样周

期。

它是标识仪器测试速度的一个指标。

仪器的理论测试速度(测试/小时)=3600

秒/加样周期(秒)

光谱曲线;用波长做横坐标,光强度作纵坐标,画出的曲线称光谱的光谱曲线

连续光谱;物质吸收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产生的光谱称作吸收光谱,包括分子吸收光谱

和原子吸收光谱。

吸收曲线;在各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如果用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分别通过某种被测物质,分别测定该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收程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称该物质的吸收曲线

发射光谱;在外来的能量激发下,物质原子外层电子或分子价电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再回

复跃迁到基态而发射光子,由这个过程产生的光谱称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曲线

激发光谱;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磷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

系曲线

荧光光谱;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发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

关系曲线

库尔特原理;微小粒子通过特殊的小孔时可产生电阻变化这一现象,并根据这种电阻变化特

点将其应用于微小粒子的粒子测量和计数上。

TLA:

全实验室自动化(TotalLaboratoryAutomation,TLA)是指将临床实验室相互有关或互不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线作业的组合,形成大规模的全检验过程的自动化,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检验医学服务系统。

血细胞的分类计数;白细胞为一个检测通道,红细胞和血小板为一检测通道;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采用光电比色原理。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经仪器计算显示血红蛋白浓度。

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检测技术可分为电阻抗检测技术和光散射检测技术两大类

鞘流法;用一毛细管对准小孔管,细胞单纯悬液从毛细管喷嘴喷出,同时与四周流出的鞘液一起流过敏感区,保证细胞悬液在中间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液,四周被鞘液包绕。

离心机常见故障

电机不转;1.主电源指示灯不亮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电源线、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

2.主电源指示灯亮而电机不能启动

(1)检查波段开关、瓷盘变阻器损坏或其连接线是否断脱;

(2)检查磁场线圈的连接线断脱或线圈内部路

3.检查真空泵表及油压指示值

电机达不到额定转速;1.轴承损坏或转动受阻,轴承内缺油或轴承内有污垢引起摩擦阻力增

大,应及时清洗及更换。

2.清理整流子及电刷,使其接触良好,或者更换。

3.用万用表检查转子线圈中是否有某匝线圈短路或断路现象。

转头的损坏;1.转头可因金属疲劳、超速、过应力、化学腐蚀、选择不当、使用中转头不平

衡及温度失控等原因而导致离心管破裂,样品渗漏转头损坏。

电动机有上下轴

承,应定期(半年或一年)加油。

2.要求熟练掌握操作程序,正确选用合适的离心管和离心转头,在转头的安全系数及保证期内使用。

冷冻机制冷效果差;1.电源不通,分别检查电源线及保险丝。

2.电压过低,安全装置动作使

冷冻机不能启动。

3.当电源电压降到180V~190V时,冷冻机不能启动,影

响制冷效果,4.通风性能不好,也会影响制冷效果。

机体震动剧烈,响声异常;1.离心管重量不平衡,放置不对称。

2.转头孔内有异物,负荷不平衡或使用了不合格的试管套。

3.转轴上端固定螺帽松动,转轴摩擦或弯曲。

4.电机转子不在磁场中心会产生噪音。

5.机座上减震弹簧的固定螺丝松动或其中一根弹簧断裂。

6.转子本身损伤。

尿液试剂条

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第二层绒制层,它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碘酸盐层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第三层是固定有试剂的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

最后一层选取尿液不浸润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自动血培养仪的工作原理

通过自动监测培养基/液中的混浊度、pH值、代谢终产物CO2的浓度、荧光标记底物或代谢产物等的变化,定性地检测微生物的存在。

1,检测培养基导电性和电压的血培养系统; 血培养基中因含有不同电解质而具有一定导电性。

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质子、电子和各种带电荷的原子团(例如在液体培养基内CO2转变成CO3-),通过电极检测培养基的导电性或电压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2,应用测压原理的血培养系统; 许多细菌生长过程中,常伴有吸收或产生气体现象,如很多需氧菌在胰酶消化大豆肉汤中生长时,由于消耗培养瓶中的氧气,故首先表现为吸收气体。

而厌氧菌生长时最初均无吸收气体现象,仅表现为产生气体(主要为CO2),因此可利用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3,采用光电原理监测的血培养系统;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终代谢产物CO2,引起培养基pH及氧化还原电位改变。

利用光电比色检测血培养瓶中某些代谢产物量的改变可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工作原理1采用微生物数码鉴定原理

数码鉴定是指通过数学的编码技术将细菌的生化反应模式转换成数学模式,给每种细菌的反应模式赋予一组数码,建立数据库或编成检索本。

通过对未知菌进行有关生化试验并将生化反应结果转换成数字(编码),查阅检索本或数据库,得到细菌名称。

其基本原理是计算并比较数据库内每个细菌条目对系统中每个生化反应出现的频率总和。

前后分光检测系统

前分光系统光路顺序光源------单色器-----比色杯------检测器

后分光系统光路顺序光源-----比色杯-----单色器------检测器

(1)散射比浊法:

是光源与接收器成一定角度,此种方法优点是:

①灵敏度高,可以排除透射光的干扰;

②能有效克服黄疸溶血、高血脂的干扰;③数据采集频率很高,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透射比浊法:

光源与测试杯、接收器成180°,装置如图所示。

早期光学法血凝仪都采用此法,此法有一定的缺点:

①无法测试黄疸、溶血、高血脂症的标本②灵敏度较差;③入射

光透射对测试结果有干扰

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的比较:

就浊度测量原理而言,散射比浊法更为合理、准确。

在这类仪器中,光源、样品、接收器成直角排列,接收器得到的完全是浊度测量所需的散射光。

而在透射比浊法中,光源、样品、接收器成一直线排列,接收器得到的是很强的透射光和较弱的散射光,前者是有效成分,后者应扣除,所以要进行信号校正,并按经验公式换算散射浊度。

此法仪器简单,但精度较差。

光学法凝血测试的优点在于灵敏度较高、仪器结构简单、易于自动化,缺点是样品的光学异常、测试杯的光洁度、加样中的气泡等都会成为测量的干扰因素。

光学法与磁珠法原理主要区别

光学法原理:

是用光探测凝固过程中血浆浊度的(吸光度)变化来判断终点;

光电磁珠法原理:

是用光探测钢珠振幅衰减程度来判断终点;

双磁路磁珠法原理:

是用电磁探测钢珠振幅衰减程度来判断终点。

凝固法原理

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量(光、电、超声、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得最终结果,称生物物理法。

按测量原理分为电流法、超声分析

法、光学法和磁珠法四种。

光学法(比浊法):

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导致光强度变化来测定相关因子

磁珠法原理:

是根据磁珠运动的幅度随血浆凝固过程中黏度的增加而变化来测量凝血功能的方法。

根据仪器对磁珠运动测量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光电探测法和电磁珠探测法

双磁路磁珠法优点:

①由于凝固过程检测机械运动变化,而不是光学变化,因此不受黄疸、乳糜、溶血、混浊等光学干扰物对检测的干扰。

而采用光学法进行凝固检测的仪器,不可能完全消除以上干扰物对检测的影响。

②可随纤维原白原浓度,自动调节磁珠的振动频率,提高检测灵敏度,特别对低纤维蛋白原检测非常敏感,纤维蛋白原检测的线性范围达到0.1-18g/L,而采用光学法的仪器,一般纤维蛋白原的检测范围仅为0.5-9g/L。

③检测杯和磁珠为专利设计、严格、精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对测试杯的光学性能要求较低

电阻抗型计数原理

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相对的不良导体,电阻值大于稀释液的电阻值,当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在内外电极之间恒流源电路上,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一个电压脉冲信号产生的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

显微镜照明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1)光源的光谱分布最好近似于自然白光。

(2)对物体的照明需要均匀。

(3)被照明物体的照度要适中。

光太强,物体的细节不易分辨,还易损伤眼睛。

光太弱,会看不清细节。

通常可通过调节电压或可变孔径光阑的直径使物体得到适当的照明。

(4)光源的发热量不能过多地传递到镜头和标本,以免造成损害。

特别是观察活标本时,过高的温度会造成活标本的死亡。

物镜转换器的精度有二点要求1)同轴2)齐焦

同轴:

指每个物镜被定位即调入光路后,物镜和目镜的光轴重合在一条直线上。

齐焦:

指用低倍物镜调焦后,从低倍转换到高倍物镜,无须使用粗调,即可初见物

像。

故称为“等高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