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945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液化气加气站丙烷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瓶内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

(1)凡钢甁中剩余残液1公斤时,必须倒残。

(2)残液采用正压方法。

残液按倒残工艺倒入残液罐。

(3)按倒空设备的程序启动压缩机。

(4)检查高压气相管与残液罐的压差,当压差达2公斤力/时,开始倒残。

(5)把倒残钢瓶接在倒残架的胶管上。

(6)打开高压气相阀门,望瓶内冲进高压气,当听到流速声音时,关闭高压气相阀门。

(7)把钢瓶倒立,打开残液阀门,利用瓶内的高压气把残液顶回到残液罐去。

(8)当听不到流速声音时,同时从液面管内看不到液体后,关闭倒残阀门,把钢瓶正立过来。

(9)必须先关闭钢瓶角阀,后卸下导管。

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气瓶充装前检查操作规程

依据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制度规定项目对气瓶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

气瓶生产日期、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检验周期、气瓶原始标志和检验标志、气瓶外表的颜色、字样、字色、余压、气瓶瓶阀、瓶帽、真空度确认等。

根据气瓶定期检验的规定,对超期气瓶或外观有缺陷(包括瓶体上有凹陷、划痕或腐蚀、附件不全等)均不得充气,并送钢瓶到检验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充气。

对非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气瓶,严禁充气,并送交气瓶检验站处理。

对于无气瓶警示标签的气瓶粘贴警示标签。

气瓶充装前检查人员应按规定如实填写充装前检查记录。

气瓶充装前检查合格后充装员应严格按照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气体充装。

气瓶充装后检查操作规程

充装后的钢瓶应检漏,对漏气的气瓶,应立即移交检验站进行维修。

对于充装后的气瓶,均必须逐只进行复称,发现超装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用导气枪管将超重部分导出处理。

充装检查合格的气瓶,应粘贴充装合格标签和警示标签后,准予出站。

3、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检查压缩机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丙烷压力是否满足灌装要求。

开启通往灌装秤的压缩空气阀门。

对检查合格并经秤重标定的空瓶放到灌装秤上。

对好灌装嘴与瓶口,把灌装嘴按到角阀上后,,开启角阀。

根据空瓶重量,调节灌装秤指针,再根据充装量要求准确调节净重指针。

开启丙烷灌装秤手柄,进行灌装,当发现有漏气或灌装秤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灌装,待故障排除后,重新充装。

当灌装指针抬起,罐装达量,及时关闭角阀,并关闭灌装嘴,气动阀,摘掉灌装嘴。

灌装作业完毕,切断电源、气源和压缩机气源。

复核气瓶罐装重量。

若发现超装或漏气气瓶时,要及时处理,气瓶经复核无误后,填写好气瓶充装记录表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的;

(2)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

(3)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4)超过检验期限的;

(5)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验的;

(6)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

4、设备操作规程

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①开机之前,应认真检查进气管上的气液分离器和排气管上的油气分离器,保证液面处于安全位置以下;检查机体的润滑油量和冷却水管道,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关闭进气管、排气管上的阀门和放散阀门,开启旁通管上的旁通阀,用手盘车数圈,经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②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此时要注意压缩机的转动方向,应与规定方向相符,待达到正常转速时,再开启排气管及进气管上的阀门,并关闭旁通阀门。

③经常检查压缩机的运转情况,若发生机器的进气压力与排气压力发生变化,或者有杂音、漏气、漏油和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④停机操作,应先开启旁通阀,关闭进气管和排气管上的阀门,再断电动机,开启放散阀门,然后关断冷却水管道。

丙烷烃泵操作规程

1、检查用于灌装的贮罐液位、压力情况,了解灌装需要量。

贮罐液位应能保证泵的吸入。

2、检查灌装管线系统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通知贮罐岗位打开贮罐的出液阀和回流阀。

3、盘车2-3圈,检查有无妨碍运转现象(卡机、漏气等),发现异常应及时排除故障。

4、打开泵的进液阀、回流阀、进口管路的放空阀。

放空气体后当即关闭放空阀,以保证丙烷充满泵。

5、启动泵,调节回流阀将出口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泵进出口压力差为左右。

6、缓慢打开出口阀,同时调整回流阀,使压力基本保持不变,但不得关闭回流阀。

7、经常检查泵的进口压力,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压力表失灵应立即更换。

8、注意泵在运行时的稳定性,有无异振。

经常检查电机轴承的声响和温度是否正常,泵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发现漏气应及时停机,并上报安排检修。

9、停机时,先打开回流阀,后切断电源停机,通知贮罐岗位关闭贮罐的出液阀。

灌瓶操作规程①校准灌瓶用秤,在秤的平台上铺橡胶垫板,在灌装接头上设置静电接地线。

②轻拿轻放钢瓶,根据钢瓶的皮重定准灌装装置。

③保证灌装量准确,对YSP—10型和YSP—15型钢瓶灌装量的误差不得超过500g。

④对已灌装的重瓶必须复检,若发现超装或漏气钢瓶,必须经妥善处理后才能发放。

真空泵操作规程

1.查看油位,以停泵时注油至油标中心为宜,过低,对排气阀不能起油封作用,影响真空度,过高,在通大气起动时,会造成喷油。

运转时,油位有所升高,属正常现象。

2.泵油采用清洁的SY1634-701一号真空泵油,加油时,旋开加油塞,从加油孔加入,加油完毕后,应旋上螺塞。

油宜经过过滤,以免杂质进入,堵塞有空,影响真空度。

3.泵可在通大气或在任何真空度下一次起动。

环境温度不低于10℃,起动不会发生困难。

泵口如装连电磁阀,应于泵同时启动。

4.泵的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极限真空有所下降。

5.检查泵的极限真空,以压缩式水银真空计为准。

如计充分预抽校验,泵温达到稳定,泵口与计直接连通,运转30分钟,将达到极限真空。

6.如相对湿度较高,或被抽气体含较多可凝性蒸汽,接通被抽容器后,宜打开气镇阀,进行净化,运转20-24分钟后将气镇阀关死,以免影响真空度。

停泵前,可开气镇阀空载运行30分钟,使泵油恢复原来的性能

槽车卸液操作规程

一、启动丙烷烃泵卸液:

1、槽车卸液前操作顺序:

(1)罐区装卸台,应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有关附件,工作性能都应安全、可靠,若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方能进入装卸区。

确定位置停车后,用手闸制动并熄火,如停车可能有滑动时,应加固定块,作业现场禁止烟火,并不得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钥匙交给现场的工作人员。

(5)装卸人员、押运员均在场,作业前应接好静电接地线,管道和接头连接牢固,并排净空气;卸液时不准启动车辆。

2、槽车接液时操作顺序:

(1)接卸工分别将装卸台气、液管与槽车各有关管道相接合,必要时将连接软管中的空气由放散管排除后,当即关闭放散管阀。

(2)接卸工打开紧急切断阀。

(3)调节气相分配器阀门,打开储罐气液相紧急断阀及截止阀和球阀。

(4)启动液化气烃泵。

(5)当槽车压力大于罐内压力时,暂时不打开装卸台气相阀门;当槽车压力接近罐内压力时,即打开装卸台气相阀门。

(6)卸车时,接卸工应严密监视储罐内的压力、温度、液位的变化,直至卸完为止。

3、槽车卸液后的操作顺序:

(1)关闭槽车气、液相阀门及紧急切断阀。

(2)槽车与装卸台连接软管中的丙烷通过放散阀排空。

(3)拆下静电接地线,关闭操纵箱。

(4)凡出现下列情况,必须立即停止装卸作业:

雷雨天气、附近发生火灾、发现丙烷泄露、液位、压力异常和其他不安全的因素。

(5)卸车结束后使槽车安全卸压,卸压后应留余压,随后关闭有关阀门。

二、启动丙烷压缩机卸液,其操作程序与启动丙烷烃泵卸液大体相同,其主要特点,抽进储罐内的气相,经过丙烷压缩机加压进入槽车罐,使槽车罐压力升高,利用压力差达到卸液的目的。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1)值班人员应通知相关部门采取工艺措施、技术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2)通知单位负责人(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立即到达现场,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职工到岗。

3)组织专门队伍抢救伤员,通知医疗单位做好救治准备。

4)调集车辆、通讯工具、抢险器材。

5)组织人员成立抢险救灾专业队。

6)加强现场警戒和保卫工作。

7)采取妥善措施,保护好文件档案、技术资料、操作记录和数据、计算机数据和资料、仪器仪表记录数据、控制室的记录,其他声像记录资料等。

丙烷卸车软管试压操作规程

一、移动式压力容器与固定式压力管道连接的装卸软管应坚持每年不少于两次的承受压力试验。

以确保丙烷在装卸活动中的绝对安全。

二、试压活动应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由设备维修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内容进行操作。

三、试压前的准备:

1、学习试压操作规程。

2、试压设备及工具准备(手动试压泵8Mpa;连接法兰;接头;水源;必要的扳手和软水管等)

3、检查压力表是否准确可靠,是否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

各连接处、密封处是否密封无泄漏。

四、试压操作规程:

1、用盲法兰(或将卸液系统管路阀门闭死)将待试软管的一端连接牢固,(或将卸液系统管路阀门闭死)。

2、用试压法兰或卸车软管接头(带有与手动试压泵连接的街头)将待试软管的另一端连接牢靠。

3、给待试软管充水。

可用自来水或其他清洁水把待试软管充满常压水。

4、把手动试压泵与试压法兰或卸车软管接头连接牢靠。

5、经检查无误后,驱动手动试压泵的手柄做上下往复压动,并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时,停止手动试压泵。

待保压三分钟压力表无回降。

则软管合格。

6、若压力有回降,严查各连接处、各密封处是否有泄漏并处理,确认可靠后重新按上法作实验,保压期间若压力仍有回降,则软管不合格。

应报废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