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896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TZ70自升塔式起重机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章塔机基础的设计及制作

第一节塔吊位置选择

1、塔吊基础选择

塔吊基础采用4根φ1000/1400人工挖空灌注桩,桩长约8.24m,桩端支承在强风化岩层,塔吊基础承台尺寸是5000×

5000×

1600,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2、塔吊基础选择

本工程使用一部塔吊,塔机的安装位置设于10#楼基坑内侧(地下室底板底标高-0.500mm为塔基承台面),安放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塔吊基础设计

一、桩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及有关岩土设计参数

根据拟建场区建筑物规模(层),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以连续完整的中风化岩作桩端持力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式8.5.5-1式DBJ15-31-2003式10.2.3或10.2.4估算。

公式

Ra=qsaAp+up∑qsiaLi[摩擦桩公式]

Ra=Rsa+Rra+Rpa[嵌岩桩公式]

桩基的设计施工还需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有关要求。

各岩土层桩周摩阻力特征值、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详见下表1

地层代号

岩土名称

状态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压缩模量Es(Mpa)

桩周摩阻力特征值qsa(kPa)

人工挖孔灌注桩

桩端承载力特征值

qsa(kPa)

岩石抗

压强度

fr(Mpa)

Qml

素填土

松散

\

10

Qal

粉质粘土

硬塑状

200

4.96

6

残积砂质粘性土

可塑状

4.74

15

K

全风化

坚硬、散体状

350

75

1000

强风化1

450

160

3000

强风化2

碎裂或碎块状

750

330

6000

中风化

块状

11000

二、塔吊基础设计

1、塔吊基础承台设计D1000/1400mm人工挖孔灌注桩;

桩端要求穿过砂层、强风化进入强风化岩≥2.5m。

2、桩基础承台为5m(长)×

5m(宽)×

1.6m(厚),桩承台混凝土为C35砼,上下配筋为Ⅱ钢40φ25mm@200mm双向双层钢筋,内肢Ⅱ钢φ14mm@200mm双向筋。

第三节塔吊基脚螺栓预埋

塔吊基脚螺栓预埋为16根φ40mm长=900mm,螺栓为原厂产品。

安装预埋螺栓时用固定模具套入,模具上下螺母固定定型,采用水平仪校核准确,与承台钢筋焊接牢固。

第四节塔吊基础的防雷接地引接

塔吊基础的防雷接地引接;

承台的对角2条桩中留出约500mm钢筋焊接头与承台钢筋连通焊接,并直接连出承台面约500mm的2处引头,作为连焊接于塔架至塔尾防雷针。

接地电阻值小于4Ω。

基础制作后,等其强度达到80%并检查合格方可安装塔机。

第五节塔吊基础与底板接头处理

塔吊承台与工程结构承台地板分界接头处理:

先做塔吊承台,在塔吊承台面预埋钢板止水片,塔吊承台与工程承台分界20mm,工程底板施工连接入于塔吊承台面处800mm,并预留工程底板钢筋搭接头,工程底板预留二次钢板止水片,承台面标高比底板面标高低800mm,塔吊拆除后再浇筑本部位钢筋混凝土,做法同后浇带。

做法详见大样图。

第六节塔吊立架处与地下室顶板主、次梁接头处理

对立架处顶板主、次梁、板断开处理方法如下:

1、梁板砼施工缝接头为梁长的1/3L位置处,在原设计的配筋中各加大一级配筋预留搭接,钢筋搭接应错开为1/2倍数。

2、施工缝搭接头钢筋加焊接;

单面焊接为10倍D,双面焊接为5倍D。

预留钢筋用钢刷进行清锈。

3、预留孔洞砼接头处理;

先浇砼接头必须凿毛,清洗干净,二次浇筑的砼加渗5-10%AEA澎胀水泥。

第七节地下室顶板预留孔洞围护

预留孔洞口处四周采用Φ48mm钢管搭设高1.5m,并用胶合板密封围蔽。

防止杂物下落伤人。

QTZ5014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70,自重(包括压重)F1=765.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1658.00kN.m,塔吊起重高度H=37.50m,塔身宽度B=1.6m

混凝土强度:

C35,钢筋级别:

Ⅱ级,承台长度Lc或宽度Bc=5.00m

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1.0m,桩间距a=1.95m,桩长约8.24m,要求进强风化2.0m;

承台厚度Hc=1.60m,基础埋深D=0.00m,承台箍筋间距S=200mm,保护层厚度:

50m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765.00kN

2.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

(F1+F2)=990.0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M=1.4×

1658.00=2321.20kN.m

三.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

计算简图:

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1.2×

825.00=990.00kN;

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

(25.0×

Bc×

Hc+20.0×

D)=1050.00kN;

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

N=(990.00+1050.00)/4+2321.20×

(3.00×

1.414/2)/[2×

1.414/2)2]=1057.19kN

没有抗拔力!

2.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

其中Mx1,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i1=N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3.00/2)/[4×

(3.00/2)2]=896.87kN

Mx1=My1=2×

896.87×

(1.50-0.80)=1255.61kN.m

四.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经过计算得

s=1255.61×

106/(1.00×

16.70×

5000.00×

1350.002)=0.008

=1-(1-2×

0.008)0.5=0.008

s=1-0.008/2=0.996

Asx=Asy=1255.61×

106/(0.996×

1350.00×

300.00)=3113.18mm2。

五.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

记为V=1057.19kN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其中

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剪切系数,

=0.20;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0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5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

S──箍筋的间距,S=200mm。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

六.桩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057.19kN

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A──桩的截面面积,A=0.503m2。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七.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长计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2-3条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最大压力:

其中R──最大极限承载力;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

s,

p──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

c──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按下式取值:

p,

c──分别为桩侧阻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

qs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

u──桩身的周长,u=2.513m;

Ap──桩端面积,取Ap=0.50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名称

13.1200粉砂

23.12751000全风化

321603000强风化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8.24m,所以桩端是在第3层土层。

最大压力验算:

R=2.51×

(3.12×

0.9177+3.12×

75×

0.9177+2.0×

160×

0.9177)/1.67+1.56×

3000.00×

0.50/1.67+0.00×

656.25/1.65=1889.47kN

上式计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压力1057.19kN,所以满足要求!

附图

1、塔吊基础平面和剖面大样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