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001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题

1、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重点

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

难点

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法

学法

指导欣赏

课型

实践

教学设计(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

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

作品描绘了什么?

三、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四、课后小结

教学后记

课题

2、点的魅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重点

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难点

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

教法

学法

指导练习

课型

实践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

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

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

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

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旁批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二.新授

1.直线、曲线的感觉

2.移动的感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

不好又在哪?

互相提点建议!

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教学后记

课题

3、五谷作画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五谷来表现各种造型。

2、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重点

学习用五谷来表现各种造型。

难点

体验五谷作画的乐趣。

教法

学法

欣赏感悟,指导练习

课型

实践

教学设计(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A、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3、欣赏优秀作品,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

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1、师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鼓励学生通过作品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后记

课题

4、主题与背景

教学目标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重点

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法

学法

欣赏体会,练习实践

课型

实践

教学设计(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

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

学生答:

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

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

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

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

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三、作业要求: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四、学生创作、师辅导

五、作业展示、评价

六、学生收拾与整理

教学后记

课题

5、色彩的明与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重点

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难点

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教法

学法

指导理解,练习体会

课型

实践

教学设计(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导入新课

电脑演示一组图片,提出问题:

图中色彩有什么变化?

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启发学习动机。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

2、反馈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

3、展出示学习目标。

听讲,记忆,表述目标主要内容。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理解什么是明度推移?

按照明度推移的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知道什么是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明度。

1、展示教师作品

2、比较学生作品

三.欣赏、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

作业要求

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开始绘画利用明度推移的方法进行绘画练习艺术实践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后记

课题

6、色彩的渐变和感情

教学目标

1、掌握色彩的渐变原理。

2、通过色彩的渐变来描绘大自然。

3、指导色彩带有感情色彩。

4、会用色彩表达感情色彩。

重点

难点

教法

学法

课型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了解色彩的渐变

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2、学生自评,互评。

三、深入阶段

1、分小组交流,讨论创作内容,

2、分小组合作,添加场景,

四、作业展评

1、小组自评,互评。

2、师点评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旁批

一、交流展示稿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比较谁的作品更能有新意的表现出“那一刻的我”。

比较谁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人物的连续动作。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是如何表现着几点的。

二、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看课件,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的。

修改稿子,涂色完成

三、作业展示,评价。

小组交流中:

1、能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能否在作品中表现出运动中的人物。

3、作品是否有创意。

 

教学后记

课题

7、我的动漫形象

教学目标

1、熟悉"画图"软件;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卡通画;

3、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重点

学习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画卡通画。

难点

熟悉电脑"画图"软件。

教法

学法

指导练习

课型

实践

教学设计(一课时)

动态修改(旁批)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他会领着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课:

1、播放一动画片段。

2、大家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形成的吗?

3、教师简单介绍画图板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和调色板。

并简单演示在画图软件中画画。

在演示过程中阐述卡通画的特点:

卡通画就是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图。

4、"走出知识宫,大家一定都会画卡通画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画展吧!

"(欣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卡通图片)

三、布置作业:

学生在画图板中画卡通画,题材不限。

4、展示学生作品:

将学生的作品在大屏幕上进行评析。

教学后记

课题

8、对称的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重点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难点

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教法

学法

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