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520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docx

高中高二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练习题2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思维拓展

1.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

如果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20%=4%……,第n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若按传递效率10%计算,公式为),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

据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也在5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五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

3.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4.极值计算:

(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

现实

问题

思路求解

D营养级

净增重M

至少需要A营养级多少

N×(20%)3=M

最多需要A营养级多少

N×(10%)3=M

A营养级

净增重N

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

N×(20%)3=M

D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

N×(10%)3=M

(2)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方法技巧 利用“拼图法”解决能量流动中的难题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

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

参考图示,很容易理解以下问题:

(1)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1。

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D2“拼回”第二营养级,则刚好等于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D1“拼回”第一营养级,则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

可见,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上所有生物的总能量都来自W1,所有生物总能量之和都小于W1(呼吸作用消耗的缘故)。

(2)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是100%。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应等于D1/W1,因此不会达到100%,一般情况下,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与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值。

二.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的分析

(1)动物同化的能量=,即。

例如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

(2)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

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三.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含义比较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特点

象征含义

每一阶含义

特殊形状

树―→昆虫―→鸟

极少

对应训练

1. 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2.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

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

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

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

D.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

4.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5.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来自于兔子,来自于鼠,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A.600gB.900gC.1600gD.5600g

6.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若能养活10000人,则B可能只能养活10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③④

限时训练

题组一 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1.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B.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4.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

甲→乙→丙→丁,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单位:

kg/年)。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种群个体所含有机物的平均值一定大于丁种群

B.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等于a所含的能量

C.若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20%,则b+c+d=0.2a

D.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5.(2011·马鞍山模拟)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

题组二 生态金字塔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  )

A.①③B.②③⑤

C.①③④D.②⑤

8.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

2000年发生蝗灾时,新疆某地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

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保护其他生物

9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C.若甲和乙中玉米的数量相同,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甲能养活10000人,则乙能养活500人

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DDT,则甲中的人比乙中的人体内DDT低

题组三 综合题

10.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高考真题体验

1.(2012安徽)30II.(8分)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只/hm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2012海南)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