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32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关于无线校园网络的构建与网络安全分析Word格式.docx

 

摘要-------------------------------1

Abstract------------------------------1

引言-------------------------------3

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与架构-------------------4

1.1无线局域网----------------------4

1.2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4

2、校园无线网络应用与优势-------------------5

1.3无线局域网的优点-------------------5

1.4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应用-----------------6

3、校园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7

3.1网络需求分析-----------------------7

3.2无线校园网的设计--------------------8

  3.2.1校园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设计--------------8

  3.2.2校园无线网络物理结构设计-------------8

3.2.3无线校园网的构建方法----------------9

3.2.4室内网络组建---------------------10

3.2.5室外无线网络组建-------------------10

4、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设计--------------------11

4.1物理安全设计------------------------12

4.2网络共享资源和数据信息安全设计---------------13

4.3计算机病毒、黑客以及电子邮件应用风险防控设计--------14

5、结束语-------------------------------16

参考资料--------------------------------16

引言 

  随着网络应用日益丰富,传统局域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对移动网络的要求,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手段,被更多的师生所认同和接受。

众多师生开始在无线局域网中开展各种应用业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正在悄悄地改变。

虽然如今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但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业趋向成熟,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无线局域网正在以它的较高传输能力和很好的灵活性在高校各项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入,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相继出现,校园网被“黑”或被病毒破坏的事件屡有发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维护校园网网络安全需要从网络的搭建及网络安全设计方面着手。

1、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与架构

  1.1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1.2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射频技术实现无线通信的局域网络。

该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WLAN主要是作为传统布线LAN的延展和替代,它能支持较高数据速率(1~300Mbit/s)、采用微蜂窝、微微蜂窝结构的,自主管理的计算机局部网络。

还可以采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作为传输媒质,采用扩展频谱技术,移动的终端可通过无线接人点来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

无线局域网有以下常用标准:

  1)IEEE802.11b

  802.11b(通常又称WirelessFidelity,WI-FI),是现在最普及的无线标准之一。

设备工作在2.4GHz的范围内,带宽可以达到11Mbps。

2)IEEE802.11a

  802.11a标准是一个获得正式批准的无线以太网标准。

它工作在5GHz频段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5GHz分为多个重叠的频率,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以减少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带宽可以达到54Mbps。

  3)IEEE802.11g

  802.11g是一种混合标准,能向下兼容传统的802.11b标准。

IEEE802.11g的54Mbps高数据吞吐量比802.11b快出5倍,将改善已有的应用性能,使高带宽数据应用成为可能。

802.11g产品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与802.11b产品结合使用。

  4)IEEE802.11n

  IEEE802.11n将WLAN的传输速率从802.11a和802.11g的54Mbps增加至108Mbps以上,最高速率可达320Mbps。

与以往的802.11标准不同,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包含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

这样11n保障了以往的802.11a、b、g标准兼容。

另外,天线技术及传输技术使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可以达到几公里(并且能够保障100Mbps的传输速度)。

2、校园无线网络应用与优势

  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人的优势,可以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大大地增加了校园网络信息点,方便在校师生获取信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2.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安装维护方便无线局域网的安装简单,无需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这样避免对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影响,减少网络布线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成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一旦发生事故,不必寻找损坏路线,只要检查信号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信号是否正常即可。

  2)易于扩展

  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对等模式、中心模式、中继组网模式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3)经济节约

  由于有线网络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预设大量利用律较低的信息点。

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

而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

而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5)传输速率高

  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提供高速数据带宽,其中IEEE802.11g能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54Mbit/s。

可以满足用户上网的实际需要。

 2.2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应用

  1)电子网络课堂教学。

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教学,拓展了知识空间。

2)移动教学。

上课不用再聚集于教室,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地域空间。

  3)随时互动辅导。

师生不必在课堂上直接对话,拓展了教学空间。

4)科研与教学。

校园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从网上获取学术信息,获取无限的网络资源。

  5)无线多媒体业务。

无线活动教室;

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

无线视频监控;

校园语音电话及网上视频点播。

3、校园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3.1网络需求分析

  本文所讨论的无线校园网的规划,假如学院地处江阴市南郊,占地500亩。

校园内共有大小建筑27幢,师生员工9000余人,地理环境简单,考虑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建设一个满足教学和工作需要的安全可靠的无线校园网络;

  2)无线与有线的统一:

高校网络一般已经建设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建设必须在原有的有线网络上进行,并实现网络互联、认证计费、安全防御等方面与有线网络进行良好的兼容和互补。

这就要求校园有线网络的架构不需要任何改变,只需用原有的网管、认证、计费系统就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管理和统一认证。

  3)所有教学楼及实训实验大楼:

各层走廊和教室均要求信号覆盖;

所有学生宿舍楼:

鉴于各宿舍都有有线接通,尽量覆盖各宿舍(不做要求);

篮球场及足球场:

信号要求完全覆盖;

室内体育馆:

各建筑周围的草坪和场所:

行政楼:

要求信号完全覆盖;

学生食堂:

教师宿舍楼:

要求能提供1000并发用户能力;

  4)各信号输出点信号强度10-15dbm;

将按照2.4G工作频段2.412~2.462GHz(FCC)分为channel1、channel6、channel11三个完全不干扰频段设计;

要求室内容许最大覆盖距离为35—100米,室外容许最大距离100—400米。

  5)校园无线网络在支持数据转发的同时支持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网络应该具有其它智能业务扩展的能力,满足学院的多功能发展需求;

  6)现在建设高校无线网络,除了要考虑对现有IPv4网络终端的无线接入,还要支持高性能的IPv6的用户接入,以适应网络发展趋势,并保护网络投资。

3.2无线校园网的设计

  3.2.1校园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对于局部无线网络,主要采用的是以AP或者无线交换机等为中心结点的星型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多用户的需求。

而如果建设全局无线校园网,可将网络划分为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进行设计,在整体上一般采用以树型和星型混合的拓扑结构。

  3.2.2校园无线网络物理结构设计

  本校已经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信息点覆盖教学、办公、图书和实验等大楼主要部分的校园网,在目前的校园网环境下,借助于轻型AP模式架构,可以在现有校园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逻辑独立的无线网络。

  通常模式下所有无线数据及控制流量均交由无线控制器来处理,所以我们采用现有校园网的交换机/路由器组成集中控制管理的“覆盖式”(Overlay)无线网络设。

  修改现有校园网交换机的VLAN参数设置、路由设置,使得AP尽量不与一般有线网络设备混合在同一个VLAN中,避免有线设备的异常流量阻断AP和无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

将连接在同一交换机端口下的所有AP放置在一个受保护的VLAN中,设计时统一分配给这些AP静态IP地址,以便于管理;

采用核心交换机搭配无线控制模块的方式,进一步减小AP和无线控制器的AP-Manager之间端到端环回延迟,保证AP能够顺利连接在现有的校园网接入交换机上。

3.2.3无线校园网的构建方法

  校园无线网络构建的两种方法。

第一,阀值法。

通过调整AP的阀值设置,控制AP接入覆盖范围,从而在相同覆盖面积条件下,通过增加AP数量,提高系统容量。

第二种,频率复用。

学校人群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和大量学生构成,以上人群工作和学习生活分布在以下区域:

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学生宿舍、运动场以及各类休闲场地(草坪广场等)。

  因此,在同一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利用802.11g规定的13个可用信道中相互干扰最小信道1、6、11三个信道进行设计,客户端无线网卡根据各AP信号强度,选择不同信道工作,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3.2.4室内网络组建

  室内的范围主要包括所有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在这些场合中主要需要解决两大问题,即AP的覆盖范围和AP的容量问题。

由于AP是通过微波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室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信号覆盖的问题。

由于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被各种墙面分割,这对信号的衰减影响很大,因此在室内构建无线局域网时必须对建筑物的信号强度进行详细测试。

在合理地分析各个AP的容量与覆盖面后,还需考虑信号衰减因素,适当地增加AP个数来减少数据盲区。

室内组建简图见图2。

  两个AP的放置要保证AP覆盖区域无间隙并且AP重叠区域最小。

相邻AP工作在不同频道,以1、6、11三个频道实现全方位的覆盖。

根据经验值,当相邻AP设定相同频点时,要求间隔25米以上;

当相邻AP设定相邻频点时,要求AP间隔16米以上;

当AP设定相隔频点时,要求间隔12米以上。

  对于房间多、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分散的楼宇,如教学楼等,用户主要为学生、教师,因此应用肯定会比较频繁,由于楼长、墙体结构厚、房间多等特点,所以在该环境下覆盖AP安装在楼道内,通过内置天线覆盖楼道两侧房间,微波通过房间的门窗传输到室内,实现了比较细腻的覆盖环境,AP通过有线接入到楼层交换机。

  3.2.5室外无线网络组建

  室外设备的AP使用数量基本也遵循室内的条件,但室外AP的放置和设计又有它自己的特点。

由于室外环境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放置的设备必须是在密封盒内的,天线布置应该增加避雷器防止雷击,不提供本地供电的场所选用远程供电设备。

我们通过室外无线接入点外接增益天线的方式覆盖室外区域,体现覆盖范围最大化的覆盖原则来保证无线用户需求。

  从整体上对学院室外部分进行规划,通过室外建设WLAN射频基站对室外和室内用户进行无线覆盖。

室外射频基站由室外型AP、外接天线(全向、扇区)以及配套避雷设备组成。

根据复杂的室外建筑结构,外接天线的选择更加尤为重要。

选择天线型号时应根据现场环境考虑增益、水平波束宽度、垂直波束宽度、极化方式、视觉效果(尺寸、外形、重量)等因素。

  学校体育场、足球场、教学楼宇间公共区域等,一般是学校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室外公共区域。

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

选用室外型无线路由器,在空旷地方,信号传输距可以达到300M~600M左右,视空间大小可以使用多个,或者使用室外无线AP,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

简单设计如图3所示。

4、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设计

当一个无线局域网组建成功后,用户最关心的是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网络安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用户接入认证控制:

原有线校园网络已经部署了用户认证系统,建成后的无线网络必须完全融合进该认证系统中。

  2)基于用户的访问策略:

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上网行为,包括HTTP、FTP、语音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应加以配置不同的行为控制权限,保障不同用户的网络互访的安全性。

  3)受保护的无线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安全事件往往会发生在数据传输阶段。

因此,建成的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满足合法的无线用户与无线接入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无线接入点与上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4.1、物理安全设计

为保证校园网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除在网络规划和场地、环境等要求之外,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

计算机系统通过电磁辐射使信息被截获而失密的案例已经很多,在理论和技术支持下的验证工作也证实这种截取距离在几百甚至可达千米的复原显示技术给计算机系统信息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

正常的防范措施主要在三个方面:

对主机房及重要信息存储、收发部门进行屏蔽处理,即建设一个具有高效屏蔽效能的屏蔽室,用它来安装运行主要设备,以防止磁鼓、磁带与高辐射设备等的信号外泄。

为提高屏蔽室的效能,在屏蔽室与外界的各项联系、连接中均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设计,如信号线、电话线、空调、消防控制线,以及通风、波导,门的关起等。

对本地网、局域网传输线路传导辐射的抑制,由于电缆传输辐射信息的不可避免性,现均采用光缆传输的方式,大多数均在Modem出来的设备用光电转换接口,用光缆接出屏蔽室外进行传输。

4.2、网络共享资源和数据信息安全设计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使用VLAN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物理隔离来实现。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

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

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

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它VLAN中,即使是两台计算机有着同样的网段,但是它们却没有相同的VLAN号,它们各自的广播流也不会相互转发,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从目前来看,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的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许多VLAN厂商都利用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成员,被设定的端口都在同一个广播域中。

例如,一个交换机的1,2,3,4,5端口被定义为虚拟网AAA,同一交换机的6,7,8端口组成虚拟网BBB。

这样做允许各端口之间的通讯,并允许共享型网络的升级。

但是,这种划分模式将虚拟网络限制在了一台交换机上。

第二代端口VLAN技术允许跨越多个交换机的多个不同端口划分VLAN,不同交换机上的若干个端口可以组成同一个虚拟网。

以交换机端口来划分网络成员,其配置过程简单明了。

4.3、计算机病毒、黑客以及电子邮件应用风险防控设计

我们采用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还对信息的安全性、访问控制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防病毒技术。

病毒伴随着计算机系统一起发展了十几年,目前其形态和入侵途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病毒出现在INTERNET上,并且借助INTERNET上的信息往来,尤其是EMAIL进行传播,传播速度极其快。

计算机黑客常用病毒夹带恶意的程序进行攻击。

  为保护服务器和网络中的工作站免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同时为了建立一个集中有效地病毒控制机制,天下论文网需要应用基于网络的防病毒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

基于网关的防病毒系统、基于服务器的防病毒系统和基于桌面的防病毒系统。

例如,我们准备在主机上统一安装网络防病毒产品套间,并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中设置防病毒中央控制台,从控制台给所有的网络用户进行防病毒软件的分发,从而达到统一升级和统一管理的目的。

安装了基于网络的防病毒软件后,不但可以做到主机防范病毒,同时通过主机传递的文件也可以避免被病毒侵害,这样就可以建立集中有效地防病毒控制系统,从而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