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FLD.docx
《NAFL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AFLD.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
全网发布:
2015-11-0522:
39发表者:
尹有宽6185人已访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httyliverdisease,NAFI.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
(insulin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
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
性脂肪肝(nonalcoholicsimplefaayliVet,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NAFLD是2l世
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3】。
为进一步规
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
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
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病疗指南》【l0】刮进行更新。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
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中分别以括号内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ID的诊治做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
决NAFLD诊疗中的所有问题。
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
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
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
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流行病学
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LD
患病率为20%一33%,其中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分别占lO%一20%和2%~3%【l-2,
12】。
肥胖症患者NAFL患病率为60%一90%、NASH为20%一25%、NASH相关肝硬
化为2%一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I.D患病率分别为28%一55%和27%一
92%【1-2,12-13】。
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
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
15%左右【3】。
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R、代谢综合征
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
尽管酒精滥用和HCV感染
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3,12,14】。
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BMI和(或)腰围正常的
NAF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3,12-13】。
近期体重和腰围增加与NAFLD发病有关,
腰围比BM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3,12-13】。
在非基因3型HCV感染者及HBV感染患
者肝脂肪变主要与IR和代谢紊乱有关;NAFLD是血清HBVDNA低载量的慢性HBV感染
者血清转氨酶增高的常见原因【3-4,15-16】。
二、自然转归
NAFLD患者肝病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初次肝活组织检查(简称肝活检)组织学类型。
NAFL
进展很慢,随访10—20年肝硬化发生率低(0.6%~3%),而NASH患者10~15年内肝
硬化发生率高达15%一25%【1?
2】。
年龄>50岁、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高血压、2
型糖尿病、ALT增高、AST与ALT比值>1以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指标是NASH和进展性
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1-2,9,17】。
在NAFLD漫长病程中,NASH为NAFL发生肝硬化的
必经阶段【1-2】。
与慢性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相比,NASH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对缓慢,
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通常发生于老年人【1-2,13,17】。
对于IR个体,NAFL是发生
NASH和肝硬化的前提条件;脂肪变的肝脏对肝毒物质、缺血/缺氧耐受性下降,NAFL作
为供肝用于移植易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3,16】。
此外,在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中,并
存的NAFI。
及其基础疾病可促进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并降低非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
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答【1-2,9,13-14】。
为数不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NAFLD患者[包括不明原因血清ALT和^,.谷氨酰转肽
酶(C,GT)增高者]预期寿命缩短,死因主要为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肝硬
化【1-2,9】。
NAFL患者全因死亡率并不显著低于NASH,但后者肝病病死率较对照人群
显著增加【1-2,9】。
NAFLD(NAFL)与代谢综合征互为因果,NAFLD可能比BMI所反映的
总体肥胖和腰围所提示的内脏性肥胖更能预测危险因素聚集【3,13,18-19】。
即使是体重正
常的NAFLD患者,随访6—15年,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病率仍显著增高
【2-3,9,13,18-19】。
三、诊断策略
推荐1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明确NAFLD的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条件【3-5,9-10】:
(1)无饮酒史或饮酒
折合乙醇量<140g/周(女性<70g/周);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
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
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鉴于肝组织学诊断难以获得,NAFLD工作定义为: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诊
断标准且无其他原因可供解释【4】和(或)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
清ALT和(或)AST、C,GT持续增高半年以上【4-5,9】。
减肥和改善IR后,异常酶谱和影
像学脂肪肝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者可明确NAFLD的诊断【4-5,9】。
2.病理学诊断:
NAFLD病理特征为肝腺泡3区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
变,伴或不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窦周纤维化【4,5,9,20】
与成人不同,儿童NASH汇管区病变(炎症和纤维化)通常较小叶内严重【21】。
推荐NAFLD
的病理学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估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SH临床研究网病理工作组指南,
常规进行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activityscore,NAS)和肝纤维化分期【4,20】。
NAS积分(O一8分):
(1)肝细胞脂肪变:
0分(<5%);1分(5%一33%);2分(34%~66%);
3分(>66%)。
(2)小叶内炎症(20倍镜计数坏死灶):
0分,无;1分(<2个);2分(2—4个);
3分(>4个)。
(3)肝细胞气球样变:
0分,无;1分,少见;2分,多见。
NAS为半定量评分
系统而非诊断程序,NAS<3分可排除NASH,NAS>4分则可诊断NASH,介于两者之间者
为NASH可能【20】。
规定不伴有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和纤维化,但肝脂肪变>33%者
为NAFL,脂肪变达不到此程度者仅称为肝细胞脂肪变【10】。
肝纤维化分期(0—4):
0:
无纤维化;la:
肝腺泡3区轻度窦周纤维化;lb:
肝腺泡3区中度
窦周纤维化;lc:
仅有门脉周围纤维化;2:
腺泡3区窦周纤维化合并门脉周围纤维化;3:
桥接纤维化;4:
高度可疑或确诊肝硬化,包括NASH合并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以及隐源
性肝硬化(因为肝脂肪变和炎症随着肝纤维化进展而减轻)。
不要轻易将没有脂肪性肝炎组织
学特征的隐源性肝硬化归因于NAFLD,必须寻找有无其他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原因【4,20】
3.影像学诊断:
规定具备以下3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4】:
(1)肝
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远场
回声逐渐衰减。
CT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值之比小于1.0。
其中,肝/脾CT比值<1.0但>0.7者为轻度,≤0.7但>0.5者为中度,≤0.5者为重
度脂肪肝【10】。
4.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推荐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诊断采用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
准,符合以下5项条件中3项者诊断为代谢综合征【4,22】:
(1)肥胖症:
腰围>90cm(男
性),>80cm(女性),和(或)BMI>25kg/m2;
(2)TG增高:
血清TG≥1.7mmol/L,或已
诊断为高TG血症;(3)HDL-C降低:
HDL,-C<1.03mmol/L(男性),<1.29mmol/L(女
性);(4)血压增高:
动脉血压≥130/85姗Hg(1mmHg=0.133kPa)或已诊断为高血压病;
(5)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增高:
FPG≥5.6mmol/L或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
推荐2排除标准
1.在将影像学或病理学脂肪肝归结于NAFLD之前,需除外ALD、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
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肝病;除外药物(他莫昔芬、乙胺碘呋酮、
丙戊酸钠、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等)、全胃肠外营养、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库欣综合征、B脂蛋白缺乏血症以及一些与lR相关的综合征(脂质萎缩性糖尿病、Mauriac
综合征)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殊情况【4-10,16】。
2.在将血清转氨酶和(或)GGT增高归结于NAFLD之前,需除外病毒性肝炎、ALD、自身
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d一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其他类型的肝病;除外肝脏恶性肿
瘤、感染和胆道疾病,以及正在服用或近期内曾经服用可导致肝脏酶谱升高的中西药物者
【4-10】。
3.对于无过量饮酒史的慢性HBV及非基因3型HCV感染患者,并存的弥漫性脂肪肝通常
属于NAFLD范畴【14-16】。
对于血清转氨酶持续异常的HBsAg阳性患者,若其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104拷贝/ml且存在代谢危险因素,则转氨酶异常更有可能是由NAFLD所
致【4,15-16】。
4.每周饮用乙醇介于少量(男性<140g/周,女性<70g/周)和过量(男性>280g/周,女
性>140g/周)之间的患者,其血清酶学异常和脂肪肝的原因通常难以确定,处理这类患者
时需考虑酒精滥用和代谢因素并存的可能【4,16】。
同样,对于代谢综合征合并嗜肝病毒现
症感染和(或)酒精滥用者,需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