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881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操作实践经验与教训Word下载.docx

3.21989年—1997年主要实行双紧政策,期间配合其他组合方式.............5

3.31998年—2002年....................................................5

第四章建议与意见..............................................6

致谢7

参考文献7

内容摘要

该论文是关于我国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在组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的研究。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进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伴随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健以及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充分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效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着重于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我国历史中的操作实践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历史中二者的回顾以及总结,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同时根据国家现阶段为应对经济状况所提出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为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在我国的经济政策中提供更好的发展。

ABSTRACT

Thepaperisaboutthefiscalpolicyandmonetarypolicyinthestudyoftheexperienceandlessonintheprocessofimplementation.Essentialtothedevelopmentofcountryeconomydevelopment,whilefiscalpolicyandmonetarypolicyinacountryasaveryimportantroleintheeconomicdevelopment,thegovernmentthroughthefiscalpolicyandmonetarypolicyandtie-incombination,andthentothemacro-controlofeconomy,alongwiththeself-regulationofthemarketeconomy,soastoachievethesustainedandhealthy,steadyandcontinuouseconomicdevelopmentofourcountry.Therefore,fullyunderstandthemixoffiscalpolicyandmonetarypolicyeffectivenessisespeciallyimportant.

ThispaperfocusesonthefiscalpolicyandmonetarypolicyintheoperatingpracticeofresearchinthehistoryofChina.Bythereviewandsummaryinthehistoryofourcountry,drawexperienceandlessons.Atthesametime,accordingtothecountryinresponsetothecurrenteconomicconditionsputforwardbythecombinationoffiscalandmonetarypolicyanalysis,putforwardrelevantSuggestions,asfiscalpolicyandmonetarypolicyinourcountry'

seconomicpolicytoprovidebetterdevelopment.

关键字: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合发展协调运行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9.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成功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我国政府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多样组合,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组合也给我国经济带了不同的影响。

例如:

在最初的经济调整时期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实施使我国经济经受了一个大起大落的时期。

然而在1992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使用是我国在通货膨胀、实现经济成功“软着陆”、在治理通货紧缩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1.2选题意义:

宏观调控经济是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维续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理论,二者的搭配与发挥使用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平稳运行与发展,因此,二者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我国政策采取的相关案例的分析,取得了一些理论上的成果。

这些理论帮我我们在认识二者在搭配使用的过程中的效用。

但是,这些了理论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些误区往往会使得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问题愈发强烈,因此更正这些理论误区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理论经验,分析理论误区,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基础理论

2.1相关概念:

2.1.1货币政策的相关概念: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者是政府为影响其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手段,尤其是指调控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的各项方法。

狭义内容: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二采取的各种调控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的方针与手段的总称,其中包括利率政策、外汇政策以及信贷政策。

广义内容:

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用的影响金融变化的一切方法。

2.1.2财政政策的相关概念: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期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而规定的财政任务的指导准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更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借债和税收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者是对政府的财政上的支出与收入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换言之,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更税收与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与国民就业的政策。

变更税收是指更改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更改政府对商品以及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其中之一。

财政政策是有国家制定的,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利益。

因此,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且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经济关系的制约。

该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的经济政策有密切的联系。

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要有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同帮助。

第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历史回顾与实践

3.1总体上实行双松政策,同时配合其它组合方式(1979年—1988年)

3.1.11979年—1980年,主要表现为“双松”政策的配合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政府在财政政策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这段时间内财政支出上连续的大幅度增长,并因此造成了170多亿元和120多亿元的高额的财政赤字;

在货币政策上,政府大幅度的增加了现金以及贷款的投放,从而使得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由79年的2%上升到了80年的6%.

由这些数据可见,“双松”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组合实施上的偏差,导致后来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

3.1.21981年“紧财政松货币”

1979年以及1980年“双松”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政府在1981年调整了政策组合,改为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组合。

这个组合政策的实施体现在两个方面,在财政政策上:

政府大量减少财政支出,81年政府在财政基本建设上的投资比80年少了28%【1】。

财政上的缺口比80年缩小了有106亿元,再度恢复为37亿元的财政盈余【2】;

在货币政策上,实行的是紧中带松的政策,在现金投资上了减少了36.2%,而在农副产品收购以及轻纺工业发展的支持上,各增加了贷款350.3亿元。

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然而,因为在政策组合上的制定以及运用经验的尚少等不足,导致虽然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国民经济却有了下滑的趋势。

3.1.31982年—1984年实施“双松”政策

1981年的政府在一次实行了“双松”政策。

财政上,政府在财税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得财政减税让利过多,财政上的收入占据国民收入的比重降低,并因此出现了财政赤字44.5亿元。

货币上,“拨改贷”以及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借贷供应的体制的实施,使得1984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到了30%以上。

同时各项贷款也增长了32.8%,到198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4.7%。

但是,此政策依旧给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

3.1.41985年实行“双紧”政策

“双紧”政策通过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使得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控制得到了增加。

因此,当年的财政盈余达到了21.6亿元。

在货币政策方面,因为严格控制了贷款规模以及货币的投放,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得到了下降。

3.1.51986年—1988年再次实行“双松”政策

3.21989年——1997年,主要实行“双紧政策”期间配合其他组合方式

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

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3.31998年到2002年

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调控的新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

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

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

第4章建议与意见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其次是物价的稳定,而没有把增加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两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得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内需不足而外需扩张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

而就业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收人分配的公平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影响国内需求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建立对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将失业率或就业增加量作为核心指标,同时要建立衡量就业和失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健全对就业和居民收入进行统计的机构并配备必要的统计人员,及时并准确的反映就业和居民收入方面的信息,为制定和实施扩大就业和缩小居民收人分配的差距的政策提供依据,也可为全面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效果提供数据资料,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提高社会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通过税收调节较高收入者收入的作用,降低基尼系数,实现社会公平。

总之,建立健全就业和居民收入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加以实施,是对宏观经济政策目

标的全面衡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再不能是决策时心中无“数”,

实施时目标没“的”。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人分配方面发挥要功能宏观经济政策并不是直接达到其最终目标的,而是通过对某些中间变量的影响来达到最终目标的。

具体来说,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中间变量,而通过中间变量来影响最终目标。

这个过程就是政策机制。

中间变量是政策本身的直接目标,最终目标则是政策后要达到的目的。

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由主体一政府制定政策,通过各种渠道作用于企业或者居民个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最终影响各个目标变量,实现政策目标,其中政策传导机制是关键。

宏观政策传导机制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体制改革深化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中,政策工具是政府支出变动与税率变动,中间变量是可支配收入的变

动,最终目标则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居民收人,加上政府采购,既可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还可以通过财政投资,增加生产供给。

从本论文的分析结论可知,增加财政支出对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而财政收人税收的增加对的增长有抑制作用。

从本论文第章的分析结论可知,财政支出对投资的作用效果远大于对消费的作用效果。

在目前己经明确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情况下,针对内需不足,需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作用,财政支出重点要转向加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保证社保、教

重视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全面衡量。

要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首先必须明确政策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宏观经济政策一般有四大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这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着矛盾除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外,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与稳定币值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给制定政策带来了困难。

但宏观经济政策是要全面实现这四项目标,而不是仅仅达到其中一、两个目标,这样就要对各种政策目标进行协调。

微观主体的行为扭曲,加大对金融创新的税收支持在央行票据和短期国债方面,财政和金融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降低财政与金融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协调成本。

第二,完善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要完善产业政策、收人分配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

比如,发改委要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通过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财政部门可以提供配套的税收支持,从而发挥各项政策的最大合力,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

第三,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操作的协调。

央行要密切监测经济金融形势变

化,不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滚动分析与预测,动态监测外汇占款、财政收支

和现金投放、回笼变化,灵活掌握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调

控要求和市场形势采取相应的操作取向,并形成由期限结构合理的国债、金融债券、企

业融资券以及中央银行票据等组成的丰富的融资体系。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

短期基础利率如短期国债的利率和商业银行流动性来影响长期利率与货币供给,使货币政策操作更具温和性、灵活性、主动性。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应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协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不断加强,国际产业链分工和转移格局基形成。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国际的眼光,符合国惯例和相关条约,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和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注意加强国内外经济的协调。

财政政策要通过正确选择和运用关税政策,完善关税税率结构,准确掌握关税减让进度,既严格履行义务,又不能我国的实际利益。

货币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全球资本的流动性特征,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规则与潜在风险。

要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继续发展和完善公开金融市场工具,进一步发展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充分发挥税率、汇率、利率的协调配合作用,平衡国内外经济,促进国内经济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步性。

协调好各种政策工具,防止工具作用相互

冲突,保证二者的协调。

比如,要实现税收政策逐步走向中性,避免对包括银行在内的

政策要求垄断企业按比例上缴垄断的超额利润,并将续为社会保障基金,通过转移支付,

以提高低收人人群的平均收人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居民消费。

扩大税收在资

源和环境方面的调节作用,以利于资源的节约和开发利用,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快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住房需求,解决目前商品房面积结构不

合理等问题。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在货币政策中,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与准备率变动,中间目标是利率或信用总量,最终目标仍然是充分就业与物价水平。

政策机制就要说明,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与准备率变动如何通过货币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或信用总量,利率和信用总量又如何通过总需求来影响就业与物价水平。

不同的经济政策工具有着不同的传导机制。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依靠的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率和存款,而对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的运用却捉膝见肘,原因是我国货币市场很不发达,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传导缺乏市场基础。

以及我国国债市场中大部分是中长期国债,市场交易不旺,使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的基础。

因此,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借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及利率水平的政策手段,其产生作用的前提是有价证券的丰富性、流动性和利率变化的灵活性。

第二,完善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要完善产业政策、收人分配政策与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

比如,发改委要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

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通过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

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

政策发放贷款财政部门可以提供配套的税收支持,从而发挥各项政策的最大合力,鼓

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

第三,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操作的协调。

短期基础利率如短期国债的利率和商业银行流动性来影响长期利率与货币供给,使货

币政策操作更具温和性、灵活性、主动性。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应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协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不断加强,国际产业链分工和转移格局基形成。

我国

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国际的眼光,符合国惯例和相关条约,遵循

市场经济原则和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注意加强国内外经济的协调。

财政政策要通过正确

选择和运用关税政策,完善关税税率结构,准确掌握关税减让进度,既严格履行义务,又不能损伤我国的实际利益。

致谢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尤其在论文写作这个阶段,导师和同学都给予了很多帮助,我希望在这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学会:

《中国金融年鉴》1990-2000年各卷,中国金融出版社

[2]王延科:

“通货紧缩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财贸经济》,2000年版

(1)

[3]许健:

“财政政策的困境及对策”,《财贸经济》,2000年版

(1)

[4]萧端:

《新世纪金融热点》,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

[5]李茂生:

《中国财政政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6]王雪标,王志强著,《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实证分析与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1年版

[7]刘溶沧,“论经济增长与转变中的财政政策效应、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8]袁志刚,宋静,《高级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9]李义超,周英章,“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

研究,2002年第03期

[10]汪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陈东琪,《论“双稳健政策”》,人民论坛,2005

[12]夏兴园,洪正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年版

[13]李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8年版

[14]Landau,Governmentexpenditureandeconomicgrowth;

Across-countrystudy,SouthEconomicfoumal,1983.

[15]Matsuoka,M,MeasuringtheEffectsofFisealPolieyinJapan[Z].DaiwaInstitute,1996

[16]Shiojie.Publiccapitalandecoonomicgrowth;

aconvergenceapproach.JoumalofEconomicsGrowth,2001,6(3):

205-227

[17]Stock,J.H.andWatson,M.W.,Interpretingtheevidenceonmoney-incomecausality.JournalofEconometrics,1989,40;

161-181

[18]Th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