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7179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自考Word格式.docx

①研究者的偏向:

常会带有对研究结果的期望,这种期望会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的相互作用中,研究者的表情、动作、姿势、语气等都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的表现,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解决方法:

A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双方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实验者只是按照实验规定的程序发出指令;

B使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②被试的偏向:

a被试知道自己在充当被试的角色,而使他的行为表现的不自然、不客观;

b被试害怕自己在实验中表现不好,会尽量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使其行为表现不客观。

A不暴露被试的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境的自然;

B在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

(2)研究伦理:

①侵犯被试的隐私;

②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③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

研究应遵循的三条原则:

A必须让被试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

B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尽量减少被试所冒风险;

C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

(可暂时对被试进行实验性欺骗,但需要提供两个方面的保护措施:

知情同意、详细的事后解释)

三社会心理学发展史

1孕育时期:

19世纪上半叶,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两条线索:

①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沃尔登第二》;

②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理气质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的“宣泄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

2形成时期: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①1859年,M·

拉扎勒斯和H·

施坦达尔联合主编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这是描述性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②1875年,A·

舍弗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③形成的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

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

罗斯不约而同地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认为有一种“超个体的灵魂”的实体存在,它从属于叫做民族的“超个体的整体”,该理论认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或“整体精神”;

社会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方面认识民族的本质,揭示民族精神活动的规律。

(代表人物:

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

塔尔德和黎朋,模仿和暗示理论)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

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

3确立时期:

20世纪20年代起,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从描述性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分析。

①奥尔皮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②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代表人物——乔治·

米德,符号互动论

③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4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

1949年之前初步发展阶段,最有影响的是1931年赵演翻译奥尔皮特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阶段:

1949~1980年左右停滞和空白阶段;

第三阶段:

1980年之后新的起步和发展阶段。

A1981年,北京心理学会首次举办了社会心理学学术座谈会,这是我国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标志;

B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成立,同年9月改名为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它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大陆的正式确立。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一社会化概述

1含义:

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有两个层面: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角度来说,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社会化的进程

(1)基本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再社会化:

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

(5)反向社会化:

即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1道德社会化:

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1)道德认知(认知发展论的研究内容)

A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定向

第二阶段:

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B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

C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第七阶段:

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

(2)道德情感(李怀美等人的研究)

即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行为(社会学习论)

即个体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也是一个人道德意识的外化表现。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是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社会学习论者:

认为儿童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规范自己,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习惯。

认知发展理论:

认为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

(1)生物学的作用:

通过遗传素质和气质

遗传物质基础:

遗传素质是决定个体的社会角色,进行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A染色体特征

B大脑两半球单侧化功能的发展和优势

C性腺激素

(2)社会化定型

A性别角色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受文化的影响,是对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和学习和认同的结果。

B父母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也成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动因。

(3)认知发展

劳伦斯·

柯尔伯格认为:

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分类是认知发展的结果,这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

三社会化的途径

1内在途径——遗传物质基础

2外在途径——社会环境与教育

(1)社会文化:

即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不同的文化因素,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2)家庭:

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

(3)学校:

成为学龄期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作用表现在:

A进行系统教育(首要作用)

B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

C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教师具有权威性和榜样的作用

B教师的鼓励和期待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4)同辈群体

罗伯特·

魏斯认为:

同辈群体满足了个体的某些心理需求:

依恋;

社会整合;

价值的保证;

可靠的同盟感;

获得指导;

助人的机会。

(5)大众传播媒介:

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电视和网络等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青少年与成年人的关系,表现在五个方面:

①媒介扩大了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途径

②媒介缩小了青少年地理之间的差异

③媒介给青少年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儿童形象

④媒介使青少年与成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平等

⑤媒介也造成了青少年与成人世界的冲突,特别是青少年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掌握,使成人在孩子世界中的权威性影响不断地减弱,争夺控制和摆脱控制是两代人矛盾的一个焦点。

3社会化与个性化

个性化:

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现实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

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人形成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连续与文化的传承,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一个社会如果只允许社会化的存在而扼杀个性化,它就可能长期在一种水平上简单重复.另一方面,如果社会过分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那么这个社会将可能陷入混乱。

四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概念: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智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白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划分:

根据定义中涉及的三方面内容可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根据自我意识的客观现实状态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2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知: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巴纳姆效应”

(2)自我体验:

自尊心、自信心

(3)自我意志:

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3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

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是靠反复循环式的活动,二是靠温柔体贴的语言交流,分清“你”、“我”、“他”。

(1)物——我知觉分化

(2)人——我知觉分化

(3)有关自我词的掌握

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先于自我意识发展,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儿童必须先在自己和客体之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

当儿童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第三章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概述

1含义: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社会知觉(布鲁纳在1947年提出)、社会印象、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归因。

2社会认知的途径: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人际距离。

二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

社会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2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

(一)认知加工模式

(1)累加模式:

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模式。

(2)平均模式:

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二)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叫做首因效应。

(三)近因效应:

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

(四)个人好恶的估价

个人好恶是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一旦个体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范围。

对热情和零担的评价是形成他人印象的关键因素。

(五)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影响

(六)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3印象管理

(一)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讨好技术、自我宣传、威慑、恳求

(二)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借口和辩解、事先申明、自我设障、道歉

三社会认知偏见

社会偏见是指对于社会刺激的不正确的认识达到了固定化的程度。

社会认知偏见的形式:

1个人偏见:

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社会刺激形成了不正确的、固定化了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个人偏见。

(1)晕轮效应(也称光圈效应)

(2)宽大作用(也称积极性偏见)

(3)投射作用:

是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因此,又称为相似假定作用。

(4)隐含他人人格(也称为相关偏见)

2社会偏见:

就是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尝试避免社会偏见的方法:

A接触(G·

奥尔波特——群体接触的四个充分条件)

①核心的部分是要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合作性相互依赖关系;

②要建立在身份平等的基础上;

③必须是那些可以增加相互熟悉度的接触;

④还要有制度性的支持。

B再分类(即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第四章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概述

1概述

(1)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因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2)认知因素:

规定了态度的对象。

情感因素:

是个人对某个对象特有的好恶情感,也就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向因素:

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2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对象性、稳定性、内在性、协调性、系统性。

①说明态度是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状态;

②说明态度是表示准备反应;

③说明态度是有组织的系统;

④说明态度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

⑤说明态度是对个体行为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3态度的功能:

(1)认知功能:

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某一特定的态度一旦形成,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就会影响对后继刺激的接受,对于后记刺激所具有的价值能够发挥判断作用于理解作用。

(2)情绪功能:

人们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事物将会给他带来满足,与是其态度相反的事物能唤起失望感或不满足的情绪。

(3)动机功能:

可分为适应功能、表现功能、防御功能

4态度与行为

(1)人的态度与人的行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2)心理学家的解释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三个原则:

①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②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③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3)其他影响因素:

当时情境的影响;

个体的态度不应以语言为标准。

二社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态度的定义: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

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

1凯尔曼的态度形成三个阶段论:

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称为服从。

(2)同化: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一致。

(3)内化: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

2强化理论

霍弗兰——行为主义关于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称为强化理论。

斯塔茨的研究——语词的强化而形成了某种态度。

3认知平衡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社会心理学界提出了关于认知平衡理论的几个模型,这几个理论模型都是假设社会态度的转变起因于个人的社会认知不均衡。

(1)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

他强调个体的某种态度需要与他人有关态度的影响,即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变化的影响,故平衡理论又称为人际关系理论。

(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A、不协调状态的程度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认知因素对个人的重要性;

不协调的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

B、解除失调的方法有三种:

①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

②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③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C、引起失调的原因:

威慑不足、诱因不足、公开观点、引起与态度相反的结果、自由选择。

4态度转变的具体方法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面,即方向与强度。

转变态度的方法有:

说服宣传、积极参加活动、强迫接触、群体规定。

二社会态度的测量

1总加量表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

利克特所创)

态度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设计的,它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反应而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问题所持态度的强弱。

测量方法如下:

①设计测量态度的问题;

②被测量者的自我评定;

③整理结果。

2社会距离尺度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布加达斯创立)

测量方法:

由研究者设计出一套能反应不同社会距离的意见,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看法在相应的意见内打记号,然后把一个群体所有成员的态度距离加以统计,制成曲线图。

曲线图反映的是一个群体对某个对象所持的态度的距离分布。

3语义分析法(又称“双极形容词分析”)

其目的在于分析人们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是分析该对象所具有的形象,以测定和判断其态度的一种方法。

用作语义差别量表的成对词语,可以概括为三种不同范畴:

有关态度对象的好坏、美丑等情绪范畴,称为评价量表;

有关对象快慢等速度范畴,称为活动评量;

有关对象强弱等强度范畴,称为力量评量。

具体方法:

根据主题设计一套相对的、两个极端的形容词(约10对),平行列在7个等级的量表两端。

测试时,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意思,在量表的某一点上打对号,表示自己对该对象的态度。

将被测试者在每一对双向形容词量表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可以反映被测试者对于该对象的总态度。

4透射法

特点:

是通过间接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

优点:

是被测试者不知道测定者的意图,难以作假。

缺点:

对反应进行分析时,测定者的主观性很大。

①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由H·

默瑞1935年所创)

②造句测验(简称SCT)

5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试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

6社会态度测量的其他方法:

问答法、行为观察法等。

第五章侵犯

一侵犯概述

1什么是侵犯?

(1)侵犯的定义:

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侵犯是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侵犯的特点:

①侵犯是有意图的行为;

②侵犯是外显的行为;

③侵犯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侵犯的分类

(1)以是否违反社会规范为依据的分类:

①反社会侵犯:

是指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所认可的侵犯行为。

②亲社会侵犯:

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③被社会认可的侵犯:

是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这类侵犯虽然不为社会准则所必须但又不确实没有违反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

(2)以最终目的为依据的分类:

①手段性侵犯:

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侵犯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②目的性侵犯:

目的就是为了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和不快。

(3)以行为方式为依据的分类:

①言语侵犯:

就是使用语言、表情对他人的侵犯。

②动作侵犯:

是使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手、脚,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的侵犯。

二侵犯的理论解释

1本能论

威廉·

詹姆斯认为人类都有好斗的劣根性,侵犯是我们行祖先那里遗传而来的本能,所以人类是无法摆脱侵犯的,只能通过替代性活动才能使侵犯的倾向得到控制。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两极化的生本能和死本能假设。

20世纪60年代,动物行为学家康德拉·

洛伦兹在其《论侵犯性》一书中强调侵犯本能的自发性。

2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班杜拉)

①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②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③班杜拉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榜样的影响。

A家庭:

身体富于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父母使用大声训斥和拳打脚踢管教他们,从而塑造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B文化:

在崇尚“男子汉气概”的社会里,侵犯行为可以很容易地传递给下一代。

更广义的文化也有影响,来自经济不发达、贫富严重不均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会倾向于支持和参与侵犯行为。

C大众媒体:

电视、电影中的暴力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

3挫折——侵犯论

挫折是指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家多拉德指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便是所谓挫折——侵犯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

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剥夺也是一种引起侵犯行为的挫折。

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挫折挑动:

身体遭受到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

气温的暂时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受他人侵犯;

拥挤。

2侵犯线索的引发:

柏格威茨指出人们受到挫折之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无方向的、未分化的情绪唤起状态,这种情绪唤起状态凭借环境刺激所提供的线索才能找到方向,从而导致侵犯行为。

研究表明,第三者的挑动、身边的武器以及他人的侵犯行为可作为线索而引起侵犯。

3酒精:

人们关于酒精影响侵犯行为的归因对于其侵犯行为有强烈的影响。

4个人因素: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行身体攻击;

个人的认知水平也是影响侵犯行为的一个因素。

四侵犯的消除与控制

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宣泄(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入门》一书中提到,释放侵犯性冲动的方法有三种:

①用体育运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

②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

③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

一般认为第一种方法是有效的,有积极意义的。

2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

艾泽林1967年进行的著名疼痛侵犯试验,研究表明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一般来说,惩罚要相对重些,使侵犯者感到压力和痛苦,以便吸取教训;

②惩罚要及时,并及时地加以负强化;

③侵犯必须具有针对性,侵犯量的大小与其严重程度要对称。

对于控制儿童的侵犯行为:

要是父母对其子女的惩罚有效,首先要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有较好的感情;

其次,父母惩罚子女必须是理智的,决不能随心所欲。

3好榜样的作用

米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