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601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docx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练习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下列变化过程中,ΔH<0、ΔS>0的是(  )

A.2SO32SO2+O2B.2C2H6(g)+7O2(g)===4CO2(g)+6H2O(g)

C.NH4NO3(s)===NH(aq)+NO(aq)D.Cl2===2Cl

解析:

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量增加,所以该反应过程中,ΔH<0、ΔS>0。

答案:

B

2.下列对熵(S)、熵变(ΔS)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熵变

B.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

C.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

D.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解析:

要注意区分熵变、焓变的差异。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焓变。

答案:

A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2A(s)+2B(g)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A的质量不再改变

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解析:

设反应正向进行,则恒容时:

A的质量减少;混合气体的压强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而不变;密度因气体质量增加而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因m混增大而n混不变而增加,而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时,不变的量不能成为平衡的标志,变化的量则能,A项错。

答案:

A

4.(2008·上海,19)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4 ③2NO+O2===2NO2

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

C.浓H2SO4滴入萤石c(CaF2)中,加热D.加入少量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

解析:

由于反应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4 ③2NO+O2===2NO2,可见NO2反应前后没有改变,起催化作用,但从SO2~SO3~H2SO4可见NO2又起了氧化剂作用。

因H2SO4在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起氧化剂作用,H2SO4在乙酸乙酯水解中起催化剂作用,因此答案应选B、D。

答案:

BD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只有④

解析:

①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气体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②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时,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③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始终保持不变;④由于容积恒定,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

A

6.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

(1)2A(g)2B(g)+C(g);

(2)A(g)C(g)+D(g)。

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2.5mol/L,c(C)=2.0mol/L。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为40%B.达到平衡时c(B)为1.0mol/L

C.达到平衡时c(B)=2c(D)D.达到平衡时c(D)=2c(B)

解析:

设反应

(1)有amol的A转化,反应

(2)中有bmol的A转化,有

 2A(g)2B(g)+C(g)

转化aa

 A(g)C(g)+D(g)

转化bbb

则由题意可知,5mol-(a+b)mol=2.5mol/L×1L,即a+b=2.5mol;+b=2.0mol/L×1L,即+b=2.0mol,联立两式解得a=1.0mol,b=1.5mol。

对A选项,达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100%=50%,故A不正确;c(B)==1.0mol/L,故B选项正确;c(B)=1.0mol/L,c(D)==1.5mol/L,故C、D选项均不正确。

答案:

B

7.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

A.SO2、O2分别为0.4mol/L、0.2mol/L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D.SO2为0.24mol/L,SO3为0.14mol/L

答案:

B

8.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可逆反应的实验:

A(g)+2B(g)3C(g) ΔH>0

三组平行实验的有关条件如下表:

反应条件

温度

容器体积

起始n(A)

起始n(B)

其他条件

Ⅰ组

500℃

1L

1mol

2mol

Ⅱ组

500℃

1L

2mol

4mol

Ⅲ组

500℃

1L

1mol

2mol

已知Ⅰ组实验过程中,C气体的体积分数V(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1)试在上图画出Ⅱ组实验过程中C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2)若Ⅲ组实验过程中,C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与Ⅱ组相当,则它所具备的“其他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Ⅰ组实验中B气体的转化率是________,若将实验温度变为800℃,则达平衡所需时间__________t1(填“小于”、“大于”或“等于”,下同),平衡时V(C)%____a%。

解析:

Ⅱ组与Ⅰ组相比,只是Ⅱ组中起始的A、B的浓度均为Ⅰ组中A、B的浓度的2倍,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Ⅱ组与Ⅰ组相比,Ⅱ组到达平衡的时间短,但是,Ⅰ组的平衡状态和Ⅱ组中的平衡状态的V(C)%是相同的。

Ⅲ组中C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果与Ⅱ组中的相当,则其余条件必为催化剂。

答案:

(1)

(2)催化剂 (3)a% 小于 大于

9.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请填写下面空白。

(1)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4)如果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C和D各4/3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时相等,则还应加入________molB物质。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

    3A(g) + B(g)2C(g) + 2D(g)

起始(mol):

2200

转化(mol):

3xx2x2x

平衡(mol):

2-3x2-x2x0.8

所以2x=0.8mol,即x=0.4mol,所以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A的转化率为×100%=60%;v(D)==0.2mol/(L·min);由于缩小容积时平衡状态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答案:

(1)0.8mol/L 

(2)60% (3)0.2mol/(L·min) (4)增大 不变 (5)4/3

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

c(A)=0.5mol/L,c(B)=0.1mol/L,c(C)=1.6mol/L,若用a、b、c分别表示A、B、C的初始浓度(mol/L),则: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解析:

可用“一边倒”的方法考虑。

   A(g)+B(g)2C(g)

平衡时:

0.50.11.6

向左倒:

1.30.90

向右倒:

0.401.8

从而可确定a与b的关系及a、b、c的取值范围:

0.4≤a≤1.3 0≤b≤0.9 0≤c≤1.8

答案:

(1)a=b+0.4 

(2)0.4≤a≤1.3

11.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

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molN2、3molH2,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molN2、6mol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A.小于mB.等于mC.在m~2m之间

D.等于2mE.大于2m

(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mol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______molN2和________molH2。

解析:

(1)由于甲容器定容,而乙容器定压,它们的压强相等,达到平衡时,乙的容积应该为甲的两倍,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

当甲乙两容器的体积相等时,相当于将建立等效平衡后的乙容器压缩,故乙中NH3的物质的量大于2m。

(2)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时,要建立与甲一样的平衡,只有乙中的投入量是甲的一半才行,故乙中应该投入N2为(1-0.5)=0.5mol,H2为(1.5-1.5)=0mol。

答案:

(1)D E 

(2)0.5 0

12.(2009·潍坊统考)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②CO(g)+1/2O2(g)===CO2(g) ΔH=b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

(2)反应①中的a________0(填大于、小于、等于)。

(3)700℃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B.通入CO2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且T1>T2)。

(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

反应2Fe(s)+O2(g)===2FeO(s)的ΔH=________。

解析:

(1)由Fe(s)+CO2(g)FeO(s)+CO(g)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由表中数据知500℃时K=1,则Fe(s)+CO2(g)FeO(s)+CO(g)

20

xx

平衡浓度2-xx

K==1,所以x=1。

(2)由表中数据知,温度升高,K值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