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805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精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

(认识论)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

(2)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

2、理解目标

(1)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

3、运用目标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说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根据有关原理,论证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真理性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涓埃怒斥真理反对谬误。

三、德育目标

1、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2、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难点)

教学课时安排:

3课时

【导入新课】

酸甜可口的西红柿,大家都喜欢吃。

然而人类发现它好吃,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呢!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它那圆圆的个儿,青里透红的色泽,着实让人喜欢,但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食用,还美其名曰“狼桃”。

16世纪,英国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带了几株回英国种在皇家花园,供皇室贵族观赏。

直到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的精神决心尝试以下,据记载,他在吃之前穿好了入殓(lian)的衣服,吃完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

但时间过了很久,他不仅没有死,而且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就这样经过这位不知名的画家的亲身实践,人类终于发现了西红柿营养丰富可以食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讲授新课】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做、行动)

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性活动――人、客观世界都是物质的

其二: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观念变为现实)

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愿望、计划变成现实的活动。

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举例】按照计划学习、工作

神州1-6号飞船的研制、飞行使嫦娥本月的神话变为现实

工人做工――产品被加工、被生产、被组装

农民种田――荒地变良田、绿洲

教师上课――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家乡面貌的变化(交通、通讯网络、治理自然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体育运动、艺术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教育活动、打击罪犯

科学实验

【专家点评】实践活动的形式P43

(2)特点

A客观物质性(不是主观的思维活动)

a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的主体:

人(体力与脑力的结合体)

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手段:

工具和设备(如仪器)

实践的对象:

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

b实践的过程、结果具有客观性,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举例】观测天体,有仪器观测精确、清晰、数量多;无仪器观测不精确、模糊、数量少

【举例】种植遵循生长规律

【举例】教育的结果:

全面发展的学生;迎评的结果受过程的制约(资料设施、访谈、听课、测试、专业剖析);结果:

三方受益

【举例】美化校园――干净整洁美观

B主观能动性(不是消极、本能活动)

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实践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举例】人类饮食:

精挑细选、粗细搭配、色香味俱全、讲究营养、健康

(美食节)

动物饮食:

无挑剔、不讲究

【举例】改良土壤

蚯蚓――将沙粒吞入口中,消化后排除体外,经过消化的沙土变得细腻、湿润而且还增加了许多化学物质,使土地变得肥沃。

这一切是蚯蚓维持生存、摄取食物的本能活动。

农民――考虑这块地何时犁,犁几遍适宜,犁多深,土是酸性还是碱性,宜用氮肥还是磷肥等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行动。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类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总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

在自觉运用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东西。

【举例】人化的自然、社会的繁荣(见P43图片)

C社会历史性(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

a社会性:

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

【举例】WTO成员国之间共同遵守规则

企业职工、学校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群策群力

农民的生产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第三产业进行销售、工业提供生产资料)

班级的进步:

全体同学的分工、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戊戌变法失败,人民不觉醒)

【举例】鲁滨逊漂流记

b历史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活动也在发展。

人类的实践活动永远不会停留在同一水平上。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实践活动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地发展着。

实践主体的能力和实践的手段达到的程度以及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实践活动的历史性。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课堂探究】P42

A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B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B杜威:

将人的实践活动等同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费尔巴哈:

将实践活动等同于理论活动;

黑格尔:

将实践活动等同于思维活动;

【过渡】《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讲的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科学试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纠正了2000多年来人们形成的错误认识。

没有比萨斜塔的科学实验就没有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课堂探究】P44

A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B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探究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借助于品尝)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中国古语说得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马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认识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举例】唐朝画家戴嵩(song)善于画牛,精心绘制的《斗牛图》被视为珍品。

后来,这幅画受到一个牧童的批评,因为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两腿中间,决不会翘起来。

而画上的牛尾巴翘得象一根竖起的木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人们面对客观事物,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不是由人们任意规定的,只能由实践的需要来规定。

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它们也就成了人们认识的对象。

【举例】资源的匮乏、浪费严重的现象促使人们去研究节约资源的方式,认识和寻求获得新资源的方法。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能源汽车的研制)

【举例】应试教育的后果促使素质教育的产生

【举例】包二奶现象促使新婚姻法相应条款的问世,保护被保护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从古至今,各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生都是人们在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打交道的实践中产生的。

【举例】环境科学(环境问题)、法律的完善、健全(犯罪现象)

为了适应丈量土地、兴修水利、测量容积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了数学

为了适应兴修水利、建筑、造船、航海等生产需要而产生了力学

人们在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了病因、病理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如背透、放射、放疗原理、针灸技术)

B认识产生于实践的过程中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客观事物不会自己跑到人脑中去,要把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去,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实践。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接触并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客观对象的特性作用于人的感观,反映到人脑中,人们才能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

要获得什么认识,就必须参加什么实践。

【举例】《伦理学》是在人们处理道德关系的活动中获得的;

《人际关系学》实在人与人交往的活动中获得的;

《挫折学》是在遇到挫折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的;

【举例】鲁班发明锯子

要全面了解一个人,必须同他交往;

养儿才报父母恩;要懂得节约的道理,必须参加工作、生产;

【课堂探究】P44

A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B古代的天文学、力学和科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探究提示】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推进认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B它们是在实践需要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关衔接】P44一切知识都是实践的产物。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在实践中亲自获得的真实的、可靠的知识)和间接经验(他人、前人总结实践经验写在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它们都是实践的产物。

【思想教育】智慧是用不尽的财富,知识是穿不破的衣裳;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P44-45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

【举例】用火:

钻木取火液化气取火

【举例】基于农业和医疗实践的需要,遗传工程技术得到发展(杂交、克隆)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

【举例】观测天体:

肉眼-望远镜-宇宙飞船-空间站

美国“勇气号”火星登陆器与火星表面接触之后,2020年1月17日展开了它的机器手臂,开始了对火星土壤的微观探测。

1月25日,美国的“机遇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成功登陆,于3月2日传回资料,使人们认识到火星过去曾有丰富的水资源,这个红色的星球可能存在过生命。

【举例】检查身体:

胃镜、彩超、CT

【举例】显微镜、电脑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由于实践的需要,人们经过劳动、职业的教育和训练,使人的某些能力获得高度发展。

【举例】基本功的训练、多练笔使三字一话和写作基本功提高

司机辨别方向的能力强

染色工人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可分辨几十种不同的黑色

销售技巧、公关技巧、作战技巧

【课堂探究】P45是非能够说清楚吗?

(涉及真理标准问题)

【探究提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实践来检验。

因为:

一方面,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认识自己不能判定自己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

只有实践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举例】马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